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坪島

延坪島

延坪島(朝鮮語:연평도),位於朝鮮和韓國北方分界線附近,為西海五島中最靠近朝鮮海岸的部分。延坪島在行政上屬於仁川廣域市瓮津郡松林面,其面積為7.2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4.3公里,人口2000多,自古以來,延坪島附近就是著名的漁場,島上居民大多以捕撈花蟹和採集牡蠣為生,是西海漁業的中心地。延坪島近海是韓國的早期漁場,由於漁獲量豐富,因而形成了海上漁市。朝韓雙方對此島歸屬有爭議,曾爆發海上軍事衝突。2010年11月,朝韓雙方在延坪島地區相互炮擊,2011年8月10日,朝鮮炮彈落入延坪島附近海域,韓軍開火還擊,該島在2012年由韓國控制,但朝鮮聲稱擁有主權。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延坪島 地理位置延坪島 地理位置

延坪島位於仁川東北方約83.2公里,黃海京畿灣中的一個島嶼,面積為7.29平方公里,分為6.19平方公里的大延坪島和約1平方公里的小延坪島,位於朝鮮韓國北方分界線附近,在朝鮮瓮津半島的下方。海岸線長24.3公里。在大延坪島南方約5.2公里處是小延坪島。

海洋漁業

延坪島是西海漁業的中心地,其近海是韓國的早期漁場,每年4、5月,漁獲量豐富,形成了海上漁市。

近海一帶蝦蟹產量豐富,漁民還人工養殖海帶和牡蠣等海產品。

21世紀初,中國漁船在此的活動遭到韓國方面的反對,雙方漁船多次發生對峙。韓國政府也加強了對附近海域的管理。

島上設施

延坪島2010年韓朝炮擊後的延坪島

延坪島上共有900多戶人家,近2000人。除軍事設施外,島上還有中國小及派出所、養老院等設施。

島上沒有高大建築物,但整體設施比較齊全。由於花蟹價格比較高,島上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好。島的北面是大山,南面是盆地,居民主要集中在南面。

北面的山上有大炮陣地和瞭望哨等軍事設施,全副武裝的士兵可以監視對面朝鮮的活動。山上還修建了不少掩體,通過地道可以到達掩體。居民區也修建了一些防空洞避難所

戰略意義

延坪島(紅點標記處)延坪島(紅點標記處)

延坪島在朝鮮半島的戰略地位重要,對朝鮮來說,延坪島就像喉嚨里的一把匕首,而白翎島就如肋下的匕首。韓朝在朝鮮半島西部海域的邊界劃分上一直存在分歧。“北方界線”是韓國在白翎島、延坪島、大青島小青島隅島等“西海五島”水域與朝鮮西部海岸之間單方面設定的海上分界線,朝鮮方面一直未予承認。

朝鮮於1999年宣布在這一海域設定新的海上軍事分界線和海上軍事管制區,相比“北方界線”更加向南。韓國對此也不予承認。

截至2012年,該島一直在韓國仁川廣域市瓮津郡的松林面實際管轄下。延坪島的特殊位置使其一直被當做軍事重地。韓國軍方在延坪島部署了一個連以上的海軍陸戰隊,主要武器是射程達40公里的K-9自行火炮。延坪島連同白翎島上共駐紮著大約4000名陸戰隊員。韓國海軍的大型驅逐艦和快艇編隊平時也在延坪島周圍進行戰備巡邏。

延坪海戰

戰前雙方艦艇使用推撞方式對抗,左為朝鮮巡邏艇,右為韓國巡邏艇。戰前雙方艦艇使用推撞方式對抗,左為朝鮮巡邏艇,右為韓國巡邏艇。

韓戰後,朝軍機及艦艇多次越過北方界線,朝韓磨擦不斷,衝突時有發生。這些衝突中,包括了幾次大規模海戰:

第一次延坪海戰

第一次延坪海戰發生在1999年6月15日,是繼1950年韓戰之後韓朝之間最大規模的正規作戰。當時,朝鮮單方面提出了一條分界線,要求將停戰後一直為韓國占領的西海(即中國所稱的黃海)五島及附近海域劃歸己有。隨後雙方在西海五島附近劍拔弩張。

戰鬥於當日上午9點28分(時間均以朝韓所在的東九時區為準,比北京東八時區早一個小時)開始,朝鮮人民軍海軍警備艇突襲黃海延坪島附近的北方分界線。朝鮮艦艇首先發起攻擊之後,韓軍開火。採用了“衝撞式推擠”作戰的韓國海軍在交戰僅14分鐘後就大獲全勝。

此圖顯示朝鮮警備艇(右)與韓國海軍高速艇正在對峙之中,圖中赫然可見朝鮮警備艇的85毫米坦克炮。此圖顯示朝鮮警備艇(右)與韓國海軍高速艇正在對峙之中,圖中赫然可見朝鮮警備艇的85毫米坦克炮。

朝鮮人民軍海軍至少死亡30人,70人受傷,1艘魚雷艇被擊沉,5艘艦艇受到了嚴重打擊,4艘艦艇受到了中等打擊;而韓國只有11名士兵受傷,2艘艦艇破損。

在戰鬥結束後當天晚上10點召開的聯合國軍與朝鮮板門店會談中,朝鮮代表稱:“上午9點15分,因為韓國的先發攻擊引發了戰鬥。”聯合國軍經過調查後發現:戰鬥於9點28分開始是朝鮮的失誤所致,朝鮮作戰的預定時間為9點15分。

據朴正聖的回憶,當時韓國在幾個月以前就預料到朝鮮會於1999年在黃海進行挑釁。為紀念是次海戰,韓國在京畿道平澤海軍第2艦隊司令部的忠武花園修建了第1次延坪海戰勝利碑

第二次延坪海戰

2002年6月29日上午9點54分,兩艘朝鮮警備艇分別從延坪島西方14海里與7海里處侵入南韓之間的北方界線,韓國海軍的炮艇部隊立刻啟航攔截,雙方炮艇迅速接近。

約在10點25分,朝鮮炮艇突然朝韓國一艘第三代PKM炮艇虎頭海鯛357號開火,第一次射擊便擊中駕駛台,虎頭海鵰357號的多位軍官──包括少校艇長尹永夏當場陣亡,射控系統也被摧毀,虎頭海鵰357號立刻失去戰鬥能力;隨後附近的韓國炮艇立刻趕來馳援,雙方激戰到10點50分左右,朝鮮警備艇退回北方界線為止。

在交戰中,首當其衝的虎頭海鵰357號身負5枚85mm炮彈、19枚37mm炮彈以及234枚14.5mm機槍子彈,包括艇長尹永夏少校在內共有六人陣亡,該艇並在友艇拖帶回仁川港的途中沈沒。在這場衝突中,韓國海軍另有18人受傷;而朝鮮方面也損失不輕,至少有一艘警備艇受創起火,30人傷亡。在該年8月,韓國將虎頭海鯛357號打撈出水,陳列在京畿道平澤市的韓國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部,作為展示之用。

這次海戰當時稱為西海衝突,在2008年5月又被改稱為第二次延平海戰。

第三次炮擊

11月23日,人們觀望韓國西部延坪島上的滾滾硝煙11月23日,人們觀望韓國西部延坪島上的滾滾硝煙

2010年11月22日上午10時後,作為韓國所稱“護國演習”的一部分,韓國軍隊朝著“韓國海域”進行了炮擊訓練。朝鮮方面當天上午向韓國傳送電文,就“護國演習”提出了抗議,要求韓國停止向“朝鮮海域”實施射擊。

23日下午2時34分許,朝鮮向韓國一側的延坪島附近發射海岸炮炮彈,其中數枚落在有居民居住的島上,導致數十棟建築起火或受損。朝鮮方面發射了200多發炮彈,韓國軍方隨即回擊了80多發炮彈。

延坪島韓方軍事基地兩名韓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和兩名工人身亡、另外還有包括3名平民在內的20人受傷。

2012年11月23日,韓國在延坪島舉行海陸空三軍聯合演習,以紀念2010年的延坪島炮擊事件。朝鮮則對此作出警告,表示正準備再次試射遠程飛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