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

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

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濟源市、沁陽市、修武縣、輝縣市4縣市境內,地理座標為東經112°02′--113°43′,北緯34°54′--35°43′,總面積56600公頃。保護區由河南省政府1982年批建的濟源保護區和1991年批建的沁陽松嶺保護區合併而,主要保護對象為獼候及森林生態系統。

概述

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 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
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1982年經省政府批准在國有濟源愚公林場、漭河林場邵原林場、黃楝樹林場的基礎上建立了濟源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在原濟源縣太行山集體林區建立太行山禁獵禁伐區。1991年經省政府批准建立了沁陽白松嶺自然保護區,1994年輝縣市政府建立了石門溝縣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國務院批准在以上四個保護區和國有修武林場、焦作市林場的部分林區的基礎上,合併成立了"河南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函([1998]68號),總面積56600公頃,以獼猴金錢豹等野生動物為主要保護對象。該保護區位於河南省北部濟源、沁陽修武輝縣四縣(市)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2°02′-112°52′,北緯34°54′-35°16′。區內維管束植物163科、734屬、1689種,其中二級國家保護植物3種,三級國家保護植物10種;共有陸生脊椎動物201
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
種,其中兩棲類4科、8種,爬行類8科、19種,鳥類39科、140種,獸類17科、34種。全區共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2種,其中一級保護5種,二級保護27種。區域內獼猴是亞洲分布的最北界,是華北地區唯一殘留的靈長類動物。2002年國家林業局以林計發[2002]121號文,批准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期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822萬元(國家投資411萬元,地方配套411萬元)。本區地處太行山南段,區內山勢陡峻,溝深崖高,生物資源豐富,區系成份複雜,具有明顯的植被垂直帶譜,森林覆蓋率達70%,多為天然次生林,為我國暖溫帶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的區域之一。初步調查統計,區內有維管束植物166科、704屬、1836種,其中蕨類植物23科、47屬、93種,裸子植物36科3屬6種,被子植物130科、624屬、1558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連香樹、山白樹、太行花,領春木等14種;脊椎動物近300種,其中哺乳類40多種,鳥類167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19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金錢豹、金雕、黑鶴、白鶴等30餘種。本區與山西太行山保護區毗鄰,都是當今世界獼猴分布的最北限,其主要保護對象太行獼猴為狒猴的華北亞種,現有20餘群2000多隻,是目前我國狒猴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狒猴保護區,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價值。

獼猴

獼猴是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常見的一種猴類,體長51~63厘米,尾長20~32厘米。體重4~12千克左右。

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 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
頭部呈棕色, 背上部棕灰或棕黃色,下部橙黃或橙紅色,腹面淡灰黃色。 鼻孔向下。 最常見的一種猴。個體稍小,顏面瘦削,頭頂沒有向四周輻射的漩毛,略突,肩毛較短,尾較長,約為體長之半。四肢均具5指(趾),有扁平的指甲。其身上大部分毛色為灰黃色灰褐色,腰部以下為橙黃色,有光澤,胸腹部的腿部的灰色較濃。不同地區和個體間體色往往有差異。面部、兩耳多為肉色,臀胝發達,多為紅色肉紅色,雌猴色更赤,眉骨高,眼窩深,有兩頰囊,雄猴身長55~62cm,尾長 22~24cm,體重8~12kg,雌猴身長40~47cm,尾長工8~22cm,體重4~7kg。 多棲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溝谷和江河岸邊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屬群居性動物,一般都有十數頭或數十頭集群生活,猴群大小與棲息地環境優劣而有別。繁殖和缺食季節,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動範圍也較大。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山林區或石山上,毛長能耐寒。以樹葉、嫩枝、野菜等為食,也吃小鳥、鳥蛋、各種昆蟲,甚至蚯蚓螞蟻。採食野果貪婪嗜爭,邊采邊丟,只食甜熟果子,未熟果卻丟棄,故猴群過處往往遍地斷枝棄果,因而對野果的可利用程度較低,必然要擴大覓食範圍,活動時間也往往較長。善於攀援跳躍,會游泳和模仿人的動作,有喜怒哀樂的表現。集群生活,群居,一般30~50隻為一群,大群可達200隻左右。猴群大小與棲息地環境優劣而有別,一般都有十數頭或數十頭。繁殖和缺食季節,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動範圍也較大。一般於11月至12月發情。
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
次年3月至6月產仔,或3年生2胎,每胎產一仔,妊娠期平均為5個月左右。雌猴2.5-3歲性成熟,雄猴4-5歲性成熟,但最早於6-7歲參與交配。哺乳期約4個月。在飼養條件下壽命長達25~30年。其適應性強,容易馴養繁殖,生理上與人類較接近,因此是生物學心理學醫學等多種學科研究工作中比較理想的試驗動物。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宣布,他們成功破譯出了獼猴的基因組,這是繼人類和黑猩猩之後,科學家破譯出的第三種靈長類動物基因組。13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將這一成果作為封面文章。這個名為“獼猴基因組測序和分析聯合體”的國際科研小組由來自35個機構的170多名科學家組成,他們在論文介紹中說,測序結果表明,獼猴的基因與黑猩猩及人類的基因相似度約為97.5%,而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則更高,二者共有的基因達99%。 
獼猴是一種相對古老的靈長類動物,測序小組說,測序獼猴基因組將提供一個獨特視角,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靈長類的進化路徑。如果說黑猩猩是人類“近親”的話,獼猴可以算是人類的“遠戚”,它和我們的祖先在大約2500萬年前“分道揚鑣”。測序小組負責人理查德·吉布斯說:“因為獼猴比黑猩猩在進化上離我們更遠,所以現在三種靈長類基因組相對比,更具研究價值。”

森林

河南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森林,總面積15000餘畝。區內山勢雄偉,奇峰林立;

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 河南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
絕壁千仞, 峽谷幽深;飛瀑流泉,隨處可見;洞龕密布,各具特色;森林茂密,季相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 氣候涼爽宜人,神奇傳說膾炙人口,是中原地區獨具特色的以森林為主體的 生態旅遊區。
主要景觀有:雄奇險峻的原大寨,靜謐幽深的十里峽,地勢險要的北 天門,氣勢恢宏的虎嘯泉,芳香四溢的百合谷,變幻莫測的陰陽峰,騰空欲飛的茱萸仙子……。旖旎的 自然風光與滑稽可愛的 太行獼猴相映成趣,無不使遊人流連忘返。特別是年代久遠、發育良好、數量眾多的溶洞群,更是本區的錦上之花,絢麗多彩的鐘乳石、晶瑩剔透的石花簇、錯落有致的寶石塔、形態各異的石人石獸、布滿層層梯田的石幔坡、狀如 萬里長城的邊石壩等岩溶景觀琳琅滿目,每個溶洞都被裝飾得金碧輝煌,恰似龍宮寶殿、人間天堂,令人嘆為觀止。

相關詞條

太行山  獼猴 焦作 河南省 

參考資料

1.http://www1.im.ac.cn/dongwu/binwei/bw1.idc?sno1=39
 2.http://www.pxtx.com/sis/classinfo.asp?classid=4061

 

焦作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