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鄉

南海鄉

南海鄉位於福建省平潭縣最南端的漁業島鄉,距縣城16千米。主要由塘、草嶼等28個島嶼組成。面積10.2平方千米,人口1.01萬人(2004年)。轄7個行政村。

基本信息

南海鄉南海鄉
南海鄉由草嶼、塘嶼等120多個島礁組成。除塘嶼、草嶼外,全為無人居住島嶼。全鄉位於福州市平潭縣海壇島南部海中,東瀕台灣海峽,南近莆田南日島,西面隔海與福清東瀚相望,北與敖東錢便澳相距1.5公里。全鄉面積13.93平方公里,耕地1812畝,山林3779畝。1995年全鄉有7個行政村,11個自然村,2161戶,0.99萬人。鄉址設草嶼陳厝,距縣城19.5公里。

歷史沿革

南海鄉南海鄉歷史
1958年置平潭公社敖東分社,1961年析置南海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13.9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陳厝、蓮澳、西門、江尾、後坑、北樓、南中7個村委會。

民國元年,屬於塘嶼區、草嶼區。民國20年屬五區轄下的塘草鄉。民國26年屬二區轄下的塘嶼聯保。民國38年9月平潭解放後,屬二區轄下的南海鄉。1961年設立南海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撤銷公社,設立南海鄉人民政府。

塘嶼附近島礁密布,是紫菜生長的天然海域,出產“塘嶼紫菜”美味可口,聞名海內外。因水產資源豐富,素有“金東庠、銀塘嶼”之稱。80年代後,鋪設海底供電電纜和通訊電纜,陸島交通日益方便,對台小額貿易活躍。南樓澳南側的“海壇天神”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每年都招徠不少遊客前來觀光。南海鄉以漁業為主,漁業生產以內海定置網。1995年全鄉養殖海帶250畝、紫菜30畝,養魚1300多個網箱。1995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8901萬元,水產品產量8610噸。

經濟發展

南海鄉南海鄉礦石
彈被套是南海人的一大特長,全鄉從事彈被套經營的民眾有3000多戶,5000多人,主要集中於宋郢、趙圩、團山、中軍、蘇廟、貓台等村,呈現四大特點:一是以家庭為單位。大多數外出彈被套民眾都以家為單位,夫妻、父子、兄弟一塊外出共同經營。二是分布較廣。他們以小四輪拖拉機為運輸工具,足跡遍布十幾個省的城鄉各地。三是季節性較強。多為農閒而出,農忙而歸,務農、經商兩不誤。四是收入較高。彈棉花由原來的手工操作發展到現在的機械完成,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人均年收入達6000元以上。另外,南海鄉的運輸服務業、建築裝璜業也發展較快,從業人員多,效益好、影響大。

李樓鐵礦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南海鄉境內,設計年採選原礦500萬噸,年產鐵精礦187.2萬噸。項目遵循資源有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及節能、降耗、減污的基本原則,從開採到選礦全過程按照清潔生產理念進行設計,採用階段充填採礦法,能夠有效減小採空區面積、提高礦石回收率、減少廢石尾砂占地等,符合礦山清潔生產技術要求。該項目實施對加快霍邱鐵礦資源開發利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特色產業

南海鄉電腦生意
南海鄉位於霍邱西北部,人口5.3萬,2002年外出務工人員達到1.5萬人,勞務收入9000萬元。南海鄉發展勞務經濟有以下特點:首先是選準特色產業,突出重點行業,實行規模輸出。外出人員主要集中在電腦經營、彈被套、運輸服務、建築裝潢等四個領域

“南海現象”曾作為典型宣傳。該鄉勞務輸出依託特色產業,突出重點行業,採取規模輸出,重點抓好電腦經營、被套加工、商貿服務、建築裝潢等四大行業。全鄉在北京等地經營電腦的人員有1000多人,農閒外出進行被套加工的有5000多人,常年在蘇州蠡口等地從事商貿經營的有5000多人,外出從事建築裝潢的達數千人,四大行業從業人員占外出人員80%以上。鄉黨委、政府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大力發展勞務中介組織,開展各項服務,還先後十幾次赴北京、江、江蘇等地解決糾紛,為本鄉務工人員避免損失100多萬元。該鄉還積極制訂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鼓勵致富人員返鄉創業。該鄉返鄉人員創辦個私企業200多家,年可實現產值7000多萬元,創利稅700多萬元。

南海鄉在中關村做電腦生意的民眾近千人,租賃櫃檯500多個,有100多人辦起了自己的公司,公司資產均在100萬元以上,所僱工人多為大中專畢業生,月薪2000元左右,他們自己人均年收入達數十萬元,大多擁有豪華的轎車、漂亮的房子。南海人的電腦生意呈現出以中關村為中心向全國各地輻射的態勢,南京、廣州、太原、合肥、上海等大中城市的電腦市場都有南海人開辦的公司

南海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勞務輸出工作,始終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產業緊抓不放,立足自身優勢,充分挖掘市場潛力,全力搞好後方服務,積極幫助外出務工人員解決子女就學、土地流轉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使全鄉勞務輸出業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2001年實現輸出勞力1.5萬人,創收9000多萬元,有效地增強了地方經濟實力。

教育建設

南海鄉南海鄉教育

南海鄉在關心重視教育的同時,也注重對教育的督查。每學期初,鄉里都要成立督查組,深入各校從安全、收費、學校管理、校園環境、民眾對學校的反映情況等進行深入的調查了解,其中還不定期的對各校的教育教學方面工作進行明察暗訪。鄉黨委、政府在對教育進行督查時,發現問題,總是及時給予糾正,確保了全鄉教育在民眾中的滿意程度。

南海鄉由政府牽頭,人大、政協參與,帶領公安、公商、廣播、衛生等鄉直有關部門,對全鄉13所中國小校園內外的攤點、網咖、遊戲機室、小食堂等進行了清理整頓。清除了所有校園內攤點,關停了一所校園附近的黑網咖,對校園附近的食堂、攤點進行了摸底登記,並對其食品衛生情況、進貨渠道進行了嚴格的檢查。“重視教育就一定要關心教師”,南海鄉黨委、政府就是以這樣的理念,從每時每刻關心教師的生活、及時為教師送去溫暖與祝福這樣的生活細節工作中,進一步體現了對全鄉教育的重視。每年春節來臨,鄉黨委、政府為退離休老教師每人送上一份慰問品,為全鄉教師送去祝福。

為了更進一步推進和諧校園建設,鄉黨委、政府還積極參了中心校開展的“知榮辱、樹新風中小學生演講比賽”、“全鄉中小學生慶六·一文藝匯演”、“全鄉中小學生慶國慶聯歡”、“左王國中的校園運動會”、“中心校校園廣播操比賽”等系列校園文體活動。

社會服務

南海鄉南海鄉計畫生育宣傳
南海鄉把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的管理服務同流動黨員的管理服務緊密結合,由組織部門牽頭,計生、勞動、司法等多家配合,在流出地人員較為集中的地方建立以協會為載體、以黨支部作保證的“協會+黨支部”的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新機制,為流入地和出生地架起了橋樑,節約了管理服務成本,取得了成效。

南海鄉有7000多名流動人口在上海市奉賢區光明鎮打工,冬服開展後該鄉請縣委組織部和縣人口計生委牽頭,在奉賢區人口計生局的協助下,與光明鎮結為友好鄉鎮,建立流動人口雙向共管機制,並成立潘集-光明流動人口協會和黨支部。

南海鄉在上海奉賢區成立的流動人口計畫生育協會和黨支部已開展三次集中服務活動,查環孕8915人次,補環271人,補救14人,換髮、補辦《流動人口婚育證明》2846人,他們還與流出地計生部門一起到上海奉賢區中醫院聯繫,讓所有流出育齡婦女均能享受到免費技術服務,僅此一項就節約資金6萬元。南海鄉還以此為橋樑,動員外出務工致富能人返鄉經商辦企業,為家鄉經濟發展作貢獻,一些外出務工致富的能人,紛紛返鄉投資興辦自來水廠、修路,為家鄉人民造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