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光環

地球光環

大部分人都以為太陽系中只有土星有漂亮的光環,對天文新信息稍加注意的人應該知道除了土星以外,其實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幾個類木行星家族成員都有光環。但只有極少的科學家心裡明白,在地球早期歷史中,我們的行星也有一個由岩石碎片組成的環。

簡介

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大約在三億五千萬年前,最近一次的碰撞期中,地球的確可能有一圈短期性的光環。 這兩位科學家推測,地球的環持續存在了大約十萬至數百萬年之久,這也許可以解釋地質記錄中氣候型態的改變。

地球環的來源

撞擊,是產生光環的方式之一,現在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地球曾經經歷過一段長期的彗星與小行星轟擊,包括亞利桑納州的大隕石坑、隱沒於地下的尤加敦半島 。

地球光環 地球光環

有極少的科學家心裡明白,在地球早期歷史中,我們的行星也有一個由岩石碎片組成的環。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科學家 ─ Peter J. Fawcett 與能源部 Sandia 國家實驗室的 Mark B.E. Boslough 認為,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大約在三億五千萬年前,最近一次的碰撞期中,地球的確可能有一圈短期性的光環。這兩位科學家推測,地球的環持續存在了大約十萬至數百萬年之久,這也許可以解釋地質記錄中氣候型態的改變。

有關科學家發現光環的時序

依列如下:

土星的光環 Rings of Saturn

1610年,伽利略用望遠鏡觀察土星,發現土星的圓面兩側有好像人耳朵一樣的東西,並把此發現記錄在文獻中——“土星邊上有耳朵”。由於當時望遠鏡的解析度太低,伽利略沒有更深入去觀察,因此錯過了土星有光環這一重大發現。發現土星光環這一殊榮最終頒給了荷蘭科學家惠更斯,他於1659年發現環繞著土星的是一個扁平的圓環。

天王星的光環 Rings of Uranus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傳統觀點認為,天王星環是在1977年的一次實驗中被發現的。最近一種新的理論認為,在公認的發現日期之前的180年 (1789年),天文學家可能就已經發現了天王星周圍的光環。

木星的光環 Rings of Jupiter

1979年「旅行家」( Voyager 1 ) 太空船飛越木星,才發現木星也有一圈外光環,但這道光環非常的薄,在地球上即使用最好的望遠鏡也看不到。

地球的光環

The Vailan or annular theory : a synopsis of Prof. I.N. Vail's argument in support of the claim that this earth once possessed a Saturn-like system of rings 1892 The terminal Eocene event: formation of a ring system around the Earth? 29 May 1980 Rings around the Earth: A clue to climate change? September 11, 2002
有極少的科學家心裡明白,在地球早期歷史中,我們的行星也有一個由岩石碎片組成的環。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科學家 ─ Peter J. Fawcett 與能源部 Sandia 國家實驗室的 Mark B.E. Boslough 認為,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大約在三億五千萬年前,最近一次的碰撞期中,地球的確可能有一圈短期性的光環。這兩位科學家推測,地球的環持續存在了大約十萬至數百萬年之久,這也許可以解釋地質記錄中氣候型態的改變。

海王星的光環 Rings of Neptune

海王星已發現的光環有四個,都是由「航行者二號」(Voyager 2 )太空船在1989年飛過時發現的,科學家相信海王星的光環是比較年輕的。

冥王星或許會形成的光環

Pluto Might Have Rings 22 February 2006
據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報導,曾在去年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冥王星兩顆小衛星的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太空中的物體與這兩顆衛星相撞,會在冥王星的周圍定期形成微弱的光環。科學家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說,他們發現因為這兩顆衛星質量太小,太空中的物體與之相撞後會圍繞冥王星形成微弱的光環。科學家說,這是第一次在大型固態行星周圍發現光環。

垃圾碎片形成的光壞

低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低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

那卻是最可怕的垃圾場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地球的大氣海洋正因堆積如山的垃圾而遭受嚴重污染,而歐洲航天局控制中心發布的最新照片顯示,人類所產生的垃圾如今已波及太空,使得地球上空也成了一個垃圾場。

個個有來歷 數百萬垃圾成奇觀

按照火箭科學家專業的說法,這些垃圾被稱為“軌道碎片”,不過一般人都將其稱為“太空垃圾”。如今,太空垃圾日益成為人類面臨的一個難題。人類51年前將第一個太空飛行器發射到太空——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已將太空變成了一個垃圾場,裡面充斥著無數的碎片。
大多數太空垃圾都靠近地面,即處於距地面320至480公里的低地軌道。正如照片顯示的那樣,它們在地球上空構成了獨特的環狀物和球體。太空飛行器會掉落大氣層化為灰燼,但這一過程通常需要幾個月時間。還有數百萬太空碎片在距地面3.2萬公里的地球靜止軌道周圍徘徊,始終不散去。
構成這些碎片的東西是:廢棄的太空飛行器和報廢衛星,火箭外包裝,碰撞和對接期間產生的金屬片,螺母和螺栓,不慎丟棄的工具,大塊冰凍火箭燃料,以及從載人飛船上扔下的太空人排泄物。1965年,在美國太空人第一次太空行走期間,“雙子星4”號飛船太空人懷特丟失了一幅手套。在隨後一個月中,手套以2.8萬公里的時速在太空飛行,成為有史以來最為危險的服裝用品,直至它幾個月後在地球大氣層化為灰燼。
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雖為人類太空探索作出過重大貢獻,但也在運行過程中產生了200多包垃圾,當時太空人的環保意識不像現在這么強烈,將它們直接丟棄到茫茫太空。1994年,“飛馬座”無人火箭爆炸,瞬間化為30萬件直徑最小為0.3厘米的碎片。

件件都危險 美國編成垃圾目錄

令人驚訝的是,美國宇航局和一些西方航天研究機構逐漸地將部分太空垃圾編成目錄,因為他們的雷達可以跟蹤到小到直徑達0.25厘米的物體。
太空垃圾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視,是因為它們嚴重威脅著太空人和太空飛行器安全。一小塊塗料在太空的飛行速度能達到時速數萬公里,一旦撞到國際空間站上,它們能輕而易舉在空間站外殼留下凹痕,甚至能撞裂玻璃。即便是個頭最小的螺釘,一旦與實施太空行走的太空人相撞,太空人也會立時斃命。
目前,無論太空梭何時出現在軌道,美宇航局的監控網路都會定期檢查已知軌道碎片飛行軌道,以確定是否可能發生近距離接觸。如果另一件物體在距太空梭幾公里處飛行,一旦撞擊的機率超過萬分之一,地面控制中心就會下達命令,讓太空梭遠離該物體。這種情況很罕見,一兩年發生一次。
幸運的是,太空無比浩瀚,這些太空垃圾之間的空間很大,撞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專家仍指出,這種慘劇的發生只是時間的問題。令專家感到棘手的是,清除太空垃圾遠比清除地球上的垃圾困難得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