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際效應

代際效應

代際效應指前後兩代人中後一代人受前一代的影響並很難脫離上一代人的社會特徵。比如,低收入階層的兒女,在自己的一生中受到貧困和社會地位低下的父母的影響,在受教育、工作等方面得不到足夠的與富裕階層平等的待遇。當前一些大學畢業生的求職,正在演變為其父輩所掌握的社會資源和財富實力的競爭,他們在父輩的“幫助”下,輕而易舉占據了令人羨慕的職位,而那些來自農村或是家境一般的大學生卻經歷一次次的求職失利。

簡介

代際效應的危害

代際效應 代際效應

很多學生在求職時發現,雖然傳統的性別、戶籍、疾病等限制已經漸漸淡出用人單位的招聘條件,就業重壓下漸漸呈現的“代際效應”卻成了就業公平面前的攔路虎。

相關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有41.61%的學生坦然承認:通過家庭和個人社會關係、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職途徑。在來自大城市的學生中,這一比例高達51.29%。去年四川某市調查,在錄用的公務員中,父母是“進城務工人員”的比例最小,僅占2.8%,而父母是“公務員”的比例最高,達到33.3%。

挑戰就業公平

南京理工大學學生會主席葉菁的看法

代際效應 代際效應

“現如今,很多人就業依靠的是一種‘軟渠道’。”南京理工大學學生會主席葉菁並不否認“代際效應”在就業中發揮的作用。但是她認為,大學生對這種現象所持的默許態度並不可取,“成功應該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葉菁認為,學校可以通過講座、廣播等方式,把“成功需要更多的是自身努力”等觀念灌輸給同學們,讓大家清楚地意識到,不能任由“代際效應”來挑戰就業公平。此外,除了已有的就業指導辦公室,學校還可以開闢專門的就業指導熱線,方便學生隨時獲得他們所需的幫助。

河北理工大學學生會主席宋雙傑看法

河北理工大學學生會主席宋雙傑認為,既然“代際效應”短時期內已經成為一種“偽正常”現象,“我們改變不了現狀,那么就要努力改變自己。畢竟不是所有單位都能靠關係進,努力提高自己永遠都不會錯。”

此外,已經加入求職大軍的宋雙傑發現,招聘會上常常見到用人單位有對工作經驗的要求。“具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這不是直接把大學畢業生拒之門外么。”宋雙傑覺得,這些“不平等條約”的產生既有企業的原因,也和青年人自身脫不了干係。首先,企業應該積極、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追求快速利益,不願付出時間和金錢從頭培養人才,這是一種企業責任的缺失。”但是,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也緣自青年人自身。“很多大學生畢業找到一份工作,單位付出代價培養他,經過一年、兩年,當他終於從一個普通大學生成長為一個專業人才,這個學生就會跳槽。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導致企業不願意付出代價培養人才。”宋雙傑覺得,初入社會的青年人應該懂得雙贏的道理,否則,“學生先失信於企業,必然導致企業對沒有經驗的學生關上大門。”

中山大學學生會主席李越翰看法

中山大學學生會主席李越翰認為,就業公平等問題,歸根結底是由資源不足引起的。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社會提供更多崗位、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更需要的是大學生個人素質和自我能力的提升。這裡提到的素質、能力不僅僅指知識的儲備和積累,更重要的是指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社會化技能,等等。“我們能感受到團中央也在這方面作出了積極努力,比如舉辦挑戰杯等,以鍛鍊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另外,現在有一些創業方面的優惠政策,大學生遇到就業困難時不妨選擇自主創業。”

壟斷高薪

壟斷行業的高收入

談到收入,許多人總是諱莫如深,尤其是身處壟斷行業的人士。然而7月2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一場由勞動糾紛引起的索賠案,卻意外爆出菸草行業的驚人收入:杭州菸草公司中層幹部年收入30萬元(《中國青年報》7月31日)。 壟斷行業高收入的曝光呈現出一個荒誕的事實:儘管“壟斷高薪”問題已在社會上流傳多年,最終卻要靠“意外事件”才能讓外界掌握證據。聯想到大學生就業難中的“代際效應”,“壟斷高薪”問題就更加耐人尋味。

代際效應挑戰就業公平

《新華每日電訊》7月31日稱,就業在一些大學生身上正逐漸演變為其父輩所掌握社會資源和財富實力的競爭,“代際效應”正挑戰就業公平。據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的聯合調查顯示,有41.61%的學生已經坦然承認:通過家庭和個人社會關係、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職途徑。

一方面是壟斷行業具有“壟斷高薪”,另一方面是大學生就業存在“代際效應”。按照“理性經濟人”的通常假設,那些能夠利用父輩資源實現就業的大學生,自然會優先考慮進入壟斷行業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同時,壟斷行業在引進人員時,也會受到“代際效應”的影響。

於是,父輩擁有更多社會資源和財富實力的大學生,更容易在壟斷行業的就業競爭中取勝,並在壟斷行業中占據較大比重。這也意味著在“壟斷高薪”甜美誘人的背後,連線著“代際效應”的腐敗。“某領導托關係把兒子安排進某單位,一年有××萬元薪金”,“某單位招的人基本都是領導的子女、親戚”,人們對由此帶來的腐敗和社會不公早已非常不滿。

反壟斷才是根治代際效應的出路

由此推測,“電力行業降薪”之後,即便能夠緩解社會輿論的部分壓力,也仍然難以消解人們對腐敗和社會不公的憂憤。根治“壟斷高薪”、“代際效應”,反壟斷才是根本的出路。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0年12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0年十二月IN辭彙總代際效應 | 新退休主義 | 狀態人 | 三十而栗 | 家庭隱形人 | 晨型人 | 零家務族 | 娛樂烈士 | 同事文化 | 擠生活 | 有抗食品 | 清派對 | 火鍋婚姻 | 大叔賀歲檔 | 鍋貼男 | 軟癮 | 投身體 | 公交尊嚴 | 愛情遠視症 | 周末斷食族 | 4D男人 | 化學鍋 | 頭銜通脹 | 知識焦慮症 | 省誕節 | 大小姐時間 | 尿點 | 啤酒眼 | 數碼囚禁 | 收藏記憶 | 我媽嫌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