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時代

拿破崙時代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後,拿破崙(1769~1821)專政期間所頒布施行的經濟立法。

法國拿破崙時期的經濟政策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後,拿破崙(1769~1821)專政期間所頒布施行的經濟立法。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於1794年7月雅各賓專政崩潰後結束,在此後的幾年內,法國的政局一直動盪不安,經濟上一片混亂。

拿破崙時代拿破崙時代

國內投機活動猖獗,黑市交易盛行,物價飛漲通貨膨脹極其嚴重。

在這種形勢下,拿破崙於1799年11月 9日(霧月18日)發動政變,執掌政權,建立起軍事獨裁統治,直到1815年最終失敗。

主要內容

拿破崙政權是代表金融資產階級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權。

它竭力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積極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除了在法律上採取措施,連續制訂了三個旨在維護資產階級私有財產權的重要法典,即1804年頒布的民法典、1807年頒布的商法典和1810年頒布的刑法典之外,還實行了一系列經濟政策:

(1)其中心任務是大力扶植工商業的發展。

為了促進工業生產和貿易活動,拿破崙政權一方面大力推行保護關稅政策,不斷提高進口稅率,阻止外國工業品進入法國市場;

另一方面對本國工商企業給予種種幫助,如撥款補助,發給津貼,進行國家訂貨,獎勵使用機器,開展競賽活動,實行專利權制度,舉辦博覽會等。在各生產部門中,政府重點照顧軍事工業,使其能適應戰爭的需要。

拿破崙時代拿破崙時代

此外,還大力發展基礎比較薄弱的部門如甜菜製糖工業等,以減少對國外的依賴

為了使這些措施能夠有效地實行,政府還專門設立了管理機構,其中起了較大作用的有“民族工業獎勵會”(1801)、“作坊和工廠管理委員會”(1810)、“工業和商業部”(1811)等,1800年創建的法蘭西銀行),作為法國的金融中樞,所起的作用更為巨大。

(2)積極發展對外貿易。

拿破崙政權為了適應大資產階級的需要,始終不遺餘力地幫助其擴充經濟實力,奪取國外市場。

在專政期間,法國一直與歐洲各國處在連年不斷的戰爭中,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從國外掠奪財富資源土地,擴大海外市場,奪取歐洲及世界霸權。

因此,法國與歐洲其他國家特別是與當時在工業地位上遠遠超過它的英國發生了極其尖銳的矛盾。

為了從歐洲市場上排除英國的強大競爭,拿破崙於1806年頒布了著名的“大陸封鎖法令”,禁止歐洲大陸各國與英國發生任何經濟聯繫。這種封鎖政策,在一定的程度上對法國工業的發展起了推動的作用,一度擴大了法國的商品輸出。

(3)努力提高農業生產。拿破崙政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農業進行了許多改良。如在耕作技術上推行新的輪種制度,頒布保護森林、禁止濫伐樹木和盲目開荒的法令,對新作物的種植或擴種原有的作物給予獎勵。

除此之外,拿破崙政權還從西班牙掠取了大批美利奴羊,使本國的養羊業得到較快的發展

實施的結果

拿破崙時期的上述經濟政策,促進了法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拿破崙時代拿破崙時代

在此期間,工農業產量和國內外貿易量都有了較大的增長。

生產技術的提高也很快,特別是在工業中使用的機器逐漸增多,一些規模巨大的企業相繼出現,資產階級手裡積累的財富迅速擴大。

正是由於這些經濟政策的實施奠定法國產業革命的物質技術基礎。

在拿破崙時期結束後不久,產業革命就在法國開始了。但這些經濟政策中也包含了一些消極的成份,產生了一定的破壞作用,主要是因為它們同拿破崙專政的軍事侵略性交織在一起,又多半是在無休止的戰爭年代裡施行的,所以使法國經濟在拿破崙帝國後期,出現了財政困難物價上漲原料勞動力不足的現象。

尤其是大陸封鎖政策的實施,影響了法國工業原料的來源,給法國自身造成了惡果。

拿破崙的英雄神話

拿破崙是浪漫時代的英雄神話,他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使法國大革命不久之後即陷入混亂局勢的法國增添希望,讓渴望改革的人看見願景實現的可能性。他的擁戴者不僅只在法國,也及於法國之外其他各歐洲國家。

拿破崙時代拿破崙時代

許多藝術家對拿破崙的崇拜,使他們紛紛用畫筆記錄下拿破崙的一切,於是我們竟然可以從這些藝術作品中,看見拿破崙的活動、成功、加冕、與最後的失敗!不僅有藝術意義,也有歷史文獻的意義。

巴黎凱鏇門

許多國家都建有凱鏇門,而最著名的當屬法國巴黎的凱鏇門。

大凱鏇門

Triomphe de I Etoile,Paris

法國19世紀的大型紀念碑式建築。位於巴黎市中軸線香榭麗舍大街的西北端。它是拿破崙一世為紀念1805年12月戰敗奧地利而下令建造的,初名雄師凱鏇門,以榮耀他的軍隊。由建築師J.F.T.夏爾格蘭設計,1806年動工,到1836年才建成。

這座凱鏇門是用石材造的,高50米,寬45米,厚22米,是世界凱鏇門中最大的。它的形式模仿羅馬的凱鏇門而簡化,只有正中一個券洞。它是拿破崙時期法國帝國式建築的代表作。它在一個高地上,所以,沿香榭麗舍大街遠望過去很雄偉,是巴黎市標誌性建築物之一。中央券洞兩側、前後共有 4組大型浮雕,其中最傑出的是F.呂德所創作的《馬賽曲》,其餘3組是《勝利》、《抵抗》與《和平》。女兒牆上浮雕著一周圈盾牌,鐫刻著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和拿破崙帝政時期重要的勝利戰役的名稱。次要戰役的名稱刻在門洞內的牆上。它有電梯和樓梯,可以登到檐口上,站在女兒牆前面眺望。門洞中的地上有一塊簡潔的石板,是無名英雄碑。

19世紀中葉,環大凱鏇門一周修建了圓形廣場及12條放射狀道路。廣場得名為星形廣場,現改名為戴高樂廣場。

拿破崙時代凱鏇門

所以這座凱鏇門先後被稱為星形廣場凱鏇門及戴高樂廣場凱鏇門。

卡魯塞爾凱鏇門

卡魯塞爾凱鏇門是為了慶祝1805年拿破崙·波拿巴的一系列戰爭勝利而在1806至1808年由皮埃爾·弗朗索瓦·封丹那沙爾勒·拜爾西耶設計、建造的。可以說它是對羅馬的塞蒂米奧·塞韋羅凱鏇門的模仿,包括仿造了塞韋羅凱鏇門的紀念性建築結構及其上面的雕塑飾物。紅色和白色的大理石圓柱之間是三個圓拱門。拱門的上方布滿了紀念拿破崙皇帝戰績的淺浮雕。凱鏇門頂端擺放了四匹鍍金的奔馬。這些馬是根據拿破崙命令從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移來的,原物於1815年歸還給了義大利,現在上面是換上去的複製品,同時還添了一輛馬車和和平女神像。

相關資料

http://www.napolun.com/v2/era_coalitions.htm

http://www.napolun.com/v2/era_repcal.htm

http://www.napolun.com/v2/era_civilcode.htm

http://www.napolun.com/v2/era_lit_LesMiserables.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