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會議指出,江蘇沿海地區地處我國沿海、沿長江和沿隴海蘭新線三大生產力布局主軸線交會區域,是長江三角洲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獨特,土地後備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勢下加快江蘇沿海地區發展,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最佳化升級和整體實力提升,完善全國沿海地區生產力布局,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強我國與中亞、歐洲和東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圖)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

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是指國務院為了加強與中亞、歐洲和東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連線沿海經濟開發區而設定的發展規劃。

背景

江蘇沿海地區地處中國沿海、沿長江和沿隴海蘭新線三大生產力布局主軸線交會區域,是長江三角洲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獨特,土地後備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

在新形勢下加快江蘇沿海地區發展,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最佳化升級和整體實力提升,完善全國沿海地區生產力布局,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強中國與中亞、歐洲和東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沿海開發戰略不僅將成為江蘇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起點,也肩負著孕育中國東部經濟新增長極的重任。

江蘇境內長達954公里的海岸線,連雲港大豐港南通港,沿海三大港口群正在勾勒一張“鏈式”發展的新畫卷——江蘇正在加緊建設“南融長三角、北聯渤海灣、溝通中西部”的“黃金海岸”。

意義

2009年06月10日下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會議明確指出,將江蘇沿海地區建設成為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經濟成長極。而連雲港、鹽城、南通這三個中心城市,也將成為江蘇省集中布局臨港產業,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產業和城鎮帶的“橋頭堡”。

從全國角度說,從環渤海經濟圈到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經濟區、再到海西經濟區,中國沿海經濟區不連續,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彌補了這一缺點,使2020年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時,沿海的整體經濟框架形成。

實施

江蘇沿海江蘇沿海

一要最佳化城鎮、農村和生態空間布局,加快連雲港、鹽城和南通三個中心城市建設,集中布局臨港產業,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產業和城鎮帶。

二要重點加強沿海港口群、水利、交通和能源電網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區域發展支撐能力。

三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穩定糧食生產,做強特色優勢農業,提高現代漁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建設農產品加工產業基地。

四要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積極發展以風電和核電為主體的新能源產業。

五要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縮小城鄉和南北地區差距,促進協調發展。

六要加強海域灘涂資源開發。圍填海域灘涂要依法科學進行,並優先用於發展現代農業耕地占補平衡和生態保護與建設,適度用於臨港產業發展。

七要實施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強化自然保護區建設和重要濕地、飲用水源地保護;嚴把環境準入門檻,強化工業污染、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切實加強環境監管。

八要推進體制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會議要求,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和完善支持江蘇沿海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督促指導。江蘇省及有關地區要強化組織領導,認真落實各項任務措施,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實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