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教育

專科教育

專科教育是區別於培養研究型人才的本科,其培養套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模式。2000年後,國家(教育部)已從學歷層次上對高職專科進行了統一,即不再對高職和專科進行區分,統稱為“高職專科”。

概述

專科教育專科教育

根據中國教育體制現目前教育分為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個等級。其中專科教育(大專,高職)則位於中國高等教育的最低等級。但高於中專,高中,等於高職。 專科教育是區別於培養研究型人才的本科,培養套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模式。2000年後,國家(教育部)已從學歷層次上對高職專科進行了統一,即不再對高職和專科進行區分,統稱為“高職專科”。無論是從入學錄取、還是培養方式、管理模式、畢業證書已無區別,尤其是畢業證書。至於現在還有部分人對此存在不同認識,是對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狀況、人才市場狀況不了解所致。

分類

中專即為中等職業學校目前一般包括技術學校師範學校以及醫藥、財貿、體育、藝術等學校。一般招收應屆國中畢業生或有同等學力者。學制一般都為3年(2年學習+1年實習)。

大專(高職)則是屬於高等教育,但低於本科,一般是中專對口升學和高中畢業生為主。

國家在聯考期間根據考試成績劃分資源。統計招生分為本與專。其中專科(高職)又分為一專,二專,三專.其中一專和二專主要面向對口升學和聯考升學.三專在生員不足的情況下向社會招生.

地位和作用

專科教育專科教育

高等專科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基礎上進行的比本科學習年限短的專門教育,培養較低層次的高級專門人才。它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樣,都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組成部分。
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總體水平和生產社會化程度較低,商品經濟和國內市場不發達,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領域的技術水平很不平衡等特點,以及各類教育的不同情況,工程專科教育的社會作用是,主要為一般中型和小型企業,特別是其中的鄉鎮企業培養實用型人才,一部分為大型和中型骨幹企業培養從事製造、工藝(施工)、維修、運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醫藥專科教育主要為縣及縣以下基層醫療單位培養從事一般多發病、常見病的醫療和預防,以及初級保育工作的實用型人才,也可以為各級醫院培養放射、檢驗、藥劑等醫技人才;農林專科教育主要為縣鄉兩級的農林技術推廣機構和生產管理部門培養農林技術推廣套用人才和生產管理人才;師範專科教育主要為初級中學培養教師;財經專科教育主要為縣級、地區級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培養經濟管理、計畫,銷售、稅務、金融、核算等方面的套用人才;政法專科教育主要為縣和地區兩級法院、檢察院、法務部門培養從事法律工作的套用人才,一部分為省以上法律部門培養從事書記、檢驗等方面的套用人才。
今後相當長時間內,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大批專科人才。專科教育學制較短、總投資較少易於發揮作用,應大力發展。

培養目標

專科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國家對專科人才培養工作的總要求,也是專科教育同本科教育、中專教育的重要區別。專科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實用型人才

學制及課程設定

專科教育專科教育

專科教育的學習年限,以二或三年為宜,應根據各個科類和專業的具體情況,分別確定。工程醫藥政法類專科教育以三年為主,財經、師範,農林類專科教育以二年為主。
專科教育的專業,應強調針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設定,可以寬窄並存,靈活性大一些。

專科教學要突出理論知識的套用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基礎理論的教學以夠用、必需為主,要減少理論推導,著重理論的套用。要減少講課時數,增加課堂討論和習題課時數,以強化學生套用理論的能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以便學生受到較好的專業訓練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的安排方式,可分散在教學全過程中,也可以相對集中地安排在一個或兩個學期中進行。
專科教材是反映專科特色的重要方面。國家教育委員會和有關業務部門正在有領導、有計畫、有組織地抓好專科教材建設。

專科教師的基本任務是教學,且實踐教學所占比重較大,進行科學研究工作較少。

形勢與任務

專科教育專科教育

《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專科教育是一種高等學歷教育,但在這個問題上存有疑慮的人仍然不少。

1.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的水平看,專科教育還不能少。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量的低水平的生產力需要提高。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從事科技轉化和套用的人才相當缺乏。從總體上看,我國經濟正處在工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現代化的過程之中。工業已開發國家的歷史表明,這個發展階段需求量最大的是 套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大體上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高等專科和高等職業教育所培養人才。如美國高等教育註冊人數普及化程度已達到適齡人口的50~60%,而其中專科層次的社區學院學生人數則占了40%左右。

2.從我國基礎教育的水平看,專科教育在相當長的時期中不能少。我們國家很大,在義務教育之後,學生可選擇在中專、中技、職業高校、大專、本科等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學校就讀,然後進入社會工作。接受專科教育應是許多學生的選擇目標之一。

3.從我國高等教育資源的靜態配置和動態發展看,穩定和辦好專科教育,也甚有必要。道理很簡單,在我國現有的1 000 余所高等學校中,專科占約1/3,年招生數超過1/3,專科辦學成本低,人才出得快。長期看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國家和人民對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長,我國的高等教育肯定還要進一步發展 ,包括高等教育的規模,也必然要繼續擴大。我國現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還不到適齡人口的10%,離已開發國家的20~40%以上的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雖然這個差距不可能一下子消除,但縮短差距是我們應該努 力的目標。今天的專科教育經過進一步建設,在我國高等教育中一定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且可以肯定地說, 只要不是人為地限制,一些專科學校可以在競爭中不斷提高。

4.從人的認識水平差異角度看,專科層次也有長期存在的必要。不管社會能夠提供多么充分的教育條件, 事實上,總有人對讀書這件事不那么有興趣,到一定程度就“讀不下去了”。這其中的原因還有待心理學和認 知科學研究探討,但這個事實需要我們予以注意。對於這樣一個群體,在中等教育與本科教育之間提供一個選擇、發展的機會,無論對於社會資源的利用還是對於人的全面發展來說,其意義都不能算小。

困境和出路

專科教育專科教育

世紀之交,伴隨著高等教育資源的最佳化組合和“三級辦學、兩級管理”體制政策的出台,高等專科教育界出現了明顯的躁動和不安。看起來,本科院校的任務只是怎么辦強辦好,而高等專科學校卻面臨著向何處去這個頭等問題。一些高等專科學校已經嘗試了種種“升本”和“掛靠”的發展方式,但不可能成為所有高等專科學校的出路;大多數高等專科學校還沒有找到理想的道路,還沒有形成既符合國家對高等教育總體指導要求,又能為教職工廣泛認同的發展思路,不少高等專科學校處於“升本”無望,“聯辦”受挫的境地;中等專業學 校試辦高等職業教育的訊息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令不少高等專科學校平添了幾分前無“救援”,後有“追兵 ”的危機感;過去管理體制調整,不少高等專科學校創傷累累,有的至今尚未平復,帶著這些痛苦的記憶,不 在少數的高等專科學校對此番高教改革缺乏足夠的信心。

根源

一是專科學生的就業受到了多方面的衝擊。一邊是電大、職大、函大、夜大、自學聯考,再加上眾多的本科院校開辦的數量可觀而又更具誘惑力的專科專業,六路兵馬擠在專科人才市場上;另一邊卻是一些城市限制專科人才進入,一些企業和單位非本科以上人才不用,而大量需要專科層次人才的基層單位卻由於種種原因吸 收不了人才。專科人才的就業,出乎人們意料地緊張起來。

二是專科的辦學規模不夠理想。隨著社會需求的增長,本科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相形之下,專科的情況卻不那么好。因為“專”,“硬碟”小,學制短,專業面窄,加之不少部委和地方把專科當作自己的高教體系中本科教育的補充和配角,限制它的發展,專科學校的規模難以上去。這種情況,在把規模作為重要指標的高校評價體系中,自然也難落好。

三是專科學校教師學歷結構偏低。高等專科學校的教師,大多是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的比例不高,博士生更是鳳毛麟角。由於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專科教師崗位缺少吸引力,進入專科教師隊伍的大學生,往往還不是最優秀的本科畢業生。由此帶來的不僅是工作能力不強等直接問題,而且有事業心 不強、創造欲望不高等潛在影響。這在根本上制約了目前高等專科教育的提高。專科後勁不足!

四是由於長期倡導“一個中心”,對專科學校工作創造性要求不高。在我國高等教育界有一個普遍的觀念 (而且至今仍未受到懷疑),認為專科就是以教學為中心,不應該追求別的目標。這種目標定位和相應的政策 措施(如科研項目、科研經費、崗位編制、師資要求等等),人為地限制了專科學校科研水平的提高,破壞了教學科研的循環機制,也從根本上限制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對策

專科教育專科教育

1.尊重高等教育的規律,健全專科學校的功能。要重新認識高等學校的功能,並在這個基礎上界定專科與本科的分工和專科的發展目標。對高等學校的功能,有“一個中心”(即教育教學為中心)、“兩個中心”( 即教學中心、科研中心)或“三個中心”(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的提法。

2.引進市場經濟的觀念,發揮自己的優勢。一要有全面的資源意識。不僅以教師為主的人力是資源,教育 經費是資源,固定資產是資源,校友是資源,學校的名稱、學校的形象和聲譽、學者的社會影響、學校的各種 教學科研成果,也都是可以用來促進事業發展的資源。

3.關於巨觀政策的建議。解放後高等教育多有波折,每當高教需求大增時,專科鋪得最快,而一旦壓縮調 整,也往往把專科放在前面考慮,許多專科學校歷史上都有不止一次被合併分解的經歷。應該認真總結我國高等教育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借鑑世界各國特別是已開發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成功經驗,制定出有利於高等專科教 育發展的相應政策。

一是區別情況,分類指導。專科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基礎有好有差,實力有強有弱,歷史有長有短。

二是鼓勵高校之間的競爭。從國家對教育資源的利用來看,應該把資源解放出來,而不應人為地設定界限 ,予以束縛。應該引進市場經濟觀念,鼓勵高校之間的競爭。不僅是同級同類學校要競爭,專科與本科也應該 競爭,有實力有基礎的專科學校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提高,辦得不好的本科院校也應有制度讓它下來。應 該打破人為的層次分割,創造高校間平等競爭的環境,在競爭中不斷調整發展的格局。

三是要有適合專科特點、激勵專科發展的評價體系。現在人們評價高等學校,大多是看它擁有多少院士、 擁有多少研究生專業、擁有多少博士生導師,看它發表的學術論著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看它的實驗設備的數量和水平。這都不錯。但除此之外,也應該認真研究高等教育的投入產出,研究辦學的效率與效益,研究人才在 社會上所實際發揮的作用,研究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套用。在這些方面,專科教育有著不容忽視的貢獻和作用。 很好地研究總結專科教育作出的貢獻,並把這些作為引導高等專科學校努力的指標的一部分,可以激勵專科學校辦得更好。

專科教育與本科教育的區別

培養目標的不同

專科教育專科教育

專科:培養具有某種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中、高級人才;培養能適應在生產、管理、服務一線和廣大農村工作的技術套用性人才;培養掌握一定理論知識,具有某一專門技能,能從事某一種職業或某一類工作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

本科:培養較紮實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級人才。要求學生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掌握科學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確判斷和解決實際問題,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能適應和勝任多變的職業領域,本科教育知識的講授不僅要向學科的縱深發展,還要注意學科間的橫向關係,與此同時,本科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

職能結構的不同

專科:以教學為主要職能。
本科:以教學、科研、成果轉化與產業服務為主要職能。

知識結構的不同

專科:橫向的職業崗位知識模組,強調崗位業務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理論以“夠用”、“實用”為度。比較側重“WHAT TO DO”和“HOW TO DO”,集中於改造認識世界的範疇,是相對完整的實踐體系和相對不完整的理論體系的統一。

本科:縱向的框架式知識體系,強調課程的整合、學科的完整和綜合,注重跨學科知識的遷移。比較側重〃WHAT〃和〃WHY〃,集中於認識世界的範疇,是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相對不完整實踐體系的統一。

學科專業的不同

專科:以面向行業或本地區為主,專業覆蓋面較窄,數量較少,社會適應性有限。繼續學習的潛能較弱。
本科:以面向行業,面向大經濟區域為主,專業覆蓋面較寬,數量較多,社會綜合適應性較強。繼續學習的潛能較大。

師資結構的不同

專科:學士學位為主體,教師以教學為主要任務,對教師的評價主要依賴教學效果,〃雙師型〃教師倍受青睞,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較少。
本科:碩士、博士學位占較高比例,教師既要教學也要承擔科研任務,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教師的評價主要依據,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較多。

組織結構的不同

專科:辦學規模小、層次少,直線型的統一決策管理。教研室成為教學研究的基本單位。
本科:辦學規模大、層次多,管理體系多以直線職能或扁平式體制為主,院系二級機構的權、責放大,項目組形式的團隊研究比較多見。

辦學模式的不同

專科:入口是學生,出口主要還是學生。教學質量控制體系在校內,開放辦學程度要求不高,國際化程度較低,自成體系,較為閉塞。

本科:入口有學生、科研項目,出口則有學生、理論成果、套用成果等多種形式,學術水準要求高,對外開放度較高,社會影響力強。
從六十年代開始,由於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國際高等教育產生了結構性調整。當前世界許多國家的高等教育由三種教育類型組成:學術教育、工程教育及技術教育。
1.學術教育――培養發現和掌握客觀規律的學術型人才。
2.工程教育――培養將客觀規律(即科學原理)轉化為設計、規劃和決策的工程型人才。
3.技術教育――培養將設計、規劃和決策(圖紙、檔案)轉化為物質產品或對社會產生具體作用的技術型人才。
上述的“工程”與“技術”概念,是由這類人才的活動特徵和工作內涵所規定的,因而具有廣泛含義的。“工程”用語已延伸到包裝工程、信息工程、軟體工程等。“技術”內涵也已覆蓋到管理技術、教育技術、行銷技術、運行技術等。
學術教育與工程教育各國大都由傳統大學或高等院校來承擔,而技術教育則由六十年代後興起的高職院校來承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