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人民醫院

黑龍江省人民醫院是1954年於原松江省與黑龍江省合併後,在原兩所醫院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一所綜合性省級三級甲等醫院。為紀念中日友誼,經省政府批准,稱黑龍江省醫院暨黑龍江省中日友誼醫院。2002年成為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六臨床醫學院。

基本信息

簡介

黑龍江省人民醫院是1954年於原松江省與黑龍江省合併後,在原兩所醫院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一所綜合性省級三級甲等醫院。1988年日本全國自治體病院協定會無償提供部分醫療設備,上級批准進行裝修擴建,使醫院的醫療技術基礎得以加強。為紀念中日友誼,經省政府批准,稱黑龍江省醫院暨黑龍江省中日友誼醫院。2002年成為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六臨床醫學院。

獲得榮譽

黑龍江省人民醫院1958年被評為全省文教群英會先進集體,1960年全國文教群英會先進集體,1991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1992年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1993年被評為省直文明標兵單位、愛嬰醫院,1994年被評為“創百所信得過醫院,爭做最佳醫務人員”活動優勝單位,1997年被評為全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1998年被評為全國“百佳醫院”,全國“抗洪防病”先進集體,1999年被評為全省衛生系統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2003年被評為全國抗“非典”先進集體。

建築面積

醫院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7萬平方米,其中醫療用房9萬餘平方米。現在職職工1836人,衛生技術人員1341人,主任醫師171人,副高職人員323人,中級職稱625人,各級護理人員717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20人。現設病床1045張,並有急診觀察床30張。日門診量近3000人,年門診量100餘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8000餘人次。現醫療設備8026台(件)。有ECT、全身螺旋CT、磁共振(MRI)、雙C臂全數字心、血管造影機(DSA)、乳腺X光機、電子胃鏡系統、CR影像系統、中央監護系統等5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39台(件)。設備總值近15100萬元。

醫療設備及水平

醫院設一個住院部、一座分院和附屬消化病醫院、兩個門診部;一所附屬護校;四個掛靠研究所設在我院,即黑龍江省老年醫學研究所、黑龍江省燒傷研究所、黑龍江省消化病研究所、黑龍江省臨床藥學研究所。住院部設有32個臨床科室,14個醫技科室,10個教研室。同時設有腫瘤放射治療中心,準分子雷射近視眼治療中心,急診急救中心,放射免疫檢驗中心,整形美容中心,介入治療中心,脊柱治療中心、黑龍江省一一美國思達心臟中心。

位於市區繁華地帶的南崗分院和附屬消化病醫院融門診、住院於一體,其建築雄偉,具有先進的醫療設施,環境優雅,設備一流。還設有以國內外知名專家尤剛主任醫師為主任的皮膚性病中心、影像中心、眼病治療中心、急診急救中心、腔鏡中心、整形美容中心、口腔治療中心。醫院的消化內科、皮膚科、燒傷科、心血管內科四個科室被列為省級重點專科,12個臨床科室被列為省衛生廳重點專科。 心血管內科開展的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治療急性大面積心肌梗塞(急診PTCA)例數和成功率居省內第一。心血管外科開展的冠狀動脈搭橋術93%是在非體外循環心臟正常跳動下完成的,例數和成功率居省內第一。2000年開展的在局麻下非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微創左胸小切口冠狀動脈搭橋術為世界第四例手術。10公斤以下小體重複雜先心病手術,最小患兒4個月。

4.5公斤。開展的右腋下小切口冠心病直視手術為全省之最。利用介入封堵術非手術療活治療先心病獲得成功,填補省內空白。附屬消化病醫院開展的經皮經肝膽囊碎石術、液電碎石治療膽囊結石、肝內結石,支架治療重症幽門食道梗阻、膽道梗阻等介入治療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在膽、胰病及門脈高壓合併症診治方面填補了一些省內及國內空白。周圍血管病科開展的血管內超聲消融治療慢性深靜脈血栓超聲消融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腔骨鑽孔血管再生術均獲得成功,並開展自體骨髓移植血管再生治療下肢缺血性疾病、微創方法治療慢性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填補國內空白的兩項新技術,不斷擴大新技術優勢,占據新技術前沿。脊柱治療中心開展了脊柱病變系列治療、其中CD內固定治療脊柱側彎等微創介入技術處於省內領先水平。皮膚病理和大面積燒傷、呼吸道燒傷的總體治療具有較高水平。微創外科方面,套用膝關節鏡治療關節內病變;套用腹腔鏡開展膽囊、卵巢囊腫、輸卵管、子宮切除術。
1988年以來,結合臨床需要開展醫療新技術500餘項,獲省政府科技進步獎59項,省衛生廳科技進步獎108項。舉辦消化病、心血管病、周圍血管病等特色技術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200餘次。
醫院不斷加強與國內外同行間的醫學友好交流往來關係。醫院與日本全國自治體病院協定會交往密切。先後與日本國市立妨波綜合病院、新潟縣癌中心病院、韓國釜山日新基督病院建立了醫學友好關係。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建立了學術交流合作關係,並與遼寧、吉林、河北三省省醫院、內蒙古自治區醫院、內蒙古醫學院附屬醫院建立了院際交流合作關係。幾年來共派300餘人出國研修、考察、參加學術會議、講學。接待來院參觀訪問、學術交流的中外專家、學者等千餘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