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社會

共產主義社會

共產主義社會是指在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共識原則的勞動者有序自由聯合的社會經濟形態。共產主義社會首先是保障了人民生存條件的社會,其次才是尋求發展先進生產力和文明生活條件方式的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一種高級的社會主義社會。

基本信息

正文

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在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原則的勞動者自由聯合的社會經濟形態

含義  

“共產主義”一詞來自拉丁語communis(公共的)。19世紀30~40年代,法國的L.A.布朗基 (1805~1881)、┵.

卡貝(1788~1856)和T.德扎米(1803~1850)等人開始使用“共產主義”一詞來表達他們對未來社會的構想。他們把C.傅立葉R.歐文等人的主張稱做“空想社會主義”,把他們自己的主張稱做“共產主義”。

K.馬克思F.恩格斯的著作中,“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這兩個詞一般是作為同義詞使用的,他們講的科學社會主義就是科學共產主義。當他們共同起草的第一個科學共產主義綱領《共產黨宣言》在1848年初問世的時候,稱自己的主張為共產主義,而不用社會主義,是因為當時在歐洲,社會主義是資產階級的運動,而共產主義則是工人階級的運動。

馬克思主義著作中,共產主義一詞既指無產階級的整個思想體系,即馬克思主義;又指社會制度,即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共產主義社會。作為理論,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的解放條件的理論概括。作為社會制度,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鬥爭的最終目標。

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互相尊重包容團結協作,內解矛盾外抗侵略,共同生存發展的思想與智慧;是共產階級實踐真理,科學組織分工分配以及控制調度資源權利,建設公平、正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學說。共產階級的願景是建成人們有秩序,有組織,人性化,盡其所能,按需分配索得的社會狀態。我國古代構想的“大同”社會也屬於共產主義社會實踐。

歷史上,由於人群間的共識不斷實現,造就了高度發展的生產力。使人們從生存基礎勞動中不斷被解放出來,投入到不同需求的創造性勞動中。舊的共識不斷被打破,新的共識不斷產生,造就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不同群體間的共識隨之產生了差異和分歧,同時也產生了不同的矛盾,不同稱謂。所以達成共識成為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共產主義”一詞來自拉丁語communis(公共的)。19世紀30~40年代,法國的L.A.布朗基(1805~1881)、┵.卡貝(1788~1856)和T.德扎米(1803~1850)等人開始使用“共產主義”一詞來表達他們對未來社會的構想。他們把C.傅立葉、R.歐文等人的主張稱做“空想社會主義”,把他們自己的主張也稱做“共產主義”。

在人類社會全部的發展史上,一切的社會形式的形式描述,無論是社會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都是在己經存在的基礎上進行的劃分,所有的這些社會形式的劃分,都是人類社會事先已經自然發生的,並且這種發生是在社會現實的作用下進行的,劃分出的任何的社會形式的發生都並不是按哪一個理論哪一個原則的既定的社會形式的要求而進行。這些社會形式只是人們把現實作用下產生的社會形態按人的意識形態將其分為了各自發生的發展階段。

在人的對真善美普遍追求的自然屬性里,人類社會在人的作用里始終保持著發展進步的勢頭,無論人類對自然的社會的或本身的任何行為的進行,即便是在某一社會形式上的退步,其實質都是歷史的一種進步,是人類文化的一種進步。在發展進步的社會形式里,社會本身有各自不同的內容,所有這些劃分出的社會形式里的性質內容,都是歷史的現實,也就是說一切的這些社會形式並不是也不會按某種形式的社會主觀的要求里發生,社會形式的形態呈現,所有的社會形態呈現只是社會的現實出現後人在形式性質上的表達的定義,這種表達和定義的實質是現實的發生的全部,形式的要求只是現實的附庸。

因此,任何一種社會的形式,都只是現實存在後的形態表達。社會的現實只在現實中進行而不會按預定的人為扭曲的形態的要求而發生。

社會的發展,就是人的進步,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本身的進步史。社會的形式和性質,就是人的關係的發生的活動的內容呈現,所有與人產生關係的存在和人本身的全部活動行為兩方面的結合內容是社會的全部形態,人的一切呈現了社會的一切,社會的一切就是有關於人本身的一切,人本身的一切被稱著是文化,人是社會的核心主體。

共產主義實踐

自從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共產主義學說以來,科學共產主義照亮了進步人類爭取解放的道路。全世界無產階級,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已經進行了 100多年的艱苦鬥爭。1871年 3月18日法國巴黎的工人階級舉行武裝起義,摧毀了資產階級的國家政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巴黎公社。巴黎起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一次大演習。巴黎公社的建立閃耀著“把人類從階級社會中永遠解放出來的偉大的社會革命的曙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1頁)。公社失敗了,但它的精神是永存的。1917年在俄國爆發了震撼世界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在資本主義世界的薄弱環節打開了缺口,在地球大片土地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共和國,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踐結合起來,經過了28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對農業手工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和亞洲都有一批國家先後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證明,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的科學共產主義的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確的。

現在,世界上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處於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即低級階段。從共產主義社會的低級階段過渡到高級階段,將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

共產主義特徵

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為社會主義社會設計現成的模式,也沒有為未來的共產主義設計現成的模式。在他們看來,這是要靠共產主義建設者們去解決的。但是他們根據辯證唯物主義的發展論,對共產主義社會的特徵也提出了若干天才的預見,即:

①社會生產力將高度發展,勞動生產率將空前提高。在共產主義社會,科學技術極為發達,人們認識及改造自然的能力會超過已往任何時代。各個物質生產部門廣泛採用現代化科學技術,並實現電氣化、自動化,廣泛利用現代信息。正在世界興起的電子計算機信息產業為中心的新的技術革命,將為共產主義準備物質技術條件。由於科學技術高度發展,人們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自然資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生態環境會處於良好的平衡狀態。人類將成為真正的自然界的主人。

②社會將占有全部生產資料,使社會主義所有制過渡到共產主義所有制。在社會主義階段,雖然生產資料公有制已占統治地位,但由於生產社會化程度相對地說還比較低,各部門、各地區生產力發展還不平衡,除了全民所有制以外,還存在著集體所有制以及相當數量的個體所有制。在共產主義高級階段,隨著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生產資料公有化程度也會提高,社會將占有全部生產資料,建立起適應於高度發展的生產力的社會公有制形式。

③舊的社會分工將消失,人類將獲得自由和全面的發展。在社會主義階段,由於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消滅了剝削制度,工農業之間、城鄉之間和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之間的對抗已經消失,但仍然存在本質差別。在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由於社會生產力,特別是工業和交通運輸業在全國的合理分布,鄉村經濟與文化的發展程度普遍提高到城市的水平,人民的文化科學水平普遍提高,人人都可以享受高等教育,年輕人都能熟習整個社會生產系統的運轉規律,他們能夠根據社會需要和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他們從事的事業,充分發揮其才能。同時由於勞動時間的縮短,自由時間大大增加,為人類全面發展創造了條件,使上述三大本質差別最後歸於消失。社會分工本身雖然不會消亡,但把人終身束縛於某一種職業的舊式的分工不會存在了。

④全面實行計畫經濟,充分滿足人們物質的和文化的生活需要。在共產主義社會,人們將更加自覺地按照統一的社會計畫來調節社會生產,使勞動資源和自然資源在各部門之間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使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的銜接更加緊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超出社會當前需要的生產餘額不但不會引起貧困,而且將保證滿足社會全體成員的需要,將引起新的需要,同時將創造出滿足這種新需要的手段”(同前,第4卷,第369頁)。

⑤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原則。由於舊的社會分工已經消失,產品已經極大豐富,可以充分滿足社會全體成員日益增長的生存、發展和享受的需要,人們的思想覺悟已經普遍提高,斤斤計較一己勞動報酬的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業已消除,勞動不僅僅是滿足謀生的手段,而且變成了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是一種人生的樂趣。在社會主義階段實行的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原則將為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所代替。

⑥國家最後消亡。在社會主義階段,由於階級鬥爭還在一定範圍記憶體在,還需要國家來保衛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衛人民的安全,保證按勞分配原則的實現。當階級鬥爭最終消滅,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原則實現以後,當人們已經十分習慣於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原則,因而能夠自願地盡其所能來工作的時候,國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那時,國家政權對社會關係的干預將先後在各個領域中成為多餘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來。那時,對人的統治將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20頁)。取代國家組織的將是多種形式的生產者自由平等的聯合體。在這些聯合體中,人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自己管理自己。在共產主義社會,仍然存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但這種矛盾,可以通過社會自身的力量,自覺地加以調整,以促進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進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會制度,是人類發展的方向。作為一種運動,它“正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磅礴於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647頁)。

後續發展

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進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會制度,是人類發展的方向。作為一種運動,它“正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磅礴於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647頁)。公有制

實現共產主義要通過社會政治運動,這是由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得里希·恩格斯提出的(參見《共產黨宣言》)。後來經列寧等人繼承和發揚,並且還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中。

馬克思主義分析了社會的階級劃分和社會的發展方向,提出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產主義的理論。

20世紀初,發展自馬克思主義的列寧主義,主張通過暴力革命的手段,武裝奪取政權。

雖然無論是馬克思還是列寧,都沒有像小說《烏托邦》一樣詳細描述“共產主義社會”是怎樣的。在理論上,共產主義是一個消除了階級的社會,一個生產力極大發展的社會,一個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極大豐富的社會,所有的財產歸全人類所有,產品各取所需,所有的人平等地享受社會經濟權利,人們不再將勞動做為謀生的手段,而“勞動將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

但後續的實踐表明這個過程將是光明中有曲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