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穩根

梁穩根

梁穩根是三一重工主要創始人,現任三一集團董事長。2011年5月9日,《新財富》雜誌發布了“2011新財富500富人榜”,梁穩根以500億元的身家登頂,成為內地新一屆首富。他不僅是該榜發布以來首個A股製造的首富,也是首個來自內陸省份的首富。2011年9月初,梁穩根成2011中國雙料“首富”。2012年10月12日,《福布斯》發布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他以371.7億元位列第六位。2012年12月12日,他當選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18年10月24日,入選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梁穩根梁穩根
梁穩根1956年1月出生於湖南漣源的一個山村里。1983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材料學專業,高級工程師。1983年至1986年在兵器工業部洪源機械廠工作,曾任計畫處副處長、體改委副主任。1986年下海創辦漣源特種焊接材料廠。1991年將企業更名為“湖南三一集團有限公司”,源於“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並擔任董事長。
梁穩根的夢想是“種植一塊中華民族工業的試驗田,鑄造中國的世界名牌”。矢志振興中國民族工業的三一集團現已快速發展成為以高科技為支柱的國際型產業集團,主導產品有工程機械、超硬材料、焊接材料、客車、網路通信設備等。其核心企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上市,成為湖南民企第一股,中國工程機械民企第一股,為中國最大的工程建設機械製造企業之一,擁有近100項國家技術專利,產銷量在同行業位居前列。公司出口業務已經拓展到土耳其、台灣、澳門、東歐、非洲、東南亞、南亞、中東、俄羅斯、南美等國家和地區,樹立了中國民族工業良好的品牌形象。2003年10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三一。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以高票獲得通過,由此成為中國股權分置改革第一股,被永久地載入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史冊。此次成功,正是三一文化精髓的最佳詮釋:“國家之責大於公司之利”,“心存感激,產業報國”。梁穩根因此當選“2005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審會評語:他花了19年時間,把創業夢想耕耘成中國經濟改革的試驗田。
2011年5月9日,《新財富》雜誌發布了“2011新財富500富人榜”,梁穩根以500億元的身家登頂,成為內地新一屆首富。2012年12月12日,當選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16年胡潤百富榜,梁穩根以320億財富排名第48位。

人物履歷

1983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
1983年7月至1985年3月兵器工業部洪源機械廠工作。
1985年3月至1986年3月兵器工業部洪源機械廠計畫處副處長,體改委副主任。
1986年3月至1991年7月創辦漣源特種焊接材料廠,任廠長。
1986年梁、袁、毛、唐四人正式辭職,湊了6萬元錢決意下海創業。
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湖南三一集團有限公司(總部長沙)董事長兼總經理。1993年梁穩根決定進軍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研製混凝土輸送泵等工程建築機械產品。
1993年12月至1998年3月湖南省第七屆工商聯副會長、湖南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8年3月至今九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第八屆工商聯副會長、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8年1月29日,在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湖南省出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個人生活

家庭組成

。

梁冶中是梁穩根的兒子。畢業於英國華威大學。現任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財務總部總監,中國共青團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共青團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團委書記。歷任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製造車間調度員、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資金結算中心副主任、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部第一副總監,接力中國青年精英協會會員。

個人更名

梁穩根原名是按宗族派系“永”字派別起的,實為“梁永根”,在1988年,梁特地將“永”改為“穩”,知情者說,其中有兩層涵義,一為事業穩定,二為做人穩重。

創業歷程

下海創業
1983年,梁穩根大學畢業後順利地分配到位於七星街鎮的國營企業洪源機械廠。在當時群山起伏的鄉村中,大山深處的這家企業是不多的文明的燈火。當時中國社會正處於第二輪改革的發軔期,各種思潮正在涌動。新來的大學生梁穩根很快顯示了他的與眾不同,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毅然辭去了安安穩穩的工作,懷抱做中國經濟試驗田的理想開始了自己的艱苦創業。
關於最初的下海故事,梁穩根總會提到販羊。1986年元旦,他得到訊息,市場上一頭羊可以賺20多元。於是,梁穩根和其他3位夥伴毅然辭去公職,直奔湘西、常德,甚至貴州這些產羊較多的地方,但等買回了一大批羊才得知,看漲的行情是由於外貿部門取消了一個大契約,過了元旦羊價就會跌。於是,他趕緊收兵,創業嘗試以失敗告終。
隨後做酒,也失敗了;再做玻璃纖維,還是失敗。幾次失敗的經歷並沒有改變梁穩根繼續創業的夢想。
通過分析,梁穩根決定開發當時市場上一種很缺乏的有色金屬焊料。1986年,梁穩根等4人從親戚朋友那裡湊齊6萬元錢,成立了漣源茅塘焊接材料廠。在一個地下室里,他們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實業報國之路。期間,他們通過100多次調整配方,幾十次改變工藝,他們的第一個產品——105銅基焊料問世。梁穩根把它寄給遼寧一個工廠,可不久,梁穩根便收到了第一批退貨——105銅基焊料的質量不過關。
為確保來之不易的創業結出成果,梁穩根回到母校,請恩師翟登科教授來現場指導。1986年9月,他們終於掘到了第一桶金,收到了第一筆貨款——8000元。梁穩根等人欣喜若狂,熱淚盈眶,緊緊地抱成一團。
企業轉型
初次告捷,梁穩根沒有就此止步。這時候的他開始思索如何走出去。他注意到當時國家巨大的基礎建設投入帶來的無限商機——“基礎建設我們雖然不懂,但基建行業的設備我們還是懂的。”梁穩根毅然決定沖入這個向來只有國有企業敢做的行業——重工製造領域。1989年,梁穩根和夥伴們創建的小廠即實現收入突破1000萬元。
1993年對於梁穩根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一年,他不僅將企業更名為“三一集團”,漣源的材料基地改造為“三一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並將總部搬到了湖南省會長沙。隨著市場的擴展,梁穩根又開始研製混凝土輸送泵等工程建築機械產品,並將行業里的著名專家請到公司任職或擔任顧問。而這個領域面對的將是海外企業的競爭,梁穩根感慨地說:“我們要學習外企在資金、技術和人才以及企業運作和管理模式方面的長處,這是十分必要的,但也要看到海外企業的弱點,我們只有利用自己的優勢來擴充自己,才能取得勝利。”當年,三一產值超過億元大關。這一年是梁穩根個人創業史上的奠基之年,也是今天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奠基之年。
事實證明著他的抉擇,從1993年到2003年,三一飛速發展,10年間躍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前列。2003年,梁穩根再一次把目光投向更為廣闊的全球市場。 
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主要業務為高新實用技術工程建設機械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多年來,梁穩根率領的三一重工始終堅持自主創新的道路,為中國工程機械贏得了國際聲譽。
能夠把混凝土源源不斷送上摩天大樓工地的混凝土泵最早出現在國外,但是混凝土泵輸送高度世界紀錄卻是由三一創造並保持的。
2002年9月,在香港國際金融大樓施工現場,三一混凝土泵將混凝土送上了406米的施工面,比原來由國外老牌企業創造的308米的世界紀錄提高了將近100米!2003年9月,在舉世矚目的三峽三期工程工地上,三一新一代三級配混凝土輸送泵試打成功,使輸送三級配混凝土成為現實,填補了國內外工程機械領域的又一項空白。
在青藏鐵路、南水北調施工現場、京珠高速公路、阿聯杜拜塔等國內外大型工程中都可以看見三一產品的身影。1998年4月,三一拖泵在深圳賽格廣場創當時鋼框結構建築垂直泵送混凝土300.8米的世界紀錄,贏得了“中國泵王”的美譽。
憑藉卓越的產品質量和優秀的售後服務兩把利刃,憑藉產品性價比上的絕對優勢,系統、規範的市場行銷和服務體系三一重工迅速搶灘國際市場。迄今為止,三一的出口業務蒸蒸日上,不僅樹立了中國民族工業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外匯收入。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通過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成為中國股權分置改革第一股,永久地被載入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史冊。
三一創業者們樸實的話語——“心存感激,產業報國”。
然而,三一股改曾一度讓梁穩根遭遇巨大壓力。2005年5月9日,當決策部門正式宣布三一重工成為首批四家股權分置試點企業後,梁穩根對這次改革的看法核心有兩點:一是解決經營動力問題,二是完善資本市場功能。他說,這次改革,相當於當年的農村改革,主要是為解決積極性問題,農村改革是解決農民種田積極性問題,成功了,今天的股權分置改革也是要解決積極性問題,解決大股東和經營層的積極性,實際上也是解決他們“種田”的積極性。
他曾打了個“大豬小豬”比喻——大豬和小豬關在豬圈裡,飼料掛在牆上,大小豬都吃不到;如果大豬不把飼料拱下來,大豬沒吃的,小豬肯定也沒有,改革後的制度安排就是要解決“大豬”拱食的動力問題。
沒想到此比喻一出,就遭到媒體和投資者的質疑。但事實證明,這一比方是恰當的,三一重工股改不但成功了,而且為後來股改的企業提供了範本,收到了“企業一小步、證券市場一大步”的效果。
2005年5月24日,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提高對價——每10股贈送3.5股並補償8元。梁穩根表示:“國家之責大於企業之利。相對於推動整個資本市場改革的進步而言,企業自身利益的得失微不足道。”
這一方案最終獲得各方的認同。正是在強烈的歷史與社會責任感的驅使下,三一重工才能成功破解中國股市“頭號難題”。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因此獲得了2005年CCTV經濟年度人物獎。評審會的評語是:他花了19年時間,把創業夢想耕耘成中國經濟改革的試驗田,2005年,他第一家推出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他以產業報國的成功向我們印證——窮則變,變則通。
2012年11月21日,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在內部早餐會上突然宣布了三一有關遷往北京的決定三一集團職能總部和各核心事業部將全部遷往北京市昌平區,長沙基地將僅保留泵送事業部。據悉,職能總部的搬遷被要求“兩個月內全部完成”。
管理策略
梁穩根常說,是什麼造就了今天的三一,是人。從三一的核心層來看,除了17年來就一直跟著梁穩根的三位當年一起販羊的兄弟唐修國、毛中吾、袁金華,還有1991年開始跟著梁穩根打拚江山,如今身為三一重工總經理的向文波以及1994—1996年間先後跟梁穩根創業的周福貴、易小剛、王佐春。當然,還有一個對三一至關重要的人物——翟登科。
應該說,三一最獨到之處就是做到了“開放”,這種開放已經不是簡單的引進人才、思想開放這么簡單,而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把自己的股份讓給真正的人才,減少自己的“財富”,這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並不多見,但梁穩根做到了。由最開始的4個人,發展到了今天的9位董事,正是這些人物的加盟,帶來了企業的迅速發展。
不過,9位董事並不直接持有上市公司三一重工的股票,他們手握的是三一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三一控股是2000年10月成立的,由梁穩根、唐修國等9位自然人按其在三一重工的出資和權益投資成立。這9位創業者在三一控股的股權分別為:梁穩根59%、唐修國9%、向文波8%、毛中吾8%、袁金華8%、周福貴4%、翟登科1%、易小剛2%、王佐春1%。
並且,他們對三一的控股不僅僅限於上市公司,而是控股公司註冊資本3.2288億元,淨資產5.98億元。直接控制三一重工、三一新材料、三一通訊和海外業務,經營涉及新材料、生物技術、通訊技術、金融、房地產等。
9位創業者中,惟一遺憾的是翟登科,這位從創業起就一直幫助梁穩根的中南工大教授,已於2002年3月去世,未能共享今日三一上市的輝煌,其子翟憲如今繼承著父親的財富。
幾位核心人物的協調發展,產生的巨大合力,推動著企業快速發展。
根據慧聰網的資料[9]顯示,唐修國是三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向文波是三一重工總經理,易小剛是三一重工常務副總經理,毛中吾是三一新材料總經理,周福貴是三一通訊總經理,袁金華是三一工會主席,而王佐春則為三一重工監事會主席。[9]
在這樣的基礎上,三一還大量引入空降兵,從三一重工的組織結構圖可以看到,總經理下設總經理辦公室、行銷公司,人力資源部、計財部、製造部、質量保證部、研究院、證券投資部、CIMS辦。據內部人士透露,部長一級中,不少就是來自空降。其中很多人就直接來自華為、遠大等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才。
對於引進人才,三一是決不吝嗇的,據財務總監趙想章透露,2002年三一高管的年收入在20~60萬之間。他認為員工對自己的薪水基本滿意。據說,三一的考核和激勵主要通過實施KPI關鍵績效考核制度、末位淘汰制、科研人員項目考評制、行銷隊伍分片承包制等,而激勵則包括對突出貢獻的員工獎車獎房、出國、晉升、提供深造機會等。
上市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三一不斷亮出發展空間和高薪的旗幟大量引進空降兵。據梁穩根透露,2002年,他自己的年薪是60萬、總經理向文波的年薪是50萬、常務副總經理易小剛的年薪是40萬、財務總監趙想章的年薪是30萬。而為了降低決策風險,三一也聘請了15人的專家團作為諮詢機構,對公司的重大決策提出建議。
民營重工第一人
梁穩根和三一大小領導總是要聲明:三一的來由就是“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
其實,三一不是第一個以數字來命名的企業,但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三一卻是內涵較為深刻的企業之一。“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這不僅是梁穩根和所有三一人豪情壯志的體現,也是他們的目標。正是在這樣的目標和宗旨下,三一沒有為自己到底應該乾什麼而感到困惑。
梁穩根有許多的稱號,但也許來自民間的稱號“民營重工第一人”最有分量。據統計,1995年,混凝土輸送泵中國外產品占據了中國的市場的95%以上,而到三一出現後,混凝土輸送泵洋產品所占比例不到5%。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國”字號品牌已經收復了失地。不能說,沒有三一就沒有今天中國的機械製造業,但是,至少可以說,三一的發展加劇了整個機械製造業的變局。

榮譽成就

黨代表

2007年,董事長梁穩根光榮當選中國共產黨十七大黨代表,成為湖南首位成為黨代表的民營企業家。2012年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

慈善活動

截至2004年,三一已累計安排了下崗職工3000餘人再就業;在10多所院校設立了獎學助學基金;在家鄉捐資500萬元成立三一柳元道童教育發展基金會,並向全國第五屆城運會贊助800萬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盛行時,梁穩根向母校中南大學捐贈3000萬元共建中南大學三一研究院大樓,該大樓於2010年04月28日正式動工。

商界領袖

《財富》2012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梁穩根榜上有名,排名第十一。

產業功勳

2013年10月,全國工商聯60華誕之際,《中國工商》雜誌、華商韜略編輯委員會、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聯合發起《民營力量璀璨中國夢想——100位對民族產業貢獻卓著的民營功勳企業家》榮譽報導活動,彰顯民營經濟及民營企業家的民族成就與國家貢獻,梁穩根獲“對民族產業貢獻卓著的民營功勳企業家”榮譽。

富豪排名

2010富豪榜 
54歲的梁穩根以財富370億元排名第四,較2009年上升了16位。
201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於2010年10月28日發布,三一集團梁穩根進入富豪榜前三名。
2011富豪榜
《理財周報》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中國最富 
《理財周報》發布的2012年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2012年是理財周報第五次發布中國家族財富榜單。此次發布的第五屆“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的原始研究數據截止於2012年7月17日。梁穩根家族排榜單首位,是中國最富。
《新財富》發布“2011新財富500富人榜”梁穩根最富
2011年5月9日大型財經雜誌《新財富》發布“2011新財富500富人榜”,梁穩根以財富700億元首次成為“2011年中國首富”成為中國大陸新一屆首富。
2011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梁穩根大陸第二
2011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2011年3月9日在紐約發布,中國大陸富豪表現搶眼,梁穩根以80億美元排富豪榜第114位,中國大陸位居第二。
2011年中國首富
胡潤研究院發布“胡潤百富榜”前50名,梁穩根以財富700億元首次成為“2011年中國首富”
2012年10月12日,《福布斯》發布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以371.7億元位列第六位。
2013年進入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380億排行第五位。
2016年胡潤百富榜,梁穩根以320億財富排名第48位。

入黨歷程

梁穩根的身上有著其他民營企業家難以媲美的“政治基因”。
梁穩根2004年入黨,但之前為了成為一名正式黨員,他為此追求了18年之久。
1983年,梁穩根大學畢業分配到兵器工業部洪源機械廠。上班伊始,他的創新想法就折服了當時的管理者,很快被提升為廠體改辦主任。“在這裡,我繼大學之後,第二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那時我已經當了處長”但這次入黨最終因梁的辭職下海而錯失機會。
“下海後,我向當地的黨組織又表達了入黨的願望,當時的省領導非常重視。但因為當時入黨有明確的要求,私營企業主的雇員人數不能超過7人而再失機會”梁穩根表示。這樣,梁穩根三次申請都未成。
2004年,梁穩根得以成為三一重工黨委成立以後的第一個入黨培養對象,終於圓了孜孜以求18年的入黨夙願。為了這一刻,他已經等待了18年。 

任免信息

2017年11月17日,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官網發布《關於對第十二屆全國工商聯(中國民間商會)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兼職副主席(副會長)提名人選公示的公告》,梁穩根為全國工商聯兼職副主席提名人選。
2017年11月27日,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十二屆執行委員會一次會議,梁穩根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會副主席。

2013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榜前10

排名 福布斯世界排名 人物 資產 主營業務
1 86 宗慶後 721億人民幣 食品飲料:哇哈哈集團
2 128 王健林 535億人民幣 房地產:萬達集團
3 158 梁穩根 454億人民幣 工程機械製造:三一重工
4 172 李彥宏 429億人民幣 網際網路:百度
5 173 馬化騰 423億人民幣 網際網路:騰訊
6 198 劉永行 373億人民幣 飼料:東方希望集團
7 209 許家印 367億人民幣 房地產:恆大集團
8 211 楊惠妍 354億人民幣 食品飲料:碧桂園集團
9 229 魏建軍 329億人民幣 汽車:長城汽車
10 299 吳亞軍 267億人民幣 房地產:龍湖地產

中南大學畢業的企業界成功人士1

中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南省政府部省三方重點共建的大學。學校由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於2000年4月29日合併組建而成。

2010中國股市富豪榜出爐

上市公司2010年年報披露工作即將落幕,股市富豪隨之浮出水面,我們對年報中自然人股東數據進行整理匯總,製作出2010中國股市富豪榜,在這份表單中,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持股市值超過255億,蟬聯股市富豪榜首位……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辦於2000年,主辦方是中央電視台,每年一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旨在以人物為線索和載體,梳理每一年度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與走向,具有中國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年度獲獎者名單
2000年度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柳傳志
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田溯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萬科集團董事長 王石
東方集團董事局主席 張宏偉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作義(已故)
海信集團董事長 周厚健
金山集團董事長 求伯君
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 梁定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2001年度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史玉柱
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香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寧高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行
北京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文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裁 衛留成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 魯冠球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倪潤峰
年度人物大獎 :吳敬璉
公眾人物大獎 :張瑞敏
2002年度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毅中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總經理 謝企華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賢足
春蘭(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 陶建幸
中國一汽集團公司總經理 竺延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張維迎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浙江正泰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南存輝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 劉姝威
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宗慶後
年度社會公益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邵逸夫
年度創新獎: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2003年度網易創始人及首席架構執行官 丁磊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牛根生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龍永圖
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吳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 苗圩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唐運祥
溫州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髮靜
年度人物大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年度新銳獎: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陳天橋
年度社會公益獎:重慶市雲陽縣人和鎮農民 熊德明
2004年度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CEO 馬雲
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麥伯良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TCL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廣昌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楊元慶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總裁 胡茂元
中興通訊董事長 侯為貴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經理 王憲章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
年度人物大獎: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年度新銳獎: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馬化騰
年度社會公益獎:中國消費者協會(集體)
2005年度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潘剛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厚健
濰柴動力董事長 譚旭光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 王健林
百度董事長兼CEO 李彥宏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尹同耀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穩根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傅成玉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 魏家福
年度人物大獎: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社會公益獎 :北京地球村主任 廖曉義
2006年度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尚福林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家祥
玖龍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茵[中國女富豪]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姜建清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正榮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董明珠
蘇寧電器集團董事長 張近東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 沈南鵬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高德康
特別榮譽獎: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李嘉誠
年度創新獎: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馮軍
年度人物公益獎: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副秘書長 哈希·扎西多傑
2007年度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陳紹鵬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金志國
中國移動通信公司總經理 王建宙
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房有
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 肖亞慶
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 任建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 李長江
中國博奇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白雲峰
投資中國貢獻獎:國際數據集團IDG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麥戈文
年度創新獎: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社會公益獎:青藏鐵路總設計師 李金城
年度人物終身榮譽大獎: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2008年度年度人物大獎:
斯澤夫(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陳游標(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
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林毅夫(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馬興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寧(李寧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新禮(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蔣錫培(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韓三平(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
王一新(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海南省農墾總公司總經理)
萬捷(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紹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盧文兵(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CEO)
年度創新獎: 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李世鶴(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特別榮譽獎: 厲以寧(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高新戰略研究院院長)
2009年度譚躍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公司董事長
沈文榮 江蘇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曹國偉 新浪執行長兼總裁
梁昭賢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劉積仁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李書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徐留平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公司董事長
靳海濤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
董文標 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
年度創新獎:
劉海濤 物聯網研究專家
尹衛東 科信製藥總經理
年度公益獎:
曹德旺 福耀集團董事長
余彭年 彭年實業董事長
提名獎:
王信 兗州煤業董事長
雷闖 “B肝維權第一人”
2010年度

陳元: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譚旭光:山東重工董事長
李稻葵: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常小兵:中國聯通董事長
孔棟: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張傳衛: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伍勝:浙江通領科技集團總裁
徐和誼: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福成:燕京啤酒集團董事長

終身成就獎
孫家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創新獎
真才基: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董事長
董明珠: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孫丕恕:浪潮集團董事長
黃鳴:皇明太陽能董事長
汪建: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提名獎
顧欣: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少春:金蝶董事局主席
李力游:展訊通訊董事長兼CEO
華桂潮:英飛特電子(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
公益獎
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團體

2010海南清水灣胡潤百富榜

2010年10月11日,胡潤研究院在北京發布《2010海南清水灣胡潤百富榜》的前5名,宗慶後以財富800億取代王傳福成中國首富,李鋰、張茵、梁穩根位居二到四位,李彥宏、嚴彬並列第五。今年將是胡潤研究院第12次發布“胡潤百富榜”,完整榜單及系列子榜將在今年10月中旬陸續出爐。《2010海南清水灣胡潤百富榜》上榜企業家1363位,上榜門檻保持去年的10億元。上榜企業家平均年齡51歲。
宗慶後宗慶後,籍貫為浙江杭州,出生於1945年10月,中國共產黨黨員,高級經濟師,浙江大學MBA特聘導師。1987-1991年,任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廠長;1991年至今,任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李鋰李鋰,1964年出生,1987年7月畢業於四川大學化學系。1987年7月進入成都肉聯廠工作,1992年10月進入重慶通達,先後擔任總工程師、董事長兼總經理,1998年4月創立海普瑞實業,任公司董事長、多普樂實業董事長、樂仁科技執行董事、飛來石科技執行董事、多普生生物技術董事,深圳市專家委員會委員。自1998年4月21日海普瑞實業成立至今,一直擔任公司董事長。
張茵[中國女富豪]張茵祖籍黑龍江省雞西市,1957年出生於廣東,父母都是“南下”軍隊幹部。 1982年,父親平反,張茵終於有機會攻讀她喜愛的財會專業,為她日後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85年,27歲的張茵放棄了國內優厚的工薪和住房,僅帶了3萬元人民幣來到香港闖蕩。1990年前往美國建立美國中南有限公司,10年後成為美國廢紙回收大王。張茵1996年在廣東東莞投資1.1億美元生產牛卡紙。
梁穩根梁穩根是外界公認的“湖南首富”。出生於湖南婁底地區漣源市茅塘鎮一個山村里。恢復聯考後第二年考入中南大學金屬材料系。上個世紀90年代初,面對當時巨大的基礎建設投入,捕捉到重工製造領域巨大的市場潛力,成為挺進該行業的民企第一人。
李彥宏李彥宏(1968年11月17日-)山西陽泉人,1991年北京大學信息管理本科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計算機科學碩士畢業。1999年,李彥宏和徐勇回到中國創建百度公司,百度公司於美國時間2005年8月5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日股價升至151美元,李彥宏作為CEO擁有公司22.9%約9.89億美元的股東權益。1995年與美國留學時認識的新澤西州大學生物學科博士馬東敏結婚並育有一女。
嚴彬 嚴彬博士,華彬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紅牛集團董事局主席、著名的實業家和投資家。90年代以前,嚴彬先生以泰國為中心,投資並經營房地產、旅遊、輕工業(飲料)和國際貿易等,並創辦華彬國際集團。90年代初,嚴彬博士將華彬國際集團總部移至中國北京,擴大投資範圍和規模,控股和經營的企業涉及輕工業(飲料)、房地產及物業經營管理、高爾夫產業、酒店、體育產業等領域,使華彬成為亞太地區具有影響力的投資管理集團。嚴彬博士也因為其傑出成就,成為世界傑出華商大會榮譽主席和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
劉永行劉永行,1948年6月出生於四川省新津縣,1982年,與其另三個兄弟各自辭去公職共同創業。1986年,劉氏兄弟創辦專門研究飼料的希望科學研究所。1991年,劉氏兄弟在成都組建東方希望集團,劉永行任董事長。在2005年《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榜上,劉永行以11.6億美元排在第5位;獲2009胡潤慈善榜-單年子榜第47名;2009海南清水灣胡潤百富榜第5名。2010年胡潤富豪榜第七名。
王健林王健林(1954年10月——)男,出生於四川省,高級工程師,中國共產黨員。畢業於遼寧大學。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0年胡潤富豪榜第八名。
張近東張近東,安徽籍南京人,文學學士。1990年,他和哥哥張桂平創辦了一家空調專賣店,後兄弟分家,張近東繼續經營電器連鎖。1990年,在南京寧海路一家不起眼的門店裡,蘇寧電器誕生了。1990年至今擔任蘇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蘇寧電器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支部書記。他積極參加光彩事業,做出了一系列貢獻。2004年被評為“2004年度中國民營經濟十大風雲人物”。2010年胡潤富豪榜第九名。
許榮茂許榮茂,福建石獅人。2001年聲名鵲起,許首次入選《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榜即躋身第五名。世茂投資在受讓6250萬股萬象集團國有股後成為萬象集團第一大股東,許榮茂出任萬象集團董事長,2001年,萬象集團更名為世茂股份。許榮茂家族以身家320億位居2009胡潤百富榜第三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