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布里大教堂

坎特布里城市(Canterbury)坐落於英格蘭東南部肯特郡(Kent)的東部。現在它是英國聖公會的中心,當然坎特布里大主教也是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導者。現任的坎特布里主教名叫羅漢威廉(Rowan Williams)。

坎特布里大教堂

點擊查看大圖
坎特布里城市(Canterbury)坐落於英格蘭東南部肯特郡(Kent)的東部。現在它是英國聖公會的中心,當然坎特布里大主教也是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導者。現任的坎特布里主教名叫羅漢威廉(Rowan Williams)。
公元前43年,在羅馬軍隊入侵英格蘭的契機下,坎特布里也隨之以商業中樞而發展起來。公元597年,天主教羅馬教宗國瑞一世(Gregory the Great)派遣當時任羅馬聖安德肋本篤會院的院長奧古斯定(St. Augustine of Canterbury)帶領傳教士首次進入英格蘭。很快傳教士們在奧古斯定的指導下在坎特布里城牆外創建了聖伯鐸和聖保祿本篤會修道院,幾個世紀後這個修道院改名為奧古斯定修道院,以紀念埋葬於此的奧古斯定及他所作的貢獻。這個修道院經過16世紀的宗教改革已經成為廢墟,但現在可以看到一此遺留的殘痕。當奧古斯定使肯特國國王皈依了天主教後,英格蘭的天主教很快發展起來。而這群傳教士的首領,奧古斯定後來成為坎特布里的大主教。起初教宗國瑞把英格蘭分為兩個教區,一個在約克(York),一個在倫敦。後來由於教務需要,在奧古斯定的要求下,教宗成立了坎特布里教區代替了倫敦。
坎特布里大教堂是英格蘭內最古老的大教堂之一。當然這個教堂也有他的歷史沿革。最初的教堂是由奧古斯定於第七世紀初所建。考古學家於1993年在現在的大教堂正廳下發現了這個以撒克遜風格為主的教堂痕跡,這是一個奉獻給耶穌救世主的聖堂。第八世紀,教堂在當時的大主教卡斯伯特(Cuthbert 740-760)指導下得以重建,並奉獻給洗者若翰。第十世紀,教堂在當時的大主教奧得(St.Oda the Severe 942-959)的指導下,教堂得以改進及更新。特別是加長了主殿的部分。第十一世紀,第一位諾曼第主教蘭弗克(Lanfranc 1070-1077)重建了當時仍以撒克遜風格為主的教堂。後來聖安瑟莫(Saint Anselm of Canterbury 1033-1109)大主教在他的任期內使教堂附屬的修道院達到了輝煌。
第十二世紀亨利二世為英國王,他是一個擁有極度權力欲的人,他也一心想掌握教會的權力在他的手中。當多瑪斯白克(Thomas Becket)還是一個世俗之子的時候,他的聰明才智和高效率的辦事才能已經使當時任坎特布里的大主教西奧博爾德(Theobald)大加賞識並為之重用。每當教會有什麼與國家的公事交涉的事情,主教都會委託多瑪斯去辦理。後來由於大主教西奧博爾德的推薦,多瑪斯也為國王所賞識,並擔任國王的一個重臣,並很快成為國王的最信任的心腹。甚至國王讓自己年青的兒子和多瑪斯一起居住並學習知識。後來由於國王想把一種叫丹麥稅賦的中世紀地稅也要強加於教會時,曾與多瑪斯產生了不同的意見。當大主教西奧博爾德死後,國王要指派多瑪斯為坎特布里的主教,雖然多瑪斯極力央求國王不要任命他,但由於教會內的大多數高級教士也極力欽佩和欣賞多瑪斯的人格和才能,加上來自國王的壓力他還是於1162年6月3日成為坎特布里的新主教。出乎國王意料之外的是,多至斯由原來一個忠於皇室的臣子一下子變成忠於教會的禁慾高級教士,而且極力維護著教會的權益。當教宗亞力三大三世(Alexander III)與英國國王發生意見分岐時,多瑪斯極力擁護著教宗。並開始竭盡全力地使教會獨立於政治以外,而不受國王的控制。這一系列的變化使國王大怒。國王召集大臣群會,決定充軍流放多瑪斯。多瑪斯聲稱他的生命為了基督的教會而處於風險中是值得的。於是多瑪斯被押進了一個漁船而流放法國,卻得到法國國王路易七世的保護。通過教宗與英國王的多年外交交涉,亨利二世就在教宗正要決定將他開除教籍之時,答應了一項協定,同意多瑪斯返回教區。可是亨利的怒火仍在,對他的大臣說:有誰能為我除掉這個愛管閒事的多瑪斯?於是經過大臣們的密謀加上國王的意願,多瑪斯於1170年在坎特布里大教堂被暗殺,成為歷史中四個被暗殺的坎特布里主教中的第二個。後來因為多瑪斯的遺體及靈墓奇蹟不斷,人們一直視這位主教為天主教會的聖人,教宗亞力山大於1174年7月12日宣布他為聖人,當然現在英國聖會會也承認他是聖人。1174年教堂大火,燒毀了整個東面,於是威廉(william of Sens)重建了一個哥德式的唱詩班席位,包括尖角的拱門,飛拱,和肋骨形的屋頂設計。強調直線形的高大石柱和尖頂,創造了更寬大的教堂內部空間。聖三小堂就是威廉一手指導建造,專門為聖多瑪斯白克遺體搬放設計的。1220年多瑪斯的遺體從原來的靈墓遷入新建的聖三小堂,朝聖者的捐獻維持著教堂的修繕。十四世紀,教堂的修道院院長多瑪斯赤靈頓(Thomas Chillenden)在他的任期內(1390-1410)重建了教堂的主殿,以筆直的英國哥德式風格為主,就是我們們現在所看到的正殿大廳。1430年後原始的天使之塔(Angel Steeple)遭到破壞,至1490年至1498年得以修復。修復後的塔高約297公尺,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哈利鐘樓(Bell Harry Tower)。十六世紀,教堂修道院全被解散,十八世紀中,原始的羅馬式西北塔破舊損壞,一百年後才開始修復,修復後的塔為雙姊塔,叫西南塔,現在叫哈努得塔(Arundel Tower),這是最後一次對大教堂大的一個改動。十九世紀,在以成廢墟的教堂附屬的羅馬式修道院基礎上建造了一個哥德式建築的圖書館和檔案館,但這座建築被第二次世紀大戰中,被一個巨型炸彈毀掉,而這個炸彈原本是投向大教堂的,卻沒有命中。後來雖然重修,但規模很小。
讓我們去現在的教堂看看。在走進教堂大院之前,你會看見一個雄偉的大門,最早建於都鐸王朝的初期,可能是為了紀念亨利七世的長子亞瑟,威爾斯王子,他於1502去世,年僅16歲。大門於1931年至1973年得到修復。正面的盾徽代表了亞瑟王子的王室官員和他所信任的擁護者。那厚重的西門是朱克松主教所贈。這個教堂在白天是要收費的。好些英國本地人都沒有進去過那座教堂,因為門票很貴的。當你走進了大院,從不同的建築風格的融合可以反映大教堂從11世紀至今的歷史。從教堂的西南往上看,你會發現兩座成又成對的塔,但它們這間支卻隔了四個世紀。左邊的大德魯伊塔建於1832年,以替換建築師蘭富南克於1070年造的羅馬式建築。這座塔里放置著五座報時的諧音鍾和一座最重的3185公斤的大登士丹種。牛津截是瑪皮爾1434年的作品,放了14座鳴鐘。兩座塔之間的是花格西窗。坎特布里的街道和教堂都不是正南正北的方向。在西方,人們習慣於說前後左右,不說東南西北。坎特布里大教堂是程西北到東南方向坐落的。你從西南門廊進入教堂時,會發現門廊上裝飾著歷史人物的雕塑,由西奧多皮費於1862年所作。請看拿盾牌的中世紀天使雕像,很有特色。頭頂上是具有紋章的屋頂。走進門廊向右轉,教堂的正殿大廳展現你的眼前。大廳中央有一個聖水盆,其頂部裝飾著四位福音作者的雕像,於是1643年被清教徒打碎後,被一位主教所藏,1660年得以修復。注意西面的彩色玻璃窗子,繪有13位耶穌祖先像,作於12世紀晚期。其中一幅“掘地的亞當”最為著名。頂層的石頭窗格里的繪畫是14世紀作品,以聖人為主。在講道台附近有一個銅製的軟碟鑲嵌在地板上,是英國聖公會的象徵。走近最高處的內殿聖壇部分,在聖壇的左面是多瑪斯白克的殉道地方。一座小祭台用以紀念這個聖人,名為劍尖祭台。因為當時由於一位殺手刺殺多瑪斯時,用力過猛,他的劍刺中石縫,劍尖斷留在石頭縫裡面。1982年5月29日羅馬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和坎特布里主教羅伯特倫西一起在這裡為世界和平祈禱。走進東側的地宮,多瑪斯白克的屍體曾在1170年至1220年停留在這裡,當然許多奇蹟也發生在這裡。東側地宮的盡頭是耶穌小聖堂。走進西側地宮,這是聖天使加俾厄爾聖堂,裡面有11世紀的雕像和12世紀的壁畫。再往前走是聖母小聖堂,這裡有14世紀的牆壁浮雕和1982年的聖母銅製雕像,可以感覺古老與現代的對比。從地宮出來,走上內殿最高的台階,通過一個小小的13世紀的鐵門,另一個寬敞的聖殿呈現你的眼前,這是三位一體聖堂配有大教堂唱詩班的席位。你可以看到羅馬式的最外厚重的牆壁及唱詩班席位頂部的早期哥德式的尖拱。繼續往深處走,你會看見“聖奧古斯定的椅子”及一個銅製的讀經台。讀經台正上方的穹頂有象徵基督復活的羔羊旗幟的浮雕。1178年,正在負責建築大教堂的法國建築師威廉桑斯因腳手架倒塌而摔下,正是在這個地方,他後來死在法國。另一位也叫威廉的英國建築師繼續完成了他的工作。右面是死於1443年的齊契得大主教的墓穴,是大教堂最精美的墓穴。再繼續往前走,穿過大門向左轉就會看見很顯眼的彩色玻璃窗戶,玻璃上的繪畫是一個名叫“窮人的聖經”,意為這些繪畫內容明了淺顯,是當時為大部分上不起學的窮人設計的,他們可以通過繪畫對聖經有所了解。例如左邊的“諾厄的鴿子”,及“東方三賢士”。返身往回走,穿過大門走在齊契利的墓葬穴左邊。走過東北耳堂,你的左邊是一扇上三把鎖的17世紀的門通向聖安德肋小聖堂,里不對公眾開放的。走到三位一體聖小堂的盡頭,你會看見繪有聖多瑪斯白克的彩色玻璃窗戶,是用古玻璃做成的。起初在1220年聖多瑪斯的的聖龕就在這裡,1538年亨利八世下令毀掉了這個聖龕。現在只有一個蠟燭來表示聖龕的原始位置。這裡是朝聖者的最終目的地。沿著走廊繞著盡頭轉過來,我們會看見大主教休伯特沃爾特的墓穴,這是大教堂最古老的墓穴,建於1205年;並看到稱為黑王子的威爾斯的墓穴及聖安瑟倫的小堂。如有興趣不妨去一下東南耳堂及西南耳堂。在西南耳堂里有英國皇家海軍坎特布里艦艇上的鐘,每天十一點鐘有人敲響此鐘錶示對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去的人的紀念。走過中央墓穴從大教堂的南門出來,你可以教堂外部瀏覽一番。2002年現今英國女王依麗莎白曾經訪問坎布布里大教堂
現在坎特布里大教堂雖然沒有倫敦西敏寺教堂(Westminster Abbey )那樣有名,但在中世紀卻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大主教區主座堂。而且現在仍是英國聖公會大主教領袖的座堂。這也是我們為什麼第一個介紹它的原因。

相關條目

神話史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