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海[小南海]

小南海[小南海]

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位於重慶黔江區境內,縣城北32千米處,面積約30平方千米。是一個融山、水、島、峽等風光於一體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區。人稱“深山明珠”、“人間仙境”。小南海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地震遺址(黔江地震)。

簡介

基本概況

小南海小南海

黔江小南海原名小瀛海

,位於重慶市黔江區境內,縣城北32公里處,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級景區。

是一個融山、水、島、峽等風光於一體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區。人稱“深山明珠”、“人間仙境”。小南海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地震遺址(黔江地震)。清鹹豐六年(1856)大地震中,谷口被湮塞而為大澤。大垮岩、小垮岩、斷碉絕壁及岩石壘成的大壩等地震遺蹟,於今仍清晰可見。小南海四周秀峰環列,湖口奇石豎立,溪水縈迴,湖內港汊縱橫,島上茂林修竹。朝陽寺、老鸛坪、牛背三個島嶼,古松蔽日、茶花連雲、茅舍竹樓、雞鳴犬吠,一派田園風光。

地理由來

黔江小南海黔江小南海

公元1856年6月10日當地發生6.25級,烈度為8°的地震,造就了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地震遺址,——小南海,是一個融山、水、島、峽等風光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區,世人稱為“人間仙境”。

小南海像一塊藍寶石一樣鑲嵌在群山之間,群山之中流出的溪流源源不斷地注入湖泊,使小南海水質良好,清澈如鏡。四周是秀峰環列,奇石林立,沿湖溪水縈迴、汊港縱橫,島上茂林修竹、晨昏晴雨,幻化無窮。

在小南海湖泊中央,有三大島嶼如花蕊一般點綴其中。處於湖中心的島叫老鶴坪島,島上松樹林立,野花遍地。在它的東側,有一片金色的沙灘,蛤蟆狀的鵝卵石排列其上,別有一番生趣;朝陽島是小南海中的第二大島,因島上建有朝陽寺而得名。島上生長有珍稀古木鐵尖杉,接天連雲,鬱鬱蔥蔥。翠綠的竹林密密麻麻,好似來到了仙山竹海。而良田美宅,阡陌縱橫,讓人疑為世外桃源。

據清《黔江縣誌》載:“清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五月王子,地大震,後壩鄉山崩,…·溪口遂被埋塞。厥後,盛夏雨水,溪漲不通,瀦為大澤,延裹20餘里”。至今,當年地震形成的斷岩絕壁—-海口北側的大垮岩、小垮岩等遺蹟仍清楚可見。在大小垮岩之下,滾石密布,巨石林立。巨石直徑一般為 l一5米,大的10米以上,從數百米處被推置而來,在海口堆成大壩。壩南北長 l170米,壩高67.5米,溢流堰寬70米。

景點

山水

小南海,海周秀峰環列,海口奇石林立,沿海溪水縈迴,海內汊港縱橫,島上茂林修竹。扁舟漁影,綠女紅男,穿梭於碧波之上;鷗鷺齊飛,鱗光蕩漾,閃爍于海天之間。春夏秋冬,各有奇觀;晨昏晴雨,幻化無窮。

島嶼

朝陽島是南海中第二大島,因島有朝陽寺而名。拾級登岸,即聞犬吠雞鳴,一派田園風景。島上珍稀古木鐵尖杉氣沖霄漢,古松虬曲接天連雲,一泓竹色揭竿而起,碗口粗細密密實實一片蔥籠。

金沙灘

小南海小南海

湖心島老鶴坪的東側有金沙灘,一灘卵石排列井然,蛤蟆狀與鄰為伍,與水相戲,配上一島的松風叢林,茶花爍木,相攀相扶,蒼蒼翠翠,美也美透了。

牛背島

黔江小南海牛背島黔江小南海牛背島

在南海三島中,最大、最美的是牛背島。這不僅因為它產生了許多優美如歌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

神秘雋永,滋味綿長,更因為它恬淡自然,深藏不露。它也是一島松風,雜花生樹,四時不絕。島上有猴群、麝香園,還有雞狗豬羊,茅舍竹樓。牛背島後的倒牽溪雖不寬, 卻很深,隔斷了島與陸地的聯繫。彼岸是齜牙咧嘴的斷壁殘岩,虎視眈眈地盯著這頭入水的巨牛。

資源價值

小南海小南海

據專家論證,小南海作為全國保存原始風貌最好的地震湖泊,很有研究價值。海周和島上又是天然的動植物園。森林資源豐富,有薄皮馬尾松、黃杉、水杉、鐵尖杉、香柏、紫柏香樟、楠木、銀杏、黃檀、 白花泡桐等140多種喬木。動物有虎、豹、黃猴、羚羊、麝、大鯢、巨蚌等,魚類有50多種,是四川的八大漁場之一和養麝基地。 因此,具有廣泛的綜合開發價值。石堤古渡位於秀山酉水河畔,是秀山通往洞庭湖的教好水路,這裡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山清水秀如桂林山水,氣候適宜,物產豐富。

娛樂

黔江人民雖然生活在艱苦的自然環境中,但世世代代樂觀豁達,安居樂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擅長歌舞,其勞動歌、薅秧鑼鼓歌、山歌、哭嫁歌、木葉情歌等皆即興創作,出口成章,且構思精巧,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馳名區內外的擺手舞、花燈舞等極富民眾性,鏇律輕快,動作原始質樸,給人爽心悅目的感受。黔江,歌的海洋,舞的世界

時間

區內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4°C,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日照1240小時,無霜期260-290天,立體氣候明顯,災害性天氣多,有旱災、洪澇、冰雹、綿雨、低溫、大風等,其中伏旱較嚴重。

黔江小南海開放時間:8:00~17:00

黔江小南海門票:80元

交通

可坐城內公車直到此地,從黔江東站乘坐到南海的車,車費9元左右,行程一個小時左右。

餐飲

小南海野生魚小南海野生魚

黔江雞雜 黔江雞雜是黔江煨鍋系列的代表菜,運用土家烹飪方式,用雞腸、雞肝、

雞心等雞內臟為原料,並把雞肉切成薄片,輔以土豆塊、尖頭泡椒、鮮蔥等烹製而成,口味麻辣兼備,色鮮味美,醇香可口。黔江雞雜煮熟後,用文火邊煮邊吃,可添加白菜、豆芽、冬瓜、青菜等素菜,形成別具特色的一道土家菜餚。

旅遊

小南海小南海

黔江縣城最近的特色旅遊景點,即使是在小雨朦朧的天氣,也有別樣的美麗。密霧瀰漫在山間,似雲似海。小南海水美,山清,自然生態保護得非常好,是一個山水如畫的地方,很值得前往。是一個融山、水、島、峽等風光於一體的高山淡水堰塞湖泊景區。人稱它是“深山明珠”、“人間仙境”,也稱之為“地震天池”、“蜀東西湖”。

台灣屏東小南海寺廟

【小南海靈山寺】位於台灣 屏東縣琉球鄉。陳乃居士與七位信女共同創建於民國四十六年(1957),初僅茅蓬數間,後陸續完成觀音殿、凌霄寶殿及前後各殿堂,建築宏偉,內部雕工精細。靈山寺為琉球鄉最具規模之道場,亦為南台灣之觀光勝地。 是旅客門遊山玩水的好地方

浙江龍游小南海景區

小南海風景區位於龍游縣城北3公里衢江之陽鳳凰山,地屬浙江省衢州市,正當衢江和靈山港交匯處,“雙溪合流,風景絕勝”。

相傳觀音菩薩從西天歸來,路過鳳凰山,見山上竹林茂密,誤以為是南海紫竹林,便停下來參禪歇息,沒想到下來之後才發現這不是她的道場,便離去,卻留下了美麗動人的故事。從此鳳凰山便有了“小南海”的雅號。

鳳凰山上有竹林禪寺,始建於明,宣統元年(1909年)南海普陀山派忠禪師來此擴建殿宇,作為臨濟正宗南海行宮,故稱“小南海”。寺廟宏偉,香火鼎盛,遊人不絕。

山背有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的“龍游石窟”洞群。龍游石窟的規模浩大恢宏、設計精巧科學、施工痕跡依然猶新、氣勢磅礴、瑰麗壯觀、巧奪天工,堪稱一絕。走進石窟,宛若時光倒流到遠古。而它的“開採年代”、“開採人”、“用途”……都是千古不解之謎。

小南海環境清幽,建築依山順勢,參差錯落,風光宜人,青山綠水相襯,古樹掩映。山、水、洞、廟渾然一體,引人入勝。江中綠洲,草被如茵,蘆葦廣布,楊樹茂密,溪中卵石成堆,沙灘成片,潔白如玉,是開展度假、遊憩、娛樂的理想場所。整個景區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集遊覽觀光,懷古朝聖,宗教朝覲於一地。

安徽歙縣小南海島嶼

“小南海”是安徽省歙縣雄村新安江上一處不可多得一勝景。它是歙縣 新安江中的一個島嶼,又稱岑山。島上怪石崢嶸,周圍四面環水。島上有唐末天佑(911年)建的“周流寺”,取四周皆流水之意;清康熙年間,雄村程族求得皇帝“星岩寺”的御書,重建“星岩寺”。當年這裡香火繚繞,木魚聲聲,據說殿里還有一尊稀世珍寶 —— 粉金的肉身菩薩,各地信男善女接踵而至,海天佛國,蔚為壯觀。取名小南海,是因為它與錢塘江灣的 “大南海”普陀遙相呼應的緣故。寺前青石板砌成平台,寺周麻石條築成護欄。憑欄遠眺,綠樹、修竹掩映,村莊、屋舍錯落。更見環流蕩波,遠山如屏,秀麗景色,盡收眼底。寺內有一客廳,大半懸空而築在峭壁上,下面岩石嶙峋,江流滾滾,十分奇險。只可惜,島上風光依舊,寺廟蕩然無存,殘留的遺蹟述說著昨日的輝煌。

河南駐馬店小南海湖

小南海原名南湖,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境內,系歷代修城築堤取土之地,後浠不成湖。經明清近600年的建設裝修,形成了西起悟穎塔東至汝水河濱北至城壕,總面積達千畝的風景區。明代在南湖修建成的觀音閣,是仿造南海普陀寺的模式。由於觀音閣的規模小於南海,所以人們稱南湖為小南海。小南海古建築有觀音閣、大士寺、準提樓、黃鶴樓。南海禪寺,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45年),歷史上被譽為蔡州“八景之一”。

河南安陽小南海遺址

小南海古人類洞穴遺址,位於安陽市西南25公里的北樓頂山之腰,座西朝東距小南海近一華里,乃一溶岩洞穴。這是中州地區唯一的舊石器時代遺址,1963年被頌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0年3月,安陽人民修小南海水庫,開山取石時發現此天然石洞,洞口朝東,背依大山,前為開闊地,東南距洹河近一里。洞向西南延伸,深約50米,寬約2--3米,高約2.5--3米。1960年4--5月,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舊石器考古專家安志敏主持了第一次試掘。1978年又進行了第二次試掘。兩次試掘都在洞口附近,內部大規模發掘任務待以後進行。據洞口兩次試掘得知,文化層厚6米左右,可分5層。出土有石器7078件,多種動物化石及用火灰燼。石器一般器形較小,絕大部分為人工打制的石片。石料以燧石為主,石英次之,也有少數火石、石髓及石灰岩等,種類計有石核、石片、敲砸器、尖狀器和多種刮削器,也有少數裝飾品。動物化石有野驢、披毛犀、水牛、野豬、斑鹿、羚羊、 狗、猩猩、鴕鳥蛋、刺蝟狼等動物種屬。

據放射性碳十四科學測定,洞穴的文化遺存,上層堆積距今約13000年,下層距今約2--2 .5萬年。其時代和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相當;從石器看,兩者還有遙承淵源。小南海原始洞穴遺址是河南境內發現的第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建國後在華北地區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穴遺址,被郭沫若定名為“小南海文化”。它填補了考古研究上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的缺環。為人類的發展歷史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寶貴實物資料。

河南安陽小南海石窟

河南安陽小南海石窟

小南海石窟,又稱北齊石窟,位於安陽縣西南25公里小南海北濱,面臨洹水,背靠大山,依山而鑿。由於它鑿於風景優美的小南海附近,所以稱之為小南海石窟。現存三窟,均為北齊天保年間建造。三窟造像大同小異,規模相近,風格古雅。

西窟進深1.76米,面闊1.36米,高1.76米。平面呈方形,面積為2.4平方米。正中雕釋迦牟尼佛一尊,結跏跌坐於長方形台座,左右為脅侍菩薩二像,兩側壁各鐫刻菩薩三立像。門作拱券狀,門楣上雕有滾龍兩條,中間有一蓮花。門兩旁各雕刻有護法神王一尊,組成火焰拱門。

中窟進深1.34米,面闊1.19米,高1.78米。平面呈方形,面積約1.6平方米。正中雕釋迦佛一尊,火焰背光,內淺刻騰空飛舞的飛天6個,左右刻二脅菩薩,兩側壁各鐫侍立菩薩3尊,其間各淺刻小型菩薩3尊,手拿蓮枝。東壁上部有浮雕彌勒說法圖案,西壁有浮雕蓮枝菩提樹圖案。座台上刻有三個伎樂人。全窟縈壁遍布拜佛積德、敬佛造像的題刻。門亦作拱狀,有門檻。門額飾形象生動的二青龍,間有火焰寶珠,下為兩隻金翅鳥。門洞兩旁對稱地刻有停立著的天王浮雕,威武雄壯。門額上有大片削平岩石鐫“方法師鏤石板經記”云:“大齊天保元年,靈山寺僧方法師、故云陽公子林等,率諸邑人,刊此窟,髣像真容。至六年,“國師大德”稠禪師重塋修成。相好斯備,方欲刊記金言,光流末季。但運感將移。暨乾明元年,歲次庚辰,於雲門寺,奄從遷化,眾等仰惟先師,依準觀潔,遂鏤石板經傳之。”後華嚴經偈贊和涅 經品行。此摩崖題刻石板經,乃標準的北齊書體,蒼勁渾重,委婉秀麗,書法價值極高。

東窟毀壞較重,其進深和面闊均為1.29米,高1.6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積為1.66平方米。正面中間雕琢釋迦佛1尊,左右刻二脅侍菩薩,兩側壁各雕3尊菩薩。其間彌刻大小佛像23尊,無統一布局,不像是一次刻成的。

這裡原是宏偉的靈山寺,可能有較大規模的石窟造像群,現僅餘三座石窟,從形體結構,風格題材來看,與河北省峰峰響堂山石窟,遙相呼應,相輔相成,是北齊時期石窟藝術的珍品。

河南安陽小南海水庫

【小南海水庫】位於安陽城西南35公里處安陽縣張二莊村東、後駝村南洹河幹流上,控制流域面積850平方公里,庫容量888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718萬立方米。為確保京廣鐵路和市區安全,小南海水庫以攔蓄洪水為主,與下游彰武水庫聯合使用。始建於1958年5月,至1960年9月完成大壩填築、輸水洞襯砌、溢洪道開挖等工程。1961~1962年續建大壩。1967~1981年,溢洪道挖深、大壩加高、輸水洞灌漿。1986年挖溢洪道下段卡口土方。總投資2205.5萬元。主要建築物有大壩、溢洪道、輸水洞等。壩型為粘土斜牆堆石壩,長370米,高51.3米,頂寬6米,壩上築防浪牆高1.2米。左岸溢洪道最大泄水量每秒6481立方米。輸水洞長235.5米,內徑3.5米,最大輸水量每秒124立方米。

旅遊理由

◆ 黔江小南海地處渝鄂交界之地,系1856年地震運動截斷河流堰塞成湖,湖水終年碧綠如玉,湖周青山環湖擁立,湖光山色,景色怡人。

◆ 小南海地震遺址保存得極為完整,觀之撼人心跡,被國內外專家譽為“全國獨有、世界罕見”。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地震遺址保護區,全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重慶市十大標誌性景觀。

自駕攻略

成都出發

從人民東路出發-西御街-東御街-向右轉到順城大街, 然後立即向左前方駛入東大街上東大街段-紫東樓段-東大街牛王廟-環路東四-環路東三段-新鴻路-杉板橋路-在G42滬蓉高速入口,走右邊的匝道到G42滬蓉高速-在桂花互通,走右邊的匝道到回遂高速,向遂渝/遂寧/重慶(出口)方向行駛 -在回遂高速出口,走匝道到G93成渝環線高速-G75蘭海高速-G65包茂高速-在黔江西互通,走右邊的匝道,向G319/黔江西/冊山/小南海景區/仰頭山景區/武陵仙山景區(出口)方向-迎賓大道-新華大道西段-在環島,從第3出口駛出-城西七路-行署街-目的地。

渝北出發

向雙鳳路方向出發-入雙鳳路-渝航路-在環島,從第1出口駛出到機場高速入口-機場高速-在東環立交,走右邊的匝道到G65包茂高速,向內環快速/G50/五里店/長壽/東環(出口)方向行駛-在黔江西互通,走右邊的匝道,向G319/黔江西/冊山/小南海景區/仰頭山景區/武陵仙山景區(出口)方向行駛-迎賓大道-新華大道西段-在環島,從第3出口駛出-城西七路-行署街-目的地。

渝中出發

從火藥局街出發-和平路-在環島,從第1出口駛出到中興路-南區路-在石板坡立交橋,走右邊的匝道,向長江大橋複線橋/南坪方向行駛-重慶長江大橋複線橋-江南大道-在江南立交橋,走右邊的匝道到海峽路,向內環快速路/渝黔高速/南濱路方向行駛-在江南立交,走匝道到G65包茂高速-在黔江西互通,走右邊的匝道,向G319/黔江西/冊山/小南海景區/仰頭山景區/武陵仙山景區(出口)方向行駛-迎賓大道-新華大道西段-在環島,從第3出口駛出-城西七路-行署街-目的地。

其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