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

僻是中國古代漢字之一,可作動詞、形容詞、名詞之用,並有多種用法及含義。 本詞條對僻的用法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並進行了相應的詞組舉例。 僻字在中醫學上也有特定的含義,在心理學上,則指一種愛好過度的病態。僻、擗、避、譬、辟---- 《左傳·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desolateandout-of-the-waytrack]荒僻的小路。[remoteroad]偏僻而很少有人行走的路。《靈樞·經筋》:“卒口僻 ,急者目不合……有熱則筋縱弛緩,不勝收故僻。《詩經·邶風·柏舟》:“寤辟有票(“票”加提手旁)。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僻

1、〈動〉形聲。從人,辟聲。本義:退避,迴避。

同本義[avoid]

僻,辟也。…《詩》曰:“宛如左僻。”——《說文》

2、〈形〉

(1)偏僻;偏遠;很少有人去的[remote;out-of-the-way]。

雖僻遠其何傷。——《楚辭·涉江》

而荊僻也。——《呂氏春秋·慎行》

潯陽地僻無音樂。——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又如:僻路(偏僻的小路);僻壤(偏僻的地方);僻小(偏僻狹小);僻穴(偏僻的洞穴);僻陋(偏僻簡陋);僻巷(偏僻小巷);僻淨(偏僻清靜)。

(3)邪僻[evil]

民之多僻。——《詩·大雅·板》

放僻淫侈:肆意為非作歹。亦指肆無忌憚、邪惡不正。

(4)又如:僻王(邪僻不正的國君);僻邪(邪惡);僻事(邪僻之事);僻淫(邪避淫佚);僻亂(邪僻反常,不合正道);僻詭(邪避詭詐);僻錯(邪僻乖張)。

(5)偏執[stubborn]。如:僻違(乖張,違背常理);僻介(偏執耿直);僻固(偏執,固執);僻陋(性情偏執,見識淺陋);僻鄙(偏執鄙陋);僻愚(僻陋暗昧);僻數(僻陋的技巧);僻滯(偏執拘泥)。

(6)冷僻[rare;uncommon]。如:僻書(冷僻的書籍,極罕見的書籍);僻澀(冷僻晦澀);僻緩(冷僻而非必需);僻隱(冷僻幽隱而不易見);僻事(不是平常習見的典故);生僻字。

(7)怪僻[eccentric]。如:僻語(怪僻的語言);僻放(怪僻放恣);僻戾(怪僻暴戾);僻恣(怪僻而縱恣);僻謬(乖僻荒謬,違背正理);僻違(乖僻不合)。

(8)歪;斜[askew;inclined]。如:僻然(傾側的樣子);僻側(傾斜)。

3、〈名〉通“嬖”。受寵愛的人[favorite]

便僻好色。——《韓非子·八奸》

常用詞組

◎ 僻典pìdiǎn

[rareallusion]生僻的典故。

◎ 僻見pìjiàn

[prejudice]偏見

◎ 僻徑pìjìng

[desolateandout-of-the-waytrack]荒僻的小路。

◎ 僻靜pìjìng

[lonely;secluded]人跡罕至;安靜。

海濱的僻靜地段。

◎ 僻陋pìlòu

[out-of-the-wayandsimpleandcrude]偏僻簡陋

◎ 僻路pìlù

[remoteroad]偏僻而很少有人行走的路。

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水滸傳》

◎ 僻壤pìrǎng

(1)[backwater;anout-of-the-wayplace]∶偏僻的地方

窮鄉僻壤

(2)[never-never]∶偏遠或人煙稀少的地區;不毛之地

◎ 僻性pìxìng

[eccentric]怪僻的性格

◎ 僻野pìyě

[wilderness]荒僻的荒野

◎ 僻遠pìyuǎn

[lonelyandremote]偏僻荒遠

僻遠的山區

雖僻遠其何傷。——《楚辭·屈原·涉江》

中醫

僻 ,不正,歪斜。《靈樞·經筋》:“卒口僻 ,急者目不合……有熱則筋縱弛緩,不勝收故僻。”

通“辟、擗、避、譬”

僻、擗、避、譬、辟---- 《左傳·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杜預註:“辟,邪也;衷,正也。”闢作“僻”解。《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闢作“擗”解,即捶胸。《詩經·邶風·柏舟》:“寤辟有票(“票”加提手旁)。”闢作“避”解。《禮記·儒行》:“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辭怨。”《札記·中庸》:“辟如行遠,必自邇。”闢作“譬”解。(摘自 黃現璠著《 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71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拼音是p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