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其前身最早為東清鐵路中央病院,始建於1903年,幾經易名,1953年更名為哈爾濱鐵路中心醫院,2004年併入哈爾濱醫科大學更名為哈醫大四院。醫院是衛生部專科醫師培訓基地、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基地、黑龍江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國家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

基本信息

簡介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十月十日成立慶典

醫院毗鄰哈爾濱火車站,占地面積7.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門診部、急診急救科、第一、二、三住院部、診斷綜合樓、科教樓、學生公寓等。院內綠樹成蔭,靜謐幽雅,是哈爾濱市綠化先進單位之一。醫院現有職工1230人,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導師45人,博士及碩士研究生152人,高級職稱212人,中級職稱371人。醫院設有二十二個臨床科室,其中重點學科為醫學影像科心內科、胸心外科、五官醫療保健科,介入微創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急診急救科等。醫學影像科在光學分子成像研究上處於國內領先;心血管內科在全國率先開展經皮心包穿刺引流術,射頻消融術治療室性心動過速;胸心外科在全省率先開展“非體外循環下心臟不停跳進行常溫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成功率為99.3%,完成例數居東北三省之首;口腔醫療保健科在全國首開“牙病診治一站式服務”先河;普外科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處國際先進行列;神經內科開展的動脈溶栓後神經功能維護療效國內領先。
醫院擁有一流的設備:世界最先進的64排螺鏇CT、ECT機、磁共振儀、數位化計算機成像系統、高性能數字胃腸機、全數字彩色心臟及腹部超聲診斷儀、全數字心血管影像系統、X線血管造影機、多導電生理記錄系統、ICU監護系統、ABP主動脈內氣囊反搏機、國內領先的口腔、耳鼻喉、眼科治療保健系統、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導航系統、高端手術室裝備、電子胃鏡、腸鏡、核醫學電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液透析機等。

歷史回顧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1903年醫院建院時舊址

回顧歷史,永存不變,繁榮共創,刻苦永不倦。1903年,東清鐵路中央醫院成立,時光一轉百餘年,這所百年老院用它的班駁年輪和屹立不倒見證了一座城市的歷史和一個世紀的尊嚴。
哈爾濱鐵路中心醫院始建於1897年,1903年正式開院,時稱東清鐵路中央醫院、中東鐵路中央醫院。1935年變更滿洲鐵道醫院,1945年改為蘇聯紅軍戰傷醫院,1946年改為東北鐵路總局醫院,1950年改為中長鐵路中央醫院,1953—2004年改為哈爾濱鐵路中心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

該醫院在東北解放戰爭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做出突出貢獻。哈鐵中心醫院在50年代是哈市的醫療中心,有過輝煌的歷史。1992年獲“全國百佳醫院”,鐵道部“十佳醫院”稱號。

2004年9月17日,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醫科大學與哈爾濱鐵路局簽署了哈爾濱鐵路中心醫院劃歸地方管轄暨歸屬哈爾濱醫科大學管理協定;同年10月10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第四臨床醫學院隆重舉行揭牌儀式。至此,這所百年老院在歷史與時代的見證下,掀開了它嶄新的序言。

科室介紹

一.醫技科室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急診急救科
包括 核醫學科 超聲科 醫學影像科

1.核醫學科

學科人員組成: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四醫學院核醫學科擁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物理師、護士各一名,醫師三名及兩位放免師。

核醫學科主任趙長久 1985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任哈醫大一院核醫學科住院醫師,1993年獲碩士學位(黑龍江省第一位核醫學碩士),2001年任哈醫大一院副院長,2005年攻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核醫學博士學位,2006年4月調任哈醫大附屬四院黨委書記。
先進設備及開展項目簡介
核醫學核素顯像設備:
哈醫大附屬四院核醫學科擁有省內首台世界上最新型西門子e.camduet型多功能核醫學影像設備(SPECT/PET),該設備具有雙探頭符合線路探測功能以及1英寸表面切割晶體,除了能夠獲得心、腦、肺血流灌注和全身骨、甲狀腺、腎臟顯像等優質的ECT平面和斷層圖像,還可以進行18氟脫氧葡萄糖的全身各臟器組織的斷層顯像(簡稱FDG-PET),其圖象質量接近於PET圖像,其設備成本和檢查收費標準不到標準PET的1/3,所以非常符合我國國情。我省屬邊遠地區,通過收費相對低的該項檢查,對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主要威脅人類生命的疾病的診斷提供可靠依據。

醫學影像科 申寶忠醫學影像科 申寶忠

顯像方法及臨床套用:
ECT核素顯像:在進行核素顯像時,醫生根據檢查目的,給病人口服或靜脈注射某种放射性示蹤劑,使之進入人體後參與體內特定器官組織的循環和代謝,並不斷地放出射線。這樣我們就可在體外用核醫學影像設備(ECT)檢查病人體內臟器的形態和功能。核醫學顯像方法簡單、靈敏、特異、無創傷性、安全(病人所受輻射劑量低於一次X攝片所受劑量)、易於重複、結果準確、可靠,並能反映臟器的功能和代謝。由於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常常是功能異常在前,ECT更早地發現和診斷某些疾病。例如:早期診斷冠心病、評價心臟功能;早期診斷腦血管病、評價腦組織的活性和愈後;早期診斷惡性腫瘤骨轉移;甲狀腺功能測定和顯像;腎臟功能測定和顯像、肺灌注顯像、肝膽顯像、消化道出血灶定位等等。

心血管內科 李學奇心血管內科 李學奇

PET套用:在心血管領域,核素心肌顯像不但可以無創地診斷冠心病,更成為測定心肌梗死病人心肌細胞存活與否,決定病人是否進行血運重建術的重要依據。核醫學技術在腫瘤定性、定位診斷上也極具優勢。18F-脫氧葡萄糖正電子斷層儀(PET)腫瘤顯像已從基礎研究進入臨床套用,廣泛用於良惡性腫瘤鑑別診斷、分期以及判斷療效、復發與否及預後。比如,通過核醫學技術對前哨淋巴結檢測,可檢查乳腺癌是否有淋巴結轉移,對決定腫瘤切除範圍,是否要清掃周圍淋巴結,避免盲目擴大手術範圍有重要價值。核醫學在腦部疾病的檢查中也顯現突出作用,通過腦血流、腦代謝、腦受體顯像等,為帕金森氏病、痴呆症等老年性退行性病變以及癲癇的病灶定位診斷提供了可靠新方法。
體外免疫分析設備:放射免疫分析測定基礎上,引進了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Elecsys2010電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系統。
檢查方法及臨床套用:

五官醫療保健科 畢良佳五官醫療保健科 畢良

用此技術只需要採集極少量的血液或者其他體液樣本,可以檢測人體在病理狀況下各種內分泌激素、抗體、病毒、細菌、遞質、免疫因子等微量成分的變化,協助臨床診斷和治療。
哈醫大附屬四院核醫學科免疫分析實驗室開展甲狀腺功能(FT3、FT4、TSH、TG、TG-Ab、TPO-Ab)、糖尿病系列(胰島素、胰島素釋放試驗、C肽、C-肽釋放試驗)骨代謝系列(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骨鈣素)腫瘤系列(甲胎蛋白AEP、癌胚抗原、鐵蛋白、糖類抗原CA125、糖類抗原CA153、糖類抗原CA19-9、總-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游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性腺系列(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黃體生成激素、雌二醇、睪酮、垂體泌乳素、游離-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心梗標誌物(肌鈣蛋白T)等項目供臨床、科研套用。
引進先進的電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系統以後,檢測更為準確快捷。

消化內科 劉鐵夫消化內科 劉鐵夫

核醫學核素治療:
核醫學對一些疾病有獨到的優點,利用特異性濃聚在病變部位的放射性藥物發出的射線來消滅那些病變的組織細胞,達到治療的目的,所以稱它為“不開刀的手術”。
目前哈醫大附屬四院核醫學科治療甲亢甲狀腺高功腺瘤甲狀腺癌轉移灶類風濕毛細血管瘤、瘢痕、惡性腫瘤骨轉移、惡性胸水腹水頑固性關節滑膜積液等疾病。

2.超聲科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第三住院部

超聲科主任董曉秋 從事腹部超聲工作20餘年,經驗十分豐富。主攻方向:腹部及淺表小器官超聲診斷、婦產科介入診療術及產前診斷及開展胃腸超聲。擅長於在超聲引導下,診斷不孕症中輸卵管狹窄造影再通術;產前診斷方面:彩超下吸取胎兒絨毛、羊水、臍帶血來診斷胎兒畸形情況;朱古力囊腫穿刺診療術;肝、腎、卵巢單純囊腫治療術;肝、腎病變的組織活檢及治療術;各種原因的盆腔積液治療術、尤其是術後難治性的盆腔積液;各種胸腹腔積液穿刺診療術。多年來共編寫發表著作、論文30餘篇、部,獲省、市科技成果獎及科學進步獎多項。
科室擁有最先進的西門子SEQUOI彩超,配有可經食道、直腸、陰道,探查心臟、直腸、子宮病變的特殊探頭,可進一步詳細診斷病情。
科室設備
義大利百盛公司TECHNOSMDX(DU8)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

東芝APLIO-SSA-77A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

德國西門子公司的Sequoia512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

義大利百盛公司MYLab30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
3.醫學影像科

腫瘤治療中心 劉明腫瘤治療中心 劉明

醫學影像教研室主任申寶忠 該中心在光學分子成像研究方面已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已成功完成各類介入手術近10000例。包括各種良惡性腫瘤、腰間盤突出股骨頭壞死、介入治療急性腦血栓外周血管溶栓的治療、各種管腔架植入術及CT引導下各種介入診斷和治療等。其中惡性腫瘤、子宮肌瘤等疾病的微創介入治療水平在國內領先。
醫學影像科在東北首家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64排螺鏇CT。在臨床套用方面獨具特色,可在無創、無痛苦的情況下進行CT血管成像、組織器官的CT灌注成像、各種腔道仿真內窺鏡檢查、齒科、骨密度檢查及全身各種病灶的三維重建。特別在冠脈成像上,對冠心病的診斷及各種心臟手術的隨訪和療效評估具有極高的臨床套用價值,為心臟疾病特別是冠心病無創診斷的首選檢查。能為臨床提供豐富的信息,使得臨床醫生能夠通過直觀的影像對病變進行任意角度立體定位,迅速準確地對疾病作出診斷。
磁共振室擁有世界先進的高場強超導型磁共振機。具有成像速度快、組織對比度及空間解析度清晰、動態掃描準確等特點。適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的各種疾病、頸、胸、腰椎病、腹部及盆腔各臟器疾病的精確診斷,同時還對股骨頭壞死的早期發現及全身各關節軟組織損傷極為敏感。在臨床套用方面可以在無創傷、無痛苦、無需注射造影劑的情況下進行磁共振血管成像、胰膽管水成像、尿路造影、脊髓造影、彌散功能成像。特別腦血管成像及彌散功能成像可以超早期診斷腦梗塞的發生,對腦梗塞等疾病的早期發現及愈後提供極高的指導價值。

檢驗科 姜曉峰檢驗科 姜曉峰

在普通X線方面,擁有西門子數位化胃腸透視機,飛利浦雙向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美國INNOVA2000數字平板血管造影儀。CR、DR數字成像系統是醫學影像科引進世界先進的德國最新產品,具有解析度高、輻射劑量小、成像質量好、病變細微結構和層次清晰、圖像存儲方便、省時高效、方便遠程會診等特點,取代了傳統的X線攝片;
超聲科引進世界頂級全數字彩色心臟超聲診斷儀,對冠心病,心梗,瓣膜病及先心病、心包炎、心臟腫瘤能做出精確定量診斷。
核醫學科引進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西門子ECT儀。該設備除了常規全身骨顯像、心肌血流灌注顯像等SPECT儀的常規檢查外,還能完成心肌細胞活性測定、腫瘤的定性、定位、分期和觀察療效的PET顯像。可套用於分子影像、DNA研究、和基因治療等科研領域。
二 內科系
包括呼吸內科 血液內科 泌尿內科 消化內科 神經內科

1.呼吸內科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呼吸內科擁有電子支氣管鏡、無創呼吸機、多功能監護儀、肺功能儀、血氣分析儀等設備。常年開展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包括無痛苦纖支鏡)、經纖維支氣管鏡介入治療(氣道異物鉗取、氣道腫瘤的燒灼、局部化療、止血等)、經電子支氣管鏡灌洗及肺活檢、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經鼻(或經口)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經皮肺活檢、胸腔穿刺、胸膜活檢、胸膜粘連、胸腔閉式引流術等檢查及治療技術。在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哮喘、重症肺炎、氣胸、胸腔積液、大咯血、肺結核、肺癌的早期診斷、肺栓塞、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方面處於先進水平。

2.血液內科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血液透析科

哈醫大四院血液內科,主要從事各種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及風濕類疾病的診治及科研工作。科室擁有近30張床位,綜合設施完善,可以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等高尖技術操作的綜合性科室。現配備有副高職以上人員3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2兩名,研究生實習醫師3名,進修醫師1名。從2006年2月起收治了大量的惡性血液病及腫瘤患者,明確診斷並治癒了多種疑難疾病,在白血病的個體化低毒副反應化療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完善的防護措施使很多患者免去了化療帶來的不良反應;在實體腫瘤的治療方面,率先在全省開展了以基因生物治療為主的新一代治療方法,該種方法將腺病毒轉載的P53抗癌基因通過全身及局部給藥,送達腫瘤生長區,抑制和殺滅腫瘤細胞,其給藥途徑及方法多樣,個體化強,在直接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更具有放化療增敏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減少放化療劑量,大大降低了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在風濕類疾病的治療方法上,突破了常規激素治療的束縛,以免疫抑制藥物、中西藥聯合治療為主的新方法為許多長期激素治療無效且激素樣副作用較嚴重的患者提供了康復的曙光。
3.泌尿內科
泌尿內科擁有一支訓練有素、技術優良、服務一流的專業醫療護理隊伍,集臨床、教學及科研為一體。現有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3名。碩士研究生3名,主管護士2名,護士護師6名。開放床位26張,設有腎內科專科門診、病房、腹膜透析室。血液透析中心規模及設備居全省之首,技術精湛,與我科資源共享,挽救了無數終末期腎衰竭及尿毒症的病人,提高生活質量。開展腎穿刺活檢技術確定腎小球疾病分型
4.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病房在新建成診斷綜合樓的七樓;床位49張,有高間和普間,還有重症監護室;病房光線充足,環境典雅;收治食管、胃、小腸、結腸等消化管,肝臟膽囊胰腺脾臟等消化腺及腹膜的各種內科病症,是疑難病、危重病、雜病的的救治中心;三級醫師查房制和骨幹教師、博碩研究生、進修醫師的相互激勵,保證一流的醫護服務和新技術的不斷開發。
消化內鏡室引進日本最先進的放大200倍的富士能公司590放大電子胃鏡、放大電子結腸鏡、(東北三省唯一的)雙氣囊電子全小腸鏡、電子十二指腸鏡;是東北三省唯一能對全消化管進行內鏡直視、放大診治的單位;消化內鏡室開展各種一流內鏡介入診療操作:內鏡黏膜染色放大術、息肉切除、異物取出、鏡下止血、狹窄擴張、支架植入、賁門失遲緩擴張、食管靜脈曲張硬化套扎、ERCP、乳頭氣囊擴張、乳頭切開、鼻膽引流、膽管取石、膽管支架、消化管腫瘤光動力治療等;這些操作都可以在無痛狀態下完成。
消化內鏡鏡室還有結腸清洗治療機、脂肪肝治療儀,開展結腸鏡檢前快速淨腸(約1小時)、結腸炎、結腸便秘治療、脂肪肝治療等。
5.神經內科
哈醫大四院神經內科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的綜合實力在省內領先,是省內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方面最具有特色的科室。神經內科現有臨床醫生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博士11人;碩士12人。護士51人,實驗室人員6人。設有三個病房,150張床位。下設卒中單元、神經重症監護室、癲癇中心、神經康復室、腦電室、肌電誘發電位室、都卜勒血流超聲室、神經病理室、神經生化室。
科室擁有腦電地形圖視頻腦電腦電Holter經顱彩色都卜勒超聲、Keypoint誘發電位肌電圖、Vocastim-Master吞咽言語治療儀、尿失禁治療儀(ELPHA4Conti),血凝測定儀等先進設備,重症監護室內設有中心工作站,配有6台世界頂級的非律普監護儀,可以圓滿完成以神經內科為主的綜合臨床診療工作。
三 外科系

包括 神經外科 普外科 泌尿外科 骨外科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1.神經外科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口腔科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神經外科創建於2004年末。科室現有醫護人員43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3人,副主任醫師7人,講師4人;獲得博士學位6人,碩士學位5人。
醫院及科室擁有國際一流的先進設備:3T核磁共振64排CT、三維腦血管數字減影機(三維DSA)、徠卡MS3和蔡司NC4手術顯微鏡各一台、GE神經手術導航系統、神經內窺鏡、超聲刀、神經電生理監測等最現代化的神經外科設備。
在雷射顯微手術方面:治療腫瘤切口小、微侵襲、出血少、雷射切割、汽化腫瘤精細、準確、徹底;保護神經血管和重要神經功能區,術後效果好。
“光飛彈”即雷射光動力療法:治療腦和脊髓膠質瘤、各種惡性腫瘤和轉移癌。殺滅腫瘤細胞,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雷射內窺鏡療法:不開顱微侵襲治療腦室系統等深在腦部病變。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腫瘤治療中心張豈凡

2.普外科


普外科是黑龍江省腹腔鏡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在許軍教授的帶領下,積極將微創理念與微創技術套用與普外科手術,在微創外科領域獨樹一幟,優勢突出,已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逾2500例,多次在省內及國內腔鏡外科學術研討會上做腹腔鏡演示手術、表演,多次在國內及國際腔鏡外科學術研討會上做大會發言。推動了我省微創事業的全面發展。目前,腹腔鏡技術的套用範圍幾乎涉及普外科所有領域,很多術式填補了省內和東三省空白。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成功開展,提高了我省在微創領域的學術地位和影響,標誌著我省腹腔鏡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3.骨外科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雷射光動力科岳 武

骨外科是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的重點建設學科,為碩士學位授權點,副院長孟慶剛教授為骨外科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科室以脊柱外科、關節外科、顯微外科、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為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頸椎間盤切除術、胸椎管減壓術、脊柱滑脫骨折固定術等已成為常規手術;脊柱側彎矯形術、椎管內腫瘤切除術、高位頸椎骨折脫位復位內固定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科室在顯微外科方面實力雄厚,在碩士生導師孟慶剛教授的帶領下多次成功完成了包括手指末節離斷的再植手術、拇指再造術、同體移位斷肢再植術、多種皮瓣移植術等 顯微外科手術技術。

具有治療脊柱、關節疾病,複雜的外傷、複雜性骨折的豐富經驗。為哈爾濱醫科大學髖 關節治療中心,該中心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的國家863計畫已逐漸步入正軌,髖關節疾病治療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其它

健康體檢中心 視光學門診 急診急救科 感染科 口腔醫療保健科

先進設備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核磁共振儀

醫院擁有一流的設備:世界最先進的64排螺鏇CT、直線加速器、ECT機、磁共振儀、數位化計算機成像系統、高性能數字胃腸機、全數字彩色心臟及腹部超聲診斷儀全數字心血管影像系統、X線血管造影機、多導電生理記錄系統、ICU監護系統、ABP主動脈內氣囊反搏機、國內領先的口腔、耳鼻喉、眼科治療保健系統、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導航系統、電子胃鏡、小腸鏡、核醫學電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液透析機等。

協作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多功能ECT儀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總醫院

雙鴨山煤炭總醫院

勃利縣人民醫院

伊春林業中心醫院

滿洲里第一醫院南區醫院

南岔鐵路醫院

嫩江縣中醫院

黑龍江省八五二農場職工醫院

黑龍江省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依照《醫院分級管理辦法》中的條例進行判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