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駁石橋

十七駁石橋

十七駁石橋坐落於赤水墟東,是一條石駁橋,共十七駁,故名“十七駁橋”。

基本信息

簡介

十七駁石橋坐落於赤水墟東,是一條石駁橋,共十七駁,故名“十七駁橋”。全橋長70.5米,寬1.3米,高4米,橋底中間石砌3個大欖核形橋墩,其餘是六條方形柱支撐,橋面並列3塊長花崗石板,共51塊石板鋪成。

歷史

十七駁石橋十七駁石橋
此橋原為赤水客家人所建,何年興建未見記載。土、客相爭時曾被拆毀,至宣統元年(1909年)紳商司徒廉、司徒發猷等倡議重修。目前,靠赤水墟這邊已有八駁橋面,被填為陸路路基,十七駁橋現在實際上只剩九駁了。
赤水古時為河海之地,隨著地理變化,滄海變良田,遺留下來的河叉較多。隨著經濟發展,交通運輸不斷增多,但囿於小河阻隔,人們往來殊多不便。因此,古時赤水人建石駁橋特別多。如:大津里附近的次渡石橋(八駁),割耳坑(復興里)附近的復興石橋,衝口墟附近的衝口石橋(八駁),小波村附近的小波石橋(三駁),黃竹水(西和)前的黃竹水石橋(四駁),源聚(雁聯)附近的欖核石橋(七駁),白石塘村前的白石塘石橋(三駁)……,所有這些石橋都是繼十七駁橋之後興建的其結構與形狀均與十七駁橋雷同。

貴州旅遊景點

貴州以貴山得名,簡稱‘黔’。貴州素有“公園省”之美稱,地處祖國西南,位於雲貴高原的東部。讓我們來盤點“公園省”的旅遊風景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