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區[山東省棗莊市]

市中區[山東省棗莊市]

市中區隸屬於山東省棗莊市,位於棗莊市中部偏東,北靠山亭區,東連蘭陵縣,西與薛城區接壤,南同嶧城區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17°27’34"-117°45’18",北緯34°46’16"-34°57’59"。 2015年,市中區轄6個街道、5個鎮,總面積375.27平方公里,總人口52.95萬人。 2011年,市中區生產總值(GDP)完成164.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0.9%。市中區景點主要有龜山旅遊風景區、甘泉寺、魯南觀賞石館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
市中區城區棗莊,早在新時器時代就有人類聚居。
唐、宋時期形成村落,元、明以後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逐步形成集市。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棗莊鎮,直屬嶧縣
1958年11月嶧縣治所由嶧城遷至棗莊。1960年1月撤銷嶧縣建制,建立縣級棗莊市。
1961年10月棗莊市升格為省轄市,下轄齊村、嶧城等4區。
1961年6月建立縣級棗莊鎮,直屬棗莊市。
1976年7月建立棗莊市市中區,下轄2處人民公社和3處街道;同年12月合併為1處人民公社和1處街道。
1981年12月1處街道分設為5處街道。
1983年11月區劃調整,市中區轄區又增加了原屬齊村區的9處人民公社和1處社改鄉。
1984年4月人民公社全部改設為鄉鎮,市中區下轄市郊、渴口、黃莊、永安、孟莊、郭里集、安城、西王莊、周村、齊村、稅郭11處鄉鎮和中心街、文化路、龍山路、各塔埠、礦區5處街道。
2001年3月鄉鎮規模調整,撤銷周村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孟莊鎮;撤銷安城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稅郭鎮;撤銷郭里集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西王莊鄉;撤銷渴口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齊村鎮;撤銷黃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永安鄉;撤銷市郊鄉,以原市郊鄉的行政區域設立光明路街道。
2014年12月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西王莊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西王莊鎮,鎮政府駐原西王莊鄉政府駐地;撤銷永安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永安鎮,鎮政府駐原永安鄉政府駐地。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位於省轄棗莊市中部偏東,北靠山亭區,東連蘭陵縣,西與薛城區接壤,南同嶧城區毗鄰。東西長27.1千米,南北寬21.7千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7°27’34"-117°45’18",北緯34°46’16"-34°57’59"。總面積375.27平方千米,占棗莊市總面積的8.25%。

地形地貌

市中區境內北、東、南部低山起伏,地勢較高。中、西部地勢平緩。全區地形如簸箕西向張口。全區最高點是孟莊鎮大王山,海拔405.2米;最低點是西王莊鎮洪村,海拔50.1米。市中區處魯中南山地丘陵南沿,石灰石低山丘陵區面積176.8平方千米,占全區總面積的47.1%;山麓平原面積198.5平方千米,占區境總面積的52.9%。

土壤

市中區土壤有3個土類、5個亞類、10個土屬、27個土種。褐土是全區主要土壤類型,面積20334.5公頃,占農林牧可利用面積的72.4%。棕壤土面積7555.9公頃,占農林牧可利用面積的27%。潮土又稱河潮土,是發育在河流衝擊物上的零星地塊,面積184.3公頃。

水系

市中區河流屬淮河流域、湖東京杭大運河水系。全區河道18條,多為季節性河流。主要河流郭里集河、齊村沙河、西王莊河,發源於北部山丘地帶,向南注入嶧城大沙河,流域都在100平方公里以上。
市中區南部的京杭大運河市內長68公里;其它中小型河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條。

氣候

市中區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較多,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3.9℃左右,太陽輻射總量年均120千卡/平方厘米,光照時間年均240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4%。市中區受季風性氣候影響明顯,夏季受海洋季風控制,多東風或東南風;冬季受大陸季風控制,多北風或西北風。全區年平均降水860毫升,65%的降水集中在7月初至9月初。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市中區地下水總量年均為25468萬立方米,平均年開採量4460.62萬立方米,年均補給量僅有5575.8萬立方米。全區地表水可利用量為5722.9萬立方米,年均降水徑流量11471.1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市中區探明的地下礦藏有20餘種,主要有煤、鐵、耐火粘土、石灰石、白雲岩、鋁礬土、海綠石、石英石、稀土、陶土等。市中區探明有三大煤田,含煤面積達1017平方公里,儲量45億噸。石膏地質儲量達12.8億噸。石灰石地質儲量達265億噸。大理石地質儲量2億立方米。白雲石地質儲量3924萬噸。鐵礦探明儲量約1.7億噸。

生物資源

市中區植物資源有農作物32種,瓜類植物50餘種,林木果樹類植物100餘種,水生經濟植物50餘種,觀賞植物260餘種,其它栽培利用植物及野生經濟植物300餘種。在動物資源中魚類有70餘種,鳥類有90餘種。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市中區轄6個街道、5個鎮。分別為:中心街街道各塔埠街道礦區街道文化路街道龍山路街道光明路街道稅郭鎮孟莊鎮齊村鎮永安鎮西王莊鎮

人口民族

2013年底,市中區總人口52.9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6‰。全區有回族等24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萬餘人,占棗莊市少數民族人口的二分之一,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

經濟

綜述

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
2011年,市中區生產總值(GDP)完成164.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0.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5億元、同2010年相比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94.13億元、同2010年相比增長12.8%,第三產業增加值62.63億元、同2010年相比增長8.9%,實現人均生產總值47532元、同2010年相比可比價增長10%,按年均匯率折算為7360美元。三次產業比例為4.7:57.2:38.1,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占比重分別比2010年回落0.2和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1.5個百分點。
財政
2011年,市中區實現財政收入12.95億元、同2010年相比增長20%;財政支出完成17.84億元、同2010年相比增長7.8%,連續24年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財政收入質量平穩,財政收入中稅收占比重達到72.9%、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為7.9%、比2010年提高0.3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1年,市中區完成農業總產值15.03億元、同2010年相比增長2.6%,結構比例為56.9:2.8:32.2:2.1:6;糧經比例為68.7:31.3;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33.86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3.28萬畝、同2010年相比下降0.5%。糧食總產量8.59萬噸、同比2010年下降8.8%;全年植樹造林10275畝,年末林木蓄積量27.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36%。

第二產業

市中區是棗莊市的老工業城區,多年來依託資源創業,超越資源發展,現形成以煤電、建材、紡織服裝和橡膠產業為支柱產業,同時擁有食品加工、生物化工、醫療器械、新型材料、環保水處理等產業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
2011年,市中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294家、新增10家,增加值增長15.2%,比棗莊市平均水平快2.2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增長14.1%、重工業增長16.2%。全年輕工業完成總產值181.27億元,重工業完成235.95億元,輕、重工業比為43.4:56.6。全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產值90.0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1.6%,比2010年提高0.8個百分點,高新產業比重及提高幅度分別高於棗莊市平均水平5.3個和1.1個百分點。
2011年,市中區煤炭工業完成增加值增長14.7%,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4.9%;建材工業增加值同2010年相比增長13.8%,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10.7%;紡織服裝工業增加值同2010年相比增長15.5%,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27.0%;機械工具機工業增加值增長19.8%,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16.6%;化學工業增加值同2010年相比增長17.9%,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10.6%;食品醫藥工業增加值同2010年相比增長14.9%,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9.3%。煤炭、建材、紡織服裝、機械工具機、化工、食品醫藥六大行業合計完成增加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79.1%。
2011年,市中區有資質建築企業49家,施工面積250.04萬平方米、比2010年下降7.4%,竣工房屋面積106.57萬平方米、比2010年下降13.4%,年未從業人員3.38萬人、比2010增長31%,完成建築業產值31.9億元、下降4.7%。

第三產業

2011年,市中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64億元、增長17.2%。按區域分:城鎮市場實現70.26億元、同2010年相比增長17.4%;鄉村市場實現8.39億元、同2010年相比增長15.7%。按行業分:批零貿易業實現零售額72.88億元、同2010年相比增長17%、占全區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2.7%;住宿餐飲業增長速度加快,實現零售額5.77億元、同2010年相比增長20.3%、占全區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3%。
2011年,市中區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服務企業47家、淨增39家、新增企業占到2010年總數的30%,總數達到198家,實現零售額56.96億元、增長26%、占全部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72.4%、比2010年提高5.1個百分點,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5個百分點。
2011年,市中區接待遊客達330.56萬人次、增長32.1%,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02億元,增長27.4%。

交通

市中區交通發達,境內公路、鐵路縱橫交錯。206國道貫穿境內;西連京滬鐵路京台高速公路104國道;東依京滬高速公路,青島日照連雲港三個出海港口;南瀕京杭大運河的台兒莊等內河港口。周邊有五個空港,100公里內南有徐州觀音機場、東有臨沂機場、西有濟寧機場,北距濟南國際機場200多公里,東距青島國際機場300多公里。

2011年,市中區公路客運周轉量達185143萬人公里、同2010年相比增長0.9%,貨運周轉量882443萬噸公里、增長3.3%;營業性客車390輛、減少254輛,貨車6325輛、增加500輛,客運出租汽車434輛、與2010年持平;棗臨鐵路市中段主線已接軌貫通,棗薛線、棗台線BRT市中段通車運營,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556公里,全區行政村全部實現了通油路、通客車。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1年,市中區實施區級科技計畫項目42項;承擔和實施市級以上科技計畫項目20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5項,市級各類科技計畫13項,獲得上級無償扶持資金375萬元;開發新產品、新技術62項,取得重要科研成果29項,其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以上的20項。
2011年,市中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家,總數達到8家;培育市級民營科技企業4家,總數達到28家;培育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家,總數達到11家;全區共有80餘家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開展科技合作64項,共建研究生科研基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學實踐基地等22個。
2011年,市中區申請專利417件,較2010年增長35.4%,創造了市中區年度專利申請量的新紀錄。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04件,增長57.6%。全區獲得專利授權265件,其中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2件,比2010年增長88%。全區擁有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12家,省級無假冒專利商場2家,市中區成為山東省智慧財產權試點區。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市中區共有中國小76所,其中:國小60所(農村59所),普通中學16所(農村11所),特教中心1所。
2011年,市中區國小招生7831人、畢業6181人、年末在校學生37853人,教職工2037人、專任教師2037人;中學招生6518人(國中4413人、高中2105人)、畢業5910人(高中2090人、國中3820人),年末在校學生18995人(國中12787人、高中6208人),教職工1723人、專任教師1441人,特教中心招生9人,教師32人。全區有省級規範化學校19所、市級規範化學校57所。農村教師平均月工資達到3116元、平均月增資40元。國小和國中入學率、“兩基”鞏固率均達到100%,山東省市級規範化學校比例位居棗莊市第一,成為山東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區。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市中區有衛生機機構12個,床位701張,衛生技術人員755人,其中:執業醫師291人、註冊護士246人。鄉鎮、街道衛生院6個,床位231張;區級婦幼保健院1個,床位50張,衛生技術人員52人;衛生監督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1個,衛生技術人員37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市中區擁有文化館1座、圖書館1座;全年共完成33個“農家書屋”建設任務,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分別發展到5處和115個,實現了全區行政村“農家書屋”的全覆蓋。
2011年,市中區有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占棗莊市的30%。

旅遊景點

煤炭工業旅遊區
棗莊煤炭工業旅遊區位於棗莊市市中區城北,有“電光樓”遺址、“八大家”遺址等景點。
龜山旅遊風景區
位於市中區東北部孟莊鎮境內,距市駐地15公里,景區北與國家級森林公園抱犢崮隔水相望;

龜山旅遊風景區
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龜山旅遊風景區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龜山旅遊風景區
西連國家級地質公園熊耳山大裂谷;南臨嶧城冠世榴園風景區。龜山風景區占地總面積約40餘平方公里,由龜山景觀區、水上遊樂園、板栗基地生態園區、千畝觀光桃園及桃園山莊服務區組成。龜山旅遊風景區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甘泉寺
甘泉寺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卓山北側,因寺中甘泉而得名。該寺建於元仁宗延佑六年。寺內現存千年樹齡的銀杏古樹。甘泉寺始建年代已無從查考,明朝萬曆年間曾進行較大規模重修。至近代僅存遺址,1992年重建,正名甘泉寺,因甘泉而起今名。甘泉寺占地10.7畝,寺內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窯神殿、東西配殿等建築。
棗莊市博物館
棗莊市博物館是一座以陳列歷史文物為主、專題文物為輔的綜合性博物館。館占地近20畝,總建築面積6400平方米,其中主展樓2700平方米。整座建築採用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築與現代建築相結合,集園林、建築於一體,共分為前後兩院,其中主展樓高3層,分為8個展廳,中間為攢尖式寶頂。光明廣場
魯南觀賞石館
魯南觀賞石館位於棗莊市市中區西昌路中段,是棗莊奇石收藏家、市政協委員李忠洋先生自籌資金籌辦的。該館建築面積760平方米,館名為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朱訓題寫。魯南觀賞石館是國家“AA”級旅遊景點、“全國石文化先進單位”。
光明廣場
棗莊光明廣場位於光明路與龍庭路的交匯處,南依烈士陵園,北臨科技館,是市民們遊玩、健身和舉辦各種文藝娛樂活動的場所。廣場占地200餘畝,由中心區、休閒區和文化區三部分組成,配有草坪花池、疏林草地和噴泉燈光等。
棗莊全民健身中心(東湖公園)
東湖公園占地總面積980餘畝,其中水面510畝,總投資2億元,主題公園分為文化廣場區、體育運動區、水上活動區、濱水休閒健身區、綜合服務區、湖心島文化休閒區等六大功能區。

著名人物

李家祥,男,漢族,山東省棗莊人 。1949年11月出生,1969年1月參軍,1970年5月入黨,空軍中將[1]軍銜,研究生學歷。1969年畢業於山東煤炭技術學院,1999年至2010年在西北大學攻讀國際經濟法專業。現任交通運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兼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黨組書記(正部長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