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清

姜建清

姜建清,管理學博士,1953年2月出生,1970年參加工作,原中國工商銀行行長,董事長。2016年4月,位列“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第14名。2016年5月31日,姜建清向公司董事會提交辭呈。姜建清博士於2016年7月1日加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擔任中歐金融學兼職教授。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姜建清姜建清

姜建清,是現任行長中最年輕的一位。作為四大國有銀行之一工行行長為資本市場支招:QFII制度將對中國資本市場發揮正面作用,工行正與境外投資機構加強聯繫,並爭取儘快獲得QFII託管行資格。1970年,17歲的姜建清匯入了上山下鄉的洪流之中。在江西農村務農,後來又到河南一個煤礦工作了3年。

1979年他回到上海,從此和銀行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進入銀行大門之後,姜建清抓緊充實自己,邊工作,邊讀書。

1984年他從上海財經大學畢業,此後又相繼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並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此外他還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過一段時間。姜建清不僅具有豐富的金融工作經驗,而且對金融理論也很有研究,發表過大量學術文章和論著。

1993年姜建清任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1995年任上海城市合作銀行行長,1999年7月任中國工商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2000年2月任黨委書記、行長職務,接替調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劉廷煥。2010年09月17日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2005年10月,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姜建清任黨委書記、董事長。2009年贏得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銀行家”殊榮,2011年再獲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銀行家”榮譽。2012年11月14日,當選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2012年11月14日,當選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2016年5月16日,不再擔任中國工商銀行黨委書記。
2016年5月31日晚間,工商銀行發布關於董事長辭任的公告,公告稱,因年齡原因,姜建清辭去一切職務,即時生效。
將於2016年7月1日加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擔任中歐金融學兼職教授。

工行改革

概述

姜建清姜建清

率領工行上市,姜建清享受到了輝煌一刻。他的名字經常和許多“最”聯繫在一起。工行總市值超過1萬億元,成為A股市場最大的上市公司,並躋身亞洲最大、全球前五大上市銀行。除此之外,工行“A+H模式”是對傳統體制和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將促進工行實現完全市場化經營,並把中國銀行業的一系列改革開放行動推向新高峰。“A+H”創造25項歷史記錄。

銀行業的改革萬眾矚目,駕馭這樣的航母,姜建清不可能輕鬆。他曾經吐露對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希望和憂慮,“銀行的改制方案包括財務重組、成立股份公司、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乃至上市等內容”,但是,“完善公司治理才是商業銀行深化改革的核心”。“外界如果以理想化的眼光來看待這個過程,就會很失望。改制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是沒有終結的戰爭。”

姜建清姜建清

姜建清的棘手難題之一,是如何處理工行內部的重重矛盾,如何協調好員工對領導層的種種不滿。自1997年起,工行開始撤併營業機構,精簡營業隊伍。到2005年,員工人數為36萬人,比最多時足足少了35%左右。姜建清的目標是,繼續“壓縮二線人員規模,調整充實一線”。為了沖銷呆壞賬,工行每年利潤中的大部分被提留,這意味著員工的獎金福利大幅縮水。

這都使姜建清飽受指責,但他極其堅韌地推行改革,上市無疑是階段性的勝利。不過,姜建清說:“我不認為改革有什麼突破點,很難想像一個東西突破了,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搞商業銀行就是跑馬拉松,不是100米跑得快一點就行了,而是要持續地跑下去。”

次貸危機

姜建清姜建清
說話語速不急不緩,略帶一點上海口音,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在媒體眼中的形象向來是嚴謹和低調的。上海加快推進金融中心建設,不僅利於中國金融的發展,而且對防範全球金融市場發展不平衡而導致的風險也有重要作用。

2006年10月,中國工商銀行完成了在香港和上海兩地證券交易所上市,總市值超過1萬億元,創造出當時全球最大IPO。這次發行同時創造出了多項紀錄:首隻在香港和內地市場同步同價上市的股票和A股市場上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等。

2008年5月,姜建清出席了“2008陸家嘴論壇”。長期的銀行工作經歷和紮實的理論基礎成就了他對中國銀行業的敏銳的洞察力,對市場和風險他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針對去年在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姜建清認為:“次貸危機作為亞洲金融危機後影響最為深遠的金融事件,已經用一種令人記憶深刻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金融領域風險的集聚、風險的傳染和風險釋放的長遠影響。”
姜建清姜建清

金融風險是不分國別和制度的,任何國家、地區一旦放鬆警惕,疏於防範,隨時可能會感覺到風險爆發的切膚之痛。

華爾街投行高盛在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預計因次貸危機導致市場動盪帶來的全球信貸損失將達到1.2萬億美元,其中近40%的損失將來自華爾街,包括銀行、券商、對沖基金和政府支持企業在內的美國借貸機構,在計提貸款損失撥備後將蒙受大約4600億美元的信貸損失。姜建清認為,次貸危機並沒有過去,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次貸風波所帶來的陰霾更不可能馬上消失,在現代金融風險、金融創新、債券評估、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引起了國際金融界的深度關注,並迫切需要改革。“全球的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的方式都面臨著重新調整和審視。”

在國際市場巨大的不確定性前面,工商銀行以其對待風險一貫的謹慎態度,躲過了次貸危機這場“浩劫”。在今年3月工商銀行的年報發布會上,工行行長楊凱生介紹,該行共有次貸支持債券12.26億美元,累計計提的減值準備是4億美元,“計提的撥備比上我們浮虧的金額,比例是112%。對於2007年末我們所擁有的次貸浮虧,全部都復蓋了。”

金融市場失衡

姜建清姜建清

“很多人都把次貸危機歸結為不穩健的信貸風險管理,失去監管的金融創新導致了這種傳播,甚至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還有未能很好履行他們職責的評估、評級等,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不平衡的金融市場結構對這方面所造成的影響,”姜建清表示。他認為,從現在全球債券市場的結構來看,美國的債券市場占比過大,實際上不利於全球的投資者有效地分散風險。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截至2007年年底,美國的國內債券餘額占全球國內債券餘額的43.1%,同期美國的國際債券餘額占全球國際債券餘額的比例高達20%。這樣可以看到,實際上全世界投資者把他們的錢都放到了這個交易規模大、流動性好、過去收益也不錯的,又被認為是風險管理嚴密的美國的債券市場。

“我們把雞蛋都放在了一個籃子裡。”姜建清稱,結果這種不平衡的市場結構加劇了美國債市風險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和轉移。由於當前中國所持的外匯儲備以及商業銀行、企業,包括居民手中持有的外匯資金巨大,這給我們維持和增強中國投資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帶來了巨大挑戰。姜建清指出,當前國際金融面臨著新的巨大的挑戰在於,全球金融總量的規模是全球實體經濟總量的十多倍,我們正面對著疲軟的美元、肆虐的通脹和脆弱的市場。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有所下降,其擔負的國際貨幣職能不斷被削弱,美元的貶值助推油價、金價、糧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全面上漲。可以看到,作為國際貨幣體系的三重內涵,全球儲備資產的安全、匯率制度的穩定和物價水平的可控,均已受到了衝擊。

國內的巨觀經濟形勢也面臨著挑戰。監管當局選擇用從緊的貨幣政策來抑制通貨膨脹。

姜建清姜建清
姜建清指出,在次貸危機和全球的通脹壓力顯著加大的背景下,各國的貨幣政策取向卻有所不同。美聯儲連續的大幅降息,歐洲央行降息的可能性降低,英國央行兩次降息,日本央行被迫放棄加息的念頭,注重各自利益和眼前效果的貨幣政策,不僅使恢復全球市場信心的作用大打折扣,而且將引導全球大量過剩的流動性,跨國投機,也蘊含著下一輪資產泡沫的產生。上海加快建設金融中心,對防範全球金融風險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姜建清說,現在很多關於次貸的討論都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完善一個舊的市場,其實,也應該更多關注怎么建設一個新市場。姜建清明確提出,對金融中心地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對經濟發展主導權和金融資源定價權的競爭。姜建清認為,這解釋了為何各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爭奪日趨白熱化。上海加快推進國內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僅有利於中國金融的發展,而且對防範全球金融市場發展不平衡而導致的風險也有重要的防範作用。

“從很多年以前來看,在全球股票市場,新股的融資基本上在美國完成。這些年A股市場和香港股票市場發展,我們最大的IPO——工商銀行210億美元的籌資,就在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完成的。”

姜建清姜建清

姜建清認為,應對當前系統的市場風險需要雙管齊下。“為了應對挑戰,我認為中國的投資應該更加注意投資區域的多元化、產品的多元化,並且快速發展中國的本外幣的債券市場。”

一方面,中國的投資有必要改變投資區域過於集中於美國債券市場的現狀,在更多的經濟體發現和挖掘投資機會。為了降低單一市場波動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建立和完善區域性的債券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姜建清表示,中國應當加快建設和發展一個高效、有深度和流動性良好的國內債券市場,未來也有可能將其發展成亞洲的債券市場。隨著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認可度不斷提高,公司債的發行上市和上證所固定電子平台的開通,上海的交易已經穩步前進。但跟全球市場相比,中國市場的發展還是任重道遠。

另外,中國有必要適當調整幣種結構,減少美元資產帶來的匯率風險,並且將投資方向適當地轉向國際商品市場,增加中國戰略性資源的儲備,增強中國投資組合整體風險的分散程度。在多元化投資方面,姜建清指出,需要從細節入手,時刻注重控制風險,一要循序漸進;二要穩健。通過細緻地識別新目標市場和新目標產品的潛在風險,並採取前期小幅介入的方式積累經驗;三要注重整體規劃,完善整體產品之間的關聯;四要建立良好的監管制度、透明的信息披露和科學的組織體系。

馬拉松精神

概述

姜建清姜建清
2005年10月28日,陽光明媚,姜建清起了一個大早,激動的心情難以平復。因為從這一天開始,他將完成由工行行長向工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角色轉變。

下午1點58分,姜建清帶領工行全明星陣容出現在“工行股份公司掛牌”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宣布,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總經理楊凱生話音甫落,站在主席台上的姜建清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從行長到董事長,無論是對姜建清還是對工行人來說,這樣的變化遠不是改變頭銜和稱謂這么簡單。從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到股份制有限公司,可以說,中國工商銀行剛剛經歷了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領頭人,姜建清也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打了一場沒有終結的戰爭。”

10月底,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正式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工行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480億元,中央匯金公司和財政部分別持有50%股權。

作為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的成功改制,標誌著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這是國務院決定對國有商業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以來成功完成改制的第三家國有商業銀行。作為我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此次的成立,標誌著工商銀行進行了整體的徹底改制。

“改制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是沒有終結的戰爭。”作為董事長和黨委書記的姜建清非常清醒前面的路還有多遠。

銀行管理者

“我從普通櫃員開始就與工行結下不解之緣,幾乎經歷了所有業務管理崗位。”在姜建清26年的銀行業從業生涯中,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工行度過的,對於工行,他自然有著別人難以比擬的感情。

今年52歲的姜建清,如果不是講話中還偶爾跑出點那種只屬於上海人的口音,你絕對不能看出他出生於南方。6年江西插隊與3年河南煤礦生涯早已把他磨礪得黝黑而壯實。

與很多人一樣,那段特殊的經歷讓姜建清身上具有某種不斷向上的韌勁和毅力。1979年,26歲的姜建清回到上海,開始進入銀行系統工作。他一邊工作,一邊抓緊時間學習。1984年,他從上海財經大學畢業,並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此外他還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過一段時間。

姜建清在銀行的從業生涯是從工行的櫃檯職員開始的,在不斷學習和輾轉幾家銀行工作了16年後,姜建清的才能得到認可。1993年,他被任命為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之後一路穩步走來,直到2000年2月出任中國工商銀行黨委書記、行長

“作為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領導,姜建清有著多年豐富的金融工作經驗。同時,作為管理學博士、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他又具有很高的理論素養,出版和發表了許多金融學術著作和文章”。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鄧榮霖評價說。

在工行股改揭牌的同時,人們還見到了久未謀面的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的身影,他的身份是工行獨立董事。除他外,前高盛證券總裁約翰·桑頓,現任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經濟系教授錢穎一亦在工行的獨董名單中。從三位獨立董事的履歷看,他們各有專長,請這些人來,不能不說明姜建清的良苦用心

以慢打快跑股改

也許直到今天,人們也不敢相信,工行的股改速度會如此之快,僅用了短短6個月的時間,走過了中行、建行一年多走過的路程。僅這一點,就足以讓姜建清感到自豪。姜建清承認,工行的動作之所以如此神速,與自身“以慢打快”的股改思路不無關係。

“這也是被逼出來的”,工商銀行總行的一位高層坦誠相告,從國家的大局出發,作為全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工行的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從制度安排上,中行、建行兩行排在了它的前面。

當得知中央匯金公司宣布注資給中、建兩行450億美元這個訊息時,姜建清這個錚錚鐵漢流淚了,一向不服輸的他開始為工行的前途而擔憂。那一夜他徹夜未眠。

姜建清讓工行快速變革還不止表現在股份制改革方面。1999年工行的毛利潤還是負值,在姜建清上任後的2001年,工行即扭虧為盈。

國外媒體評價認為:“自姜建清成為中國工商銀行行長以來,高度重視電子金融業務的發展,推出了國內最為成功的網上銀行服務,並已經達到了歐美最大銀行網上銀行業務的相同經營水平”。簡短的三句話,不僅讓人們知道了工行現在的業務水平,更讓人們對姜建清有了充分的認識。

改革不是百米賽跑

姜建清深知,工行以什麼樣的順序、步驟、節奏推進股改至關重要,而注資不過是一個外部條件,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股份制改造是一個全面走向市場的過程,今後全行將面臨更加嚴格的市場監管,面臨成本、風險控制和資本回報的剛性約束。因此,全行必須清醒地認識,改制後經營管理的要求更高、責任更大、擔子更重”。姜建清的話像是在做某種提醒,更像是在給工行員工打氣。面對股改後的問題,姜建清坦陳,除增加透明度外,工行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改善服務、撤併虧損營業網點。

“乾銀行就像跑馬拉松一樣,不能只盯著100米、1000米、10000米,不要期待這時候的掌聲響起。往往企盼這樣短暫成績和榮譽的選手是跑不到終點的。搞銀行管理需要激情、耐力,當然也要技術、速度,更需要默默跑完全程才能獲得成功。”姜建清對管理銀行有自己的心得。“怎么辦銀行?10個字:效益、質量、管理、發展、創新。說來非常簡單,效益是目標,質量是前提,實際上銀行的生命線就是質量”。

上市壓力和內部攻堅戰

對於姜建清來說,下一步工作重點自然就是如何讓工行這艘“巨輪”儘快駛入資本市場。

種種跡象表明,工行IPO仍然還有很多變數,姜建清的面前還有難題待解:“工行股份公司掛牌後,仍然面臨提高盈利能力、裁減人員兩大問題。”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由於歷史原因,工行的各種包袱比較沉重,就拿不良貸款來說,未來工行至少需要消化兩類貸款損失4600多億元,而據姜建清先前給出的規劃:“工行將把每年利潤的80%左右拿出來用於徹底解決呆壞賬問題”,這就意味著要徹底消化掉這些損失,大約需要5年時間。

另外,工行這次實行的是整體改制模式,由股份公司接收工行原來所有資產和附屬公司。姜建清在此前承諾,改制後,不大規模撤併機構和裁員。但他也說,“這不等於改制上市後我們就很快有能力大幅度提高員工的工資收入。”

如何讓一個好政策正確執行,如何讓員工心服口服,如何讓全行上下齊心協力使明年的上市工作順利推進……還有一場並不容易的內部攻堅戰等著姜建清。

這一生不會白過

姜建清在金融圈內口碑極佳,很多人認為他是中國少有的銀行家,而姜建清卻從不以此自居:“雖然我從業26年,但也只不過是個銀行管理者,從不敢自稱是銀行家。”

做事一向不顯山、不露水的他,今後可能要面臨一個轉變,作為股份公司的當家人,他必須高調地面對來自外資以及國內其他對手的競爭。

姜建清十分看重工行這個平台,他說,“洋人能給我很高的薪酬,但他不能給我世界第十大銀行CEO的位子。我有幸在銀行業經歷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親身感受中國經濟和金融業的騰飛,實在是難得的人生歷程。如果在這個崗位上,讓工行成為世界上最優、最大、最強的商業銀行,這一生就沒有白過。”

姜建清這個名字注定要與中國銀行業的命運緊緊地連繫在一起,此時的他或許感慨頗多,當時與他一同掌印四大行的劉明康與尚福林如今已分別榮任銀監會主席與證監會主席,而張恩照則在建行上市的前幾個月被“雙規”,惟獨他仍然帶領著工行“破浪前行”。雖然艱辛,但看著自己的努力終於得嘗正果,他又何嘗不會“情也陶然,意也陶然”。

個人評價

超級“航母”上市

姜建清姜建清
姜建清,他有馬拉松選手的超強耐力,又有百米選手的爆發力,衝刺滬港資本市場,創造全球首發市值最大紀錄。八年上市路,工到自然成。超級“航母”級的公司上市,成為2006年的一大景觀。姜建清率領的工行就是旗艦。面對國有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的嚴峻命題,他舉重若輕。2006年10月,香港和上海兩地證券交易所,共同見證25項新紀錄:全球最大IPO,總市值超過一萬億元。

2012年被評為20世紀影響中國的25位企業家之一。

經濟年度人物

2006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被譽為中國經濟界的奧斯卡。2006年獲獎者姜建清。

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講:

如果對一個企業來講,責任分內外兩方面,對企業內部,他是對員工要負責,對他的股東要負責,對他所有的企業的行為和消費者負責,企業還有一層責任就是盡到社會的責任,環境的責任,社會公益的責任,對企業來講責任的意義還是非常廣泛的。

這個盛典上的年度人物,我們都知道,作為這個工商銀行的董事長,這個工商銀行從字面上來理解,顧名思義的話,那就是說,工業巨子,商業巨子,已經工商銀行儲蓄網點非常近的老百姓們,您的客戶非常多了,2006年春節就要到了,這是我們傳統的過年,會對您的客戶說句什麼話呢?

姜建清講:我們有不少的評判銀行的標準,比如說市值,2006年工商銀行排列在全球前三位,比如說資產的規模,資本金,還有盈利水平,我想不管從哪個指標來看,即使我們現在的市值的指標,已經名列世界最大銀行的前列,但是在很多的剛才包括服務品質,風險管理很多方面,我們離世界一流商業銀行有差距,這是我們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我想我們會不斷的縮小與他們的差距的。

在姜董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淡定和從容,在他的身上真的有一種銀行家的氣質,讓人覺得非常讓人信賴。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辦於2000年,主辦方是中央電視台,每年一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旨在以人物為線索和載體,梳理每一年度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與走向,具有中國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年度獲獎者名單
2000年度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柳傳志
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田溯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萬科集團董事長 王石
東方集團董事局主席 張宏偉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作義(已故)
海信集團董事長 周厚健
金山集團董事長 求伯君
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 梁定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2001年度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史玉柱
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香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寧高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行
北京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文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裁 衛留成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 魯冠球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倪潤峰
年度人物大獎 :吳敬璉
公眾人物大獎 :張瑞敏
2002年度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毅中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總經理 謝企華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賢足
春蘭(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 陶建幸
中國一汽集團公司總經理 竺延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張維迎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浙江正泰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南存輝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 劉姝威
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宗慶後
年度社會公益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邵逸夫
年度創新獎: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2003年度網易創始人及首席架構執行官 丁磊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牛根生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龍永圖
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吳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 苗圩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唐運祥
溫州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髮靜
年度人物大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年度新銳獎: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陳天橋
年度社會公益獎:重慶市雲陽縣人和鎮農民 熊德明
2004年度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CEO 馬雲
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麥伯良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TCL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廣昌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楊元慶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總裁 胡茂元
中興通訊董事長 侯為貴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經理 王憲章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
年度人物大獎: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年度新銳獎: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馬化騰
年度社會公益獎:中國消費者協會(集體)
2005年度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潘剛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厚健
濰柴動力董事長 譚旭光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 王健林
百度董事長兼CEO 李彥宏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尹同耀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穩根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傅成玉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 魏家福
年度人物大獎: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社會公益獎 :北京地球村主任 廖曉義
2006年度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尚福林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家祥
玖龍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茵[中國女富豪]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姜建清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正榮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董明珠
蘇寧電器集團董事長 張近東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 沈南鵬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高德康
特別榮譽獎: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李嘉誠
年度創新獎: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馮軍
年度人物公益獎: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副秘書長 哈希·扎西多傑
2007年度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陳紹鵬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金志國
中國移動通信公司總經理 王建宙
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房有
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 肖亞慶
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 任建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 李長江
中國博奇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白雲峰
投資中國貢獻獎:國際數據集團IDG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麥戈文
年度創新獎: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社會公益獎:青藏鐵路總設計師 李金城
年度人物終身榮譽大獎: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2008年度年度人物大獎:
斯澤夫(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陳游標(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
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林毅夫(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馬興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寧(李寧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新禮(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蔣錫培(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韓三平(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
王一新(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海南省農墾總公司總經理)
萬捷(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紹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盧文兵(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CEO)
年度創新獎: 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李世鶴(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特別榮譽獎: 厲以寧(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高新戰略研究院院長)
2009年度譚躍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公司董事長
沈文榮 江蘇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曹國偉 新浪執行長兼總裁
梁昭賢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劉積仁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李書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徐留平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公司董事長
靳海濤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
董文標 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
年度創新獎:
劉海濤 物聯網研究專家
尹衛東 科信製藥總經理
年度公益獎:
曹德旺 福耀集團董事長
余彭年 彭年實業董事長
提名獎:
王信 兗州煤業董事長
雷闖 “B肝維權第一人”
2010年度

陳元: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譚旭光:山東重工董事長
李稻葵: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常小兵:中國聯通董事長
孔棟: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張傳衛: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伍勝:浙江通領科技集團總裁
徐和誼: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福成:燕京啤酒集團董事長

終身成就獎
孫家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創新獎
真才基: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董事長
董明珠: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孫丕恕:浪潮集團董事長
黃鳴:皇明太陽能董事長
汪建: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提名獎
顧欣: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少春:金蝶董事局主席
李力游:展訊通訊董事長兼CEO
華桂潮:英飛特電子(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
公益獎
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團體

中國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盤點

國務院日前批准了周其仁、夏斌、李稻葵3位經濟學家成為貨幣政策委員會新成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已到期離任;李稻葵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如有大的波動,中國經濟可能重蹈日本經濟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覆轍,人民幣升值已無法避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