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珊瑚

柳珊瑚

柳珊瑚種類約1200種。柳珊瑚靠它們的羽狀觸鬚捕食。細小紛雜的觸鬚順著海里水流的方向生長,這樣它們可以捉到海水流動時帶來的小海洋動物和植物。柳珊瑚Paraplexaura sp.為珊瑚蟲綱(Anthozoa),柳珊瑚目(Gorgonacea),叢柳珊瑚科(Plexauridae)動物,文獻檢索證實,未見Paraplexaura sp.禹柳珊瑚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報導,研究人員對采自湛江硇洲島的叢柳珊瑚Paraplexaura sp.進行了系統的化學成分研究。柳珊瑚中含有許多結構新穎、生物活性多種多樣的次生代謝產物,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因此,研究柳珊瑚的化學成分對於尋找新藥,防治疾病,豐富海洋藥物學和天然產物化學的研究內容,促進有機化學基礎理論和合成方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套用前景,對今後進一步深入研究我國其它的海洋生物活性成分和藥理作用具有借鑑意義。

基本信息

軟珊瑚,柳珊瑚簡介

【柳珊瑚目】: Gorgonacea

【種名】: 柳珊瑚

【拉丁學名】: Sea whip Gorgonian

【科名】: 木珊瑚科 Dendrophylliidae

【綱名】: 珊瑚綱 Anthozoa

柳珊瑚目(Gorgonacea)

為樹枝狀群體,內部有石灰質或角質的中軸,外部散在有骨片。如紅珊瑚C0rallium、黑珊瑚Plexauea等。柳珊瑚目的種類約1200種。

柳珊瑚靠它們的羽狀觸鬚捕食。細小紛雜的觸鬚順著海里水流的方向生長,這樣它們可以捉到海水流動時帶來的小海洋動物和植物。

軟珊瑚、柳珊瑚及藍珊瑚為群體生活。群體中的每個水螅體各有8條觸手,胃循環腔內有8個隔膜,其中6個隔膜的纖毛用以將水流引入胃循環腔,另兩個隔膜的纖毛用以將水流引出胃循環腔。骨骼為內骨骼。軟珊瑚分布廣泛,其骨骼由互相分離的含鈣骨針組成。一些種類呈盤狀,另一些有指狀的突出物(如海雞冠屬〔alcyonium〕的種類,俗稱死人指)。角珊瑚在熱帶淺海中數量豐富,外形呈帶狀或分枝狀,長度可達3公尺(10呎)。角珊瑚包括所謂貴珊瑚(亦稱紅珊瑚、玫瑰珊瑚),可用作飾物,其中常見的種類有地中海的赤珊瑚(corallium rubrum)。藍珊瑚(heliopora coerula, 深綠蒼珊瑚)見於印度洋和太平洋中石珊瑚形成的珊瑚礁上,形成直徑可達2公尺的塊狀。

生存條件

必須在適宜的水溫(最低溫18℃以上)、豐富的底質、清澈的水質、以及充足的陽光等環境條件下才有良好的生長,因此,現生的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度之間,熱帶和亞熱帶的淺水海域。

化學成分

柳珊瑚中含有許多結構新穎、生物活性多種多樣的次生代謝產物,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因此,研究柳珊瑚的化學成分對於尋找新藥,防治疾病,豐富海洋藥物學和天然產物化學的研究內容,促進有機化學基礎理論和合成方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套用前景,對今後進一步深入研究我國其它的海洋生物活性成分和藥理作用具有借鑑意義。柳珊瑚Paraplexaura sp.為珊瑚蟲綱(Anthozoa),柳珊瑚目(Gorgonacea),叢柳珊瑚科(Plexauridae)動物,文獻檢索證實,未見Paraplexaura sp.禹柳珊瑚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報導,研究人員對采自湛江硇洲島的叢柳珊瑚Paraplexaura sp.進行了系統的化學成分研究。對叢柳珊瑚Paraplexaura sp.的乙酸乙酯層和正丁醇層的化學成分運用薄層色譜、常壓柱色譜、加壓柱色譜、凝膠柱色譜、高效液相色譜等分離手段進行了分離純化,共得到16個化合物,運用ESI-MS, EI-MS,1H NMR,13C NMR等波譜和光譜技術解析了其中14個的結構,其中從乙酸乙酯層分離得到11個化合物,從正丁醇層分離得到3個化合物,它們的結構分別為:2,4-二氯苯甲酸(1),鯊肝醇(2),膽甾-4-烯-3β,6β-二醇(3),神經醯胺(E)-N-2-(1,3-二羥基-4-十八烯基)-十六醯胺(4),胸腺嘧啶(5),1,3-二甲基尿嘧啶(6),尿嘧啶核苷(7),咖啡鹼(8),氨茶鹼(9),胸腺嘧啶脫氧核苷(10),N-[1-[(β-D-glucopyrano-syloxy)--Methyl]-2-hydroxy-8-methyl-3,7-heptadecadienyl]-2-hydroxy-(11a), (2S,3R,4E,8Z)-2-N-[1-(β-葡萄糖甲苷)]-(3-羥基-9-甲基)十八烷基-2’-羥基-二十七碳醯胺(11b),正十四碳酸(12a),正十五碳酸(12b),正十六碳酸(又名棕櫚酸)(12c),環(甘-脯)二肽(13),4-(2-氨乙基)-N,N-二乙苯胺(14)。其中11b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為首次從該種屬珊瑚中分離得到。

相關介紹

柳珊瑚目的珊瑚一般俗稱海扇(Sea fans)、海鞭(Sea whips),也被稱作角珊瑚,主要是因為含有角蛋質所構成的中軸。大多數種類為扇形、鞭形或枝形,常生長在海流較為強勁處,海扇類群體的扇面會與海流方向成垂直,可以讓珊瑚蟲獲得較大的取食機會,因此扇面的方向,可以做為判斷海流流向的參考。

種類

1、扁小尖柳珊瑚 Muricella sibogae (類尖柳珊瑚科)

1、扁小尖柳珊瑚
2、 側扁軟柳珊瑚 Suberogorgia

2、側扁軟柳珊瑚 Suberogorgia suberosa (軟柳珊瑚科)

3、緊絨柳珊瑚 Villogorgia compressa (類尖柳珊瑚科)

3、緊絨柳珊瑚
4、印馬刺尖柳珊瑚

4、印馬刺尖柳珊瑚 Echinomuricea indomalaccensis (類尖柳珊瑚科)

5、長小月柳珊瑚 Menella praelonga (叢柳珊瑚科)

5、長小月柳珊瑚
6、 花刺柳珊瑚

6、花刺柳珊瑚 Echinogorgia flora (類尖柳珊瑚科)

7、桔色刺柳珊瑚瑚 Echinogorgia aurantiaca (類尖柳珊瑚科)

7、桔色刺柳珊瑚瑚
8、鱗海底柏

8、鱗海底柏 Melithaea squamata (海底柏科)

9、直真叢柳珊瑚 Euplexaura erecta (叢柳珊瑚科)

9、直真叢柳珊瑚9、直真叢柳珊瑚

珊瑚世界中的常見品種

珊瑚之名來自古波斯語sanga(石),為珊瑚蟲群體或骨骼化石。珊瑚蟲為腔腸動物,身體呈圓筒狀,有八個或八個以上的觸手,觸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結合成一個群體,形狀像樹枝。骨骼叫珊瑚石或簡稱珊瑚。產在熱帶海中。

軟珊瑚
柳珊瑚
紅珊瑚
石珊瑚
角珊瑚
水螅珊瑚
蒼珊瑚
笙珊瑚
粉珊瑚
黑珊瑚
藍珊瑚
地中海珊瑚
火珊瑚
柱孔珊瑚
蘑菇珊瑚
四射珊瑚
蜂巢珊瑚
硬珊瑚
腦珊瑚
玫瑰珊瑚
桃色珊瑚
草皮珊瑚
隔板珊瑚
拖鞋珊瑚
鏈珊瑚
珍珠珊瑚
火炬珊瑚
萬花筒珊瑚
羽珊瑚
鹿角珊瑚
雛菊珊瑚
飛碟珊瑚
鳥巢珊瑚
舌頭珊瑚
菊珊瑚
特種珊瑚
花瓶珊瑚
飛盤珊瑚
氣泡珊瑚
鈕扣珊瑚
扇形珊瑚
香菇珊瑚
線珊瑚

紅鞭珊瑚
小管孔珊瑚
異波紋珊瑚
蘑菇葵花珊瑚
細枝碓珊瑚
太陽水螅珊瑚
虎耳香菇珊瑚
黃水螅珊瑚
鹿茸軟珊瑚
軟指珊瑚
橙紅角珊瑚
六射珊瑚
綠鈕扣珊瑚
羽毛香菇珊瑚
手指皮革珊瑚
黃鈕扣珊瑚
柔性皮革珊瑚
針鏈珊瑚
綠色皮革珊瑚
黃色皮革珊瑚
捲心菜皮革珊瑚
綠色蜂巢珊瑚
月亮息肉珊瑚
綠色笙珊瑚
橙杯珊瑚
太平洋玫瑰珊瑚
水仙千手佛珊瑚
藍海綿珊瑚
六方珊瑚
坦帕灣珊瑚
床板珊瑚
日本紅珊瑚
管柱珊瑚
紫柳珊瑚
管柳珊瑚
美麗鹿角珊瑚
多葉珊瑚
石芝珊瑚
大碓珊瑚
正菊石珊瑚
千手佛珊瑚
紫菜珊瑚
銀河珊瑚
貴州珊瑚
白千手佛珊瑚
多皺珊瑚
貝氏耳紋珊瑚
捲曲耳紋珊瑚
輻板軸孔珊瑚
殼形足柄珊瑚
黍軸孔珊瑚
葉形表孔珊瑚
雪松角海樹珊瑚
巨枝鹿角珊瑚
大象耳香菇珊瑚
放線杯珊瑚
網銳孔珊瑚
桌形軸孔珊瑚
兩叉軸孔珊瑚
方格軸孔珊瑚
大園盤珊瑚
小水螅體珊瑚
圓管星珊瑚
夏威夷柔紋珊瑚
粗糙棘葉珊瑚
片繩紋珊瑚
星形棘杯珊瑚
白蘆莖珊瑚
直紋合葉珊瑚
繡球雀屏珊瑚
象耳香菇珊瑚
鐘形微孔笠珊瑚
牛眼香菇珊瑚
花傘軟珊瑚
小葉細菊珊瑚
方錐珊瑚
葉形笠珊瑚
太陽花珊瑚
鹿角花珊瑚
葉形盤珊瑚
綠色氣泡珊瑚
環菊珊瑚
星狀珊瑚
牡丹梳珊瑚
大榔頭珊瑚
水手珊瑚
黑角珊瑚
脊珊瑚

片形棘孔珊瑚
狹小片菊花珊瑚
柔指形軟珊瑚
艾氏角星珊瑚
圓實冠形軟珊瑚
肥厚肉質軟珊瑚
大花腦珊瑚
紫側孔珊瑚
肉質葉形軟珊瑚
綠蘑菇葵花珊瑚
灰瓣葉珊瑚
冠指軟珊瑚
聚集葉形軟珊瑚
棕綠紐扣珊瑚
花環肉質軟珊瑚
星形棘柳珊瑚
叉狀軟珊瑚
紅扇軟柳珊瑚
加勒比海綠星光珊瑚
萼形柱珊瑚
片腦紋珊瑚
棕綠鈕扣珊瑚
紅寶石香菇珊瑚
綠叉枝幹星珊瑚
綠色貓眼腦珊瑚
盤形蕈珊瑚
紅叉枝幹星珊瑚
綠色八字腦珊瑚
美國橙色氣泡菇珊瑚
尖銳軸孔珊瑚
斑節千手佛珊瑚
強壯屣珊瑚
黃紐扣珊瑚
長軸珊瑚
紅雞冠珊瑚
聖誕樹珊瑚
河谷腦珊瑚
非造礁珊瑚
變形角珊瑚
紅扇珊瑚
珍珠腦珊瑚
鏈狀珊瑚
板珊瑚
仙人掌珊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