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型人

晨型人

晨型人,是指那些堅持晚上早早睡覺,早晨四五點鐘就起床的人,為了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保留快樂,因而早起,聽音樂看書聽廣播的生活方式。“晨型人”的概念來自日本,日本“早起心身醫學研究所”的所長稅所弘,是“晨型人”觀念的起源。口號:你的未來,決戰早晨!夜型社會已經逐漸邁向晨型社會!

基本信息

由來

晨型人晨型人
稅所弘的“晨型人”相關著作非常豐富:《晨型人的成功哲學》、《一百天內成為晨型人的方法》、《給晨型人的建議》、《晨型人的生活革命》等,超過10本以上。這些書籍不僅在日本大賣,在韓國也很受歡迎,甚至使韓國掀起了吃早飯運動。

稅所弘強調早睡早起與人的身體健康與工作效率有絕對的關係。如果是熬夜後睡懶覺,或是連續熬夜之後大睡一天,都會對自律神經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判斷力變弱、意志力不集中。都市人沉迷的“夜生活”只適合30歲以下的年輕人。因為:過度加班、應酬,猛吃宵夜與喝酒,疲憊不堪卻硬撐著玩樂等,會一點一滴地損害自律神經系統、循環系統與呼吸系統。如此摧殘身體,年輕的話還可以應付,身體也能適當自行修復,可一旦超過30歲,隨著新陳代謝功能趨緩,修復功能減弱,就會導致疾病,例如肝病等。因此,迷戀夜生活的你如果已過30歲大限,還是趕緊改邪歸正,向健康的“晨型人”看齊吧!

好處

晨型人晨型人
1. 早睡早起是最佳美容法,而且免費,不必擦一大堆保養品,氣色自然好,而且皺紋會減少。
2. 會變瘦。因為生活正常,身體代謝正常,不必要的東西不會囤積在體內,包括脂肪;若配合晨間運動,效果更佳。
3. 減少感冒生病的機率,因為體內循環良好,抵抗力變強。
4. 早上有充分時間好好閱讀,頭腦清楚,吸收能力強。

“晨型人”的團體實在不少,網路上就有早起網我晨網、巴布早起團等。巴布早起團台灣非常出名,團員只有12名,要求每天清晨7點前起床,到主頁簽到,一個月3次缺到,就自動退團,然後補充候補團員。12名團員彼此並不熟悉,只在每天清晨點名時互相問候。

早起秘訣

怎么樣才能變成“晨型人”呢?
1. 早睡早起。起床時間每兩個星期提早半小時,讓身體的生理時鐘逐漸習慣早起,最好能達到早上五點就起床。
2. 晚飯之後不要吃甜點,否則腸胃活動太旺盛,會影響睡眠質量,第二天早上起不來或沒睡好。
3. 避免在晚間上網,以免因沉迷於遊戲,或是跟網友聊得太開心,捨不得下線,造成熬夜的結果。就算下線了,頭腦卻因為活動太盛,難以入睡,反而失眠。
4. 對早起沒信心的人,可以選在春、夏開始進行,難度會比冬天低很多。

流行趨勢

在日本,有一種叫做“晨型人”的新型族群正在迅速掀起風潮。和通常上班族所習慣的熬夜這種“夜型社會”生活形態相反,“晨型人”早睡早起,抓緊利用上班之前的時間學習,多是去補習班聽課,下課以後直接去上班,從而努力為自己的人生開拓不同的可能性。有專家指出,“晨型人”的增加是社會健康化的一種表現。

愈來愈多上班族發現,午休時,往往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或是必須跟同事客戶吃飯以維繫人脈,根本沒空做自己的事。晚上加班、應酬之後,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家,還要照顧家人,洗澡後頂多看一下書或電視,就差不多該睡覺了。如果想利用下班時間充實自己,不是沒時間就是沒精力。何況在疲倦狀態下,精神很難集中,學習效果也不好。如何才能騰出更多自己可有效支配的時間?此時,白領們在時間管理上的新戰場,就開始向早晨延伸。引申為一種時間管理新概念後,相關人士提出:“晨型人”的時間管理是“注重效率”、“運用密度”與“化零為整”。例如,原本需要三小時才能做好的事,怎樣才能夠在一小時內完成;或是利用早上搭車的零碎時間,準備資格考試;或是運用移動設備,有效處理事情。如今,“晨型人”已經成為掌控未來、挖掘多種潛力的代名詞。

名人

早起養身-曾國藩說:“早起為養生第一秘訣”,早起可以振奮精神。早起,成為曾氏祖輩幾代的傳統家風。在他的教導影響下,家中人人“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他手下的幕僚、將領無不效法,沒有一個敢睡懶覺。

“早”字自勵-魯迅先生曾在課桌上用小刀刻下“早”字,心裡暗暗地許下諾言:一定要堅持早起,不能上學遲到。

早起鍛鍊意志力-韓國總統李明博,曾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自己每天清晨4時半起床,運動一小時,閱讀一小時,從不間斷。這位種過田、當過建築工人、市場清潔工、現代建設CEO的總統,習慣早起鍛鍊堅韌的意志力。

早起悟人生,找創意-名畫家蔣勛,在花甲之年感慨:“每一個清晨,從黎明日出的微光看花,靜坐在花前,像參悟生命的來日方長,是歲月的老花,是頭髮的花白,但是也是生命的燦爛之花。”蔣勛最黃金的工作時間一直是早上6時到9時。

早起名言-富蘭克林曾說:“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

網路新詞催生出的樂活方式

網路是個新生詞不斷派生的大機器,混跡於網路,或多或少要知道一些盛行於網路的流行語。繼名震一時的“囧、雷、槑”之後,晨型人宅內族彩虹族……等詞層出不窮。在金融危機導致的工作、生活壓力之下,新一代的網路流行詞開始呼籲健康、可持續的“樂活”生活方式。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0年12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0年十二月IN辭彙總代際效應 | 新退休主義 | 狀態人 | 三十而栗 | 家庭隱形人 | 晨型人 | 零家務族 | 娛樂烈士 | 同事文化 | 擠生活 | 有抗食品 | 清派對 | 火鍋婚姻 | 大叔賀歲檔 | 鍋貼男 | 軟癮 | 投身體 | 公交尊嚴 | 愛情遠視症 | 周末斷食族 | 4D男人 | 化學鍋 | 頭銜通脹 | 知識焦慮症 | 省誕節 | 大小姐時間 | 尿點 | 啤酒眼 | 數碼囚禁 | 收藏記憶 | 我媽嫌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