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養陰湯

培土養陰湯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不居集》上集卷十。 主要用於虛勞,食少痰多,陰分不足,自汗盜汗,遺精。

培土養陰湯

正文

培土養陰湯

來源

《不居集》上集卷十。

組成

首烏9克 丹參 扁豆 谷芽各3克 白芍 車前各2.5克 蓮肉4.5克 豬腰1具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益腎健脾。

主治

虛勞,食少痰多,陰分不足,自汗盜汗,遺精。

加減

陽經火甚,痰嗽喘急,加保金湯;心脾氣虛失血,加苡仁、藕節6~9克;積瘀,胸膈脹滿,加白茅根3克;血中氣滯,加降香25克;氣血大虛弱,加人參、燕窩各9克;尾閭骨痛,加鹿角霜3克;泄瀉不止,加臍帶;汗多,加桑葉3克;嗽不止,加枇杷葉、佛耳草各2克;遺精,加芡實、蓮須各3克。

方論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今虛勞之人,溫氣則火生,補精則濡泄,雖六味,四物、生脈,皆非所宜。本方以制首烏為君,固精養血,有地黃之功,而無地黃之滯;以豬腰為臣,補腎生精,有生血之功,而無敗胃之虞;扁豆、谷芽補脾陰而不燥肺金,丹參、蓮肉交通心腎而不耗陰血,白芍酸收以緩肝,車前利小便而不走精氣,皆為佐使之品。配合成方,扶脾保肺,平補肝腎,用於虛勞陰分不足,食少痰多者,極為適合。

中藥方劑之P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