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3年

公元前43年,西漢永光元年。正月,元帝巡行甘泉宮(今陝西淳化西北),赦雲陽(今陝西淳化北)刑徒,令所過地區免除租賦。永光元年(前43),匈奴呼韓邪單于民眾益盛,而其所處的邊塞地區禽獸已絕盡,射獵無所獲;加之其力量已足以自衛,防備郅支單于襲擊,於是北歸舊庭。

歷史紀事

元帝巡行甘泉
永光元年(前43)正月,元帝巡行甘泉宮(今陝西淳化西北),赦雲陽(今陝西淳化北)刑徒,令所過地區免除租賦。

呼韓邪單于北歸舊庭
永光元年(前43),匈奴呼韓邪單于民眾益盛,而其所處的邊塞地區禽獸已絕盡,射獵無所獲;加之其力量已足以自衛,防備郅支單于襲擊,於是北歸舊庭。

文化紀事

張禹《論語》
張禹字子文,河內軹(今河南濟源南)人,元帝時,試為博士。初元年間(前48—前43),受命授皇太子《論語》。漢代經師所傳《論語》,今文學派有《齊論語》二十二篇、《魯論語》二十篇,古文學派有《古文論語》二十一篇,文字或有不同,且《齊論語》較《魯論語》多出《向王》、《知道》兩篇,《古文論語》則把《堯曰》篇“子張問”以下另分一篇。張禹早年遊學長安,曾先後從王陽及庸生學《魯論語》和《齊論語》,於是綜合這兩種傳本,合而考之,擇善而從,並為之作注,著《論語章句》以獻,其篇目則以《魯論語》為準。成帝即位後,張禹以帝師貴顯,河平四年(前25)代王高為丞相,封安昌侯,年老乞歸,死於哀帝建於二年(前5)。張禹所傳《論語》,時號《張侯論》,諸儒稱“欲為《論》,念張文”,後世學者亦多從張氏所定之本。

雜譚逸事

以四科考試
永光元年(前43)二月,元帝詔丞相、御史大夫推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勛每年以此四科考校郎及從官,定其等弟高下。

於定國罷相
於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今山東城北)人。其父於公為縣獄史,郡決曹,決獄公平。定國少習法於父,後為獄史、郡商曹,補廷尉史,以才高舉侍御史,遷御史中丞。宣帝即位後,遷光祿大夫,平尚書事,甚見信用。後遷水衡都尉、廷尉。其決斷疑案,持法公平。為廷尉十八年,遷御史大夫。甘露三年(前512)五月,代黃霸為丞相,封西平侯。元帝立,因定國為任職舊臣,十分敬重。時陳萬年為御史大夫,與定國並位八年,論議沒有不同見解。後貢禹代為御史大夫,論議與定國不同。定國明習政事,元帝常許定國所言。但元帝初即位,關東連年受災,流民亡入關中,上書陳事者皆歸咎於大臣。元帝於是數以朝日引見丞相、御史大夫,入受詔,條其以職事。定國上書謝罪。永光元年(前43),元帝復詔條責丞相、御史大夫。定國惶恐,上書自劾,歸侯印,請求退免。元帝不許,定國堅持。於是元帝賜其安車駟馬、黃金六十斤,免官家居。後病死,終年七十餘,謚曰安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