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墓

崖墓

崖墓,又稱岩墓、蠻子洞、仙人澗,是古代墓葬的一種構造形式。其特徵是沿著淺丘,山谷的砂質岩層由人工鑿成方形洞穴,然後安葬遺體和殉葬品。崖墓在東漢時期風行一時,在很多地方一直延續到明清。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崖墓有江口崖墓、寺坡崖墓、金堂崖墓等。

簡介

宋明代古僰人崖墓群宋明代古僰人崖墓群

崖墓(clifftomb)又稱岩墓、蠻子洞、仙人澗,是古代開鑿于山崖或岩層中的墓葬。崖墓在古時的普通民冢中很常見,墓穴也十分簡易,直接鑿空山體,可容一棺即成,有的則直接利用天然的洞穴。

中國的崖墓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西漢後期開始迅速發展,至東漢風行一時,經過蜀漢兩晉南北朝,在很多地方一直延續到明清。

歷史

古代的崖墓古代的崖墓

戰國崖墓集中分布在武夷山地區,形式有單洞單葬、單洞群葬及聯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

《後漢書·馮衍傳》載:“鑿崖石以室兮,托高陽以養仙。”這是崖墓最早見於文獻的記載。

漢代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崖墓多為諸侯王陵或貴族大墓,一般有墓道、甬道、耳室、中室、後室,隨葬大量精美器物,著名的如滿城漢墓和曲阜九龍山漢墓。
東漢至六朝,四川地區流行崖墓。以樂山地區的為代表,往往幾十座聚集在一面山坡上,形成墓地。

到唐宋時期,因其年代久遠,時人不識,崖墓又被附會成了修仙煉丹的“神仙洞府”。南宋大詩人陸游指崖墓為“古得道之人藏丹之所”,因此,崖墓又被蒙上了幽秘神奇的色彩。

後來,還有一種依山為陵的陵墓也被稱為崖墓,一般認為,這種崖墓興起於唐朝,開創者為唐太宗李世民,其昭陵玄宮地就是開鑿了現在陝西省禮泉縣境內的九嵕山而就。其後唐諸帝多興師動眾,將附近風水上佳的山體都鑿空了,其後的乾、定、橋、泰、建、元、崇、豐、景、光、章、貞、簡等十三陵也都是這種類型的“崖墓”。

這種墓葬的特點是利用山崖開鑿墓室,它比常見的墓室更具有隱蔽性和安全性。有的單室、前後的雙室,也有的多室。有一些在墓門、墓壁及石棺上雕刻圖案,題材與當地同時期的畫像磚類似。

崖墓群崖墓群

分布

據現在史學的資料現實,崖墓在中國分布很廣:江西福建浙江四川廣西湖南貴州湖北雲南廣東海南等江南十多省均有分布,在東南亞少數國家也有分布。龍虎山作為中國道教發祥地,不僅道教文化有著深遠影響,據專家考證,龍虎山的崖墓是歷史最悠久、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崖墓葬,是中國崖墓葬的發源地。

重點崖墓

江口崖墓
江口崖墓江口崖墓

江口崖墓位於四川省眉山地區彭山縣江口鎮岷江東岸上。該墓的時代上限為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晚期,下限不晚於三國(公元220年-公元280),以東漢(公元25年-220年)時期崖墓為大宗。

崖墓以江口鎮梅花村為中心,在塞子山、高家溝、鹽井溝、打魚溝、油房溝等地點都有分布,面積30.4平方公里,現存崖墓4580座。江口崖墓的墓葬形制有6種類型,包括船形室墓、豎井橫室墓、岩室與磚室結合墓、天井墓和異型墓。墓葬的雕刻畫像和出土文物為研究當時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位於樂山凌雲、烏尤兩山之間的溢洪河道東岸。

麻浩崖墓麻浩崖墓
據現有資料考證,最早發現並認識它的時間在清代光緒年間,由英國人陶然士、法國人色伽蘭等實地考察後提出。1937年前後,住樂山的學者楊枝高對麻浩等地崖墓進行了實地考察。賡續,商承柞教授作了進一步調查,認定樂山崖墓為東漢崖墓。
麻浩崖墓是樂山崖墓群中較集中,並且較具有代表性的墓葬。1988年經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對中外遊人開放。 桐子梁崖墓群

桐子梁崖墓群位於綿陽市涪城區新皂鎮石梯子村二組桐子梁山山腰兩側,2009年4月因配合成綿樂城際鐵路建設勘探鐵路沿線環境時被有關部門人士發現。該崖墓群海拔480—500米,墓地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80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崖墓沿山兩側依次排開,該崖墓群也是目前(2012年)四川發現的規模最大、墓葬數量最多的崖墓群。

寺坡崖墓
該墓群位於淅川縣寺灣鎮前營村寺坡懸崖周圍。懸崖高6~15米,懸崖上分布的墓群比較密集。於2009年12月3日由淅川縣文物普查隊所發現。總面積達42萬平方米,這是迄今為止河南省境內發現的最大一座漢代崖墓群,也是漢水流域首次發現漢代崖墓。

金堂崖墓
2009年12月25日,成都市金堂縣發現一處東漢中晚期至六朝的古墓群,出土陶俑、陶燈、銅鏡等30餘件珍貴文物。該墓葬的發現,成為研究東漢崖墓葬俗的標本性考古發現。

中國古代墓葬制度相關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