恚

恚,hui,從圭從心,一般為佛教用語,含義為①怨也。見[說文]。②怒也。[後漢劉寬傳]夫人慾使寬令~。③心狠也。見[字彙][案玉篇亦云恨怒也]。④~目。謂谷實怒開也。[管子地員]其種櫑葛赨莖黃秀~目。

基本信息



【hui】

huì
(1)
(形聲字。從心,圭聲。本義:怨恨,憤怒)本義英譯: 【anger】
恚,恨也。――《說文
恚,怒也。――《廣雅·釋詁二》
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終身之名。――《戰國策·齊策三》
恚目。――《管子·地員》
恚而語女曰。――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懋卿恚甚。――《明史
承疇大恚。――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2)
又如:恚礙(憤怒牴觸);恚忌(憤怒嫉忌);恚忿(憤怒);恚責(憤怒斥責)
恚

huì
憤怒地,生氣地;發怒地 【angrily】
舍人恚曰:“朔擅詆欺天子從官”。――《漢書》
恚恨
huìhèn
【hatred;anger】 怨恨
恚怒
huìnù
【rage】 憤怒

huì ㄏㄨㄟˋ
恨,怒:~恨。~怒。~望。~憤。怒~。
-------------------------------------------------------------------------------
恚 拼音:huì 
部首:心,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五筆86&98:FFNU倉頡:GGP
筆順編號:1211214544四角號碼:40331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 605A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 恚
--------------------------------------------------------------------------------
【唐韻】【集韻】【韻會】於避切【正韻】胡桂切,

拼音是hu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