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消盪胞湯

朴消盪胞湯,由朴消、牡丹皮、當歸、大黃等十八味草藥組成,有溫腎暖胞,蕩滌瘀血的功效。

朴消盪胞湯

正文

消盪胞湯

來源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

異名

盪胞湯(《千金翼方》卷五)。

組成

朴消 牡丹皮 當歸 大黃 桃仁(生用)各3克 細辛 厚朴 桔梗 赤芍藥 人參 茯苓桂心 甘草 牛膝 橘皮各1克 虻蟲10枚 水蛭10枚 附子6克

用法

上十八味,哎咀。用清酒1升、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四次服,日三夜一,覆取微汗。

功用

溫腎暖胞,蕩滌瘀血。

主治

婦人寒瘀阻於胞宮,久不生育。
按:原書中雲,此方服後必下瘀血如赤小豆汁。如瘀血不盡,可加陰道坐導藥(皂莢、山茱萸、當歸各3克,細辛、五味子、乾薑各6克,大黃、礬石、戎鹽蜀椒各1.5克,諸藥共為細末,用絹袋裝,納入陰道內,小便時去除,另換新袋)。此外,如病人體質過分虧虛,服本方後胸悶難受,可飲酢飯或冷米飲解之。

中藥方劑之P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