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I

C4I

C4I系統是指指揮、控制、通訊、電腦和情報的集成,以前一直被運用在軍事領域,它以計算機為核心,綜合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對軍隊和武器進行指揮與控制。在軍事領域中,C4I的套用是重要的。

介紹

什麼是C4ISR系統呢?C4代表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四個字的英文開頭字母均為“C,”所以稱“C4。”“I”代表情報;“S”代表電子監聽;“R”代表偵察。C4ISR是軍事術語,意為自動化指揮系統。它是現代軍事指揮系統中,7個子系統的英語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的縮寫,即指揮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 Communication、計算機computer、情報Intelligence、監視Surveillance、偵察Reconnaissance。C4ISR,就是美國人開發的一個通訊聯絡系統。
C4ISR是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及監視與偵察的英文單詞的縮寫。C4ISR系統是現代軍隊的神經中樞,是兵力的倍增器。美國戰略C4ISR系統是美國軍事指揮當局作出重大戰略決策以及戰略部隊的指揮員對其所屬部隊實施指揮控制、進行管理時所用的設備、器材、程式的總稱,是美國整個軍事C4ISR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1.戰略C4ISR系統的“大腦”
指揮中心是戰略C4ISR系統的“大腦”。它主要包括國家軍事指揮中心、備用國家軍事指揮中心和國家空中作戰中心三處。在指揮中心,美國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利用指揮鏈逐級向第一線作戰部隊下達命令,最快只需3~6分鐘;若越級向核部隊下達命令,最快只需要1~3分鐘;只需40秒鐘便可實現與主要司令部的電話會議。指揮中心是美國軍事當局分析判斷局勢,定下決心,下達命令的中心,是C4ISR系統的核心。 國家軍事指揮中心始建於1962年,設在五角大樓內。該中心負責平時至三級戰備的指揮,分設四個室,分別是參謀長聯席會議室、通信室、當前態勢顯示室以及電子計算機和螢幕投影顯示設備技術室。該中心有3台“霍尼韋爾”6000系列大型計算機作為主機,用於處理各種軍事數據。有6個2.4米×3米的大螢幕顯示器,用於在緊急會議室顯示敵我力量及其他情報。它擁有先進的通信聯絡設備如參謀長聯席會議警報網、自動電話會議系統、緊急文電傳輸系統等終端設備。該中心存有8份進行全面戰爭的計畫和60份在各種危機情況下行動的計畫。
備用國家軍事指揮中心始建於1967年,位於華盛頓以北約110千米的馬里蘭州里奇堡地下,工程設施加固,生存能力較強。它與國家軍事指揮中心相連,設有軍事指揮的重要資料庫。當美軍進入二級戰備時便接替指揮任務。
國家空中作戰中心,設在阿拉斯加州的奧弗特空軍基地,原名國家緊急空中指揮所,在核戰爭中承擔對戰略部隊的指揮與控制職責。1993年易名為國家空中作戰中心,其職責也不再限於核戰。該作戰中心為4架E-4B型飛機,稱作“尼普卡”,停駐在格里索姆空軍基地,由奧弗特空軍基地的指揮控制中心控制。國家空中作戰中心平時不參與指揮,只了解情況。當美軍處於臨戰狀態時,它便升空待命。一旦國家指揮當局登上“尼普卡”,該中心便成為主要的指揮作戰中心。因它能在空中機動,是美國戰略C4ISR系統中生存能力最強的一部分。它配有大量的先進的電子設備,能同衛星、飛彈潛艇、飛彈發射中心、國家軍事指揮中心、備用國家軍事指揮中心等進行通信。
2.戰略C4ISR系統的“神經”
通信系統把各指揮中心、預警系統、作戰部隊以及情報部門等有機聯繫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在美國戰略C4ISR系統中,有通用和專用的40多個通信系統,這些通信系統構成縱橫交錯的網路,就象人體內的神經一樣,將大腦的各種指令傳給肢體,同時又將反饋信息有效地傳給大腦。
美國戰略C4ISR系統中主要的通用通信系統有國防通信系統、國防衛星通信系統、最低限度緊急通信網等。其中國防通信系統建於60年代初,由國防通信局負責管理和技術保障,三軍負責維修。它主要保障美國總統同國防部長、參謀長聯席會議、情報機關、戰略部隊的通信聯絡,保障國防部長與各聯合司令部、特種司令部的通信聯絡,為戰略防禦提供情報。其中的北方彈道飛彈預警系統建立最早,由3個大型雷達站組成,可提供15分鐘的預警時間。但該系統對付低空目標和多目標的能力較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美軍於70年代起對其進行改進。改進後其功能大大提高,如圖勒站的作用距離從原來的4800千米增到5200千米,掃描範圍擴展到240°。
潛射彈道飛彈預警系統由預警衛星和陸基預警雷達網承擔。前者發現來襲目標,後者進一步跟蹤、識別和獲取精確數據。此外,空間監視系統和海洋監視衛星對系統提供支援。潛射彈道飛彈預警雷達網,由潛射彈道飛彈預警系統和大型固態相控陣預警雷達組成。其中,前者可對從大西洋和太平洋發射的潛射彈道飛彈提供約6分鐘的預警時間,後者作用距離500千米,探測高度4.5萬米。
預警衛星系統由於具有監視區域大、不易受干擾、生存能力強和提供的預警時間長等優點,現已成為美國戰略預警系統中最重要的預警手段。美國的預警衛星系統是3星組網,飛彈發射後幾秒鐘,該系統就能探測到,並在3~4分鐘的時間內將信息傳到北美航空航天司令部。它在對洲際彈道飛彈和潛射飛彈進行預警時,可分別提供25分鐘和15分鐘的預警時間。
3.戰略C4ISR系統的前景
美國經過數十年的經營,建成了體積龐大、自動化程度高的戰略C4ISR系統,為實現其霸權主義政策和軍事戰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要看到事物的另一方面,C4ISR系統並非十全十美。一是它易受攻擊,生存能力弱。由於精確打擊技術、反衛星技術和“黑客”技術的發展,在先進作戰理論的牽引下,C4ISR系統將是兵家打擊的重點目標。二是它的互通性能差。由於美國各軍兵種長期以來各自為政,並且受戰略武器的特性所限,使美軍戰略、戰術與盟軍的C4ISR系統之間相互溝通有一定的困難。目前美軍針對系統的弱點,加快改革的步伐。美軍以“勇士C4I”計畫為藍本,在近期內對各軍種C4ISR的系統進行系統集成,實現最大程度的互通,遠期目標則是建立一個多級保密的全球無縫信息網。美軍1996年開通了“全球指揮與控制系統”,取代服役多年的“世界軍事指揮與控制系統”,新系統大大提高了數據兼容能力,為全軍提供了通用的操作環境,為實現“勇士C4I”計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下世紀初,天基紅外探測系統、海軍協同作戰系統、新型無人飛機等信息系統將進入現役。其中全球廣播系統是由衛星、光纖及無線電話網路組成的大型全球信息系統,該系統將聯通各軍種C4ISR系統,為各聯合司令部提供近實時戰場圖像,可將目前通信系統的容量提高500倍以上。海灣戰爭中需數小時才能完成的情報信息搜尋、處理、傳遞功能,該系統將只需數秒即可完成。美國國防部稱,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和一體化C4ISR的系統,能使美軍具備近實時發現、跟蹤、定位和攻擊地球表面任何目標的能力,在正確的時間、地點精確地使用兵力,並提高國防管理的效益和效率。

相關譯文

譯文:不C4I顧為數眾多的成功,的北大西洋條約機構享受(北大西洋條約組織)50年以上,有指令,控制,通信,計算機和(C4I)應該被承認,被改正的智慧型的互用性缺乏。如同北大西洋條約組織繼續向集體安全保障的更新的使命在歐洲修改其教義的那樣,這些C4I互用性挑戰真地在重要增加。因為它是捆綁按順序作為對教義的論據的可以用的藝術的宗旨的膠所以C4I互用性重要。在冷戰和操作的行進方向上面在波士尼亞和科索夫中存在了C4I互用性挑戰的北大西洋條約組織' s。 C4I互用性挑戰的北大西洋條約組織' s從能作提供C4I建築學,保證將來的加盟國按照適當的C4I標準化達成協定是,投資向Network Centric Warfare(NCW)的國家選將來的可以用的指揮官,能被改良(CJTF)合併的共同的特別工作組的概念壓垮。北大西洋條約組織' s的將來的可以用的使命成功能置於今天解決C4I互用性挑戰的努力非常好好地決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