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行銷

全員行銷

全員行銷是一種以市場為中心,整合企業資源和手段的科學管理理念,很多大型工業企業採用後取得了不凡的成效。什麼是全員行銷呢?即指企業對企業的產品、價格、渠道、促銷(4P)和需求、成本、便利、服務(4C)等行銷手段和因素進行有機組合,達到行銷手段的整合性,實行整合行銷。同時全體員工以市場和行銷部門為核心,研發、生產、財務、行政、物流等各部門統一以市場為中心,以顧客為導向開展工作,實現行銷主體的整合性。各部門都關注和支持企業的整個行銷活動的分析、規劃、指揮、協調和控制流程,儘量為顧客創造最大的價值,使顧客滿意度最大化,從而使公司獲得強大的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向前發展。

內涵

全員行銷全員行銷

人人行銷、事事行銷、時時行銷、處處行銷、內部行銷、外部行銷行銷的本質是“服務”,創造“好感”,是“創造並傳播影響力”,影響他人的“思想和行為”。行銷是一系列的“過程“組成的,是一系列的“活動”組成的,行銷,就是要做一系列的事情,影響他人的觀念和行為,達到推廣商品和服務的目的。

人人行銷

企業中的每個人,都有“行銷意識”,都有“服務意識”,都結合自己的工作,參與行銷活動,為客戶服務,包括內部客戶和外部客戶。比如:生產部同命,業餘時間,可以發布信息,宣傳。以最快的速度,保質保量做好商品製造、包裝和發貨工作,這些都是為行銷服務。技術部同命,積極研發、引進、改善合適的健康商品,研發“短平快高”的技術項目,積極解決客戶的難題,積極正面影響客戶,積極配合生產和行銷同命的工作,也是行銷。為客戶服務,創造“客戶好感”,都是行銷。後勤同命,做好本職工作都是行銷活動。

事事行銷

把每件事情,都與行銷聯繫起來,每件事情,都力爭對行銷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做每件事情,都想著行銷。每件事情都與行銷掛鈎。每件事情,都注入“行銷”的靈魂。

時時行銷

任何時間,都想著行銷,思考行銷,研究行銷,學習行銷,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利於行銷的事。

處處行銷

去任何地方,都想著行銷,思考行銷,研究行銷,學習行銷,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宣傳推廣活動。把行銷深入到腦海之中,成為我們的潛意識。

內部行銷

在企業內部,要利用一切事件、一切機會、一切場合、一切可能持續宣傳企業文化,持續宣傳“服務意識”,持續宣傳“行銷理念”,加強溝通,培養全體同命的“服務意識”和“行銷意識”。企業內部,也要形成“客戶意識”和“服務意識”,按照業務流程,按照服務關係,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客戶。

外部行銷

面對社會各界,包括政府職能部門、新聞媒體、社會團體、供應商等等等,都要積極宣傳,宣傳商品,宣傳文化,宣傳企業。

總之,企業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為了“客戶”服務,行銷的目的在於,第一,要讓目標客戶知道我們,第二,要讓目標客戶認識我們,第三,要讓目標客戶認同和接受我們,第四,我們要與目標客戶建立“健康長久的合作關係“。行銷活動的目的,就是“讓支持我們的人越來越多,反對我們的人越來越少”。

概念

全員行銷全員行銷

全員行銷是一種以市場為中心,整合企業資源和手段的科學管理理念,很多大型工業企業採用後取得了不凡的成效。什麼是全員行銷呢?即指企業對企業的產品、價格、渠道、促銷(4P)和需求、成本、便利、服務(4C)等行銷手段和因素進行有機組合,達到行銷手段的整合性,實行整合行銷。同時全體員工以市場和行銷部門為核心,研發、生產、財務、行政、物流等各部門統一以市場為中心,以顧客為導向開展工作,實現行銷主體的整合性。各部門都關注和支持企業的整個行銷活動的分析、規劃、指揮、協調和控制流程,儘量為顧客創造最大的價值,使顧客滿意度最大化,從而使公司獲得強大的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向前發展。

整合行銷。

行銷部門以4C理論為指導,以4C理論為工具,實現客戶滿意最大化。銷售部和市場部緊密結合,通過制訂銳利的行銷組合策略,最大程度的提高行銷力。

在全員行銷的理念指導下,傳統的產品、價格、渠道、推廣等手段有了豐富的深刻意義。

對產品的理解應該立足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高度,充分進行市場調研進行市場分析與選擇,通過產品定位推出具有差異化特徵的產品。在滿足消費者基本功能需求前提下,不斷提加附加價值。行銷部門不僅是產品銷售部門更是產品開發的重要參與成員,銷售過程成為產品開發不斷深入的動因。

而價格的制訂不再是成本加利潤的簡單運算,而是充分考慮到消費者為了獲得產品價值能夠願意付出的成本,根據市場人群定位來確定價格,同時兼顧確保在與對手競爭中保持優勢。

渠道不僅是把產品送達消費者的通路,更是占領市場攔截對手的重要戰場。把以往的渠道成員從貿易對象發展成為一體化經營的渠道夥伴,與經銷商們結成戰略夥伴關係,把賣貨給經銷商轉化為幫助經銷商賣貨,把業務行為轉化為市場經營行為。大力完善網路建設,並積極發展可控終端數量。

推廣也不是單純的廣告宣傳和促銷,而是短期市場推廣和長期品牌傳播相結合的行為。產品的包裝、標識和宣傳資料以及每一部廣告、每一次促銷都要服從整體的品牌策略。把單向的商業信息傳播轉變為與顧客的互動交流,把壓迫購買的商業灌輸轉變為技術服務。同時傳播的方式呈現統一多樣化,硬性廣告、軟性廣告和公共關係、事件行銷完整有效結合,達到宣傳效果最佳化。

管理。

全員行銷全員行銷

企業的研發、生產、財務、行政、物流等職能部門必須以市場為核心,各項工作都要服務於行銷部門的工作,非行銷部門的工作應以市場觀念來規劃本部門的資源,充分發揮部門職責,以推動公司的整體利益,非行銷部門也應該向行銷部門學習,以行銷觀念來規劃本部門的工作,以行銷的市場競爭觀念來開展工作,這樣能最大化地提高部門工作效率。非行銷部門員工還可以開展行銷實習,幫助員工理解行銷的工作實際,進行換位思考,提高整體協調性。

在全員行銷理念的引導下,部門之間是顧客關係,建立“內部市場”,在服從公司整體利益的前提下,必須讓“顧客們”,尤其是行銷部門滿意最大化。這時可採用4C行銷理論(需求、成本、便利、溝通)來指導各部門的工作。知名的行銷專家黃相如指出:各部門的職能是儘量給其他部門提供服務和支持,即滿足顧客需求,而不是各自為政,讓別人來適應自己的條條框框。此時各職能部門的使命由讓老闆滿意轉化為讓其他部門滿意;生產部門應該充分考慮市場競爭的成本要求、時間要求、多樣化要求,同時各道工序也要把下一道工序作為自己的顧客,根據自己的顧客希望的“付出成本”來打造自己的“供給價格”;為了使本部門的“顧客”獲得“滿足需求”的便利,各部門應該主動調整工作流程,並建立與其他部門的流程接頭。各部門為了便於配合,應付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需要進行及時的溝通,因而需要建立通暢的溝通渠道和科學的溝通制度,溝通機制便於企業內部加強協調性,避免了相互指責推委責任。

內部市場進一步具體化,可以引導企業建立“內部虛擬市場”,即把企業部分職能部門獨立化,彼此間的工作成果市場化,引入外部競爭單位,將部分業務外包,同時要求各單位向社會提供服務,通過內部工作與社會接軌,提高內部單位的運做效率,進而提高企業整體的工作效率。內部虛擬市場對於大型工業企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便於企業控制成本和提高反應速度。

案例分析

全員行銷全員行銷

海爾“外部市場競爭效應內部化” 。海爾認為:企業內外部有兩個市場,內部市場就是怎樣滿足員工的需求,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外部市場就是怎樣滿足用戶的需求。在海爾內部,“下道工序就是用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市場,都有一個需要對自己的市場負責的主體。下道工序就是用戶,他就代表用戶,或者他就是市場。每位員工最主要的不是對他的上級負責了,更重要的是對他的市場負責。市場鏈機制為“SST”(兩索一跳),索酬就是通過為服務對象服好務而獲得報酬;如果達不到市場的要求則要被索賠,如果既不索酬又不索賠,第三方就會跳閘,閘出問題來。在這種機制下,海爾內部湧現出很多“經營自我”的崗位老闆,他們像經營自己的店鋪一樣經營自己的崗位,在節能降耗、改進質量等方面作出卓越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