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湘西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一鳳凰古城南側,公園海拔500-1000米,總面積2240公頃,景區數4處,景點數32處,森林覆蓋率96%,呈月牙形環抱鳳凰古城,清澈的沱江水穿城而過,公園的自然之色與古城眾多的人文景觀遙相呼應,形成一幅古城在森林中,公園在城市裡,集古撲、清秀、典雅、神奇於一體的優美畫卷。青山、綠水、古城天然溶合,互為因借。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前身是南華山國有林場,1992年經林業部批准建立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開發以森林生態旅遊為主題的南華山景區。又分別引種,先後建成了碧桃園杜鵑園臘梅園桂花園櫻桃園,沙灣風景遊覽區及奇峰寺,南華山森林療養區南華禪寺等。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海拔571.9米、地形複雜,重山疊嶺。崗巒密布、屬亞熱帶季風暖溫性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是旅遊、避暑、療養的佳地。經多年生態保護和造林綠化、森林覆蓋率達98%,草深林茂,翠色千層。千年古樹,濃蔭蔽日,奇花異草,芳菲馥,形成一個天然的百花園。

水杉杜仲銀杏等珍貴樹種、有板栗核桃刺梨獼猴桃油茶、生漆等豐富物產。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是鳳凰古城的天然屏障,境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林相整齊,絢麗多姿。朝則薄霧籠青、暮則斜陽凝紫。有迎暉閣奇峰寺南華疊翠金鉤掛玉文昌閣沈從文藏書樓從文墓烈士紀念碑觀虹井翠鶯林南華別墅潦望台山寺層鍾、南經樵歌、武侯寺三王廟石蓮閣復漢流血義士冢等l8處景點。迎暉閣位於東方八角樓頂峰。每當旭日東升,晚煙未散,於峰眺望、萬山層疊,煙霧騰空、隨風聚散。復漢流血義士冢位於公園雷燒坡。辛亥革命時,唐力臣起義軍在戰鬥中犧牲的170餘名壯十合葬於此,立有義士碑文、詳盡記述當時情況。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華山森林公園,林木競秀,花草茂密,是一座巨大的綠色寶庫。山上有、杉、柏、竹、椿等用材樹種和水杉、銀杏、珙桐香果等珍貴植物;有油茶、油桐、板栗、漆樹、楠竹等經濟林木和天麻靈芝人參黨參百味蓮、野百合等名貴藥材,林海萬物爭榮。

南華山森木公園重巒疊障,溝壑縱橫,是一座天然的動物樂園。林麝山貓野兔松鼠靈猴竹鼠遊戲于山石之間;長尾雉相思鳥貓頭鷹野斑鳩畫眉八哥杜鵑等騰躍於松柏之上,透出勃勃生機。

南華山森林公園,地域廣闊,景點密布,是一座神異的深山迷宮。公園總面積9500多畝,東西寬3公里,南北長5公里,45座峰巒,72條溝壑。有虎尾峰,芙蓉台、奎星閣,文昌閣、烈士紀念碑、觀景山、觀日台、金鉤掛玉、南華禪林、南華石階路等十數個景點。

南華山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華山位於鳳凰古城南面,是一座自然幽靜而充滿神奇的綠色迷宮。高七百公尺,共九峰七溪,最著名有虎尾峰、芙蓉岩、沈從文陵園、烈土紀念碑、天王廟等。山間有動植物500多種,其中珍稀動植物就達30多種。山上草深林茂,野花遍地,清泉冽冽,山秀水奇,是鳳凰舊時古八景之冠。

南華山三個字的來歷還很據神話色彩,據傳南華山很久以前瘴氣漫延,林木枯萎。後來南極仙翁駕鶴路過此地時,看到此景,並滴下淨瓶仙水,整個山上的瘴氣頓時消盡,變得風光旖旎。人們為了感激南極仙翁,把此山取名南華山。

南華山,鳳凰廳志有這樣的記載:“環廳皆山,此峰獨峻,林深木茂,翠色千層。嶺南一小庵,尤踞此山之勝,朝則薄霧籠青,暮則斜陽凝紫。綠螺岱髻、晴雨皆宜。終日靜對,如玩米家濃墨山水”。足見過去南華山林十分繁茂,風景秀麗。但到民國十四年後,軍閥混戰,“湘西王”陳渠珍上山創辦經武學堂,開兵工廠,大量伐木,打開禁山之門,毀壞嚴重。後在民眾強烈要求下,縣府在山下立“蓄積南山”的禁碑。由於政治腐敗,禁約難行,只剩下一片枯樹殘林。解放後,在“綠化祖國”的召下,全民動手,柏樹造林達一萬多畝。成了城邊的森林公園。春天杜鵑紅似火,櫻花白如銀;夏天綠林滴翠,密茂蔥籠;秋天霜葉點綴,勝似二月紅花。現在(2008年)風景更加奇麗,成為山城人民和中外遊客遊覽觀光佳境。有詩讚曰:“碧山不凝白雲遮,側障四峰面而斜,細雨乍來激潑墨,寒煙欲散遠籠紗。草涵新濡澆深翠,樹隱殘陽濃淡霞;獨坐草庵收眾妙,難宜蒙叟誦南華。”

南華山是動植物生長的天然樂園,有動植物500多種,珍稀動植物30多種。境內氣候溫和,朝則薄霧籠清、暮則斜陽凝紫,淺妝濃抹,晴雨皆宜,一年四季流溢著詩情美妙,蘊藏著畫意高雅,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誘人魁力。
南華山是中國七十二大福地之一,是一座自然幽靜而充滿神奇的綠色迷宮,公園內有南華疊翠,東嶺迎暉、奇峰挺秀、蘭徑樵歌,山寺神鍾、金鉤掛玉、觀音山、沈從文陵園、烈土紀念碑。天王廟、武侯寺、奇峰寺、榭、亭、樓、閣等人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朱容基總理視察鳳凰古城揮毫潑墨“鳳凰古城”,原林業部長徐有芳親臨南華國家森林公園題寫園名。

景區亮點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石階路
石階路

南華山石階路是南華山森林公園的一大景觀鳳凰聞名石板路,石板路展現的是一種純樸的原始的圖案美,而南華山的石階路,表現出的卻是一種象游龍戲水般的曲線動感藝術。南華山登山石階近2000級,每一級都寬2米,高20厘米。石階緣山勢鋪陳,平平陡陡,曲曲彎彎。路兩旁,古樹參天,山花遍地。坡勢陡峻處,林木更為茂密。石階路兩旁的古樹,虬枝相接,綠葉相掩,石階路科象一條蜿蜒上升的綠色隧道,行走其間,登臨者一定會有幾許曲徑通幽的感慨。

革命烈士紀念碑

革命烈士紀念碑在南華山半腰上。碑高20米餘,是“鳳凰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近代為反抗國內外反動勢力以及爭取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幸福而犧牲的鳳凰先烈。

碑建於1987年3月,是年10月1日竣工。建成後的紀念碑,基座分兩級,下級刻有浮雕,上級為名人題詞,高4.3米,方6米;碑身高15.7米,方2米。整座碑高20米。碑座四周是平台,平台390平方米,有青石護欄。碑正面的碑名“鳳凰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為原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劉祖春所書。碑右有中國人民海軍研究學院政委劉仲明的題詞:“邊城河山秀,世代育英傑,更展先烈志,碩果獻靈台”。

碑左有中國武警總隊政委李振軍的題詞:“沱水含燼骨,南華抱忠骸,英烈瞑慧目,人民繼遺業”。省音協主席易揚在背面的題詞是:“血灑渭陽千家淚,魂歸南華萬木春,澤慧五竿人奮發,喚起鳳凰上青雲”。原湘西州副州長龍再宇在碑上題詩:“再造山河倍險艱,英雄浩氣薄雲天,骨埋黃土遺青冢,血染征衣化杜鵑。革命捐軀歌亮節,獻身為黨效前賢。人民何處同瞻仰,立下豐碑垂萬年”。嶺頭紫雲繞,碑下大江流。烈士紀念碑處在一片莊嚴和肅穆之中。瞻仰紀念碑,往往會浮想聯翩,產生一種神聖的使命感。

壹停亭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轉過紀念碑,石階路沿山而上,時而沒于山彎,時而現於峭壁。峰迴路轉中忽聞流水潺潺有聲。循聲而望,綠樹紅花中飄然一亭,這便是著名畫家黃永玉題書匾額的“壹停亭”。“壹停亭”即遊客到此一停小憩之意。壹停亭建成於1995年5月。亭不大,6根亭柱,柱間有額枋相聯;6個翹角,如鵬鳥展翼。屋頂高聳,六條垂脊交匯於頂,上有彩色圓葫蘆冠蓋。亭內,橫枋聯柱成凳,圍成一個正六邊形,後有一米左右寬的迴廊,迴廊上有護欄。亭鹹上方有一小井,曰“飲虹井”,水清澈至冽,涓涓線流繞亭而下,一直流進谷底,小溪上有兩座小石橋,給一停亭憑添幾份雅致。遊客漫步進亭,在石凳上小坐,飲古井潔淨之水,聽天半松濤之聲,陡增一番談興;亦可迎風憑欄,背靠青山綠樹,面對小橋流水,頓感神清氣爽。

除小亭,山勢轉向陡峭。路旁奇樹,崖邊怪石,鬼斧神功。石階路緣崖蜿蜒,穿雲架霧數百級,便登上南華頂峰。峰頂有一觀景台,五層,高近20米。登上觀景台最頂層,面城而望,煙霧迷濛中,山城景色盡在眼底;藍天白雲里,奇峰突兀姿態萬千。

天王廟

天王廟也稱三侯祠三王廟,位於城東南觀景山麓,從東門井沿百級石階可登山進廟。 這是一組工藝精巧的古建築群,相傳是為祭祀“統三十六人,殺苗九千”,替朝廷效忠,殘酷鎮壓苗族兄弟,分別被皇上封侯,最後又被朝廷毒害的宋代楊業第八世孫楊應龍楊應虎楊應豹三兄弟建的祠廟。

天王廟不僅是民族古建築的典範,而且還是辛亥革命紀念地。1910年至1911年,鳳凰苗族愛國人士唐力臣田應全等在此建立了國民革命新政權--湘西軍政府,並在天王廟舉行慶祝活動。天王廟內,至今(2008年)仍保存有辛亥革命起義軍信條標語。

百花園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水杉
水杉 :水杉樹幹通直挺拔,樹形壯麗,葉色翠綠,入秋後葉色金黃,是著名的庭院觀賞樹。水杉可於公園庭院、草 坪、綠地中孤植,列植或群植。也可成片栽植營造風景林,並適配常綠地被植物;還可栽於建築物前或用作行道樹,效果均佳。水杉對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抵抗性,是工礦區綠化的好樹種。

銀杏:銀杏樹為落葉大喬木,高達40米,直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則縱裂,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葉互生,在長枝上輻射狀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狀,有細長的葉柄,扇形,兩面淡綠色,在寬闊的頂緣多少具缺刻或2裂,寬5-8厘米,具多數叉狀並列細脈。雌雄異株,稀同株,球花單生於短枝的葉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狀,雄蕊多數,各有2花葯;雌球花有長梗,梗端常分兩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盤狀珠托的胚珠,常1個胚珠發育成發育種子。

獼猴桃:獼猴桃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水果,其可容性固形物含量為14??20%,含亮氨酸苯丙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纈氨酸丙氨酸等十多種胺基酸,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每100克果肉含鈣27毫克,磷26毫克,鐵1.2毫克,還含有胡蘿蔔素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達100毫克(每百克果肉中)以上,有的品種高達300毫克以上,是柑桔的5--10倍,蘋果等水果的15--30倍,因而在世界上被譽為“水果之王”。

景區景點

南華山森林遊覽區

南華疊翠

指南華山主峰。是鳳凰八大景之尊“環城皆山,此峰獨峻,山上草深林茂,翠色千條,朝則薄霧籠清、暮則斜陽凝紫,淺妝濃抹,綠螺岱鬢,晴雨皆宜。”

山寺晨鐘

位於公園山腰玉皇閣,茂林修村迥非凡境、山深地靜、夜澄清,鐘聲一動,塵夢頓醒。每日拂曉,晨霧未散,城鄉猶睡,晨鐘震響,破天宇之寧靜。悠揚于山林城谷,山寺晨鐘神秘幽雅賦予山林人問一派空靈。

蘭徑樵

位於馬徑坳至竹子坳一段,盛產蘭花,石路支梯,白雲樹聲,牧童樵臾沉吟上下,每當夕陽在山,樹聲人影,如入圖畫。

石蓮閣

位於南華山鹿一座小石山,生長著各類原始次生林,山石相擁形成蓮座,故名“石蓮”。蓬蓮上建有一閣。日石蓮閣。名人題詞有“玉盆”、“珠蕊”等。

飲虹井

在登南華山峰頂的曲徑山灣中有一井,藤•樹蘿蔭,流水潺潺,每逢雨過虹起,一頭注在井內,紅綠滿山,灼灼耀目。

觀日台

位於南華山山腰的,東側,山巒中有一平台,依山臨江,極目東向小雨則溟濛千里,萬山一色,晴則彩霞滿天,可觀日出。

沈從文陵園

位於南華山鹿東側,淪江河畔的聽濤山,依山傍水,怪石林立,綠竹千竿,泉水潺潺。墓碑是一塊天然五彩石,高2.8m,寬l.9m,厚0.9m,重約6350公斤,碑的正面,集沈從文手跡,“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背面為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張充和女士:撰聯並書,“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闊葉林景觀

位於公園西北的觀音山,面城臨江、.山上千年古木蒼勁挺拔,林下名花異草燦爛輕盈,春夏林木葉綠,百花爭妍,深秋楓葉透紅,層林盡染,色采分明,濃淡相問。還有那馬尾松純林景觀,柳杉純林景觀、水杉純林景觀、毛竹林景觀等,翠色萬重,層次豐富,季相鮮明,彼此映照,爛若雲彩。

沙灣風景遊覽區

東嶺迎暉

位於公園東側,海拔標高560m,以前東嶺建有“迎暉亭”和“八角樓”各一座,相傳康熙四十年,有一四川官員路過鳳凰拜望鳳凰守備,席間二人戲談本土名勝古蹟,互為鬥勝。四川官員說:“四川有座峨眉山,隔天只隔三尺三。”言後自得。鳳凰守備說:“鳳凰有座八角樓,有截伸到天裡頭。”言後兩人相視而哈哈大笑。

奇峰挺秀

位於公園東北側,孤峰挺立,古樹成蔭,靈秀所鍾,山上原有武侯寺,奇峰寺,雨明碑。當年的奇峰與觀景山、南華山是連在一起的山脈。奇峰象龍頭伏在江中喝水,觀音山是龍頸部,南華山是龍身。有人說,這是很好的龍脈,鳳凰不僅人才輩出,還會出皇帝。軍師劉伯溫進諫:“觀龍脈風水,風凰龍虎風雲氣盛,只有斬斷龍頸,讓水改道。”明太祖朱元津為保住皇位。用。朱筆在山河圖中的龍頸部一划,大山即刻上石崩裂,一山開為兩峰,南日觀景山,北日獨秀峰。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溪橋夜月

位於公園山腳,沱江河畔。有詩云:“月滿溪頭露滿天,長橋寂靜臥前川,水光山色深無際,拾得雲樓一畫箋”。川平風靜,皓月當空,清光蕩漾,橋上徘徊,憂似身置蓬島。

梵閣回濤

位於淪江轉彎處,兩溪。合流,匯於江心,紅黃異色,急流賓士,觸石鏇渦,隨風鼓浪,流花飛濺,恰似兩龍過峽,雨聚雷奔,水轉山回,情趣無窮,亦大觀也。老僧誦徑於閣上,梵音與濤聲相會合。心應不在遠。

遐昌閣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東嶺迎暉山鹿,淪江北岸,依山面水,遙望千山雲樹,琉璃世界之中,近看人煙吊腳樓於兩岸之上,影映淪江,隨波蕩漾。

萬名塔

位於沱江沙灣北岸,1985年由著名畫家倡議重修,塔高22.98m,為六方七層,每層六翹角,塔身挺拔秀麗,宛若少女亭亭玉立於沱江之畔。

水上觀賞憩區

沱江觀賞游

清澈的淪江水穿越鳳凰城和森林公園而過。從古城北門至沈從文陵園3公里的江面,蹬上遊船,可觀賞古城吊腳樓,鳳雨樓,穿越虹橋,所有景觀盡收眼底,觀賞著名畫家黃永玉居宅奪翠樓、奇峰挺秀、漾綠閣、東嶺迎暉。遐昌閣、萬名塔;兩岸楊柳翠綠,兩山勁松挺拔,百鳥歌唱,獼猴啼嗚,遊船飄飄,民歌對唱,您游信倍增,回味無窮。

古城遊覽區

鳳凰古城深情地依偎著森林公園,古城內有古城牆、城樓、吊腳樓、石板街,民國第一任總理熊希齡故居,著名文學家、考古學家沈從文故居,孔廟等人文景點,城外有黃絲橋石頭城,南方長城,天下第一大石橋,古桃花園..

山體地貌

山體地貌山體地貌

南華山森林公園地處雲貴高原東側的武陵山脈與沅(陵)麻(陽)盆地的交接地帶。在大地結構上處於我國東部新華夏系的構造第三個一級隆起帶的湖西端之武陵山二起隆起帶的南端。由於受雪峰運動,加上東運動和燕山運動的影響,形成公園境內層巒疊障,溝壑縱橫的中低山地貌特徵。最高海拔576.6米,位於南華山頂峰,最低海拔305米,位於沱江,相對高差270米,一般海拔在400-500米之間。

該公園的地貌景觀主要有以下類型:

(1)山體:南華山體雄峻,傍城的青龍山、觀景山及虎尾峰高聳峻峭,巍巍垂立,似有華山高聳之姿,同時山上疊翠千層,雋秀炯娜,有峨嵋清雅之色。特別是觀景山和奇峰寺猶如兩條青龍對峙,隔江相望,回首尋尾,情淒淒,意綿綿。相傳原是一條龍脈,朱元漳在位時,用朱筆鉤斷,血流成河,整整流了三年紅水。如今兩山銜接斷口呈紅色,實際奇觀。

(2)怪石風動岩位於公園北側3.5公里處的山樑上,有一石灰岩溶柱,高約6米,寬約8米,厚2米,上大下小。遠看風動岩就像一個頭纏絲帕的苗家姑娘,她挺立於山樑上,任風吹雨打,飽經滄桑,令人敬佩。風動岩之怪,就在於它能動:風吹能動,人搖能動。每當大風吹來,這個上百萬斤重的天然巨石,搖搖欲墜,據說有時還能隨風鏇轉泥!遊人若立於風動岩下,用力推它,也能將它推動。這巨石雖然能轉,但卻千百年來不倒,堪稱一大自然奇觀!

(3)奇洞:公園境內有溶洞三處金鉤掛玉靜心洞、奇梁洞。距公園4公里處的奇梁洞,洞口高50餘米,寬30餘米,該溶洞以“奇、秀、幽、峻、險”特色著稱。世界著名地質學家B•D埃德曼考察了奇梁洞後也認為這是世界上罕見的最美的溶洞。奇梁洞內有溪水穿越而過,洞口氣勢磅礴,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內有樓,樓外有山,山外有樓,洞洞相通。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飛瀑、叢林、田園一於一洞,千姿百態的石筍、石柱、石鐘乳林立,響聲清脆宏亮,餘韻裊裊,令人嘆為觀止,有“奇梁歸來不看洞”之譽稱。

水域風光

水域風光水域風光

(1)瀑布

位於公園境內的珠樓坑瀑布高190米;寬23米,每秒流量2.5立方米,由於飛瀑高掛,水沫四濺,霧氣瀰漫天地問,恰似紛紛細雨,如是晴天,往往上空飛出一道七彩長虹,這時觀瀑更加壯美!

(2)滄江水上風光

不管春夏秋冬,遊人或泛舟水上,或漫步江邊,遙望淪兩岸的亭台樓閣或吊腳樓,一切都變得更加甜密和令人難忘。

生物景觀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22403公頃,森林復蓋率96%。由於國有林場以前以經營用材林為主,現風景區內大多為馬尾松純林,並間有杉木、柳杉、馬掛木、楠木、柏木、樟木楠竹等,天然闊葉混交林也有一定的分布,南華山森林公園地形複雜多變,溝壑縱橫,峰巒密布,氣候溫暖濕潤,公園四季分明,萬木蔥籠,青翠欲滴,特別是觀景山千年古樹濃蔭蔽空,萬紫千紅,人行其中,清新舒暢,野趣橫生。南華山俗有“蘭花之山”的盛譽。

森林公園範圍內樹種繁多,據不完全統討一有73科,325種。其中裸子植物38種,被子植物 90餘種。

公園共有珍貴、稀有植物20餘種,其中國家確定的首批重點保護植物有9種,分二類,即:漸危種——一黃連、厚朴、八角連等,稀有種—一杜仲、鵝掌揪、香果樹、青擅、銀杏、金錢松等。公園內有原林業部確定的第一批保護樹種13種,其中一級4種:南方紅豆杉、香果樹、銀杏、水杉;二級9種:刺揪、杜仲、閩楠、鵝掌楸、櫸木、喜樹、金錢松、香樟、厚朴等,另外還有眾多的省級確定的珍稀樹種。這些植物的存在既說明了該處植物起源的古老性,同時也說明了該處植物的豐富性和珍貴性,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野生動物資源也極為豐富,境內有陸生脊推動物23個目69個利166才,其中哺乳動物有7目21科38種;鳥類12個目,33科9中;爬行類2目8科23種,兩棲類2目7科14種。在這些野生陸地脊椎動物中有白頸長尾雉,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穿山甲、小靈貓林麝、水獺、雀鷹、金雞、勺雞、白冠長尾雉等16種。

人文景觀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主要包括:

(1)摩崖石刻:公園內有明、清朝摩岸石刻5處.

(2)古遺址:公園內古遺址有明、清寺廟3處。

(3)園陵:公園內有四星六、沈從文園陵2處。

(4)記念碑:公園內有革命烈士紀念碑1處。

(5)亭台樓閣:公園有亭台樓閣6處。

(6)天王廟:占地5000m2、建於清代中期,嘉慶三年(1789年)同知傅鼐構修正殿三間,前殿一間,左右廂房二間,住宅二間,前門三間,二門三間,戲台一……

地方風情

地方風情

歷史鑄就的多之文化,造就了豐富多彩的地方風情,語言、建築、飲食、習俗、風情等各方面都體現別致獨特的風格。

l、吊腳樓:苗族吊腳樓自苗民遷來湘西不久就始建,多在溪河水邊或傍高坎竹林依地就勢而建,一般為兩層樓房,下層一般不做正規房屋,多為穀倉、豬牛欄和雜物屋;上層較為講究,布置為居室,或姑娘們的廂房,外設走廊,有木欄桿及窗戶,建造匠。心獨運,小巧別致,空氣流通,起居舒適,城鄉漢苗到處仍可見。

2、保家樓:是一種純系防護性質的民居,始於民國,一般選擇較高的地勢建造,平面布局為正方形式或矩形,高達2一層,用石塊垂直砌至頂,兩層以上四壁留有槍眼,各層之間鋪設樓板,架有板梯,頂部覆蓋青瓦,如現有的山江龍雲飛的保家樓、拉毫保家樓等,歷盡百年風剝雨蝕,幾度滄桑,仍高大堅固,氣勢雄壯。

3、服裝首飾:鳳凰境內主要是苗族和土家族。由於土家族接受外來的文化較快,服飾著裝基本漢化,但在農村仍有許多中年老人,包青絲頭帕,穿滿襟或布扣子對襟衫。而苗族男子仍著裝獨特,頭纏青帕或花帕,長至1-3丈,身穿對襟衣,袖長而小,褲短而大,絲帕纏腰,青布裹腳,四季少穿襪,有蠻風行悍之氣慨。但苗家女子,服飾艷麗,頭纏絲帕裹獨辮,衣服腰大而長,袖短無領,袖口滾繡花邊,一律是滿襟,褲短腳大,褲筒邊繡花極妙。

當家人對首飾的搭配極為講究,首飾以銀飾為主,有銀冠、項圈、披肩、胸練、針筒、手圈、耳環、牙籤和鬢簪、梅花掛扣。外殼精緻,有“蟲、魚、鳥、獸”圖案,做工精細,大方美觀。

4、節要:苗寨的“三月三”歌舞節、“四月八”祭祖日光“六月六”的紀念“神母大父母節”、‘’趕邊邊場”及民扣的“七月鬼節”;-.端午節,中鞦韆;)

5、接龍:一般在秋後擇定良辰吉日舉行,請兩個苗老司做法,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接龍老風俗。

上刀梯:這是一種振撼人心勇敢習俗。上刀梯時,請巫師數十人,穿紅衣、包經帽、戴冠叉、搖馬鞭、披柳旗、持牛角師刀,每人鼓鑼一套、紅旗一而,表演前牛角齊奏,繞場一周,表演時,掌壇師父用大雄雞一隻放煞、封刀、開刀。念咒語秘決,咒畢,口咬雞冠出血,染於刀上。巫師開始脫鞋襪,赤足登上三十六把雲刀,鋒利如削,但他們一面上去,一面下來,卻手不傷膚,足無傷痕。完後,又繼續踩梨口,先是將十餘張犁口燒的通紅,排成出一列,念法三遍,赤腳—一踩去,只見青煙直冒,有絲絲皮肉焦灼之聲,但踩完了,居然也毫無傷痛,真乃妙法神功。

6、土風歌舞,多種民族的熔合,形成了不同流派的歌舞風格。

打花鼓:用一個大鼓放在木架上,一人手持兩根短木棍,鼓舞者站在鼓的正面,隨著韻樂節奏快慢緩急。左手擊鼓,右手舞;右手擊鼓,左手舞,韻舞伺奏,氣氛熱烈。鼓舞有男鼓、女鼓,男女合鼓等,主要在慶年佳節時用。後來演變成一種打花鼓的舞蹈;有“農大插秧”、“美女梳妝”等內容,

攤堂成:大約起於明代,是鳳凰一種古老的劇種,原於巫師在神堂唱戲以娛神還人願而得名。此戲沒有管弦樂,僅為鑼鼓伴奏,用的是地方語言,節奏明快,曲調流暢,劇情詼諧幽默,還富有濃郁的神秘色彩。有古老原始昌腔年高昌腔兩類,著名的戲劇有《天仙逆子》、《搬師大》、《孟姜女》、《陳世美不認前妻》;

苗歌:每逢節日佳慶,苗族男女都要以歌會友,表達美好的祝;願,純真的情愛、誠摯的友誼。苗歌有唱歌對歌兩種形式,而對歌最盛行。內容有送親歌,接親歌、漚歌、迎客歌、詩歌。

陽成:創始於清朝乾隆年間,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最初只是一種在民間的歌舞說唱表演藝術,後來演化,具有簡單劇情的“採茶葉”,時至現在鳳凰陽戲已成為在湘西有於大影響的地方戲劇。唱腔樸質粗曠,節奏明快,詞曲通俗易懂,劇情幽默風趣。

傳說

l、飲虹井:位於公園南華山半坡,相傳有一苗家繡花女繡花花開;繡鳳鳳翔,全寨苗家姑娘跟她學繡花、織錦。苗王得知,為搶繡花女,竟將全寨男子全部殺盡。繡花女繡一金龍,滴血點睛,瞬問巨龍騰空,繡花女駕龍上天,化為彩虹一條,一端落入飲虹井。此井每到冬日熱氣.騰騰,井水清澈照人,常使人增姿添美,難怪鳳凰姑娘個個美若天仙,據說就是飲用此水的緣故。

2、奇峰挺秀:稱“飛來峰”,座落在古城中,屬公園內一孤峰,一說是秦始皇藉助神鞭趕山填海,但趕到四川峨嵋山卻趕不動了,他大怒之下,用力一鞭打去,峨嵋山尖被打斷飛走,落到了鳳凰城中,於是便形成了這錐形奇峰。

3、南華山:相傳南極仙翁跨白鶴路經南華山,見深谷中腥氣正卷,瘴氣彌延,草木枯萎,仙翁慈憐之心頓生,便甩甘露幾滴,頓時谷中雲霧散盡,惡氣全消,山上枯木爭榮,百花吐芳,氣候宜人。據說,南華山便成為南極仙翁錫給鳳凰百姓的一方福地。

4、趕屍:據說鳳凰人在雲南貴貴州邊遠之地謀生,因暴病或其它起因而亡,要將屍體運回,就是一大難事。於是死者親屬只好求助於異人傳授“趕屍”法術的人了、這法術高員的趕屍者,來到死者之地,為死亡者穿上草鞋,天黑之後,端上一小碗水,用手指在水裡畫符,口中念念有詞,然後含水一口,向死者猛噴過去,厲聲喝到“起!”死者起立,而後又為其戴棕粑葉斗笠,以免見到星月,以免法術失靈。再喝一起“走”,於是死者隨這引路人開始了艱難的跋涉。死屍腿不能曲,跳著走,十天半月後,屍體趕回到家,見到親人,聽到哭聲,頹然倒地,被入棺安葬。這種令人毛骨驚然的楚巫法術,據說抗日戰爭時期,有兩個美國人親眼所見,曾邀施法人赴美試驗,並酬以重金,但被拒絕。

5、呼蛇高人,我國著名國學專家錢穆教授在他89歲所寫成的《現代中國學術論銜》一書中的《略論中國心理學(二)》里,談及特異功能時,說到他自己和父親所親見的“辰州符”的神通。文革中,有位姓楊的公社書記挨民眾批鬥,罪過是因他還保存有名蛇的辰明符”,有一次去為鄉下幹部作報告,竟召蛇爬到講台上去,引起鬨堂,平時還用一竹條趕蛇下生產隊檢查工作,進屋時藥竹條插在外面,那蛇便蜷伏其下,恭候主人回來。

旅遊指南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美食回鍋肉
美食小吃:
湘西的特色菜有乾州鴨子地衣蕨菜回鍋肉罐罐菌豆腐渣酸菜湯,量多而味美價廉。當地最出名的酒是黃永玉設計包裝的“酒鬼酒”,酒瓶甚堪把玩。還有醉湘西、老鄉好等。

住宿

到湘西旅遊基本上是以鳳凰為大本營。鳳凰的旅館較多,可任旅遊者選擇。較大的有南華賓館古湘山莊等。

交通

吉首到鳳凰的汽車非常多,下火車可直接到汽車站坐車到鳳凰城。

樂在景區

南華山是動植物生長的天然樂園,有動植物500多種,珍稀動植物30多種。境內氣候溫和,朝則薄霧籠清、暮則斜陽凝紫,淺妝濃抹,晴雨皆宜,一年四季流溢著詩情美妙,蘊藏著畫意高雅,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誘人魁力。

小貼士

趕秋是湘西苗族的大型喜慶節日之一。每年立秋這一天,苗族農民都要停止農活,身著盛裝,邀朋結伴,興高采烈的從四面八方湧向趕秋場,參加各種文藝活動

購物

到了湘西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如聞名的苗族刺繡、苗族銀飾及當地的蠟染製品。

苗族 服裝首飾苗族 服裝首飾

土特產

如蕨菜、山竹筍香椿、天然松菌油、雞耳根等野菜,牛肝菌乾豆角乾茄子、乾蕨菜、乾竹筍、乾香椿、乾苦瓜、乾辣椒等乾貨以及具有湘西特色的臘乳豬、苗家臘肉苗家酸魚、特色牛肉干、酸豆角、麻辣香椿等。
湘西樅菌:湘西起伏的山巒,松林疊嶂,樅菌飄香。樅菌也叫松菌,是松樹底下長出的菌子。橙紅色的叫紅樅菌,紫褐色的叫烏樅菌,均屬山珍。用樅菌煮豆腐味道格外鮮美;樅菌拌野葫蔥爆炒,滿屋飄香,引人垂涎;樅菌湯的鮮香美味更是食中一絕。湘西人接待貴賓時,樅菌是待客的首選菜餚,十分講究。樅菌還可加工成一種上等的佐料--菌油。煮麵條、米粉或作湯菜時,加上一點菌油,格外醇香味美。加工菌油要選擇肉質厚實、新鮮嫩小的樅菌,尤其以烏樅菌最佳。樅菌拌和鮮茶油,再添少許黃豆、花椒等配料,文火煎熬後,再裝入容器密封,可較長時期食用。

旅遊紀念品

1.苗族銀飾。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苗族銀飾以其種類繁多造型精美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極具審美的欣賞、研究價值的“銀飾文化”。苗族銀飾種類繁多,但從佩戴部位上劃分,大體可分為頭飾、胸飾、背飾三大類。頭飾有銀帽、銀盆、風冠、蘇山、髻簪、耳環、項圈等;胸飾有胸鏈、針筒、圍腰其盤,外加手圏、戒指等總結及飾有披肩、腰帶等。苗族銀飾大多保留著原始的韻味,許多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在社會歷史演進的各個特定階段的信仰追求和生活習俗。為研究苗史者提供了廣闊的研究空間。

2.鳳凰蠟染。鳳凰蠟染藝術歷史悠久,其蠟染印花布純美典雅,原始古樸。是鳳凰民族民間工藝品中的精品。蠟染印花布製作工藝程式複雜,要先將各種圖案投影在木板上並雕刻成模板,而後將布料置於兩塊模板間,再將特製的染沐灌入夾好的花模空白處,這叫凸染。手染是把花模板壓在平展的布面上,然後用特製的染沐刷浸,稍乾後揭開模板即可。蠟染印花布可以根據需要設計,製成壁掛、屏風、被面、桌罩、衣物等,成品獨具特色,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民族韻味。

3.苗族刺繡。刺繡是苗族女子的必須“功課”,苗家女子幾乎個個都善刺繡。苗族刺繡是苗族女子衣著,小孩鞋帽,苗家被面,帳檐的裝飾品。近代也有繡成壁掛,屏風的,其種類很多,從色彩上分,大體上可分為單色繡和彩色繡兩種。單色繡以青線為主,刺繡手法比較單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樸素大方彩色繡用七彩絲線繡成,刺繡手法比較複雜,或平繡或盤繡或挑繡,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為題材,刺繡成品色彩斑爛,栩栩如生,是鳳凰民族工藝品中的精品。

4.苗族剪紙。苗族剪紙是苗族刺繡的底樣,但從其製作工序和成品價值來看,它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工藝品。苗族剪紙多為即興作品。一般是剪紙藝人採用剪、扎、挑手法在紙上隨意創作或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構圖反映了苗族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心裡。畫面造型生動,線條自然流暢,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

中國森林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