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中祛痰丸

寬中祛痰丸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瑞竹堂方》,主要用於寬中理氣,祛痰搜風。主治飲食過多,酒色太過,喜食酸鹹作成痰飲,於胸膈則滿悶,嘔逆噁心,流則臂膊大痛,升則頭目昏眩,降則腰腳重痛,輕則左癱右瘓,重則猛然倒地。

基本信息

別名

祛風化痰丸

組成

半夏4兩(湯泡7次,曬研為末,用生薑自然汁捏作餅,陰極乾),荊芥穗1兩,白礬(枯)1兩,麻黃4兩(去節),槐角子1兩(麩炒),陳皮(湯洗,去白)1兩,硃砂1兩(研末,水飛過,一半入藥,一半為衣)。

功效

寬中理氣,祛痰搜風。

主治

飲食過多,酒色太過,喜食酸鹹作成痰飲,於胸膈則滿悶,嘔逆噁心,流則臂膊大痛,升則頭目昏眩,降則腰腳重痛,輕則左癱右瘓,重則猛然倒地。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臨臥用皂角子仁炒黃,同生薑煎湯送下。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

忌食豬羊血、豬肉、雞鵝、蘑菇、黃瓜、茄子等物。

附註

祛風化痰丸(《普濟方》卷一六四)。

中藥方劑之寬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