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布勞爾

德克·布勞爾

德克·布勞威爾(Dirk Brouwer1902年9月1日—1966年1月31日),荷蘭裔美國天文學家。他在荷蘭萊頓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耶魯大學。1941年-1966年間,他擔任《天文學期刊》的編輯。他主要研究天體力學,並寫有《天體力學方法論》,1955年他獲得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頒發的金獎,1966年又獲得了布魯斯獎。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德克·布勞威爾(Dirk Brouwer) (1902年9月1日-1966年1月31日),荷蘭裔美國天文學家。在荷蘭出生,德克布勞威爾獲得博士學位根據1927年威廉德保姆在萊頓大學,然後進入耶魯大學,他在那裡與天體力學歐內斯特W ·布朗工作的教師。雖然還是個學生,他決定從其他土星衛星土衛六大規模影響。從1941年到1966年,他擔任耶魯大學天文台和天文雜誌編輯總監。布勞威爾尋找發展軌道和計算錯誤的一般方法和套用這些方法來彗星,小行星和行星。

他是第一個使用電子計算機計算為一個天文數字。他計算的第一個人造衛星的軌道,並從他們取得的增加了數字地球的知識。他的著作,對天體力學方法,教一個天體機械師一代。他還重新確定天文常數。

人物生平

他在荷蘭萊頓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耶魯大學。 1941年-1966年間,他擔任《天文學期刊》的編輯。
他主要研究天體力學,並寫有《天體力學方法論》,1955年他獲得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頒發的金獎,1966年又獲得了布魯斯獎
第1746號小行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還有月球上的布勞威爾隕石坑是為了同時紀念他與另一位數學家魯伊茲·布勞威爾(Luitzen Egbertus Jan Brouwer)的。

美國天文學會天文學部動力布勞威爾獎

美國宇航學會布勞威爾獎

世界知名的天文學家

天文學家是研究天文學、宇宙學、天體物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科學家。因為有些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對天文理論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下面的列表中也包括這些人。以下為世界各地知名的天文學家列表。
貝琳
邊岡
曹士
甘德
郭守敬
韓顯符
何承天
姜岌
京房
瞿曇羅
瞿曇悉達
瞿曇譔
阮元
沈括
石申
石申夫
李淳風
李善蘭
李業興
梁令瓚
劉焯
劉洪
劉羲叟
劉向
劉歆
劉智
馬哈麻
馬沙亦黑
馬依澤
梅文鼎
梅文鼎家族
南宮說
蘇頌
汪日楨
王錫闡
王恂
郗萌
羲和
徐光啟
燕肅
揚雄
楊偉
楊忠輔
姚舜輔
耶律楚材
一行
虞喜
秦九韶
張衡
張載
張子信
趙友欽
趙知微
周琮
朱熹
朱載堉
祖沖之
司馬遷
札馬魯丁
卓[三國時期天文學家]
賈逵[東漢天文學家]
銳[清代天文學家]
徐昂[唐代天文學家]
丹戎
默冬
德西特
哈根斯
拉普拉斯
赫茨普龍
喜帕恰斯
阿拉托斯
貝塞耳
伽利略
漢斯·勞
花剌子密
約翰·繆勒
百武裕司
勒威耶
洛韋爾
桑德奇
西蒙·紐康
馬丁·賴爾
愛德溫·哈勃
沃爾特·巴德
巴特·揚·博克
弗拉馬里翁
卡西尼家族
昌德拉塞卡
哈羅·沙普利
愛德華·洛希
本特·斯特龍根
安東尼·休伊什
卡爾·央斯基
弗里茨·茲威基
喬凡尼·卡西尼
傑拉德·柯伊伯
漢尼斯·阿爾文
阿姆巴楚米揚
阿里斯塔克斯
埃拉托斯特尼
傑拉德·柯伊伯
威廉·赫歇爾
愛德蒙·哈雷
卡羅琳·赫歇爾
約翰·赫歇爾
德克·布勞爾
德克·布勞威爾
第谷·布拉赫
尼古拉·哥白尼
歐瑪爾·海亞姆
威理博·司乃耳
雅各布·卡普坦
亞德里安·布拉奧
嗎格麗特·伯比奇
傑弗里·伯比奇
查爾斯·梅西耶
弗雷德·霍伊爾
卡羅琳·盧克雷蒂婭·赫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
喬治·埃勒里·海耳
維塔利·拉扎列維奇·金
喬治·愛德華·勒梅特
格羅特·雷伯
貝蒂爾·林德布拉德
魯道夫·閔可夫斯基
阿諾·彭齊亞斯
簡·亨德里克·奧爾特
亞瑟·斯坦利·愛丁頓
約翰·佛蘭斯蒂德
約翰內斯·克卜勒
讓·勒朗·達朗貝爾
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阿布德·熱哈曼·阿爾蘇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