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育墓

朱載育墓位於河南省沁陽市東北山王莊鎮張坡村東,占地86000多平方米。朱載堉父親死後不沿襲父親的爵位,著述終身,明萬在三十九年(1611年)去世,葬於九峰山下。朱載育),字伯勤,號句曲山人,九峰山人,又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卒謚端清,河南省懷慶府(今焦作沁陽市)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鄭藩第六代世子。

概述

沁陽朱載育墓沁陽朱載育墓

朱載堉墓位於河南省沁陽市東北山王莊鎮張坡村東,占地86000多平方米。朱載堉父親死後不沿襲父親的爵位,著述終身,明萬在三十九年(1611年)去世,葬於九峰山下。
墓區砌有圍牆,南有神道120米。土冢用石圍砌,直徑7.6米,高2.5米。冢前有百餘名家的碑刻題記。冢區兩邊依牆建書壁,鑲嵌著國家領導人、國家著名樂律學家、舞蹈專家、詩人、書法家等近百位名人的題詞刻石,構成了50多米長的書壁碑廊。
墓周流水潺潺,環境優雅。原有明代書法家王鐸書寫的神道碑,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炸毀。墓上原有高大封土堆,墓面有神道,神道兩側有石像生等,“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逐漸被毀,夷為平地。
1986年國家撥款對其進行修復。墓上封土高2.5米,底部直徑7.6米,四周壘砌了保護牆。修復了寬10米,長126米的神道。墓前樹碑。 1986年11月,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墓主人

朱載育(1536——1611年),字伯勤,號句曲山人,九峰山人,又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卒謚端清,河南省懷慶府(今焦作沁陽市)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鄭藩第六代世子。朱載育深受父親鄭恭王修德講學、布衣蔬食、能書能文、折節下士的影響,自幼儉樸敦本,聰穎好學。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恭王非罪削爵,被禁錮高牆。年僅15歲的朱載育,篤學有至性,築土室於宮門外,開始了席蒿獨處的淡泊生活。在漠落坎坷19年的漫長歲月里,朱載育拜結賢哲,出入俗理,以追逐日月的精神,專心攻讀音律,歷算,並開拓了邊緣學科的廣闊領域。

焦作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