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領導力

定義

戰略領導力,主要是指與戰略領導者職位權力與非職位權力相統一的領導力。戰略領導力最本質的含義就是戰略領導人(或每一個領導者)的核心領導力。

戰略領導學戰略領導學

作用

戰略是決定命運的關鍵。然而,“比戰略重要的是領導力”( 羅伯特•哈格羅夫)。各類各級領導者中,誰的領導力發展尤為重要;諸種領導力中,什麼樣的領導力發展尤為重要。 “在諸多領導者中,戰略領導者的領導力尤為重要,在諸種領導力中,戰略領導力尤為重要”

英國著名領導學專家約翰•阿代爾曾說:“戰略領導人職責的根本特徵是對整體負責,為整體行事。”這種能力概括地說,就是戰略領導人應具備的為整體行事的能力;同時,它也常常泛指一般領導者的能力建設與開發中那些帶有根本性、關鍵性的領導能力。

戰略領導作用戰略領導作用

影響因素

首先,戰略的內涵及其關係分析。

通常認為,戰略具有三個最基本的要素,即戰略是一種思想,一種計畫,一種行動。戰略的本質和起點是思想;法國著名戰略家博弗爾就說過:“戰略就是思想方法。”戰略的目標和終點是行動,否則思想就會成為空談;思想與行動之間的橋樑,就是計畫、方案。因此,從角色上說,戰略家包括戰略思想家、戰略謀劃家、戰略實施與指揮家。三種角色可以集於一身,也可以分別由不同的領導者擔任。戰略領導者的戰略思想創新、計畫制定、指揮實施能力都屬於戰略領導力研究的範疇。

其次,戰略研究的價值取向密切相關。

戰略研究的主要價值取向是全局性、前瞻性、主動性和可行性,其相對應的戰略領導力,就是整合力、預見力、創造力和執行力。因此,戰略領導人的行為價值取向和戰略領導力內涵具有一定的對應性。

主要內容

第一,全局性(整體性)與整合力。

戰略領導人的素質應該具有四種特點:一是全局性,即認識處理問題具有全局的高度;二是包容性,即為人要有氣度,在社會多樣化、多元化條件下,包容性對於戰略領導人來說,就不僅是一種涵養,更是一種領導能力和領導智慧。三是堅韌性,即處事要有忍耐度,能勇於承擔種種責任,忍受各種困難和磨練,甚至承受種種責難、誤解和委曲;四是睿智性,即觀察處理問題表現出不同於常人的聰慧,有對事物反映的敏銳性和處理問題的獨到之處。

第二,前瞻性與預見力。

毛澤東曾說過,“沒有預見就沒有領導,沒有領導就沒有勝利”。他在黨的七大口頭報告中說,一個領導,“坐在指揮台上,如果什麼也看不見,就不能叫領導。坐在指揮台上,只看見地平線上已經出現的大量的普遍的東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領導。只有當著還沒有出現大量明顯的東西的時候,當桅桿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並能掌握住它,這才叫領導。”

第三,主動性與創造力。

領導的責任就是“順應潮流、引導歷史”,特別在全球化背景下和轉型時代,領導者的使命,就是“適應變化,引領變革”。無論是“紅海戰略”還是“藍海戰略”,要靠掌握主動權,才能取得勝利。如何才能掌握主動權?關鍵靠創造。機會只給予有準備的人。創造能力,包括觀念、思路、體制機制以及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創新文化環境的營造等等。

第四,可行性與執行力。

戰略構想、戰略設計再好,如果不可行、不執行或執行不力,仍然難以成功。 可行性包括:現實性;可操作性;靈活性,正如蔣百里將軍所說:“骨頭要硬、頭腦要軟”。正如馬克思所說:“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所謂領導力,就是一種特殊的人際影響力,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去影響他人,也要接受他人的影響,因此每個員工都具有潛在的和現實的領導力。在組織中,領導者和成員共同推動著團隊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從而構成一個有機的系統,在系統內部具有以下幾個要素:領導者的個性特徵和領導藝術,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領導者與員工之間的積極互動,組織目標的制定以及實現的過程。

戰略領導者的素質和能力要求

台灣學者鈕先鍾先生認為,戰略研究具有四種境界,即歷史境界、科學境界、藝術境界和哲學境界,戰略研究者必須通過這四種境界,才能成為合格的戰略思想家。借用他的思路,我認為,這四種境界也是提升戰略領導人的戰略領導力的基本途徑。

歷史境界。

向歷史學習,通古今之變,指導當下,預測未來。

科學境界。

科技資訊時代的到來,對戰略領導者科學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種素養,包括了必要的科學計算、系統分析、測量工具等在戰略研究和實施執行中的運用,包括了情景模擬、模型分析、作業研究等方法在領導力開發、幹部培訓中的運用等,但作為戰略領導尤其是高層領導,更重要的還不是具體的科學方法,根本的是對科學的態度,即具有應有的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論,以及對於科技人才、尤其是戰略型科技人才的尊重、培養、吸引、組織並發揮他們的戰略優勢的能力。

藝術境界。

藝術的本質是創造,最忌諱的是模仿;藝術的特徵是富有個性,最忌諱的是雷同;藝術的力量在於想像,藝術的感染力在於情感,藝術創造最寶貴的才華(不是天賦)是直覺和靈感。戰略研究和戰略領導力,有許多是不可計算、難以科學論證的東西,所以,很多是屬於藝術領域與層面的東西。藝術的理想境界是充分發揮想像、直覺等創造力“探無形之秘”,以美好的願景、豐富的情感激勵追隨者。達到藝術境界的戰略領導者是魅力型領導,他們在處理重大問題上常常出其不意,超出常人想像。戰略領導力的藝術境界,最基本的特徵是不拘泥陳規,富於創造精神和現實創造力。

哲學境界。

博弗爾在其《戰略緒論》中論述: “我深信戰略也像所有一切的人、事一樣,其中的支配和引導力量必須是理想,而那也就把我們帶入哲學的境界”。因此,戰略和戰略領導力的最高境界是對理想的追求。戰略領導力的哲學境界,就是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以及為之奮鬥的意志品格;具有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思想敏銳,富有洞察力;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寬廣胸懷,富於自我批判精神;具有高雅的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

戰略領導者的五項任務

一是理念創新與目標定位。

即正確地確立組織願景和使命。要求領導者具有相應的形勢預測與判斷、客觀情況與資源配置分析、組織定位與發展理念創新等領導力;

二是戰略決策與指揮執行。

要求領導者具備相應的制定工作目標、設計戰略規劃、組織實施動員與具體指揮執行等領導力;

三是培養忠誠團隊。

四是塑造企業文化。

要求領導者具有創新或改造組織核心價值觀,建構組織架構、運行機制,制定行為規範,改善人際關係,營造企業文化氛圍等相關能力;五是加強自我管理。要求領導者具有較強的認識自我、改變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能力,包括正確總結經驗,反思自己,不斷增強自己對於工作目標和環境的適應性,保持思想的創造活力,提升自己的創造力,不斷創造新業績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