梅文鼎家族

梅文鼎家族

在我國悠久的數學歷史上,只有一個數學家家族,這就是梅氏數學家家族.出現於我國明末清初的“梅氏數學家家族”祖孫四代人,就有十多位數學家,以卓越的成就,推動了我國數學的發展.這不僅在我國數學史上是件稀罕事,獨此一家,就是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不多見。

梅文鼎家族

在我國悠久的數學歷史上,只有一個數學家家族,這就是梅氏數學家家族.出現於我國明末清初的“梅氏數學家家族”祖孫四代人,就有十多位數學家,以卓越的成就,推動了我國數學的發展.這不僅在我國數學史上是件稀罕事,獨此一家,就是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不多見.

梅氏是江南望族,世居安徽宣城縣東南35公里的柏梘山口,祖上出過不少官吏、詩人、畫家和學者.梅文鼎的父親名士昌,字大幹,號期生,邑庠生,“少小有經世之志,自治經外若象緯、坤輿、陰陽、律歷、陣圖、兵志、九宮.三式.醫藥.種樹之書靡不搜討殫憲.務求實用,尤精象數”,明亡後他。棄儒服,杜門屏跡”,專心研究《易經》,著有{周易麟解》一部.

梅文鼎

梅文鼎梅文鼎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號勿庵,宣城縣人。是清初著名的天文、數學家,為清代“歷算第一名家”和“開山之祖”。梁啓超說:“我國科學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治經者多兼通之,其開山之祖,則宣城梅文鼎也。"早年,隨其父讀《周易》,即喜觀天象。27歲起,開始學習數學、曆法,終身潛心學術。清初西方科學知識的傳入,對梅文鼎產生了巨大影響。一生博覽群書,著述80餘種。文鼎從小受家學薰陶,後從師學習天文歷算知識,不僅能懂其歷理,且能“發所以立法之故,補其遺缺”。

梅文鼎於1689年到達北京結交了朱竹土宅、徐敬可、萬斯同,以及李光地(官至大學士)等學者名流,由於李光地的引薦,他參與纂修《明史 ·歷志》的工作.修歷之餘.在李家開館,李子鍾倫、弟鼎征一同學習.梅文鼎在北京還進行了其他多種學術活動,他獲讀王錫闡所著的《圓解》、《測食》和其他曆法專著,並對其所定《大統法》和《三辰儀晷》予以研究和討論,寫成《王寅旭書補註》.同時還會晤了當時正在宮中向康熙講授數學的法國傳教士安多.一同討論數學問題.梅文鼎一生勤奮著述,經他手編的《勿庵歷算書目》**有天文曆法著作62種,數學著作26種,數目幾乎與年齡相等.
梅文鼎也是一個數學教育家,家學相傳外,熱心授徒與學問的切磋,與他有交遊或師生之情的學者很多.梅文鼎作為一位天文數學家,以嚴謹的治學精神和畢生的科學成就,贏得了很高的聲望,乾隆皇帝欽定的《四庫全書》收錄了梅文鼎的29種著作.在他73歲時(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帝南巡至德州,在舟中召見梅文鼎,討論歷算之事,並親書“績學參微”4字,表彰他在天文、數學方面的艱辛勞動和深厚造詣.梅文鼎終年89歲,去世後,康熙帝特地命江寧織造曹寅為之治理喪事,營造墓地,給予了極大的榮譽。

他一生著述正多,絕大部分是天文、歷算和數學著作。 他之天文歷算和數學著作大致可分為五類:

一是對古代歷算的考證和補訂,

二是將西方新法結合中國曆法融會一起的闡述;

三是回答他人的疑問和授課的講稿;

四是對天文儀器的考察和說明;

五是對古代方誌中天文知識的研究。

總計達66種。其數學著作達26種,冶中西數學於一爐,集古今中外之大成,總名之曰《中西算學通》。 文鼎不僅是一位有傑出成就的自然科學家,而且能詩能文,他所寫的序言、引言之類,落筆成趣,文采斐然,頗具文學欣賞價值。他既不泥古守舊,也不盲目崇拜,而是批判地吸收外來文化,他對難解之書,難釋之義“必欲求得其論,往往至廢寢忘食”。

他到處蒐集 沒無聞的古籍,“遇古人之舊說,雖片紙如扛鼎”。 梅文鼎是我國承前啟後的傑出的天文、數學家,與英國的牛頓,日本的吳孝和同稱為世界科學巨擎。
梅文鼎中西天文學的造詣都很深,天文學著作有40多種,糾正了前人的許多錯誤。梅文鼎非常注重天象觀測,創造了不少兼收中西方特色的天文儀器。他在這些方面的貢獻,對當時和後世融會貫通中西方天文學具有很大作用。 

梅文鼎最重要的貢獻是在數學方面,他寫了20多種數學著作。將中西方的數學進行了融會貫通,對清朝數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逝世之後,後人將其曆法、數學著述匯為《梅氏叢書輯要》。詩文雜著則以《績學堂文鈔》、《績學堂詩鈔》刊行。
著作一覽《明史歷志擬稿》、《歷學疑問》、《古今曆法通考》、《平三角舉要》、《弧三角舉要》、《幾何補編》、《塹堵測量》、《幾何通解》、《環中黍尺》、《歷學駢枝》、《勿庵歷算書目》。

梅文鼐

梅文鼐(1637一l671年),字和仲,梅文鼎仲弟,通曆算.早年同兄文鼎及弟文鼎一同向倪觀湖學習曆法,三兄弟夜則披圖仰觀,晝則運籌推步,考訂前史,三人者未嘗不共也,如是者凡數年.文鼎稱其於歷算甚勤,能助予。與兄文鼎共成《步五星式》六卷,惜早卒.

梅文鼏

梅文鼏(1642--1716年),字爾索,梅文鼎季弟,尤邃天文,星數之學,“與兄文鼎並為安溪李相國光地所重”,一生授館為業.文鬲著作頗豐,計有《中西經星異同考》,《南極諸星考》、《星固'、授《時步交食式》、《比例規用法假如》、《幾何類求新法)、《慎庵筆算》等書.
梅以燕(1655一l705年),字正謀,梅文鼎獨子,康熙癸酉舉人.“於算學頗有悟入,有法與加減同理,而取徑特殊,能於《恆星曆指》中摘出致問.梅文鼎在《九數存古》中云:“吾兒以燕於此學頗有悟入,能助余之思辯,惜乎見其進,未見其止.”因子珏成成貴,贈左都御史.

梅瑴(珏)成

梅瑴成(1681~1763),字玉汝,號循齋,宣城人,歷算大師梅文鼎的長孫。
梅瑴成受家學薰陶,從小就跟祖父學習數學和曆法。他勤於動腦、動手,20 歲以後,在祖父的指導下,開始參予

11

歷算書稿的校訂和製圖工作。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為祖父的《勿庵歷算書目》校正。次年,李光地迎梅文鼎到保定官署設館校書,梅瑴成同去,一面學習,一面參予梅文鼎所著《弧三角舉要》、《環中黍尺》和《堵測量》等算書的校訂和繪圖。
康熙五十一年,帝詔開蒙養齋,徵召梅瑴成到內廷學習和編纂歷算書籍;同時一起學習和參加編書的還有何國宗、陳厚耀、明安圖等。梅瑴成等所編書,總名《律歷淵源》,分三大部分:《律呂正義》、《曆象考成》和《數理精蘊》共100 卷,分別論樂律、曆法和數學。前一部於康熙五十三年完成,另兩部於康熙六十一年完成,前後共用10 年時間。全書於雍正元年(1723 年)九月刊刻出版。
律歷淵源》康熙“欽定”,署名“何國宗、梅瑴成合編”,但具體編纂工作,梅瑴成所作為多。其中數學部分《數理精蘊》純出自梅瑴成一人之手。這部歷算書包括了當時中西算理、算法,內容豐富,又是“欽定”,故成為清代重要的歷算教材。
由於梅瑴成在蒙養齋學習努力,成績卓著,受到康熙皇帝的賞識,被接連“欽賜”監生、舉人、進士,並任瀚林院編修。乾隆初年,梅瑴成改任順天府丞,不久又在光祿寺任職。乾隆十年(1745 年)官通政使司右通政,後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一直到他73 歲時止。在這近20 年間,他雖置身官場,但仍心不離歷算,不斷有所著述。乾隆七年,他主編《曆象考成後編》完成;乾隆九年,撰數學論文《操縵言》。另有一篇數學論文《赤水遺珍》,約在此期寫成。
梅瑴成晚年退居家鄉宣城,繼續進行歷算學文獻的研究和整理,完成兩大編輯任務。
一是對明代程大位《算法統宗》進行了增刪和校訂,將原書中預測孕婦生男生女等非科學內容刪去,加進了梅文鼎的《方程論》,輯成《增刪算法統宗》,他這樣做是可取的。另一項是,對雍正初年兼濟堂出版的《梅勿庵先生歷算全書》進行校訂和重新編次,將雜入其中的楊作枚所作1 卷刪去,並將數學部分按算術、代數、幾何、三角、立體幾何、球面三角的次序編排,輯成《梅氏叢書輯要》60 卷,而將自己所著《赤水遺珍》、《操謾言》附刻於後。
梅瑴成一生的主要學術活動是編書,創造性成就不如其祖父梅文鼎。但他所編的書,如《數理精蘊》,是包含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另外,他所著《赤水遺珍》等兩篇數學論文,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一是首先介紹了西方用級數展開來計算圓周率的“割圓密率捷法”(時稱“杜氏三術”),突破了以往“割圓術”的傳統方法。一是提出要對古算書《測圓海鏡》等進行研究。這對清代中葉數學家們有很大啟示。乾嘉時期學者對我國傳統數學的研究成就卓著,梅瑴成是有先導之功的。
當代數學史家嚴敦傑評論梅瑴成在我國數學史上的貢獻時說:“在17~18 世紀我國數學的研究,主要為安徽學派所掌握,而梅氏祖孫為中堅部分。”梅瑴成的數學專著雖不多, 但他負責彙編的《數理精蘊》,他校正的《梅氏叢書輯要》和增刪的《增刪算法統宗》,“鼎足而三,影響當代及後代數學工作很大,對推動我國數學發展上是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梅玗成

梅玗成,珏成昆季,通曆算.曾協助梅珏成編輯整理先祖遺著,“珏成所輯 《梅氏叢書輯要》,除第 1~5卷,第55、56卷及第6O、61卷外,均於殲成同校輯.又庚辰(1760年)所作《增刪算法統宗》,亦有殲成校字”梅殲成生卒年不詳,宗譜稱74歲死.

梅鈖、梅鍅

文鼎曾孫鈖、釴、鉁、鍅、鏐、釒彧都通數學。梅鈖字敬名,珏成長子 ,能解勾股八淺之理,年 26卒.梅鍅,字導和,珏成四子.心思靜專,手眼俱巧.其父纂 《梅氏叢書輯要》,圖皆鍅繪,刪訂《算法統宗》圖十之七八,皆出其手,亦年26卒.

梅沖

梅沖,字抱村,梅珏成之孫,著有《句股淺述》,比先輩《勾股舉隅》詳明,並雜取《算法統宗》之難題附列於後,以便初學.他對數學的學習與套用有很深的理解,“凡言算學者,必前廣以九章,後深入三角,於欽若授,時事有所發明,庶見數學之大.”梅沖稟承家學,於詩古文詞皆高出時輩,並著《離騷經解》一書行世.

梅氏家族恪守華夏古訓,子承父業,數學人才濟濟,代代相傳相輔相成,祖孫五代致力天文歷算研究長達100多年,這些數學人才成為安徽數學學派的中堅..

世界知名的天文學家

天文學家是研究天文學、宇宙學、天體物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科學家。因為有些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對天文理論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下面的列表中也包括這些人。以下為世界各地知名的天文學家列表。
貝琳
邊岡
曹士
甘德
郭守敬
韓顯符
何承天
姜岌
京房
瞿曇羅
瞿曇悉達
瞿曇譔
阮元
沈括
石申
石申夫
李淳風
李善蘭
李業興
梁令瓚
劉焯
劉洪
劉羲叟
劉向
劉歆
劉智
馬哈麻
馬沙亦黑
馬依澤
梅文鼎
梅文鼎家族
南宮說
蘇頌
汪日楨
王錫闡
王恂
郗萌
羲和
徐光啟
燕肅
揚雄
楊偉
楊忠輔
姚舜輔
耶律楚材
一行
虞喜
秦九韶
張衡
張載
張子信
趙友欽
趙知微
周琮
朱熹
朱載堉
祖沖之
司馬遷
札馬魯丁
卓[三國時期天文學家]
賈逵[東漢天文學家]
銳[清代天文學家]
徐昂[唐代天文學家]
丹戎
默冬
德西特
哈根斯
拉普拉斯
赫茨普龍
喜帕恰斯
阿拉托斯
貝塞耳
伽利略
漢斯·勞
花剌子密
約翰·繆勒
百武裕司
勒威耶
洛韋爾
桑德奇
西蒙·紐康
馬丁·賴爾
愛德溫·哈勃
沃爾特·巴德
巴特·揚·博克
弗拉馬里翁
卡西尼家族
昌德拉塞卡
哈羅·沙普利
愛德華·洛希
本特·斯特龍根
安東尼·休伊什
卡爾·央斯基
弗里茨·茲威基
喬凡尼·卡西尼
傑拉德·柯伊伯
漢尼斯·阿爾文
阿姆巴楚米揚
阿里斯塔克斯
埃拉托斯特尼
傑拉德·柯伊伯
威廉·赫歇爾
愛德蒙·哈雷
卡羅琳·赫歇爾
約翰·赫歇爾
德克·布勞爾
德克·布勞威爾
第谷·布拉赫
尼古拉·哥白尼
歐瑪爾·海亞姆
威理博·司乃耳
雅各布·卡普坦
亞德里安·布拉奧
嗎格麗特·伯比奇
傑弗里·伯比奇
查爾斯·梅西耶
弗雷德·霍伊爾
卡羅琳·盧克雷蒂婭·赫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
喬治·埃勒里·海耳
維塔利·拉扎列維奇·金
喬治·愛德華·勒梅特
格羅特·雷伯
貝蒂爾·林德布拉德
魯道夫·閔可夫斯基
阿諾·彭齊亞斯
簡·亨德里克·奧爾特
亞瑟·斯坦利·愛丁頓
約翰·佛蘭斯蒂德
約翰內斯·克卜勒
讓·勒朗·達朗貝爾
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阿布德·熱哈曼·阿爾蘇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