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二五中學

北京市第一二五中學

北京市第一二五中學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後溝胡同,創建於1872年,前身為北京慕貞女中。學校以“悅心,健體,篤學,力行”為校訓,曾培養出孫敬修、劉延東、許敏利等一批知名人士。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地處市中心,北近長安街,南靠北京站西街,西鄰崇內大街,交通十分便利,學生可乘多條線路的公車和捷運到校(捷運環線和5號線崇文門站可直接到達)。學校現有近千名學生,百餘名教職工。2000年,完成了校園的全面建設,北京一二五中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先進設備的現代化學校。

師資隊伍

學校擁有團結、幹練、政勤、績優的幹部隊伍和明理、敬業、德高、能強的教師群體,擁有一批老中青相結合的學科帶頭人和市、區級骨幹教師、名師工作室成員。學校組織多屆青年教師“希望杯”評比,不斷促進青年教師成長,幾十名教師在市、區教學基本技能競賽和教科研論文評比中獲獎,近年來,區研修中心和我校共同執行人才培養計畫,十餘名教師與研修中心的特級教師結對,加速成材。學校大力推動教育科研,快速提升辦學水平,先後承擔了國家級、市級和校本課題研究,並取得可喜成果。在先進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根據學生的需求和需要,開展研究、探索、實踐,使學生融入到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中去,依據自己的需求獲得不同發展。學校先後被評為東城區德育工作先進校、“學習型”創建工作先進校、教科研工作先進校、科技示範校、青年教師工作先進校、市基教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先進單位、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JIP”實驗校。

辦學理念

學校堅持把“面向全體,以人為本”作為辦學的指導思想,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基本準則,努力使一二五中學成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沃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學校堅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繼承發揚優良傳統,遵循“悅心,健體,篤學,力行”的校訓,不斷開發學生潛能,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的教育教學成績名列東城區前列,在06年東城區辦學質量綜合評價中獲特等獎,多年來為著名高等學府輸送大批優秀學子。學生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現有合唱隊、舞蹈隊、樂隊、桌球隊、田徑隊和美術、工藝攝影、科技、學科等興趣小組,在全國、市、區學科、科技、文體競賽中連續多次獲獎。學校從2002年開始,在國中各年級成功開辦“英語實驗班”,並取得顯著效果,是市教委首批認定的外語特色校。從2005年開始在高中開辦“英語實驗班”,使一二五中學的英語特色走向系列化。一二五中學與英國倫敦著名中學開展合作,兩校師生間經常進行教育教學研究和交流活動,為學生學習語言,鍛鍊國際交往能力提供了機會。

辦學成就

百年名校培養的人才數不勝數, 一二五中的校友遍及海內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延東;工程院院士、著名兒科專家胡亞美;科學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質學家王穎;醫學博士、眼科專家閔燕;都是我校不同年代畢業生的優秀代表。名演員宋春麗、宋丹丹、孫松曾是我校當年的文體骨幹。著名的教育家孫敬修、全國優秀教師周含苓、許敏利、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其文教授等人曾在我校任教。一二五中是具有光榮傳統和培養眾多英才的搖籃。

北京市東城區中學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