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森人

在西方的歷史文獻中,撒拉森最常用來籠統地泛稱伊斯蘭的阿拉伯帝國。 在早期的羅馬帝國時代,撒拉森只用以指稱西奈半島上的阿拉伯遊牧民族。 歐洲人在七世紀以後的文獻中,單方面地稱穆斯林為撒拉森人。

撒拉森人,或譯薩拉森人,系源自阿拉伯文的“東方人(شرقيين、sharqiyyin)”,轉寫成希臘文作Σαρακηνοί、Sarakēnoí,拉丁文作Saracen(撒拉堅),中文則受英語化的影響而習慣譯成“撒拉森”。在西方的歷史文獻中,撒拉森最常用來籠統地泛稱伊斯蘭的阿拉伯帝國。

在早期的羅馬帝國時代,撒拉森只用以指稱西奈半島上的阿拉伯遊牧民族。後來的東羅馬帝國則將這個名字,套用在所有阿拉伯民族上。伊斯蘭教興起於西亞,特別在十一世紀末期的十字軍東征後,以基督教信仰為主的歐洲人,普遍用“撒拉森”來稱呼所有位於亞洲與北非的穆斯林

實際上,歷史上並不存在所謂的“撒拉森帝國”。歐洲人在七世紀以後的文獻中,單方面地稱穆斯林為撒拉森人。以平等中立的觀點,現代人應將“撒拉森帝國”這種稱呼,還原為當時當地人民所使用的名詞︰阿拉伯哈里發王朝、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