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堡書坊建築

四堡書坊建築

福建省連城縣四堡鄉,由霧閣、馬屋兩組建築群構成。大部分為明清建築。書坊是雕版印刷場所,稱堂、樓或閣。現存林蘭堂、翰寶樓、碧清堂、文海閣等八十餘座。這些書坊都以耐火磚砌築,具有防火功能,俗稱“風火屋”。四堡書坊建築群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雕版印刷遺存。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
福建省
四堡書坊建築V-515

簡介

..

四堡書坊建築位於福建省連城縣四堡鄉,由霧閣馬屋兩組建築群構成。大部分為明清建築。書坊是雕版印刷場所,稱堂、樓或閣。現存林蘭堂、翰寶樓、碧清堂、文海閣等八十餘座。這些書坊都以耐火磚砌築,具有防火功能,俗稱“風火屋”。四堡書坊建築群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雕版印刷遺存。

據史料記載

四堡雕版印刷業有南宋末年、明朝成化年間(1465年至1487年)、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三種起源說。而何說為準,尚待考證,但足已說明它的源遠流長。經歷數百年發展,在乾隆、嘉慶、道光三代進入鼎盛時期g印坊柿比,書樓林立,世代相傳大書屋至少百家,中小書坊星羅棋布。當地書商達數百之多,有定點經銷,有流動販賣。外地書商也絡繹不絕前來批售,使四堡刊印書籍"壟斷江南、行銷全國、遠播海外"。後隨印刷業的工藝革新和發展,逐漸式微,至清末民初已被排擠而無立錐之地。

四堡書坊建築群的價值

作為雕版印刷業極度興盛、經濟、文化空前繁榮的產物,它是雕版文化的物化表征形態,是四堡輝煌歷史、豐厚文化的見證,為研究我國雕版印刷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現實依據,同時,它地處我國閩西地區,從區域上講,閩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四堡書坊建築在當時是起居生活之所,集客家民居的諸多特徵,為研究客家文化的源流與形成、人文精神也提供了實例。

為研究客家傳統文化提供實例

四堡書坊建築中的廳堂面積都較大,鄒氏、馬氏兩大家族在廳堂舉行祭祀、婚喪喜慶活動一直延續到現在。作為四堡媳婦,每年我都要回子仁屋喝幾次喜酒,喜筵就擺在廳堂,數量通常都在二十桌以上,酒席前還可目睹客家人隆重的小兒“抓周”、青年結婚拜堂、老人做壽等習俗。還從當地老人口中知道,族裡上了年紀(有壽)的人未盡氣前先停置廳堂中,由兒、媳服侍淨身、穿戴壽衣,盡氣後就停放廳堂中,族人幫忙輪流守夜,直到出殯。
可見,四堡書坊建築也是客家傳統文化的載體,如果哪天這些建築都消失,那么,客家的很多禮儀也將消失殆盡,因為再也找不到比它們更合適的舉辦這些活動的場所。

為研究雕版文化提供實例

四堡大大小小的書坊建築連同遺留在建築內的大量古書籍、古雕版以及石質墨缸、研磨石臼、

..

印刷台、磨盤、棕刷、切書架、切書刀等雕版印刷工具,對研究我國明清時期雕版印刷業的流程、印刷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2)四堡書坊建築,應雕版印刷業的實際需求,隨其興起而出現,並隨其發展與鼎盛,在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經營需求下,在當地經濟繁榮發達的催生下,規模越來越多,逐步走向輝煌(如馬屋的林蘭堂,霧閣的子仁屋,就是這類大書坊的代表),最後,在外部因素的多次衝擊下,四堡雕版印刷業逐步衰落,書坊建築規模與整體風格也不再如往昔那樣寬敞、深邃、高雅與華麗了(後期建造的占地面積不大、裝飾較少、風格樸實的文海樓、西園堂等就是這類小書坊的代表)。據這些現存書坊建築群的建造歷史來考證與研究,其中大多數形成、興盛於我國明清時期。這為研究四堡雕版印刷業的起源、發展、興盛、衰落過程提供了詳實的資料;而探究一下當時成批地建造這些書坊建築所需的財力、物力,就會大致清楚當時四堡鄒氏、馬氏兩大家族的雄厚資金了,因此,這些書坊建築為研究我國明清時期四堡的經濟發展狀況也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具有旅遊價值

四堡書坊建築群總體上前低後高,參差錯落;青磚、白牆、黑瓦的外表給人以清新古樸的視覺感受,而分布於書坊建築之間的街巷曲折又深邃,寧靜中透著厚重的時空感。無論馬屋還是霧閣的書坊建築周邊都有大片農田,一年四季呈現出秀麗的自然風光。四堡又是閩西最大面積的“水蜜桃之鄉”,每年春季,如霞似錦的滿山桃紅把四堡裝扮得像人間仙境。四堡還有悠悠古廊橋——玉沙橋,還有穿著酷似清宮女裝的少女、老人,還有游龍、打銀的習俗。書坊建築群以及它們周圍壯麗的自然風光,當地多彩的民族風情,一起構成生態旅遊的巨大潛力。有效保護書坊建築群,深度打造精品旅遊線路,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體驗雕版傳奇、書坊韻致,帶動各項產業的發展,促進當地旅遊業的騰飛。

四堡書坊建築群的保護

四堡書坊建築以歷盡滄桑的風貌,默默地記述著其異常輝煌繁榮的歷史,但它也正在快速破敗,急需我們進行保護。在書坊使用方面,大多數建築遺存仍為四堡居民的主要居住用房,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各種人為的原因,導致內部功能格局的改變、拆改搭建破壞風貌,維修不當加速古建築的破壞,如局部於原址基礎上建造有鋼混或磚混的新房,不少建築部位以水泥、瓷磚等現代風貌的材料進行維修等,對建築遺存的文物價值有較大的破壞。在書坊質量方面,長期以來,書坊建築處於無人看管、無人保護的狀態,任其衰落破敗與自生自滅,部分建築瀕臨坍塌狀態,有的則已經蕩然無存,現存的也普遍存在屋面漏雨、木構架受潮、局部變形、牆體裂縫、地面殘損等現象。針對四堡書坊建築群的現狀,結合當前社會形勢,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保護:
(一)廣泛宣傳,提供民眾保護意識
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採取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走村入戶開展宣傳,有效地將書坊建築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知識送入千家萬戶,切實提供村民對建築的保護意識,讓村民知道,保護書坊建築是為子孫後代留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可以帶領村民代表到江西婺源、安徽西遞宏村等地方走一走,相信他們會對自己的書坊建築感到驕傲,保護意識會加強。
(二)摸清家底,科學做好保護規劃
在近兩年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書坊建築資料整理,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書坊建築分布狀況、村民生活環境及保護現狀後,建設、國土、文物等部門要與基層村組織共同研究,分別制定保護規劃,明確保護範圍,建立保護機制,既要使急需建房的村民能住上新房,又要避免對書坊建築造成毀滅性破壞。同時,科學規劃書坊建築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吸引更多的原住民返回書坊建築內居住。
(三)對於現狀較好的書坊,做好日常維護工作
屋頂規整、清理、防漏;木結構防腐、防蛀;防護結構防滲、防坍;台基防水等。維護方式可分類、定時按常規進行,重點維護災害多發、易發部位,對外來可能侵害的部位連續監測,及時維修輕微損傷,排除不安全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