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脾舒肝湯

培脾舒肝湯主治肝氣不舒,木郁克土,致脾胃之氣不能升降,胸中滿悶,常常短氣。

基本信息

方劑名稱

培脾舒肝湯

藥物組成

於術3錢,生黃耆3錢,陳皮2錢,川厚朴2錢,桂枝尖1錢半,柴胡1錢半,生麥冬2錢,生杭芍4錢,生薑2錢。

處方來源

《衷中參西》上冊。

方劑主治

肝氣不舒,木郁克土,致脾胃之氣不能升降,胸中滿悶,常常短氣。

各家論述

脾主升清,所以運津液上達;胃主降濁,所以運糟粕下行。白朮、黃耆為補脾胃之正藥,同桂枝、柴胡能助脾氣之升,同陳皮、厚朴能助胃氣之降。清升濁降,滿悶自去,無事專理肝氣,而肝氣自理。況桂枝、柴胡與麥芽,又皆為舒肝之妙品乎。用芍藥者,恐肝氣上升,膽火亦隨之上升,且以解黃耆、桂枝之熱也。用生薑者,取其辛散溫通,能渾融肝脾之氣化於無間也。

中藥方劑之P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