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藝術

咖啡藝術

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飲品。咖啡香醇的美味使它成為人類最有價值的基礎產品之一;它是石油之外開發中國家外匯的重要來源;世界上有上千萬的人依賴於與咖啡有關的收入生存,而常飲咖啡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在世界任何一個大城市,從紐約,倫敦到悉尼,羅馬,再到東京,曼谷,到處都可以享受到一杯上好的咖啡。咖啡的歷史也是越來越多的人鍾愛咖啡的美味的歷史,咖啡給人們帶來的總是愉快和興奮。

咖啡藝術咖啡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生活,只要夠用心,你可以體會的到。
咖啡師勾兌的每一款咖啡,如今已不單單是指一杯普通的咖啡,而是被藝術化了的一款藝術品,通過咖啡師精湛曼妙的手法將不同種類不同原料同咖啡的精美融合,最具代表性的ESPREESO藝術,COFFEE LATTE藝術,CAPPUCCINO藝術‥
咖啡藝術與情趣

1、咖啡情調

在16世紀的土耳其咖啡已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甚至明文規定:老公若無法滿足老婆對咖啡的要求,老婆可以此理由提出離婚。
德國音樂大師貝多芬,沖煮一杯咖啡一定要磨60顆咖啡豆,多一顆少一顆都不行。
芬蘭的男人若邀請女人喝咖啡,即暗示雙方將進入超友誼關係。
中國茶的形象寧靜淡泊,稱之為品;美國可樂的形象熱烈奔放,稱之為飲;而咖啡則品與飲兼而有之。
閒暇時,一杯咖啡可以品出人生百味;繁忙時,一杯咖啡可以喝出現代人的節奏和情感。
法國人對咖啡的評價是:濃黑如惡魔、滾燙如地獄、清純似天使、甜蜜象愛情。
阿拉伯咖啡多以小巧精緻銅杯盛載,同時有燃香助興,這正是沙漠中人的生活情趣。
以茶道著稱的日本,對咖啡卻也情有獨鍾,只不過日本的咖啡文化更傾向於發展成為一套如插花、茶道一樣中規中矩的藝術。
義大利人熱愛的是一杯無糖無奶的高濃度咖啡,當地人一進店門就把錢往吧檯上一擱,一杯義大利咖啡隨即奉來,他們舉杯飲盡外加一句:“很好,我喜歡。”便悄然離去。

2、細緻咖啡

世界上有76個國家種植咖啡,並且全部在北緯23度與南緯25度之間。世界上已知的咖啡品種有80多個,其中只有阿拉伯及Robusta咖啡豆用作商業用途。
一袋新鮮咖啡豆重約60公斤,大約需要採摘100棵咖啡樹。
一公斤烘焙後的咖啡豆大約需要4000到5000顆新鮮咖啡豆。
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會失去約5%的重量,但是體積也會有同樣比例的增加。
咖啡豆大約有800種已知的成分,絕大部分是在烘焙過程中產生的。但任何單獨一種成分都不能產生咖啡的芳香及口感。
北美最早的咖啡飲用記錄是在1668到1670年間。William Penn在書中提到了在紐約購買新鮮的咖啡豆。
歐洲現存最古老的咖啡屋是德國Schuetting的“Bremer Kaffeestube”(布萊梅的咖啡屋),建於1700年。
最早的咖啡雜誌出版於1707年。這本雜誌叫做“The New and Curious COFFEE HOUSE”(新奇的咖啡屋)。
世界上第一個將咖啡跟牛奶混合飲用的人是1660年荷蘭駐中國大使Nieuhoff ,他同樣創建了喝茶加奶的習慣。
世界上第一袋速溶咖啡是1881年日本的Satori Kato發明的。後來這種產品於1903年在美國申請了專利並由雀巢於1938年成功生產出來。

香濃的咖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