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中健脾丸

寬中健脾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入門》卷七。主治單腹脹,及脾虛腫滿,膈中閉塞,胃口作痛。

組成

白朮六兩,人參、黃芪、蒼朮、茯苓、五加皮各二兩,黃連(用茱萸水炒)、白芍、澤瀉各二兩半,陳皮(用鹽水炒)、半夏、香附、薏苡仁、山楂各三兩,草豆蔻、蘇子、蘿蔔子各一兩半,沉香六錢,大瓜蔞(每個鏤一孔,用川椒末三錢,多年糞鹼末二錢,裝入瓜蔞內,紙糊瓜口,鹽泥固濟,曬乾,煅紅為度,去泥與黑皮)二個。

用法用量

上藥同為末,用荷葉、大腹皮煎湯煮黃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湯送下。

主治

單腹脹,及脾虛腫滿,膈中閉塞,胃口作痛。

附方

名稱:布海丸

組成:昆布、海藻、枳實、陳皮、青皮、蓽澄茄、青木香

用法:上為末,入前膏為丸。空心沸湯送下

主治:水腫、痰腫、氣腫、鼓脹、喘咳,及癥瘕癭瘤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名稱:外敷神膏

組成:川大黃、朴消、麝香

用法:上為末,每二兩,和大蒜搗成膏。敷患處

主治:男婦積聚脹滿,血蠱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名稱:四香散

組成:木香、沉香、乳香、甘草、川芎、胡椒、陳皮、人參、白礬、桂心、乾薑、砂仁、茴香、大茄

用法:上為末。每服二錢,陳米飲調服

主治:脾氣、血氣、血蠱、氣蠱、水蠱、石蠱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名稱:黃米丸

組成:千絲瓜、巴豆肉、陳倉米

用法:絲瓜去皮剪碎,和巴豆肉同炒,以巴豆色黃為度,去巴豆,又以陳倉米同炒米黃色,去瓜取米,為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以湯送下。數服即愈

主治:水蠱

出處:《東醫寶鑑·雜病篇》卷六引《醫學入門》

名稱:牛黃散子

組成:黑牽牛、大黃、檳榔、甘草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五錢,五更時用井花水調服。後服烏藥順氣丸一二帖,再服十全大補湯數貼

主治:酒疸,飲酒太過;食黃,宿食積久,面目甚黃,遍身浮腫;水氣蠱證,肚大如盆

出處:《古今醫鑒》卷六

名稱:諸蠱保命丹

組成:肉蓯蓉、青礬、紅棗、香附、大麥芽

用法:先將蓯蓉、青礬入罐內,同煅煙盡,和前藥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以酒送下

主治:蜘蛛蠱脹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中藥方劑之寬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