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

薛城

薛城區位於山東省南部,是歷史名城、戰略要地、交通樞紐,是棗莊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棗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棗莊礦業集團駐地。

基本信息

簡介

薛城薛城

薛城區位於山東省南部,是歷史名城、戰略要地、交通樞紐,是棗莊新政治、文化中心 ,是棗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棗莊礦業集團駐地。
薛城,古稱薛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是聞名中外的鐵道游擊隊的故鄉,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薛城資源豐富,是山東省的富水區、全國重點產煤區和長毛兔之鄉;張莊石榴為歷代皇宮貢品,被譽為“山東一絕”。

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薛城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生機勃勃的新興城市。通信設施先進,電力供應充足,投資條件優越,服務設施配套,交通四通八達,京杭大運河、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和即將修建的京滬電氣化高速鐵路縱貫南北;棗莊市委、市政府近期將西遷薛城,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使薛城蘊藏著巨大的開發潛力和無限的發展商機。

交通狀況:

薛城區是南北水、陸、空交通地咽喉之地,東有連雲港、日照港,緊靠京杭大運河,正在緊張施工建設的棗莊港位於薛城區的境內。從薛城驅車南行 70 公里,就可到達連線海內外的航空港——徐州觀音機場。京滬鐵路從境內腹地穿過, 104 國道、京福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京滬高速鐵路即將在境內修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與華北、華東各省及江南各省相連。
 

政區位置:

薛城區地處棗莊市西部,是山東省的南大門,棗莊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南與徐州接壤,北有曲阜,東臨連雲港,西瀕微山湖。北距濟南市 250 公里 ,南距徐州市 67 公里 。

歷史沿革:

夏、商、周時期稱薛國,春秋屬魯國。西漢分屬魯南薛縣、沛郡廣戚縣和東海郡新陽縣、郡陽縣。東漢分屬魯國薛縣、彭城國廣戚縣和東海郡丞縣、陰平縣。隋至清,薛城隸屬蕃縣(曾更名為滕陽、滕縣)、丞縣(曾更名蘭陵縣、嶧縣)。民國中期,廢縣建區、鄉、鎮,分屬滕、沛、嶧。抗戰時期建置臨城縣。 1952 年改稱薛城縣, 1962 年建置薛城區。
 

政區劃分:

現轄 7 個鎮街,東部依次為鄒塢鎮張范鎮、陶莊鎮,南部依次為周營鎮、沙溝鎮,中西部為臨城街道辦事處、常莊鎮。臨城街道辦事處為區政府駐地。共有 201 個行政村。
薛城位於山東省南部,微山湖東畔;東與棗莊市中、嶧城兩區相鄰,西南與微山湖毗連,北與滕州市、山亭區接壤。東距棗莊 30 公里 ,北距省會濟南 250 公里 ,南距徐州 67 公里 。總面積 420.51 平方公里,總人口 40.5 萬人。
薛城為古薛國腹地,自夏禹時代奚仲封薛、仲虺治商起,歷商周,經秦漢,置侯國,設郡縣,戰國時期四大公里之一孟嘗君門下食客三千,湧現出許多叱詫風雲的人物。“雞鳴狗盜”、“狡兔三窟”等典故,就出在這裡。薛城 1952 年 9 月建縣, 1961 年 9 月撤縣建區,隸屬棗莊市管轄至今未變。薛城是華夏古鎮,每一寸土地都飽含著厚重的文化積澱。目前大量出土的漢畫像石、青銅器、玉器、陶俑及漢朝朱邑之印和元朝管軍萬戶府印鑒(現藏與中國歷史博物館),成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薛城,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漢王劉邦起沛縣、占徐州在此征戰;明成主朱隸出征在此駐紮;孫美瑤領導的山東建國自治軍在這裡製造了震驚中外的“臨城劫車案”。薛城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山東棗莊早期黨的領導人郭子化、張光中在此生活戰鬥過;本區北於村革命志士朱道南,參加廣州起義後,冒著白色恐怖回到家鄉進行革命活動,他受羅榮桓政委的委託,先後組織魯南抗日自衛團、一一五師運河支隊等抗日武裝,造就了劉景鎮、劉鋼、孫伯龍等一大批著名戰鬥英雄。聞名中外的鐵道游擊隊,以薛城為主要活動區域,截軍列、打洋行、炸鐵道、毀橋樑,打得敵人聞風喪膽。當年游擊隊員護送劉少奇、陳毅、肖華等千名幹部戰士過路、過湖、奔赴革命聖地延安,被原山東省軍區政治部主任肖華稱為“堅持在敵占區工作武工隊、游擊隊的一面旗幟”。
薛城,依山傍水,山川秀麗,人文自然景觀獨特、既有盛產貢品的石榴山莊,也有奚仲、冉求、仲虺、孟嘗君等歷史名人遺蹟;既有井峪、楊峪、黑峪、杏峪、徐峪數萬畝森林公園,還有天然寶藏巨山石海;既有以反法西斯戰爭為主題的鐵道游擊隊紀念公園,又有避暑休閒的浸月山莊;既有較大規模的漢代墓群,又有“中國民間第一窯”美稱的中陳郝瓷窯;既是嗩吶、泥塑之鄉,又是剪紙、石雕之鄉。這裡與台兒莊大展紀念館、抱犢崮、熊耳山、雙龍大裂谷、微山湖萬頃荷花景點相毗連,使薛城成為集文化娛樂、旅遊觀光於一體的休閒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