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暴發戶

所謂的“文化暴發戶”,就是在利用工作或其他途徑掌握了話語權者,亦或者是因為財富而突然擁有了所謂的社會地位者,他(她)認為是社會精英或者社會文化代言人,而實際文化素養、價值觀以及審美並未達到一定層次的人。文化暴發戶不斷冒將出來,甚至因此會造成了一種學文化熱的繁榮假象。

產生背景

電影《非誠勿擾》中的里飾演范偉電影《非誠勿擾》中的范偉飾演的風險投資人

文化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文化的形態,就是精神性,還有文化的經濟形態,是經營性的。

中國是一個地域廣泛,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幾千年來,民族的、文化的、地域的衝突也一直存在,時至今日,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就是沒有形成鮮明特色的主文化風格傳承,但是這卻也形成了多文化兼容並包的格局。然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財富世界的瞬時擴張,物質暴發戶比比皆是,而與此相逕庭的是,社會文化大發展明顯滯後,階層分化急劇加速,以握有話語權的及所謂的精英階層為代表的“文化暴發戶”也應運而生。

現象

說到暴發戶,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有錢不會花,花不出品位,現在的文化現象給人留下的解決這種現象,地方政府這些年投入不斷增加,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現象還是有所發生。現在整個社會已經滋生出暴發戶的心態,這個心態反映到人們可以看得到、摸的著的層面,已經顯露頭角了,從那種面子工程再到城市的審美,就是說現在城市的審美充滿了暴發戶式的審美。比如說擺闊、夸富、拜金、顯擺、張揚、揮霍,這就是暴發戶的心態。

此外,以央視《百家講壇》為標誌的國學熱潮在一夜之間迅疾開遍大江南北,孔子學院也伴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升騰而在全球範圍遍地開花。中國整個民族,無數的民眾,就像個一夜暴富的文化暴發戶,一下子如阿Q般地自豪了起來、驕傲了起來。

季羨林曾說經濟上可有暴發戶,文化上卻不可能有。因為文化需要慢慢積累,需要老老實實下工夫,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按常理確是如此。可偏偏現時有太多的怪現狀,不識五線譜的成了歌星,不學無術的當上教授,百忙當中的官員、商賈不費吹灰之力便戴起了碩士帽博士帽,這些現象現在已經不足為奇了。可以說,現在有好些人在文化上也“暴發”了。

特徵

1、膽子大的人;

2、權力大的人;

3、會造勢的人;

4、智商高的人。

影響

媒體報導的生活中到處有各式各樣匪夷所思的現象。這個心態說明人們富起來以後找不到心裡層面安靜的生活,如果沒有這個層面的東西一個民族不可能強大。如果我們的公眾、人民沒有精神追求,整個國家、社會沒有文明的追求的話,我們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現代的社會。

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主鏇律,因為國家的目標不同,美國的電影有美國的主鏇律,中國的電影有自己的主鏇律。所以並不是說進入文化產業就不管文化所負有的責任了,只追求經濟利益了,拚命的圈錢了,因受整個社會拜金思潮的影響,所以對文化及個人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現代社會所謂的“精英”應該是社會公認的,但也不是自我叫賣的。這也就難怪現在“精英”兩字在社會上已經淪為了一個笑談,“你全家都是精英。”成了一句罵人的話。

社會問題

文化暴發戶現象無疑是文藝科技教育學術等文化界的腐敗現象的一種集中體現,是社會腐敗現象浸染文化界的結果和反應。腐敗滋生助長了文化暴發戶,而文化暴發戶的大量湧現,特別是這種人當上領導,又勢將進一步敗壞文化界以及黨內與社會的風氣,形成惡性循環。處於社會高位的文化界對社會的反面示範作用,將是特彆強大的。當社會因此在讀書熱學文化熱背後反而形成一股讀書無用、文化無用的觀念暗流時,這種黑色幽默對文化對社會的戕害將是釜底抽薪式的。因此,人們不可陶醉於當前的讀書熱國學熱,還得打醒精神警覺“熱”的背後和另一面。

解析

近代中國經歷了太多,也經歷了太久的貧窮和欺辱,淡定從容以及內心的強大是大多數中國人一直缺乏的,於是崇洋媚外者以及一觸即爆的“文化憤青”比比皆是。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中國人都敢於自嘲了,那才是真正一種心態的成熟,內心的強大,因為自信,所以無論如何自嘲,都不會懷疑自己,更不會迷失自己。

上層建築也未必完全依靠的是經濟基礎,很多大師的成長經歷也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所以,關於文化暴發戶的概念還是需要諸多的附加條件。而且,視覺的高度並非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就像高學歷未必會有高素質,這個高度在於個人自身的修為以及積累修煉。就像很多名牌會拒絕一些暴發戶一樣,並不是說你有了錢就代表了你用了足夠的審美。

文化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