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

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

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坐落在長沙市南郊洞井鋪,韶山路東側,距107國道約1km,在長沙—株洲公路與107國道的交匯處,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總面積6hm2,黃土丘陵地貌。1985年建立湖南省植物園,1992年由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園內辟有植物品種區、珍稀瀕危植物區、藥用植物區、觀賞植物區、燒烤場、休閒遊樂區等10個功能區,共有森林植物1100種,花卉果樹品種1800多個,珍稀瀕危植物區內有珙桐、鵝掌楸、金錢松、銀杉、紅花木蓮等珍稀植物78種,藥用植物區有藥材600多種。湖南省野生動物繁殖中心設在園內。公園成立後,西部海拔106m的山脊上修建了一座高20m的四層塔——天際閣,下部正方形,上部六邊形,翹角寶頂,黃色琉璃瓦,朱梁畫棟,光彩照人,為長沙南郊的勝景。園內山明水秀,萬木爭榮,空氣清新,既是森林植物資源收集、引種、良種培育、加工利用的科研基地,又是公眾休閒娛樂、康體療養的科普教育基地。

基本信息

簡介

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森林植物園即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占地140公頃,境內有山有谷,有平坦的草地、開闊的斜坡和碧波蕩漾的湖面,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辟有櫻花園、桂花園、茶花園、園、木蘭園、杜鵑園、梅園和花卉盆景園。先後引種栽植了1100多種森林植物,建有中亞熱帶最大的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區,護存珍稀瀕危植物54科95屬118種。省植物園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1993年在園內成立了省野生動物救護毓中心,救護、馴養了丹頂鶴梅花鹿貓頭鷹黃腹角雉等一批珍稀動物。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及芬蘭國家森林與公園局合作建成的"湖南森林和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中心",通過聲、光、電、標本、模型等方式,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動植物世界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燒烤、露營、跑馬、釣魚、彩彈射擊、卡丁賽車等一批特色森林旅遊項目。 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即湖南省森林植物園位居雨花區洞井鎮,於1985年成立,為公益性科研事業單位,隸屬於湖南省林業廳, 1992年和1994年經原國家林業部先後批准為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殖中心。全園占地面積140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90%,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環境優雅,已成為市民親近自然、休閒旅遊的良好場所,年接待遊客近30萬人次。

植物資源

該園既是森林植物資源的收集、引種、良種培育、加工利用科研基地,又是科普旅遊娛樂佳所。園內辟有植物分類區、珍稀瀕危植物區、藥用植物區、觀賞植物區等10個區,建園20年來,該園引種馴化、遷地保存了植物107科749屬1883餘種,救護、馴養了野生動物38種,包括銀杉、珙桐、黃腹角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和動物。 珍稀瀕危植物區在植物園中部山坡,內有珙桐鵝掌揪金錢松銀杉銀鵲樹紅花木蓮金葉含笑黃山木蘭等珍稀植物111種。與之毗連的藥用植物區有藥材600多種。建成了我省最大的、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植物組培中心,具有年產200萬株組培苗的生產能力。

研究基地

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
該園充分利用相對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基因庫,向國內外遊客,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提供一個走向自然、培養生態意識的科普最佳場所。1999年經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批准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省林業廳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芬蘭森林和公園局合作,於1999年9月在該園建成了全國首家“森林和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又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合作,於1998-2001年開展了湖南省隱花植物研究,並且正在籌建獨具亞熱帶特色的隱花植物標本館。另外,該園還建有“桂花園”、“茶花園”、“櫻花園”、“百鳥園”等不同專類園,通過這些科普宣傳平台,喚醒人們,特別是大中小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建園20年以來,該園已與國內外的20多家植物園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協作關係,先後接待了40多個國家的800多名外賓來園參觀考察和學術交流。日本滋賀縣於1985年贈送我園2000株櫻花,現已蔚然成林,每當3月櫻花盛開時,遊人如織,大有親臨日本“花見”之感,凸現其特色景觀之美

旅遊時間

長沙除盛夏氣溫較高以外,其餘三季均適宜旅遊。長沙的春天始於2月中旬以後,此時氣候多變,遊人寧可多穿點衣服,以防感冒。到5月下旬時夏天來臨,長沙雖有火爐之稱,但在山間即使三伏天也得蓋被子睡覺。 秋季始於8月中旬,氣溫通常在15℃至20℃左右,這時秋高氣爽,可以到桔子洲賞紅葉。11月下旬進入冬季,平均氣溫在5℃左右,有時會下雪,這時候可以去山裡看冰凌。

節慶活動

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

四月八。四月八日為佛祖釋迦牟尼生日,南朝時即有是日以香水浴佛,共作龍華會之習。長沙古有造烏米飯(俗稱青精飯)之俗。無子者往佛寺許願乞兒。瀏陽的一些地方,此日將寫有“四月八,佛祖先。毛姑娘,請上天”的紙條呈“十”字形貼於廳堂廊亭處,據說可防毛蟲瓦蛆。端陽節是與年節、中秋並列的民間重要節日。這一日,長沙人民為了紀念屈原特意舉辦龍舟競渡比賽,人們從幾十里以外向湘江、瀏陽河、撈刀河兩岸湧來,找有利地形觀看。午飯後,賽船將龍王接上船頭,競渡開始。船上健兒隨著鑼鼓節奏,振臂揚波,奮勇爭先,兩岸如體育場之看台,人頭攢動,銃炮喧天,喊聲動地。賽事至傍晚猶酣,有的於初六日加賽,賽畢舉行送龍王儀式。民間以為劃龍船可禳災(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多災)。瀏陽新開一帶,在端午前一個月,即戰鼓催人,謂龍舟鼓,村民歡聚演練,龍舟競渡氣氛提前到來。六月六。古稱天販節,俗稱“杯官生日”。官,亦稱鄱官,相傳是災害之神。是日城內多設醮,以禳災。農家則剪紙為田神,上塗雞血,舉之於竹竿,每田插一根,叫敬官。有的於五更時殺雄雞祭于田間,叫祭官,以求禳災豐穩。讀書人曝曬書畫,婦女翻曬珍貴衣服。寺廟詞堂翻曬經書族譜和菩薩袍服,故是日又名曬譜節,諺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

公園美食

湘菜歷史悠久,是中國八大風味萊系之一,講究刀工,注重火候,調味豐富,側重辣味。主味突出,尤重酸辣焦麻。講究刀工和裝盤,既注重內涵精當,又著眼外形美觀,使色、香、味和諧統一。湘菜的品種目前已達1000多種,長沙幾大著名湘菜館中,仍保持著日常供應上百種。長沙名酒有“白沙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