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

他山

他山在貴州省餘慶縣西南松煙鋪的蒲村。明代錢邦芑在石林中一塊高約丈余的山形石屏上鐫刻的“他山”兩個字而得名。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他山他山

他山在貴州省餘慶縣西南松煙鋪的蒲村。明末永曆年間(1647—1661),右金都御史錢邦芑(字開少),因拒絕與孫可望共事,長期隱居於此。曾辟百畝柳湖以自娛。中有72泉,時涌連珠粒粒而上,堤柳數百章,大可合抱;春夏間曉露垂珠,煙嵐繚繞,風景秀麗,人稱“小錢塘”。

柳湖之陰有錢氏寓盧大錯庵(錢自號“大錯和尚”)。旁即他山,回曲斜抱,上多奇石,有的酷似六畜。山上崖刻“他山”、“玉屏洞天”、“藏書筐”、“梅倉”及“明少保錢開少放歌處”等字,至今猶存。

命名來源

《詩經·小雅·鶴鳴》有句:“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中“它山”,後人寫作“他山”。“他山之石”、“他山之攻”逐漸演變成了成語。錢邦芑老先生在石林中一塊高約丈余的山形石屏上鐫刻的“他山”兩個字,是錢先生為整座山取的名字。人們對這兩個字有不同的理解。按《詩經》:“他山之石,可以為錯”,意思是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作為打磨玉器的磨石。錢先生將此山命名為“他山”,而自己出家又取法號為“大錯”,如果我們把這兩者聯繫起來理解,那就是:“我錢邦芑是一塊別的山上的可以用來打磨玉器的大磨石。”

如果這個理解成立,則表明了錢先生遠大抱負不同凡響。那么,大錯的“錯”就不能理解為“錯誤”的“錯”。但另一方面,錢先生在命名他山的同時,卻又將對岸的另一松柏蒼翠的小山稱作“賓山”,這又不得不令我們從另一個方面去理解,即:“他山”是他鄉的山,不是故鄉的山,我住在這裡只是客居,隱居。這就蘊涵了錢先生深沉的思鄉情結。加之他山的石頭和江浙一帶的太湖石頗為相似,這勾起錢公思念故鄉的思想感情也是情理中的事。

摩崖石刻

翠屏:這兩字橫刻於“他山”兩字右側,是錢公為刻“他山”兩大字的這座石頭取的名字。因該石形如禁止,顏色蒼翠。當然,也可以這樣考慮,錢老先生當時是隱居蒲村,蒲村便成了錢先生的屏障。這個屏障風景優美,樹木蓊鬱,山色蒼翠,錢老先生住在這裡,感到非常愜意,於是便命其名曰“翠屏”。

雲歸處:豎刻於“他山”兩字左側。三字極富詩情畫意,讓人們眼前有雲蒸霞蔚的氣象。過去稱到處遨遊行蹤無定為“雲遊”(多指和尚和道士),由此推知,這個“雲”是錢公稱自己,“蒲村他山是我這朵到處飄蕩的雲的落腳處。”

錢開少放歌處,永曆丁酉春題:這些字豎刻在翠屏左楞上。1656年(永曆十年,順治十三年)4月,李定國把永曆帝從孫可望控制下的安龍迎接到雲南昆明。這一局勢的出現,讓錢邦芑大為振奮,“錢開少放歌處”,“放歌”是“放聲歌唱,縱情高歌”的意思,即流露了錢公此時極度振奮喜悅之情。他決計要去雲南。臨行前,他審石度意,在拜石亭四周的奇石上留下了這些石刻文字。

永曆丁酉春題”:錢先生特別註明這個時間是很有深意的。這一年是公元1657年,全國大部版圖已屬清朝,清順治皇帝定都北京已十三個年頭,但錢邦芑決不承認清朝,心中只有明朝,只有明朝的當今皇帝永曆。表明錢邦芑是永遠忠於明朝的。“丁酉春”表面看是錢邦芑題刻的時間,其實是他出征雲南投奔永曆帝離開蒲村的時間。

石帆峰:刻於翠屏背面。因石腰有洞,曲透其背,其峰勢橫飛處,瘦薄而偏聳,狀如船帆,錢公因勢象形,命其名曰“石帆峰”。其實,這一個“帆”字,透露了錢公不安於隱居的思想,只要一有機會,他便要揚帆遠去。

雲房:石帆峰峰背如堂,凹其中,可坐臥,這便是錢先生這朵有了落腳點的“雲”的房屋,故曰“雲房”。這雲房風景是很優美的,“古柏、老梅、黃楊、青杉,前後掩映,奇郁森秀。”

九面峰:翠屏之左有一石,高八尺,上銳而中虛,斜側怪異,隨步換狀,錢公因勢象形,命其名曰“九面峰”。

梅倉:九面峰前左右兩壁側立,中虛處可容數十斛,先生植梅其中。因右壁有一穴,圓如磬口,梅乾橫生,從此透出,錢先生把它稱為“梅倉”。錢先生頗喜歡梅。所謂“松竹梅歲寒三友”,愛梅就顯出品格的高貴。他在他山不知植了多少梅,給植梅的石穴命了名的,除“梅倉”外,還有“梅囷”、“梅舟”,都是根據地勢形狀命名。錢先生在《他山記》中有生動的敘述

洞天:《他山記》說:“石帆峰之右有一石洞高二尺五寸,可穿而過,上有冬青二株,根插洞門,最為奇古,曰‘小洞天’。”而實際洞門上只有“洞天”二字,沒有“小”字。舊時佛道高人都愛尋找名山古洞隱居修煉,稱為“洞天福地”。錢先生在蒲村沒有找到像樣的古洞,他山有那么一個小洞,他感到驚喜,命其名曰“洞天”,這既風趣,也流露了他的信仰

霹靂崖:梅倉之左的一座大石,狀如懸崖,高一丈四尺,奇險難即,氣勢雄渾如雷霆萬鈞,故名。

藏書峽:霹靂崖稍上二十步的一個峽,深九尺七寸,高一丈五寸,錢先生取其名為“藏書峽”。錢先生的書是否真的珍藏在這裡,現在已不得而知。但他喜歡書,而且著書立說,著作頗豐,這卻是事實。

回嵐穴:藏書峽前的一個小穴。雖是小穴,錢先生也給了它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遊覽者一見這三個字,眼前便立即生起煙嵐清霧來回飄蕩的圖象。

米丈:藏書峽左邊的一塊石頭,方整如室,高一丈二尺,四面陡絕不可登,石上生冬青、蘿薜,蒙綴如纓絡。“米丈”一詞,筆者望文生義,理解為量米的器具或儲藏糧食的地方。

石浪:此兩字刻在他山左側一處奇形怪狀的非常低矮的石頭上,是2001年3月18日由石文輝等先生刮開石頭上青苔後發現的。那石長得小巧別致,象溫酒的小火爐。從“斷煙”處低矮的石頭起到“石浪”之間石頭是逐漸高起,至“他山”處最高,之後又慢慢矮下去,過了“石浪”之後就基本上再沒有高過它的石頭了,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樣。這可見是錢老先生審石度意刻成的。

應接不暇:這是錢老先生對他山風景的總評價,總概括。就是說他山的美景奇石是看不贏、看不完的。真是應不暇!

斷煙:這是這些石刻最下面的一處石刻。可以從三方面理解:一、最簡單的理解,那就是從此以上不能用煙火。二、山上的煙嵐清霧往下只走到這裡便沒有了,斷了。三、深層次的理解,那就是錢老先生常在這裡思念家鄉,眺望家鄉,但望斷雲煙都看不到,錢先生把“望斷雲煙”縮寫成“斷煙”。

相臨景點

遵義會議舊址、飛鴿林場寬闊水自然區陳公祠、共青湖、金鼎山婁山關、鳳凰山公園、天門洞、仁懷國酒門播雅天池、湄江湖、沙灘文化、烏江渡、桃溪寺、紅軍烈士陵園、小西湖、夜郎鎮鄭莫祠、政治部舊址、遵義公園、仙女洞自然保護區、湘山寺、禹門山中共負責人遵義寓所、楊粲墓、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習水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柏箐自然保護區大沙河自然保護區、海龍囤。

貴州旅遊景點

貴州以貴山得名,簡稱‘黔’。貴州素有“公園省”之美稱,地處祖國西南,位於雲貴高原的東部。讓我們來盤點“公園省”的旅遊風景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