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3》

《光環3》

《HALO 3》是微軟次世代主機Xbox 360平台上的首部系列作,在前作首發一天之內就售出238多萬份,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1億2千5百多萬美元的巨大“光環”的庇蔭下,消費慣性再次讓《HALO 3》在正式發售前就已經被預訂了170多萬份,首日更是刷新了1億7000多萬美元的系列作銷售記錄。

《光環3》《光環3》
遊戲中文名: 光環3
遊戲外文名: Halo 3
遊戲類型: 第一人稱射擊
遊戲平台: 電視遊戲
開發廠商: Bungie
代理廠商: Microsoft

遊戲簡介

《HALO 3》是微軟次世代主機Xbox 360平台上的首部系列作,在前作首發一天之內就售出238多萬份,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1億2千5百多萬美元的巨大“光環”的庇蔭下,消費慣性再次讓《HALO 3》在正式發售前就已經被預訂了170多萬份,首日更是刷新了1億7000多萬美元的系列作銷售記錄。在一再延期和畫面素質備受質疑,被指配不上“次世代”三字的巨大壓力下,《HALO 3》只是微軟強大廣告攻勢和有效宣傳策略的又一成功的銷售範例?還是完全憑藉遊戲自身的品質而實至名歸呢?占得天時,人和等先機的《HALO 3》在與PS3《KILLZONE 2》的平台FPS榮譽之爭中,究竟有多強的底氣呢?

畫面表現

《光環3》《光環3》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當心中所希冀的驚喜未能適時而至時,難免還是有些失落的。《HALO 3》的畫面並沒有像去年的XBOX 360人氣王《Gears of War》和前不久推出的《BioShock》那樣具有視覺震撼力,與微軟旗下的賽車大作《Forza Motorsport 2》情況相仿,和XBOX平台上的前作相比,《HALO 3》只是擁有了更高的解析度,畫面看起來讓人覺得更乾淨罷了,但這些應有的進步也只能說明了XBOX 360比XBOX擁有更強的硬體機能而已。《HALO 3》在紋理貼圖的精度和建模細節上不如《Gears of War》,水面的視覺效果雖然出色,但與《BioShock》比較起來有差距,反鋸齒處理效果非常有限,物件邊緣的鋸齒比較明顯,頭髮等小處的細節很粗糙等都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和保守、中庸的《HALO 3》一對比,經歷宣傳視頻鬧劇後臥薪嘗膽,在2007年E3展上再顯風采的《KILLZONE 2》的遊戲畫面無疑更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期待!
與以往兩作一樣,《HALO 3》也繼承了畫面上的一些共性的特點,那就是畫面效果“剛剛好”能夠將龐大的場景,炫目的爆炸效果和煙霧、景深模糊等特效結合音樂音效所營造的濃烈戰爭氛圍等表達出來就滿足了。與製作出令人驚艷的畫面相比,Bungie更青睞於讓遊戲在運行過程中能夠始終維持穩定的幀數,這樣的做法也與系列作比較注重網路對戰無不關係。當然,《HALO 3》的美工和遊戲的劇本一樣,都有著一如既往地優越表現,從沙漠,叢林,雪地等豐富且廣闊的場景刻畫,再到維妙維俏的建築裝飾都維持了相當高的水準,不得不提的還有遊戲主角士官長和神風烈士等的細緻程度有著大幅的提升,特別要說的是士官長的強化裝甲服在環境貼圖法線貼圖等技術的刻畫下,表現出了逼真的凹凸質感和反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星盟陣營的角色造型也遠比人類方面要出色和到位,後者實在太渣了,不得不BS一下。

音樂音效

《光環3》《光環3》
拋開遊戲本身的可玩性不說,《HALO》系列的美工、劇本和音樂音效同樣一向都是冬粉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作為三部曲的最後篇章,《HALO 3》可謂將音樂音效的有點發揮到了極致,各種武器,載具那到位的音效自然是不在話下,在槍林彈雨的戰鬥中依然能讓玩家在嘈雜的環境裡根據聲音分辨出不同武器造成的爆炸等情況就實在不得不讓人佩服了。遊戲的背景音樂也非常出彩,豐富的樂器演奏將不同風格的鏇律有條不紊地結合在一起,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感人肺腑的鏇律在橋段的高潮期適時地出現,很好地營造出了此情此景,此時此刻所應有的氛圍,感染力極強。
微軟一向是非常重視台港遊戲市場的,由他們發行的XBOX和XBOX 360遊戲,特別是遊戲大作的話,通常都會有繁體中文版推出,而《HALO》系列的前兩作不但全部都進行了繁體中文化,更是連語音也都中文化了,對於首次登錄XBOX 360的人氣大作《HALO 3》,微軟方面又怎會怠慢呢。為此,微軟特別派遣了中文化小組與Bungie Studios密切配合,耗資上百萬元將《HALO 3》多達11萬字的信息內容全面中文化。同時,還請到36名配音員擔任中文配音,錄製超過300小時、3萬多個語音檔案。華語玩家將能夠與世界各地的玩家同步體驗到完全中文化的《HALO 3》,其實,《HALO 3》的多國語言版里也有繁體中文界面,但很多台詞都沒有給出中文字幕,對於英文聽力一般的華語玩家來說,要了解遊戲那精彩的劇情,港台版完全中文化的《HALO 3》無疑更加適合他們。

劇情故事

士官長、詹森、神風烈士全部都回到了地球。為了阻止先知啟動光環,他們一行人成功的和米連達回合,並殺出重圍,沿著公路來到了星盟軍隊剛剛在地球上建立的基地上。當他們趕到基地時,星盟已經完成了挖掘工作,並成功的開啟了空間隧道。真相先知和信徒們駕駛著艦隊飛向空間隧道。那個黑洞模樣的隧道是新行者們在地球上設定的一道門。只有通過這個空間隧道才可以到達方舟。很明顯先知打算前往方舟開啟剩餘的光環。 士官長攜眾人追擊,這時候人類和星盟精英族已經達成了共識:阻止先知開啟光環。(爆笑劇情之一:精英戰士和人類士兵交換武器,那一幕鏡頭酷代。)(爆笑劇情之二:神風戰士告訴精英首領:鬼面獸的艦隊數量是我們三倍。首領偌無其事地說道:很好,剛好勢均力敵。) 進入空間隧道後,士官長來到了一個新的空間。這個空間有一個很奇怪的光環。它事實上並非環狀,而是個六角型的“花瓣”,每一朵“花瓣”都是半截光環。這裡正是方舟,是7個光環的最終控制基地。此刻,博愛之城墜落在方舟上。這樣,先知、人類、蟲族,各自懷著不同的目的,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展開了最後一戰。
在博愛之城的殘骸中,士官長找到了受損嚴重的科塔娜,完成了他對她的承諾。接著依靠科塔娜保留著的索引器,(2代中爭奪的信物)士官長關閉了方舟上的三個能源塔,這時候一個嶄新的光環從方舟的中央緩緩飛起,那是方舟的子光環,那裡將決定著所有光環的命運。 先知俘虜了詹森,逼迫他開啟最終光環,(似乎先行者是人類的遠古祖先,因此只有人類的掌紋才可以開啟光環。)情急當中米連達駕駛著一架運兵艦沖入現場,詹森請求米連達殺死兩人以阻止光環的啟動。米連達疑遲了一下,但卻被先知開槍殺死。蟲族臨時決定幫助士官長和神風烈士,目的是為了阻止先知。及時趕到後神風烈士殺死了先知。由於先知已死,蟲族無所顧及,因此短暫的聯盟關係破裂。隨即蟲族追殺士官長他們。詹森駕駛運兵艦離開了,而士官長和神風烈士則通過別的途徑逃離了蟲族追殺。 罪惡火花引導士官長和神風烈士前往方舟的子光環控制室內,在控制室外詹森及時趕到。當士官長想毀滅光環時,罪惡火花露出了猙獰的面孔。罪惡火花宣稱自己是光環的主人,不允許任何人對光環做出破壞的行為。士官長、神風烈士及詹森均被罪惡火花射出的雷射擊中,最後士官長忍著重傷消滅了罪惡火花。並開啟了光環自毀程式。詹森由於受傷嚴重,最終在士官長的懷中英勇死去。 光環自毀程式已經開啟。受傷的士官長和神風烈士逃離了子光環,並成功駕駛著飛艦離開方舟。在起飛的過程中士官長差點被甩出機艙外,或許是傷太重了。最後在科塔娜的注目下,士官長艱難地爬回了控制台。一片光芒中,方舟化為了碎片。
很明顯,當方舟被摧毀了之後,其他光環將失去作用。世界上再也沒有其他光環可以威脅到宇宙萬物的生存了。蟲族也在那場爆炸出全部滅亡。由於蟲族特殊的生理結構導致它們失去首腦無法生存,因此地球上剩餘的一些蟲族小兵將活不長久。蟲族在這場戰爭中全體被滅。 當地球上的戰士們滿懷希望的迎接士官長的歸來時,卻發現只有神風烈士走出了倉門。胡德統帥向神風烈士表達了敬意,並宣布將會在修建紀念碑。“我仍舊無法原諒你們的過錯,不要忘記這場戰爭是你們挑起的。不過……”胡德統帥對著神風烈士說道,“我很感謝你陪伴他戰鬥到最後一刻。” 在胡德統帥身旁的陣亡告示牌上,上面有詹森、有米連達、還有一些無名勇士的照片。鏡頭最終緩緩的落在了一處位置,上面寫著“斯巴達117”。這位人類最英勇的戰士為了自己的信念,為了世界的和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最終神風烈士和精英們離開地球,回到自己的故鄉。人類和星盟迎來了和平。

系統設定

《HALO 3》的系統在前作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一些新的成員,如經過大幅改進的多人連線合作模式和類似RTS遊戲中的影像錄製系統,強大的地圖編輯器等等。由於在《HALO 3》里,玩家可以在XBOX Live上進行多達4人的合作過關,隨著更多真實玩家的介入,團隊的配合以及衍生出的戰術變得更加靈活多變。多人連線對戰中所常用的團隊合作技巧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了單人戰役模式之中,從而讓玩家獲得更豐富有趣的遊戲體驗。
《HALO 3》新增的影像錄製系統可適用於遊戲中的單人戰役、多人連線合作、多人連線對戰等所有模式,默認情況下是開啟這項功能的。和許多的RTS遊戲一樣,當玩家在退出遊戲後,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將前面的遊戲過程以影響的形式放到XBOX 360的硬碟上保存起來,通過Xbox LIVE上傳到Bungie所提供的25MB免費網路儲存空間上分享給好友觀賞。保存在硬碟中的影響可以通過遊戲提供的“劇院”模式來播放,觀賞的攝像機鏡頭可以由玩家自行控制。播放的方式包括正常、慢速、快轉、倒帶、定格、區間重播等所有基本的功能。藉助影像錄製系統的功能,玩家可以通過反覆觀看自己和一些達人的戰鬥回放來進行自我檢討和觀摩模仿高手們的戰術策略,以提高自身的技巧和增強團隊合作的意識。如果戰鬥過程中遇到什麼惡搞。令人捧腹的鏡頭,還可以在在播放影像的過程中將其截取下來作為圖片上傳到伺服器上與好友嘻哈一番。
繼引入載具的概念後,《HALO 3》又再次引入了通常在RTS遊戲中才會見到的地圖編輯器。通過功能強大,簡單易用的編輯功能,玩家以任意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定製對戰模式的地圖和對戰模式的規則,包括了武器、遊戲速度、還有偽裝等方面的定製。涉及的自定義的方方面面比前作要豐富許多。 

操作手感

《光環3》《光環3》
豐富的載具和武器是《HALO》系列除多人連線對戰外最吸引人的地方,隨著一些新載具,武器和道具的加入,以及製作小組對原有武器裝備和載具作出的調整,還有敵我雙方近戰能力的提高,遊戲的平衡性、戰術策略也有了不少的變化。可釋放出泡狀能量護盾的泡泡護盾(Bubble Shield),能消除敵我護盾與癱瘓交通工具的噬能器(Power Drain),可直接打擊和反轉重力的重力錘(Gravity Hammer)等裝備,以及具備了巨大的車輪、堅固車頭,配備了機槍,速度極快的鬼面獸機車(Brute Chopper),還有四輪越野車貓鼬號(Mongoose),人類攻擊機等載具都是玩家們非常關心的,有破壞遊戲平衡性傾向的設計,而事實究竟如何了?
事實證明,玩家的擔心完全是杞人憂天,因為,和《Gears of War》中的超級武器黎明之錘(Hammer of Dawn)一樣,《HALO 3》當中的很多威力很強的武器和載具都有著使用環境等條件的限制,而且破解的方法也不少,拿泡泡護盾來說,只能防禦外部的攻擊和爆炸,持續時間短,而且玩家和載具都能隨意出入泡泡護盾,只要將泡泡護盾發生器給破壞掉就能完全瓦解掉它的防禦功能了,增加了飛彈發射器後的疣豬戰車依然僅有靈活性方面的優勢,沒有了自動追尾功能的火箭筒也沒以前那么拽了,攻擊機的加入更拉近了對戰陣營間空中火力壓制的差距。《HALO 3》的難度設定也比以前高了不少,這主要得益於AI的進步和能力的強化,更懂得自我掩護和機動性更強的敵人比以往更難於對付了。在武器,載具的優勢互補方面,還有兵種的個性化塑造上,無論是敵人還是戰友方面,同樣有了明顯的進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