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禪寺

南海禪寺

南海禪寺,國家AAAA景區,位於中國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縣城東南隅,占地500餘畝,寺域開闊,建築浩繁。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殿基2米,平面呈邊長80米的正方形,建築面積達到了6400平米。 南海禪寺山門牌樓長50米,高31米。在山門內長500米,寬20米的甬道上,自北向南依次按12因緣、12生肖、12菩薩,建築了12座花崗岩牌坊,風格獨特,巍巍壯觀。 南海禪寺東北部是白公上人舍利塔院,亭台碑碣錯落有致,布局得當。為白公上人建造的舍利塔,以花崗岩質雕刻而成,融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與東南亞現代建塔藝術風格為一體。

基本信息

概述

南海禪寺南海禪寺

南海禪寺位於駐馬店汝南縣境內,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45年),歷史上被譽為蔡州“八景之一”。1994年台北大香山觀音禪寺主持--明乘大法師在故鄉出資1.5億復建此寺。台北白聖法師的舍利塔,也建在此寺院中。1994年9月24日,來自台灣、泰國、印尼、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法師、高僧及社會各界人士800餘人,參加了白聖法師舍利塔落成典禮。 整個寺院建築結構嚴謹,構思奇妙,寶剎宏偉,琳宮璀璨,氣勢恢宏,被譽為亞洲最大的佛教寺院。

自然氣候

駐馬店處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度地帶,具有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雙重氣候特徵,是典型的大陸性季風型半濕潤氣候,光、熱、水資源豐富,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多吹偏南風;冬季寒冷、乾燥,以偏北風為主。由於受局地氣候的影響,確山、遂平二縣的西部和泌陽縣東部淺山丘陵區,多發山洪和暴雨。東部平坦低洼,降水集中,易發生洪澇。

光能資源豐富。全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112—120千卡/平方厘米,為省內次高值區。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2200小時,全市5—9月光能條件最好。

溫度適宜。全市年平均氣溫14.8—15.0℃,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0.8—1.6℃。極端最低氣溫普遍出現過低於零下15℃的低溫。1955年1月6日,汝南記錄到-20.7℃低溫。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27.2—27.6℃,極端最高氣溫均出現過40℃以上。1966年7月19日,上蔡極端最高氣溫達43.7℃。全市大於0℃積溫5300--5500℃,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持續220—226天,積溫4700--4800℃,無霜期220—230天。

雨量比較適中。全市年平均降水量860—980毫米,南部多於北部,西部多於東部,熱量條件最好的4—10月,集中全年降水量的82—86%。

相關文物

化度寺碑

唐碑,即化度寺之僧邕禪師之舍利塔銘。碑建於貞觀五年(631),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書,書法如直木曲鐵。其碑石斷於宋,重摹本相傳有三,一在西安府學,一在大興翁氏,餘一不詳。今所傳拓本多為翻刻者

多寶塔碑

南海禪寺南海禪寺

為記載唐代西京千福寺僧楚金造多寶佛塔感應緣起之碑。碑文內容謂:楚金靜夜持誦法華經見寶塔品時,忽見寶塔宛在目前,乃誓以六年建塔,於唐天寶元年(742)開始建設,六年後,恭寫法華經千部以鎮之,至天寶十一年塔始成。此碑由岑勛撰文,徐浩篆額,顏真卿書。顏書嚴整圓健,字型稍小,清時館閣書體多臨摹此碑,乃取其整飭之致。據岑勛之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載:‘粵若妙法蓮華諸佛之秘濩也,多寶佛塔證經之踴現也。’又據清代孫星衍之寰宇訪碑錄:‘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岑勛撰,顏真卿正書,天寶十一載四月。

圭峰碑

(雜名)即定慧禪師碑。唐大中九年立,在今陝西鄠縣。裴休撰並書。文為楷體。有柳公權篆額。師為唐時高僧。號宗密,本姓何。果州西充縣人。嘗登進士。於遂州遇道圓禪師。問法契心。遂受圓教。會昌元年,坐滅於興福塔院。葬於圭峰。宣宗追謚定慧。門人立碑,稱圭峰定慧禪師傳法碑。

志公碑

梁釋寶志之碑也。在鄒平醴泉寺。行書。碑陰有志公像。指月錄曰:‘寶志禪師:金陵東陽民朱氏之婦,上已日聞兒啼鷹巢中。梯樹得之,舉以為子。其後出家專修禪,披髮徒跣,著錦袍,往來皖山劍水之下。以翦尺拂子掛杖頭,負之而行。’其碑文為琅琊王筠所作。見南史隱逸傳。

龍藏寺碑

龍藏寺碑(雜名)畿輔通志雲隆興寺在正定府治東。一名龍藏寺。隋開皇六年建。初為龍藏寺。寺有碑。在殿隅。集古錄稱其字畫遒勁。有歐虞之體雲。

玄秘塔碑

唐代碑名。塔為唐會昌元年(841)大達法師所建,由裴休撰文,柳公權書。碑高四點八公尺,碑文二十八行,每行五十四字。碑原在長樂南原,後移西安府學。現存陝西省西安碑林,因年代久遠,碑文已多損壞。

唐蕃會盟碑

南海禪寺南海禪寺

位於市中心之大昭寺前。又稱甥舅和盟碑、長慶會盟碑。於唐代長慶三年(823),相當吐蕃彝泰九年,為紀念唐和吐蕃最後一次會盟而建。碑身呈方柱形,高四點七六公尺,寬九十五公分,厚五十公分。碑陽及兩側以漢藏兩種文字刻載會盟全文及唐蕃會盟官員姓名、職位;碑陰以藏文刻載唐蕃友好關係史和此次會盟經過及意義。為千年來漢藏民族間友好團結之歷史物證,亦為吐蕃歷史之重要文物。現保存完好,碑文絕大部分清晰可辨。

寺廟法師

當代僧俗共尊的高僧、南海禪寺開山宗長——上明下乘長老,

當代僧俗共尊的佛門高僧、南海禪寺開山宗長——明乘長老,是台灣大香山觀音禪寺、東富寺、東富講堂、新店念佛堂會、白聖安養院等寺院場所的住持,是當代佛教領袖白公上人的衣缽傳人。西元1992年,明乘長老在故鄉出資3.5億元人民幣,復建南海禪寺。該寺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縣城東南隅,占地500餘畝,宏偉壯觀。

明乘長老出家五十年來,嚴持戒律,學佛所學,行佛所行。曾於閉關中先後兩次燃指供佛,並刺血寫《地藏經》《水懺》《法華經》等大乘經典,一心精誠。

明乘長老悲心深切,不但刻苦修行,為佛教事業勞心費力,還竭盡力量為社會培養人才。長老先後創辦了台灣私立能仁家商職業學校、台灣佛教中興婦孺教養院、南海禪寺武術學校,以此來實現其造福塵寰的夙願。

為了與時俱進,讓佛法在世界各地得到更加廣泛地弘揚,長老遠見卓識,募集巨資,把寺院常住有一定佛學基礎的年輕僧人,分批送到國外深造。同時,長老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心愿,就是在北京創建教育基金會,並在南海禪寺創辦國際佛教大學,培養能走向世界的僧伽人才。

明乘長老抱著“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的宗旨,廣開道場,培養僧人,無時無刻不以護國衛教的初衷行世,無論是興學、慈善或建寺,都有極圓滿的成就。

旅遊指南

開放時間

06:00—17:30

門票

40/人

免票政策: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費;65周歲以上老年人憑身份證免大門票;殘疾人憑殘疾證免大門票。

交通

駐馬店水陸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越,京廣線貫穿駐馬店南北。107國道、周正公路(周口至正陽)、板新公路(板橋至新蔡)構成了駐馬店交通的基本框架。

經由駐馬店火車站,通往全國各大城市都有直達列車 ,交通便利。駐馬店汽車站每天定時有班車通往各縣、鄉。

建造歷史

據歷史記載,小南海原名南湖,系歷代修城築堤取土之地,後浠不成 湖。經明清近600年的建設裝修,形成了西起悟穎塔東至汝水河濱北至城壕,總面積達千 畝的風景區。明代在南湖修建成的觀音閣,是仿造南海普陀寺的模式。由於觀音閣的規模小於南海,所以人們稱南湖為小南海。小南海古建築有觀音閣、大士寺、準提樓、黃鶴樓。

南海禪寺南海禪寺

據《汝南縣誌》記載,觀音閣在明嘉靖二十四年建成。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6年)建成的黃鶴樓,在明末被毀。清朝雍正年間,遷天中書院於南湖之上,稱南湖書院。乾隆年間,大興竇煦題寫“登瀛”二字鐫刻於一青石之上,立於南湖北側。

據《汝南縣誌》記載,1928年,馮玉祥督豫,曾下令打神扒廟,小南海的廟祀神像均遭到破壞,1937年才逐漸恢復。不幸的是,文革時期再次遭到破壞,後經汝南園林學校重新植樹栽花。

1994年(另一說法1992年)台北大香山觀音禪寺主持明乘法師在故鄉出資1.5億復建此寺。台北白聖法師的舍利塔,也建在此寺院中。1994年9月24日,來自台灣、泰國、印尼、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法師、高僧及社會各界人士800餘人,參加了白聖法師舍利塔落成典禮。

寺廟布局

南海禪寺南海禪寺

南海禪寺建造在汝河灘地之上,平面布局整體呈“士”字型,周邊為高3米,長5300餘米的圍牆,為磚混結構。寺院門前為三殿門,殿內兩旁供奉兩尊金剛為“哼哈”二將,寺內南部是以大雄寶殿居中心的殿堂建築區。

大雄寶殿建築面積5274.30平方米,高36米,為三層重檐殿堂,室內供有一尊高17米,重72噸銅雕鎏金坐像,殿前為1200平方米的廣場。大雄寶殿前為天王殿,建築面積333.16平方米,高15米,殿內有四大金剛、八大怪彩泥塑像。

南海禪寺南海禪寺

後為觀音殿,建築面積2170.8平方米,殿內僅供奉一尊高14米,由香樟木雕刻千手千眼前後雙面觀音鎏金坐像。左右為文殊、普賢殿,二殿建築面積均為1520平方米,高21米,殿內均供奉一尊高9米、重12噸的通體鎏金文殊、普賢銅雕坐像。

大雄寶殿左右側前方為鐘樓和鼓樓,建築面積626平方米,高36米,為二層重檐樓閣式建築。寺院北部為十二牌坊、山門附屬建築。十二牌坊高7.6米,寬8米,坐落在長500米的甬道上。山門位於十二牌坊北面,是南海禪寺的北大門,高32米,寬50米,為牌樓式建築。

世紀和平鐘樓位於寺院東北側,建築面積772.84平方米,高34.6米,為三層翼角樓閣式建築,室內吊有高7米,直徑6米,重21噸的世紀和平鍾。鐘樓北側為白聖舍利園,上客堂是一個矩型圍樓群,三層共20多間,內有放生池,池內養有金魚,置假山和一座九曲石橋。

白聖舍利園占地10多畝,園正中建有白聖舍利塔,高15.5米,為經幢式建築。園區內有清石鋪成的小路,小路兩旁均種植有花草、樹木等。寺院西部建有開山堂,為二層樓閣式建築,門前有一個用金柏組成的“佛”園。

西山門建築

從西山門進入南海禪寺的大雄寶殿,需要兩次跨越汝河河水,走過三座橋,經過三個門。它們分別是:

世界和平門,金廈大橋;

世界合作門,海峽兩岸合作大橋;

世界和合門,三心橋。

這組建築群,以一門一橋為一單元,構成了三組風格獨特、各具象徵意義的建築景觀。

交通信息

火車 駐馬店是京廣鐵路上的重要城市,處於漯河和信陽之間,往西是南陽。 駐馬店火車站,位於解放大道、人民街附近。
客車 鄭州:每隔一個小時發車,豪華大巴,票價約48元;每天5:20-18:30每25分鐘發車一班。 洛陽:7:40、13:50、14:20、14:50、15:30。 信陽:6:00-18:00,每30分鐘一班。
公交 從駐馬店坐班車到汝南縣,景點就在縣城內。

駐馬店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駐馬店市, 自古為華夏腹地之一。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登天中山、游南海寺後有感而發,寫下了不朽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一語道出了天中寶地的鐘靈與神奇。
景點嵖岈山景區 | 竹溝革命烈士陵園 | 南海禪寺 | 楊靖宇紀念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