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並不容易被定義。流行文化是時裝、時髦、消費文化、休閒文化、奢侈文化、物質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眾文化以及民眾文化等概念所組成的一個內容豐富、成分複雜的總概念。這個總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節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區或全球範圍內,在不同層次、階層和階級的人口中廣泛傳播起來的文化。

定義

流行文化服裝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是恆變的,並且有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一些被主流社會忽略的事物,當受到小部分人的強烈關注後,有可能漸漸形成流行文化。但是從少數人邁向多數人的過程,在社會學界就被視為是研究的奧秘所在。尤其,為何大多數事物都無法流行,僅有少數事物,甚至十分怪異的?

流行文化的商品在社會上有廣泛的吸引力,原因有二。其一是商品宣傳。製造和發售這些商品的商業機構會強調商品在社會上的認受性,從而獲取最大的利潤。二是“文化基因”(meme)的效應。牛津大學演化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RichardDawkins)採用延伸進化論的理論,提出流行文化也會依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法則在社會上散布:在社會上最受歡迎的文化產物才能生存下來,繼續繁衍

不過從社會學的觀點去看,流行嚴格說與商業運作無直接關聯,比方說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在他論流行時尚的論文中就傾向此觀點;只能說在資本主義裡面,商業運作更加速與加深了流行。事實上在古代,諸如辭彙、穿著方式、生活型態、髮型與鬍子(可見諸於布勞岱《15-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1-3〉》裡面也提過法國與義大利)都有流行,還流行了數十年到百年之久。

流行文化被普遍認為是較為膚淺的。需要長時間浸淫、練習和反思的文化項目較少能成為流行文化的產物。在部分學人的認知上,認為流行膚淺而大眾,跟經典剛好屬於兩端。但事實上流行很多時候透過認證與操作,仍然可以變為經典。流行與經典若真要判斷,應該可以從消退時期去觀察:流行必定有衰退期,但是經典由於受到認可,可以維繫很長時間。也就是端看社會對其的評價而定。

學術觀點

社會學

流行文化社區流行文化
在學界探討流行文化方面,最早的應該是社會學家史賓塞(H.Spencer)曾在著作中有一篇探討流行與模仿的關係。後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G.Simmel),也在短篇著作中有《論流行》,認為流行存有一股雙元特色:既具有趨同、又需要在同中標異,前者是流行匯聚個體的外在特徵,後者是領先者需要擺脫群體模仿,繼而維繫其社會地位的手段。齊美爾的觀點大幅背後世接受為流行的基本認知架構,惟對其標異有所爭論,認為20世紀的流行可能是由下而上的,並非上階層者單向指導或模仿而已。

20世紀按照不同方法,基本上流行研究區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屬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以符號與神話體系認識流行,認為流行體系就是一個神話體系,透過能指(signifer)與所指(signified)之間的關聯與飄移,建構出一套流行的神話體系,巴特通篇是以服飾業作為例子。

第二個為美國象徵互動論布魯默(H.Blumer),從集體選擇與集體品味角度探討流行。認為流行最大特色就如齊美爾所說的,是所謂趨同。尤其當群體一起選擇某個對象時,對個體而言具有龐大的選擇壓力。

1980年代以後,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P.Bourdieu),從象徵鬥爭與場域的角度,分析流行。在其著作《Distinciton》內也有提到流行場域的鬥爭關係。簡單說,流行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場域,依照場域權力者/未獲權力者的關係構成。握有權力,便有界定場域(包括鬥爭籌碼)的力量,後這則在場域中被壓迫,尋找出路。布爾狄厄也常以主流/異端(源自於早年基督教鬥爭)的方式,稱其場域鬥爭關係。

傳播學

現在傳播學界是對流行研究最多者。但簡單說方法基本上都沿著一個鍾型分派圖分析,也幾乎以以下幾種角色作為基本角色與發展階段判斷:

早期採用者

早期多數

晚期多數

落後者

簡介

人們所探討的流行文化是指在文藝復興之後,也即在資本主義文化產生和澎勃發展之後,才具有現代基本含意的那種文化。
現代流行文化是同資本主義的發展緊密相關的社會文化現象。在某種意義上說,現代流行文化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它的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

特點

流行文化非主流流行文化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的資本主義社會,已經進入以消費文化的生產為主的新時代。在這時代中流行文化具有的特點:
1. 流行文化更加縮短其生產和在生產的周期
2. 流行文化採取更多。
3. 流行文化界主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果,更加技術化和技術複製化。
4. 流行文化隨哲電子化技術化的發展,採取數位化和往絡化的途徑,越來越符號化和幻影化。
5. 流行文化的內容和形式的相互關係發生了顛倒現象,當代流行文化將其形式的變化列於比其內容更加優先的地位。
6. 流行文化更多地採用神秘化的形式,離開理性主義的傳統文化形是越來越遠,神秘性作為流行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無非就是“不可理解性”或者甚至就是某種“不需要理解的東西”。
7. 流行文化更多地同“性”和身體結合在一起,以至於可以說當代流行文化幾乎等於性和身體的特殊文化。
8. 流行文化更加消費化和商業化。

青少年流行文化現象

流行文化青少年流行文化
所謂“流行”,根據《辭海》1989年版的解釋,是指“迅速傳播或盛行一時”。滿足這兩個條件之一的現象都可以視作“流行現象”。簡單地說,“流行文化”就是具有流行性特徵的文化現象。儘管各個年齡階段的社會群體都會受到流行文化的影響並有所反應,但流行文化的行為主體主要是青少年這一年齡層群體。

1997年至2002年大約5年時間內,中國大陸城市地區青少年群體中新出現的流行文化現象,主要體現在產品、產業和話語三個層面上。

產品層面,是指流行文化領域內所出現的前所未有的新產品。手機簡訊文化、Flash“閃客”文化和以QQ為主的網路聊天文化,可以被視為是這一類現象的代表。

產業層面,是指以製造流行產品為主,或直接參與生產流行產品的文化產業,包括影視、音樂、出版、服飾、美容等文化產業。這些產業的產品絕大多數是非耐用品,受到時風變化的強烈影響,流行與否是產品能否售出的主要因素。比如最近5年來,在中國大陸青少年中流行的影視作品有《東京愛情故事》等日韓劇、《蠟筆小新》等卡通片、《不見不散》等賀歲電影、 《大話西遊》等“無厘頭”電影,以及《還珠格格》、《流星花園》等偶像劇。

話語層面,是指某一時期在青少年群體中廣泛流行的語彙。流行話語並不像前兩者具有物質載體,但卻直接反映了流行品背後的意識形態。“酷”這一流行詞語以及隨後的HIGH、IN等流行形容詞,集中反映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指向。對這些辭彙的解讀,是探尋當前青少年觀念心態的一把鑰匙。另一類流行話語則是某一時期在青少年群體中新出現的高頻詞。如“2001年中國青年十大流行語”的網上評選活動所選出的“十大流行語”排行結果是:(1)9.11;(2)本·拉登;(3)申奧成功;(4)入世;(5)WTO;(6)“翠花,上酸菜”;(7)出線;(8)QQ;(9)反恐;(10)Flash。(《中國青年報》2002年5月6日)其中有(6)、(8)、(10)三項屬於青少年流行話語。這些辭彙為當年的流行事物留下了社會語言學意義上的檔案。

美學與流行文化

1,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廣告流行文化
使用流行文化概念的時候,自然受到20世紀以來西方文化理論發展語境的限定。在這個限定之下,“流行文化”所指對象,就是在現代社會的世俗化發展中,特別是20世紀以來,新興的大眾化的文化現象和文化活動。與傳統的文化類型相比,流行文化具有三個基本特徵:第一,流行文化是現代社會生活世俗化的產物,它不僅以商品經濟發展為基礎,而且直接構成一種商品經濟的活動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現代大眾傳媒為基本載體,並且在大眾傳媒的操作體制中流行、擴展;第三,流行文化是一種消費性文化,呈現出娛樂性、時尚化和價值混合趨向。由於這個三個基本特徵,流行文化的興起不僅從根本上衝擊了傳統文化活動,迫使它在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體制文化與民間文化)兩個層次傳型,而且使當代文化發展為一種普遍的文化危機運動。西方文化理論研究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這種普遍的文化危機感為契機的。

文化作為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首要功能是為生活於其中的人們提供特有的意義和價值。文化建設的要義就是為人們的日常活動建設具有普遍性、持續性的意義和價值體系。在這個意義上,文化又被界定為發現和建立理想的活動。流行文化的第一個問題是文化意義和價值的失效、瓦解。相對於傳統文化以宗教為內含的精神至上原則,流行文化推行的是一種世俗化的非精神原則,即以個體的享受、娛樂和快感為動機。由於這個文化原則的轉換,在18世紀直到19世紀中,在傳統文化崩潰的背景上,流行文化的早期發展表現出一種精神潰敗(頹廢)狀態。盧梭作為現代文化的啟蒙者同時成為它的第一個批判者,乃是因為他對這種精神潰敗狀態的預言家式的敏感和不滿。他以個體自我的精神自由的建設為目標,反對現代文明確立的流行的(社會化)生活方式,主張向自然的真實性和獨立性回歸。席勒則認為,現代文明建立的是一種個體與社會、精神與物質、感性與理性分裂的文化,在這種文化中,人性的完整性被破壞了。他認為,重建完整人性的途徑是對人進行審美教育,建設為人的自由完整生活提供基礎的審美文化

流行文化的世俗化發展開拓了現代文化民主的空間,在對感性慾望和自由享受的肯定中否定了經典和權威的文化權力。這就導致了流行文化在總體上混亂無序的非理性(“無政府”)狀態。針對這個狀態,19世紀中期阿諾爾德(M·Arnold)提出了一種反對流行文化的(中產階級)精英意識。這種精英意識把文化限定為“在本世界中被思想和表達的最好的事物”,並主張文化是只能由少數精英創造和發展的事業。阿諾爾德的精英立場無疑包含了資產階級的文化霸權而不得人心。但是,他仍以偏激的形式指出流行文化的第二個問題,即文化活動是否需要保持其內在統一性和超越性的問題。所謂雅—俗之爭,很大程度上就是堅持或反對文化的內在價值和超越意義的爭論。無疑,流行文化是否定文化的內在價值和超越意義的。這反映到流行文化的產品形式中,則是流行文化產品中普遍存在的機械複製、拼貼、重複等現象,以及這些現象形成的對文化差異的消解(文化同質化)。在現代社會運動背景上,對文化產品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它應以其獨立完美的存在形式成為對個體獨立和自由的象徵性表現。這是文化產品的現代美學價值。但是,流行文化產品不僅否定了現代意識對文化產品的原創性和獨立性要求,也成為對人自身的獨立和自由價值的象徵性否定。這是阿多諾(T.W.Adorno)、麥克唐納(D·Macdonald)和詹姆遜(F·Jameson)諸人反對流行文化(大眾文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文化作為人的一種基本行為方式,怎樣保證、體現人類自我存在的獨立和自由,是現代文化意識的核心所在。在這個核心點上,流行文化面臨著第三個問題,而且是它致命的問題:在大眾傳媒和市場經濟的聯合操作下,流行文化的生產和接受方式是否能夠保證它是人的獨立和自由的體現?阿多諾(T·W·Adorno)認為,流行(大眾)文化是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的產物。文化工業通過大眾傳媒操作的標準化、合理化生產,對它的消費者(大眾)施行自上而下的有目的地整合和統治。文化工業的整合實現了對大眾自我意識的物化,即意識被整合為一致性的非意識。“文化工業的意識形態力量在於,它用統一取代了意識”。在對流行文化的批判中,阿多諾非常重視大眾傳媒對文化生產和接受的意識形態控制力量。這是阿多諾的深刻處。但是,如費斯克(J·Fiske)所指出的,流行文化在承擔資本和技術的意識形態控制功能的同時,也為現代的文化民主提供了空間,為大眾的自我表達提供了資源。霍爾(S·Hall)引用葛蘭西的文化霸權觀念,把流行文化界定為一個不同階級爭奪文化霸權的戰場。他反對把統治者與大眾、主流文化與流行文化做非歷史的、靜態的二元對立的理解,認為在爭奪文化霸權的鬥爭中,對立的雙方互相作用、影響並轉化著對方。他認為大眾作為被統治階級,也不具有單純的統一性,他即不是純粹的主流文化霸權的被動接受者,也不是純粹的反抗者。大眾在流行文化中生活於反抗與順從的矛盾運動中。

2,當代藝術

流行文化街頭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在整體上改變了傳統文化的生產方式、接受模式和價值體系。但是,在所有傳統文化形式中,藝術的轉型是最基本的,最具有主導意義的。因此,研究流行文化,必須把藝術的轉型作為主要對象。實際上,在上面討論的文化理論中,無一例外地都把藝術的轉型作為識別文化變化、轉型的基本標誌。為什麼藝術轉型對於流行文化的形成具有主導意義?這有四個基本原因:第一,在傳統文化活動中,高雅文化的三種基本形式,藝術宗教哲學,藝術是最接近日常生活的,而且傳統流行的民間文化主要是以藝術的形式存在的。因此,當代文化的流行化轉型,必然以藝術為主體;第二,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宗教的衰落留下了價值實踐體系的真空,藝術實際上代替宗教成為價值實踐的新體系。因此,當藝術失去了為宗教服務的作用以後,藝術不僅被直接挪用為現代政治意識形態鬥爭的工具,而且成為現代個體自我確認、自我表現的基本方式;第三,藝術與大眾傳媒在製造形象化文化產品上的統一性,決定了兩者相互促進和統一的前提。藝術與大眾傳媒統一的發展,不僅構成了流行文化的主要景觀,而且實際上是流行文化的基本(主導)形式。第四,藝術的流行化轉型所產生的巨大商業價值是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比擬的。流行藝術成為流行文化的主導形式,有商業動機的驅動,而且充分表現了流行文化的商品經濟屬性。藝術在現代文化、特別是流行文化發展中的特殊地位,不僅是現代文化理論家特別關注藝術的基本原因,而且是美學在現代文化中產生和發展的基本原因。

藝術從傳統文化進入現代文化,一個根本性的變化是藝術從對宗教的附屬關係中解脫出來,成為獨立自由的形象塑造活動。這就是現代性所賦予藝術的自律性,也是美學得以確立的一個直接前提。康德美學作為美學的奠基,原因之一,在於它第一次以哲學的形式明確係統地闡釋了審美和藝術的自律性。根據康德,藝術的自律性有三個基本原則:第一,藝術是自由創造的產品;第二,藝術是非功利、無目的(以藝術品自身為目的)的創造;第三,藝術是藝術家(個人)的天才的產物——不可重複的原創品。但是,轉型為流行藝術,藝術在同樣的三個方面喪失了自律性。大眾傳媒作為流行藝術的主要生產機器,從內容到形式,從工具到手法,都控制了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把他們整合到傳媒體系中,先天地決定了流行藝術的標準化和批量化生產方式。因此,班傑明(W.Benamin)認為大眾傳媒的發展使藝術進入了機械複製的時代。藝術的機械複製在取消藝術家的獨創性的同時了取消了藝術品存在的自律性――藝術品作為原始手工作品的唯一性和獨立存在。這不僅使藝術品喪失了奠基於原創性的神韻,而且使之喪失了基本的神學儀式價值,取而代之以純粹的觀賞價值。班傑明肯定這個轉型,認為在世界歷史上機械複製第一次把藝術從它對神學儀式的依附關係中解放出來。

文化現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