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珊瑚

桃色珊瑚

在熱帶的淺海地區,生長著式樣繁多、顏色各異的珊瑚,它們有的像密集的蜂巢,有的似叢生的靈芝,有的如同森林中蘑菇,還有的恰似枝丫茂盛的鹿角┄┄顏色有淺綠、橙黃、粉紅、藍、紫、白、褐┄這些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的珊瑚骨骼構成了巧奪天工的海底花園,桃色珊瑚就是其中極為珍稀的一個成員。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桃色珊瑚桃色珊瑚
紅珊瑚科。我國將紅珊瑚科中的紅珊瑚屬所有種類均列為國家I級保護動物,不過迄今為止在這個屬中僅發現桃色珊瑚1種分布於我國領海。

桃色珊瑚的色澤豐富,常有變化,分布於日本南部及台灣附近的海域,是所有寶石珊瑚中產量最大的種類。而其中包含一種淺粉色的種類,名為ANGELSKIN天使的肌膚,目前產量非常稀少,十分珍貴。

形態特徵

每個珊瑚蟲具有8個羽狀的觸手,其口道有1個口道溝,消化腔內具有8個隔膜,是體壁的內胚層中膠層向腔內伸延而形成的,隔膜的下部游離,游離緣具有彎曲肥厚的隔膜絲。各隔膜的間距均相等,將消化腔分隔為8個小室,每室均與羽狀觸手的內腔相通。

桃色珊瑚的外胚層細胞能移入中膠層中分泌石灰質的骨針或骨片,骨片或骨針互相癒合成中軸骨骼。它的群體骨骼由於質地堅密,形狀優美,色澤鮮艷,所以常被人們當成寶石,作為家庭飾物,或者雕琢成極具觀賞價值的各種裝飾品。

生長分布

桃色珊瑚在我國產於台灣沿海,因其體色桃紅而得名。與其他珊瑚一樣,也棲息在淺海之中,特別喜歡生長在水流快、溫度高、比較清靜的暖海地區,由無數單體共同生活在一起,大部分以群體方式附著在某一基底上,過著固定的生活,形狀如同枝條勁發的小樹。雖然珊瑚蟲看起來好像是獨立存在的,但群體中所有活的珊瑚蟲的消化腔之間有共肉相連通,如果其中有某些個體受到傷害或沒有餌料進食,過分飢餓,那么整個群體都要受到影響。

桃色珊瑚
桃色珊瑚

鑑別比較

古今中外,很多人都認為珊瑚是植物,因為不僅它的群體形狀酷似植物,而且固定生長,不會移動。我國不少古

桃色珊瑚珊瑚
籍中都有珊瑚“或生於山,或生於海”、“珊瑚生海底作枝柯狀”、“珊瑚貫中而生,歲高二、三尺,有枝無葉”等記載,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則將其歸入礦物類。在國外,人們也一直把珊瑚的觸手當成花朵,甚至當科學家們發現了珊瑚的動物特性以後,仍認為其骨骼部分是植物性的。

其實,珊瑚並不能消化無機物質,所以不是植物,而屬於腔腸動物。它的每一個單體,稱為珊瑚蟲,構造比較簡單,體型為輻射對稱,身體內部為一個空腔,具有消化和循環的作用,稱為消化腔或消化循環腔。體壁由兩層細胞構成,好像一個雙層口袋,體表的一層為外胚層,細胞有保護和感覺的功能,裡面的一層為內胚層,主要有營養功能,兩層細胞之間為中膠層。消化腔僅在頂部生有一個橢圓形的孔,作為食物的浮遊動物、動物幼蟲等由此進入體腔內消化,所以叫做口道;消化後剩下的殘渣又從此孔排泄出來,所以又是肛門,這種口和肛門不分開的特點,說明它還是一種低等的動物。口道的周圍有一圈長滿纖毛的觸手環繞,形似菊花,可以捕捉食物,或振動引起水流進入口及消化腔中。腔腸動物是真正多細胞動物的開始,珊瑚蟲的細胞已經開始分化出簡單的組織,而且具有原始的肌肉結構和原始的神經系統。它還生有一種奇異的刺細胞,是腔腸動物特有的一種攻守武器,遍布於體表,尤其是在觸手上特別多,刺細胞里有充滿液汁的幾丁質膠囊和螺鏇狀細絲,當受到刺激時,絲狀體就向外翻出,如同手套的指端從內向外翻一樣,並將毒素射入刺到獵物或入侵者的體內,使其麻醉或殺死。

生殖方式

珊瑚的生殖有兩種方式,有性生殖是珊瑚蟲通過消化腔內的隔膜上的卵巢精囊產生精子卵子受精卵在消化腔中發育成具有纖毛的浮浪幼蟲,然後外出自由游泳,固著後形成新的群體的第以個珊瑚蟲。珊瑚群體的增長則主要靠無性生殖,在群體的外部像樹木出芽一樣長出芽孢,每個芽孢又變成新的珊瑚蟲,這樣不斷生長,形成互相連結、共同生活的群體。

物種價值

珊瑚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而且還能為人類提供有醫學和藥用價值的物質。最近的研究表明,珊瑚中含有很多抗癌、抗菌、抗過濾性病毒和治療疑難病症的特殊物質。從珊瑚有機體中提取的紅藻胺酸,可用來診斷舞蹈病。珊瑚多孔的石灰石骨骼可望成為人體骨骼移植材料。此外,珊瑚能產生一種天然遮光劑,它的堅硬骨骼也可以開採作為磚石或燒制石灰

相關藥材

【來源】為磯花科動物,桃色珊瑚等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胳。

【功效】去翳明目,安神鎮驚。

【主治】治目生翳障,驚癇,吐衄。

【性味歸經】《唐本草》:“味甘,平,無毒。”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1-2分。外用:研細末點眼。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台灣及南部沿海。主產福建、台灣、廣東西沙群島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用網垂入海底以網採收。多取自製作工藝品的殘餘碎塊作藥用。

【拉丁名】CoralliumJaponicumKishinouye

【炮製方法】洗淨晾乾,研成細粉。

【考證】出自《唐本草》①《本草衍義》:"珊瑚,有一等紅油色,有細縱紋,可愛;又一種如鉛丹色,無縱紋,為下。入藥用紅油色者。②《綱目》:"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謂之珊瑚林。紅色者為上;亦有黑色者,不佳;碧色者亦良。昔人謂碧者為青琅殲。"

【生藥材鑑定】完整者如小樹。一般均已碎斷成短棒狀,長2-3厘米,直徑3-5毫米。有分枝或小突起,周圍有許多小孔,紅色。質堅硬如,不易折斷。氣味均無。以內外皆紅、體重、堅脆而粗壯者為佳。

【中藥化學成分】含碳酸鈣

致危因素

珊瑚礁極易因氣候變化、污染和人類的活動而受到破壞,因而也是世界上受威脅最大的生態系統。許多國家的沿

海漁民僅把珊瑚礁當作食品市場和材料市場,毫不愛惜,沿海人口的密集和經濟的發展,以及航運、捕魚、石油開採、傾斜大量的沉積物等都給珊瑚礁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此外,珊瑚因其本身的觀賞價值成為國際交易的一個部分,導致每年有150萬千克的珊瑚被采。人類已經直接或間接地毀掉了世界上珊瑚礁的5%~10%,如果不採取措施,按照目前的毀壞速度計算,在今後50年中,世界上大部分珊瑚礁都會消失,成為“沙漠化”的海底。

保護措施

許多國家採取了不同程度的措施,國際珊瑚貿易得到了限制,有7處珊瑚礁被列為世界遺產而得到更好的保護,世界 也有一些資金用於珊瑚礁的保護工作。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世界各國還必須攜手合作來改善海水質量,以減少對珊瑚礁的侵蝕。此外,還必須放棄破壞性的捕魚行為,實行保護性旅遊,是沿海漁民確立公眾的保護意識,提倡正確的捕魚方式和鼓勵以保護性的旅遊獲得收入,使他們把珊瑚礁看成是一個重要的生態系統和收入來源,而不僅僅是美麗的海底風光。

桃色珊瑚
桃色珊瑚

珊瑚世界中的常見品種

珊瑚之名來自古波斯語sanga(石),為珊瑚蟲群體或骨骼化石。珊瑚蟲為腔腸動物,身體呈圓筒狀,有八個或八個以上的觸手,觸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結合成一個群體,形狀像樹枝。骨骼叫珊瑚石或簡稱珊瑚。產在熱帶海中。

軟珊瑚
柳珊瑚
紅珊瑚
石珊瑚
角珊瑚
水螅珊瑚
蒼珊瑚
笙珊瑚
粉珊瑚
黑珊瑚
藍珊瑚
地中海珊瑚
火珊瑚
柱孔珊瑚
蘑菇珊瑚
四射珊瑚
蜂巢珊瑚
硬珊瑚
腦珊瑚
玫瑰珊瑚
桃色珊瑚
草皮珊瑚
隔板珊瑚
拖鞋珊瑚
鏈珊瑚
珍珠珊瑚
火炬珊瑚
萬花筒珊瑚
羽珊瑚
鹿角珊瑚
雛菊珊瑚
飛碟珊瑚
鳥巢珊瑚
舌頭珊瑚
菊珊瑚
特種珊瑚
花瓶珊瑚
飛盤珊瑚
氣泡珊瑚
鈕扣珊瑚
扇形珊瑚
香菇珊瑚
線珊瑚

紅鞭珊瑚
小管孔珊瑚
異波紋珊瑚
蘑菇葵花珊瑚
細枝碓珊瑚
太陽水螅珊瑚
虎耳香菇珊瑚
黃水螅珊瑚
鹿茸軟珊瑚
軟指珊瑚
橙紅角珊瑚
六射珊瑚
綠鈕扣珊瑚
羽毛香菇珊瑚
手指皮革珊瑚
黃鈕扣珊瑚
柔性皮革珊瑚
針鏈珊瑚
綠色皮革珊瑚
黃色皮革珊瑚
捲心菜皮革珊瑚
綠色蜂巢珊瑚
月亮息肉珊瑚
綠色笙珊瑚
橙杯珊瑚
太平洋玫瑰珊瑚
水仙千手佛珊瑚
藍海綿珊瑚
六方珊瑚
坦帕灣珊瑚
床板珊瑚
日本紅珊瑚
管柱珊瑚
紫柳珊瑚
管柳珊瑚
美麗鹿角珊瑚
多葉珊瑚
石芝珊瑚
大碓珊瑚
正菊石珊瑚
千手佛珊瑚
紫菜珊瑚
銀河珊瑚
貴州珊瑚
白千手佛珊瑚
多皺珊瑚
貝氏耳紋珊瑚
捲曲耳紋珊瑚
輻板軸孔珊瑚
殼形足柄珊瑚
黍軸孔珊瑚
葉形表孔珊瑚
雪松角海樹珊瑚
巨枝鹿角珊瑚
大象耳香菇珊瑚
放線杯珊瑚
網銳孔珊瑚
桌形軸孔珊瑚
兩叉軸孔珊瑚
方格軸孔珊瑚
大園盤珊瑚
小水螅體珊瑚
圓管星珊瑚
夏威夷柔紋珊瑚
粗糙棘葉珊瑚
片繩紋珊瑚
星形棘杯珊瑚
白蘆莖珊瑚
直紋合葉珊瑚
繡球雀屏珊瑚
象耳香菇珊瑚
鐘形微孔笠珊瑚
牛眼香菇珊瑚
花傘軟珊瑚
小葉細菊珊瑚
方錐珊瑚
葉形笠珊瑚
太陽花珊瑚
鹿角花珊瑚
葉形盤珊瑚
綠色氣泡珊瑚
環菊珊瑚
星狀珊瑚
牡丹梳珊瑚
大榔頭珊瑚
水手珊瑚
黑角珊瑚
脊珊瑚

片形棘孔珊瑚
狹小片菊花珊瑚
柔指形軟珊瑚
艾氏角星珊瑚
圓實冠形軟珊瑚
肥厚肉質軟珊瑚
大花腦珊瑚
紫側孔珊瑚
肉質葉形軟珊瑚
綠蘑菇葵花珊瑚
灰瓣葉珊瑚
冠指軟珊瑚
聚集葉形軟珊瑚
棕綠紐扣珊瑚
花環肉質軟珊瑚
星形棘柳珊瑚
叉狀軟珊瑚
紅扇軟柳珊瑚
加勒比海綠星光珊瑚
萼形柱珊瑚
片腦紋珊瑚
棕綠鈕扣珊瑚
紅寶石香菇珊瑚
綠叉枝幹星珊瑚
綠色貓眼腦珊瑚
盤形蕈珊瑚
紅叉枝幹星珊瑚
綠色八字腦珊瑚
美國橙色氣泡菇珊瑚
尖銳軸孔珊瑚
斑節千手佛珊瑚
強壯屣珊瑚
黃紐扣珊瑚
長軸珊瑚
紅雞冠珊瑚
聖誕樹珊瑚
河谷腦珊瑚
非造礁珊瑚
變形角珊瑚
紅扇珊瑚
珍珠腦珊瑚
鏈狀珊瑚
板珊瑚
仙人掌珊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