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秀

地王秀

瞄準黃金地段的地塊,堅持幾十輪、上百輪競拍,豪擲數億、數十億元,價高者最終稱“王”——這被不少業內人士稱為“地王秀”。

簡介

地王秀地王秀

自2009年以來,土地市場一直上演“冰火兩重天”的“戲劇”:“老地王”不堪資金重負而陷入困頓,新地王的誘惑又讓開發商趨之若鶩。瞄準黃金地段的地塊,堅持幾十輪、上百輪競拍,豪擲數億、數十億元,價高者最終稱“王”——這被不少業內人士稱為“地王秀”。

出現原因

“地王秀”何以重複上演?

地王秀地王秀

一是資金相對充裕。去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將普通商品住房項目投資的最低資本金比例從35%調低至20%。此舉確實增強了企業的信心,意味著房地產開發商可以用更少的資金貸到更多的貸款。加上政府的一些救市計畫,包括寬鬆的貨幣政策,大大增強了企業的開發能力。
二是土地資源稀缺。在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中,18億畝的耕地紅線一定不能突破。而在一些熱點城市,商品房土地存量更是“有減無增”。“物以稀為貴”,在現行“價高者得”的出讓方式中,一些優質地塊的價格極易在眾多開發商的爭搶中瘋狂上漲,甚至“加冕”地王。
三是資本市場對上市房企的評價。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說,資本市場對別的行業的評價,一般是銷售額和利潤派生指標。房地產是個例外,除銷售額、利潤、稅收指標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指標——就是土地儲備。這直接導致上市房企視“地王”為股市融資的最好“題材”,追逐不遺餘力。企業拿到“地王”之後,股價暴漲,企業隨即通過增發等手段快速融資,並再次“砸錢”購地,土地市場和資本市場由此“互推互漲”。
四是“地王效應”拉漲房價。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有一些開發商是只囤地從不蓋樓。隨著調控的不斷深化,有的擔心自身利益受損,便通過大量儲備土地來對抗調控。在市場上不斷強化“地價大漲、房價必漲、漲價正常”的概念,通過“地王板塊”操控區域房價,領漲效應形成板塊拉力
監管不力的部門和地方政府其實也是“地王秀”的參與主體。“地王”的巨額出讓金及其帶動周邊地價的上漲,均充實了地方的“錢袋子”。在“土地財政”之下,一些地方政府和開發商其實是利益共享者。

危害

昔日的“地王”今天大多在曬太陽。昔日的“地王”今天大多在曬太陽。

專家認為,“地王秀”更大的危害在於:開發商、地方政府所獲之利,均是從飆漲的地價獲得的“透支性”收益。泡沫終有破滅的一天,購房者卻不得不為此埋單。
北京建設銀行一位信貸經理認為,過去開發商在拿地時只要利潤空間低於15%便不敢接手,而現在由於地價與房價同向拉扯互動,市場越來越不理性。土地儲備量越大,企業實際上就承擔了越大的未來市場變化風險。

收回地王

進入2月份,曾經令人瞠目的“地王”接連爆冷。北京、南京國土部門先後宣布收回兩宗“地王級”住宅用地,並沒收上億元保證金。土地調控趨緊,是否意味著高歌猛進的“地王”神話開始終結?有關業內人士表示:“希望這次收回‘地王’,是對‘地王秀’的終結,從而讓土地市場逐漸回歸理性,避免哄抬地價的現象再次上演。”

難終結

無論是沒收“地王”還是目前出台的土地調控政策,都不足以終結“地王秀”。因為“地王秀”的連續上演有著複雜的市場因素和制度因素,不太可能馬上治本。
“價高者得”的土地出讓制度沒有改變,讓“地王”有了制度性土壤。眾所周知,中國所有的“地王”都是通過“價高者得”的競拍方式產生的,這種土地出讓制度雖然公開透明,但卻是產生“地王”的制度背景。雖然說“國十一條”提出探索土地出讓綜合評標方法,但綜合評標方法能否遏制“地王”還不好說。我估計,綜合評標方法可能針對“住宅地王”,但不一定針對“商業地王”,而“商業地王”同樣可以影響住宅的地價和房價。
北京和南京收回“地王”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在樓市調控的大背景下收回的;二是開發商遲遲不交土地款。如果是在非樓市調控期,如果不是欠地方政府錢,地方政府是否能積極收回“地王”很可疑。只有讓收回“地王”常態化,才能讓土地市場逐漸回歸理性。但從現實來看,“地王”只有不符合地方政府利益才可能被收回,符合地方政府利益收回的可能性則不大。
再從土地需求角度看,“地王”依然有存在土壤。不少專家和開發商的普遍看法是,房價還要繼續上漲多少多少年;而且,中國土地資源稀缺、土地儲備是資本市場對上市房企的重要評價指標、國企進軍樓市缺乏限制、城鎮化進程加快、經濟發展趨勢向好……種種因素導致大部分開發商看漲未來的地價和房價——這或許就是“地王”繼續存在的原因。
另外,“地王秀”頻繁上演還和一些城市規劃不合理有關。由於一些地方政府的主要職能部門集中在城區,公共配套主要集中於城區,自然而然抬高了城區土地的身價,大部分地塊都是因為位置特殊而變為“地王”的。
筆者以為,我們只能通過逐步改變對“土地財政”依賴、改變土地出讓制度、懲罰違規開發商來減少“地王秀”,指望收回“地王”和土地調控政策來終結“地王秀”的想法不切實際。

2010年年度新詞語

此詞經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機構專家審定入選2010年年度新詞語,並收錄到《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
提示性釋義:土地市場的各商家瞄準黃金地塊激烈競拍,使得土地價格不斷飆升,頻頻出現新的最高地價。業內把這一現象稱為“地王秀”。
例句:一邊是“老地王”上荒草叢叢,一邊是“新地王”頻頻冒頭。前赴後繼的“地王秀”背後,究竟誰是“推手”?(2010年2月8日《人民日報》

2010年經濟類年度新詞語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日前發起2010年度詞語評選活動,年度詞語評選活動自2007年開始已舉辦三屆,是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指導,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主辦,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機構依據主流媒體10.4億字的語料,在機器自動提取的基礎上經人工審定。 這些新詞語將收入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0》一書,商務印書館同時出版《2010漢語新詞語》。
2010年年度新詞語 經濟類
囤囤族 | 發票奴 | 房二代 | 高姐 | 高薪藍 | 海囤族 | 海豚族 | 解套哥 | 酒店試睡員 | 開領 | 空房管家 | 快炒族 | 壟二代 | 碼奴 | 賣折族 | 蜜月測試員 | 秒團族 | 拼炒族 | 險奴 | 議價師 | 密碼族 | i理財 | N連跳 | PE腐敗 | 被上網 | 玻璃門 | 炒地圖 | 吃拆遷 | 吃費手機 | 彈簧門 | 地板工資 | 地補 | 地王秀 | 豆你玩 | 腐不起 | 古墓經濟 | 故里經濟 | 化稅為薪 | 灰技 | 灰色負收入 | 口舌費 | 毛基 | 密碼強迫症 | 秒停秀 | 能博會 | 泡菜危機 | 千團大戰 | 潛伏地塊 | 認房認貸 | 蒜你狠 | 踏板門 | 碳機會 | 糖高宗 | 糖玄宗 | 天價QQ | 天線門 | 跳樓門 | 退出令 | 網店實名制 | 微博招聘 | 微管 | 吸費門 | 洗蟹粉 | 蝦死你 | 壓力面 | 洋代工 | 藥老鼠 | 藥你苦 | 衣櫥整理師 | 億時代 | 油你漲 | 玉米瘋 | 雲物流 | 直改名 | 中國金 | 紫砂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