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放珊瑚亞綱

八放珊瑚亞綱

八放珊瑚亞綱(Octocorallia)珊瑚綱的一個亞綱。又稱海雞冠蟲亞綱。已知的八放珊瑚有多種,大部分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淺海區;有些種數量很大,是珊瑚礁的構成者;少數種類分布於溫帶、寒帶海區和深海區,最大棲息深度達8610米。

基本信息

(圖)八放珊瑚亞綱八放珊瑚亞綱

基本簡介

(圖)珊瑚礁珊瑚礁

八放珊瑚的水螅體為八輻對稱,趨向兩側對稱,都有8個羽狀觸手,觸手內部中空,與消化循環腔相通。腔內有8個完全隔膜,其中背面的一對最發達,由咽向下可達水螅體的基部,其游離緣有起源於外胚層的隔膜絲,隔膜絲上有許多纖毛,起促進水流的作用。這一對隔膜由於遠離口道溝,所以稱為反口道溝隔膜。其他隔膜均不到達基部,隔膜絲起源於內胚層,上面有司消化功能的腺細胞。所有的隔膜收縮肌都朝向腹面。八放珊瑚的口道只有一個口道溝,口道溝所在的一面稱為腹面。某些八放珊瑚(特別是海鰓類)的水螅體有營養體和管狀體兩態現象,營養體口道溝可能退化或缺如,但形態與上述水螅體同,司攝食功能;管狀體沒有觸手,個體小,司水流作用。

八放珊瑚的絕大部分種類為群體,通常有葉狀或樹枝狀分枝。群體的所有水螅體都不直接相連,而是通過共同的中膠層(共肉或共質軸)的管系相連線。新生的水螅體也由此長出。它們一般只有口端(珊瑚冠)能從共肉中伸出表面,其餘大部分都嵌在共肉中,由管系將它們連線起來,但在最簡單的群體種類(如花苔蟲和群柱蟲)中,僅水螅體基部(匍匐根)由管系連線。

種群特點

八放珊瑚的群體體內有鈣質或角質骨針形成的骨骼,骨骼的形狀隨類群而異。骨針呈游離狀態,骨針分散在中膠層的有軟珊瑚目;骨針融合成緻密管子的有笙珊瑚;骨針融合成骨軸的有柳珊瑚目和海鰓目;骨針成塊狀的有蒼珊瑚

八放珊瑚為雌雄同體或雌雄異體。生殖腺除不見於兩個反口道溝隔膜上外,在其他隔膜上均能發育。性成熟時生殖腺在隔膜上膨大。在雌性群體中,生殖腺的膨大使卵為內胚層所覆蓋。性細胞排入海水中或體內受精,一直發育到浮浪幼蟲階段才排出體外。除有性生殖外,還經常通過出芽方式進行無性生殖。

過去八放珊瑚一般分為6個目:匍匐珊瑚目(stolon-ifera)、石花蟲目(Telestacea)、軟珊瑚目((Alcyonacea)、共鞘珊瑚目(coenothecalla)、柳珊瑚目(Gorgonacea)和海鰓目(Pennatulacea)。

1981年F.M.拜爾發現匍匐珊瑚目、石花蟲目、軟珊瑚目和柳珊瑚目之間都有中間類型連線,因而提出這4個目應合併為軟珊瑚目,把原來的軟珊瑚目降為軟珊瑚亞目,其他兩個目仍保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