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疇

範疇

範疇是已經經過無數次實踐的證明,並已經內化、積澱為人類思維成果,是人類思維成果高級形態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結構穩定的基本概念,如:單一、特殊、普遍、形式、內容、本質、現象、原因、結果、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現實性等等,具有普遍的方法論意義。範疇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普遍聯繫的基本概念。這些概念反映著客觀現實現象的基本性質和規律性以及規定著一個時代的科學理論思維的特點。物質、運動、意識、質和量、原因和結果、可能性和現實、自由和必然性等,所有這些都是範疇的例子。

基本信息

概念

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普遍聯繫的基本概念,人類理性思維的邏輯形式。範疇是人類在一定歷史時代理論思維發展水平的指示器,是幫助人們認識和掌握自然現象之網的網上紐

範疇範疇
結。各門具體科學都有各自的範疇體系。哲學範疇不同於各門具體科學的基本概念,它不是某一領域、某一方面或某一問題的反映,而是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過程最本質、最普遍的聯繫的反映。哲學範疇對各門具體科學具有普遍的方法論意義。

範疇一詞語出希臘文,原指表達判斷的命題中的謂詞。漢語“範疇” 是取《洪範》中“洪範九疇” 的意思。主要指分類。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第一次對範疇體系進行了較系統的整理和研究。亞里士多德在《範疇篇》中將單個的詞分為10類即他所說的10個範疇:實體、數量、性質、關係、地點、時間、姿態、狀況、活動、遭受等。哲學範疇從產生時起,就一直同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解相聯繫。在I.康德哲學中,範疇是先驗的並僅僅是主體規定,即知性自身先天具有的純概念。它是整理感性材料的直觀形式和悟性形式。康德的範疇有12個,分成4類:①量的範疇(統一性、多樣性、全體性);②質的範疇(實在性、否定性、限制性);③關係的範疇(依附性與存在性、因果性與依存性、互動性);④樣式的範疇(可能性-不可能性、存在性-非存在性、必然性-偶然性)。G.W.F.黑格爾《邏輯學》一書著重研究了範疇的運動和轉化。他按照“正、反、合”的程式來安排範疇的結構,推演範疇的轉化。在他看來,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範疇,前者潛在地包含著後者,後者則以揚棄的形式包含著前者。從而揭示了範疇之間的辯證關係。但是,黑格爾對範疇本性的理解是唯心主義的,他把範疇看作是絕對精神自我發展和自我認識的產物。這種觀念否認了範疇的形成與客觀世界的聯繫,取消了範疇內容的客觀性。唯物辯證法是對人類歷史的實踐和認識經驗的科學概括,是一個嚴密的範疇體系,這些範疇包括:單一、特殊、普遍、形式、內容、本質、現象、原因、結果、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現實性等等。

範疇是主觀與客觀的辯證統一。範疇作為思維的形式是主觀的;範疇的內容則是客觀的,範疇是對現實的反映,是對現實事物和現象的本質的概括。範疇也是主體和客體聯繫的紐結。客觀世界普遍的關係結構,通過億萬次實踐,內化、積澱為人的思維的穩定的範疇結構,形成了範疇體系,成為人們在更深的層次上把握外部世界的中介環節。認識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形成概念、範疇的過程。這一過程標誌著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深化和自覺性的增強。在認識過程中,範疇使知覺、經驗、知識條理化,通過範疇的作用,主體在思維中逼近、複製客體,使認識經過實踐檢驗而走向客觀真理

任何範疇都是包含諸種要素的概念系統,範疇的本質表現在構成它的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結構中。諸種範疇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繫。對立的範疇既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繫和轉化。原因和結果、同一和差別、現象和本質等辯證法範疇的對立不是絕對的,其中一極作為胚胎存在於另一極之中,在一定條件下一極就轉化為另一極。哲學和各門具體學科正是通過範疇的這種相互聯繫和相互轉化構成了它們自身的範疇體系。只有通過範疇體系,才能有條件地、近似地反映永恆運動和發展的客觀世界。任何範疇都是確定性和流動性的辯證統一,範疇體系的結構是歷史的、變化的,不是僵死的、凝固的。以往的範疇是人類認識史的概括,是一定歷史階段科學認識成果的凝結。隨著客觀現實的發展和科學認識的進步,不僅範疇的數量和內容日益豐富,而且由於個別範疇的意義和地位的改變,也會引起整個範疇體系結構的變化。建立範疇體系的基本原則是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即整個範疇體系的邏輯發展順序以簡化和揚棄的形式包含、再現著事物形成的歷史。

歷史

愛奧尼亞哲學以物質的基本元素為範疇:土、水、空氣和火。它的重要性在於引起了人們在認識問題上的興趣、並成為哲學分類系統的前身。

柏拉圖區分了五種範疇: 它、自、區別、變化和永恆。他認為這些範疇是精神存在的證明。

伊曼努爾·康德把範疇作為先天的理性,正是由於範疇的存在,我們才能夠將經驗轉化為知識。

中文譯名“範疇”源於《尚書》中的“洪範九疇”。“九疇”中的第一疇是我們熟悉的“五行”:水、火、金、木、土。五行不僅是一個對基本物質的分類系統,而且具備“相生相剋”這一關係推演系統,而五行體系的最大特徵是在於“行”這一字上,體現了生滅流轉、變化不息的宇宙觀。另外八疇包括政治、天文、氣象、修養、道德和人生幸福,這已超出了我們在此的討論範圍。據信《尚書·洪範》是在戰國時代成文,但五行的觀念則更加原始。

舉例

哲學家們對於什麼是“存在”的基本範疇持不同看法。在此我們列舉一些不同觀點:

物質對象

物質對象是存在的;說它們“存在”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它們就“在”我們的身邊。一幢房子、一個人的身體、一棵樹、一片雲。說它們存在只因為它們是物質對象。我們稱其為物體,或者實物,或者具體事物,或是實體(注意在此不同於哲學中的用法)。

心靈

心靈是我們的一部分,用於感知和思考,有些哲學家認為它們是存在。按常識,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心靈。當然,大多數哲學家只是假設,心靈是除了物理對象以外的另一個範疇。笛卡爾就是其中之一(這種觀點稱為二元論)。而其他哲學家則認為精神概念可以還原成物質概念(這種觀點稱為唯物論)。另外有些哲學家認為心靈不是一種可以離開了個人而單獨區分出來的“東西”,他們認為精神性和物質性是出於一種伴隨發生關係—就像銀行跟大樓的伴隨發生關係一樣。

所有的人和所有的行星都屬於類。在行星類里,有水星金星地球,還有其它可能散布在宇宙中的行星。除了類中成員,類本身經常被認為是一種存在。在某種意義上說,行星類是存在的。類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抽象的存在,有如集合。“類”在意義上幾乎等價於“集合”。

性質

一個紅蘋果的“紅”,或者乾脆說所有紅的東西的所共有的那種“紅”,是一種性質。你也可以稱此為那個蘋果的屬性。當你講到一個物體的尺寸、顏色、重量、組成等的時候,你就是在談論它的性質。一些人認為性質像物質一樣是一種存在(這恰好是宇宙論問題中激烈爭論的焦點),所以蘋果的“紅”是存在的。

關係

一個置於桌上的蘋果與桌子之間有一種關係。蘋果與桌子之間的關係是“置於…上”的關係。因此有人說,這關係是存在的。在比如說,華盛頓紀念碑要比白宮高,“高於…”是建築物之間的一種關係。同樣我們可以說這種關係是存在的。這也是宇宙論問題中爭論的焦點。
性質、關係、和類都被認為是抽象的而非具體的。多數哲學家認同性質和關係是抽象的存在,而物質對象則有具體的存在。這也許是區分兩種存在的範例:即可被稱為“是”的存在和可被稱為“有”的存在。
是客觀事物普遍具有的最一般規定性在思維中的反映,是人們解釋和把握客觀世界辨證運動的重要思維形式,是認識和掌握現象之網的網上扭結。

範疇論

範疇一詞一般來說是指最高概念,當我們稱某種對象為一範疇時,多指某一種學科或領域,比如說“科學範疇”,“理性範疇”,等等。通常範疇性概念所涵蓋的對象範圍是

範疇範疇
最大的,在分類學中可以作為最高層次的類的稱呼。
亞里士多德是範疇論的開山祖師。他在《範疇篇》這本著作中列舉並且討論了十大基本存在,分別為:
實體(ουσία)
數量(ποσόν)
性質(ποιόν)
關係(προςτι)
場所(που)
時間(πότε)
姿勢(κείσθαι)
狀態(έχειν)
動作(ποιείν)
承受(πάσχειν)
並稱它們為範疇。亞里士多德對各種形式的存在作了如下定義:一個存在是任何一個可以用“是”或“有”來描述的對象。要對存在的範疇進行研究,就要首先決定在什麼情況下,我們對事物可以用“是”或“有”來陳述,這種可描述性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一個範疇是指事物的一個最大的分類—“事物”在此是指可被稱謂但不能還原成其它類的任何對象。亞里士多德的範疇論提出了第一個哲學的分類系統,並有助於促使哲學家去考慮哲學的研究對象究竟是什麼。
直觀上,一個對所有存在的完美的分類系統應該滿足如下3個條件:
有限的:類的數量是有限的。
覆蓋的:任何存在都屬於某一類。也就是說類的集合包含宇宙萬物。
無交的:任何存在都只屬於某一類。也就是說不同的類之間沒有相交。
以上條件在範疇的分界問題上引起困難,比如說性質和關係的區別本來就不明顯,又比如說在場所和時間這樣的連續環境中規定像大小多少這樣的數量的概念本身就沒有界限。
其實現實的分類系統,比如說生物學對物種的分類,圖書館對書籍的分類,皆不能滿足既是覆蓋的,又是無交的。
範疇是一種輔助概念,每一個範疇都是人為創造出來並加以組織化的術語,給科學提供分類樣式,作為思考技術的工具,為進行共同討論限定框架和帶來主題感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